奶奶往事

蚂蚁

<p class="ql-block">附前言:今天是父亲节,今天重读此文,感动得热泪盈眶。特地置顶,并分享。</p> <h3>  今年7月1日(农历五月十八)是奶奶逝世三周年忌日。奶奶虽然离开我们三年了,但一直活在我们心中。小时候,奶奶对我们很严厉,每天都为我们兄妹安排织网,或拾粪的任务,若无完成她下达的任务,她就会发脾气,甚至打骂。我们很怕她,因此对她的过去不敢多问,对身世了解不多。后来外出工作,每次回家和她闲聊时,不管是一般节日还是春节,只要忆起往昔,她就怆然涕下,伤心不已,我只得引导她转移话题。</h3><h3> 2014年冬至后,已是九十二岁高龄的她,不慎摔了一跤,头部碰硬物,裂开的伤口近十厘米,失血过多,一时卧床不起。这段时间有不少老邻居或老亲戚来看望她,陪伴她。其中有个别现在居住在外地,已七八十岁了,也有自己行动不便的,得知后让子女专程接送而来。木发兄与奶奶非亲非故,年近七旬,虽然住在县城,但得知后几乎每周都来探望奶奶;这令奶奶及我们非常感动。我从这些来探望奶奶的街坊和亲戚的话语中了解到奶奶过去更多的为人及身世。</h3><h3> 木发兄回忆,他小时候住在三房厅东巷,奶奶当时住在三房厅,他与父亲年龄相近,他们几个小伙伴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耍,当时物资紧缺,大家都缺粮食,但奶奶把他们都当儿子看待,只要奶奶家有食物,必定有他们的份。后来,虽然爷爷奶奶搬家了,但他们一帮小青年也和我父亲一起搬到草寮居住。尽管年青人吵吵闹闹,尽管奶奶的脾气很犟,但对待他们很好,一直将他们视为儿子似的。</h3><h3> 一位老阿婆当着奶奶的面和我们讲述了几件奶奶乐于助人的趣事。有些是我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也有些是我们闻未所闻的。她住在三房厅时,有一外姓邻居妻子将要分娩,而家里经济拮据,他妻子向奶奶说明情况后,奶奶毫不犹豫将家里所有的钱,包括爷爷准备购新渔网的钱全部拿出来借给她。爷爷知道后,只是摇摇头苦笑一声。</h3><h3> 我小时候,当时粮食是按劳动力工分来分配。我家劳动力多,且父母及姑妈都很勤劳,是劳动能手,出勤多,工分多,分配的口粮多,加上自家有开荒地,因此家里每年都有余粮,楼阁上俨然是一个粮仓。当其时,每年分配的口粮不够食是常事,借粮食也并非羞事,有的甚至得借了几处才能借到伙食。我印象中,家里经常有人来借稻谷等粮食,既有街坊邻居,也有远至海山或盐灶等地的远房亲戚。无论是谁,无论是借去食,还是借去卖,只要来借,奶奶都从不拒绝,都让来借的人自己上楼去搬,要多少任由他们自己盛,让他们自己挑去称重。</h3> <p class="ql-block">  奶奶不仅仅热心帮助有困难的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对于素昧平生的外地人同样乐意帮助。小时候家乡没有旅馆,也没有饮食店,交通更没有现在这样方便。那时经常有一些外地手艺人来乡里讨赚,补锅补鼎的,编竹器补炊笼的,剦鸡刮猪的……。这些外来的手艺人来到这里,如果没有亲朋投靠的话,食宿极其不便。每当走街串巷的手艺人路过家门口,奶奶经常问他们在本村有无寄膳或借宿,若无就跟我一家人一起吃饭。有寄膳者拿钱付给奶奶当伙食费,奶奶一概拒收。有一位来自县城近郊的剦猪师傅,他大概隔四五天就来乡里一趟走街串巷剦鸡剦猪,自招呼他在我家吃饭后,只要他来村里干活,就会在我家寄午膳,刚开始他一来,会先到我家和奶奶打声招呼,和奶奶说要食午饭。后来习惯了,较熟悉了,较默契,不用打招呼吩咐了,只要剦猪师傅的短笛一吹,奶奶听到笛声就会多下点米,就这样连续多年在我家寄膳,不明真相的乡邻还以为剦猪师傅是我们亲戚,多次有一些家里有猪鸡要剦的乡亲上门交代奶奶,说你家那割猪的亲戚有来要告知他们。</p><p class="ql-block"> 有一些从远方山村出来的手艺人或小商贩(如补锅匠、编制贩卖竹制品的匠人等),他们由近及远,挨乡串村而来,来多次,熟悉些,有时也借宿一二晚,奶奶就让他们到草寮和我一起睡。年少不懂事的我,内心十分抗拒,但敢怒不敢言,只得不情愿地接受。小时候邻居的小伙伴,偶尔会取笑我说:就你家的亲戚多,什么手艺的亲戚都有。</p><p class="ql-block"> 奶奶乐于助人的行为,也数次被女骗子所利用,九十年代初,有一些妇女到乡里流串,编造迷路无路费等各种籍口,来骗取乡下人的同情心。奶奶好几次遭遇这类人,每次也会给个百元,几十元。但她从来不认为自己受骗,坚持认为是帮助她们。</p> <h3>  奶奶助人善举可能出自其内心本能,从不计世俗眼光,也不计较前嫌。在反“右派”时期,新丰籍的詹老师因划为右派被遣送到我们村学校教书。孤身一人,学校又无食堂,生活不便。我父亲当时也在学校教书,奶奶知道詹老师的情况后,不管政治,事实也不懂政治,让我父亲去请詹老师来我家寄膳。詹老师就这样在我家寄膳,直到调到他乡;退休后还多次来我家做客。</h3><h3> 奶奶做了最大的善举是不计前嫌救人一命,被救者是邻居小孩(至今健在),他的家人与奶奶虽算不上仇人,但也动过干戈,存在较大隔阂和矛盾。被救者当时约三四岁,独自玩耍时掉入大水缸,在水缸的扑通扑通的挣扎声吵醒了我的奶奶,卧病在床的奶奶走出来一看,只见水缸里奄奄一息的小孩,不加思索,不计前嫌,迅速上前将其从水缸里抱出。并叫来其他邻居帮忙处理后续事情。</h3><h3><br></h3><h3> </h3> <h3>  奶奶一生坎坷,少年成孤儿,中年丧子,老年失孙,经历了人生诸多不幸。诸多不幸和挫折练就了她坚毅要强性格。尽管一生遭受了各种打击,遭遇不少挫折,但她仍然坚强得活下来,且活得九十多岁,这或许是许多人意料不到的。她生于坚毅,死于要强。据说她七八岁时随大人到海边岩滩上采蚝,数次被海浪冲走,都挣扎着上岸活下来。将近四十岁时到樟溪内庵拾柴草作燃料时,有一次不慎踩空,人连同百外斤重的柴草从山上摔下来,摔得半昏迷,醒后仍挑着柴草步行回家。或许由此造成内伤,伤势不轻,卧床多时,服药数年,多年干不了体力活。我父亲本来学习成绩还不错,因为我奶奶的病,就没再升学。虽然病很重,医疗条件差,但坚毅要强的奶奶却活下来,且活到九十三岁,九十多岁时还能自理,能织网,能开蚝。</h3><h3> 尽管年事已高,且摔得不轻,但要强的她,总不想麻烦别人,总不让人护理。夜里多次趁人不注意时,自己下床,导致接连摔跤,一伤再伤,也许是寿元已到,要强的性格最终要了她的命。</h3><h3> </h3> <h3>  奶奶无读过一天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她很重视我们的教育,希望我们兄弟姐妹多读书,有书读。一直在筹谋我们兄弟姐妹的学费。她每年固定养二批猪,一批二至三只,这个习惯持续许久。每批猪的售卖时间都基本固定月份,一批在正月,一批在七月,这是她和猪贩约好的,无论市场行情如何,猪价高低,都必须来采购我家的猪并且要现金。卖猪的钱首先是为我们兄弟姐妹交学费!多年以后猪贩和我谈起这事,我才知道奶奶用心良苦。不禁泪流满面,现在每每想起,仍有辛酸泪。</h3> <h3>  自我懂事起,就知奶奶一贯坚持早餐吃素(俗称食早斋),无论逢年过节都一样坚持不懈,从始至终。也常救苦济困,帮助有需要者,但她从不拜神信佛,与海边妇女热衷于求神拜佛习俗大相径庭。奶奶一生极其节俭,自己省吃俭用,对自己能省则省,近乎吝啬。但对他人,尤其是有需要帮助的人,她却非常慷慨,甚至不惜将全部家当都借给他人。对于诸多矛盾的个性,我有点费解,曾想了解其中缘由,但错失机会。如今奶奶离开了我们,这个问题已成不解之谜。</h3><h3> 奶奶虽然已离开我们,但她仍然活在我心中,每当我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总会想起奶奶坚毅自强的精神,来鼓励自我,坚强去化解困难和挫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