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洇红泥醉,水韵一座城

上校1970

<h1>  "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又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古石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个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h1><h1> 这段话是老舍先生在80年前说的。今天的济南,仍以她独特的泉水文化闻名天下。</h1> <h1>  有泉水的城市不仅只有济南,例如江苏镇江中泠泉、浙江杭州虎跑泉、江苏无锡惠山泉与济南的趵突泉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泉”。还有许许多多地方有着千千万万的泉水,展现着各自的风釆。</h1> <h1>  如果,在那些因泉水而著名的城市,泉水是用来观赏游览的。那么,在济南,泉水的却是用来饮用作饭的。济南的黎明,是被打水人的叮叮咚咚唤醒的,打水,已成为爱喝泉水人们的早课。人们平时每天烧饭沏茶用的水也都来自这里,干净又放心。去看看泉池边人群,拎着大小不等的水桶排队接水的场景。你再品尝一下济南泉水的甘甜清冽,那么就一定能够了解那些只用泉水泡茶的济南人。泉水,接的是水,享的是福。</h1> <h1>  是的,拎上来的是幸福。不用化一分钱,也不用净化、消毒、检验,你只要对嘴喝上一口,绵软甘冽清爽滑口,那滋味就叫一个舒坦。</h1> <h1><font color="#010101">  是的,排队等待的是享受。不管是装水的净桶,还是装油的包装桶,或是盛过酱油醋的塑料桶,只要刷干净就可以装水。没人限制你的取水量,因为水嘴只管喷,一个矿泉水瓶不少,七八个大桶也不多,慢慢的排队,听泉水歌唱,只要你能拿得动,尽可随你拎回家。</font></h1> <h1>  从西门外的迎仙泉,到琵琶有声的黑虎泉,从解放阁下的白石泉,到东门桥下的青龙泉,拎水桶的,拿水壶的,拖水罐的,人们聚到泉池边,打水成趣,泉洇玲珑,青石被打磨的流光水滑,阶梯被踩出了花络纹脉。</h1> <h1>  济南,是一座泡在泉水里的古城。七十二名泉,只是一种文化,而数百计的泉水则留给了百姓。虎啸明月,龙吟东门,泉水就是这座城的名片。</h1> <h1>  挑水,挑起的是一天的满足,挑来的是岁月的安逸,无须讨价论价,无须论斤添量,只要一把力气,只要有付好身板,泉水任你挑,要多少有多少。</h1> <h1>  扛水,一桶泉水满载天赐的得意,把一家欢乐润泽闪光,这是泉城人的早课,一桶水在肩,脚下写满幸福。</h1> <h1>  品尝,是泉城人的大度,轻轻捺下开关,泉水便会喷注而出,老城环城一圈,几十个泉水直饮台,让天下人随意享受,让泉水的美,滋润所有走近它的人。这种泉水迎客的仪式,唯有泉城~济南。</h1> <h1>  宁静,在外埠人匆匆走过的身影边,泉城人却依泉傍水享受着得天独厚的静怡,王府池子边的水声,让康熙爷时的张家大院,依就濯泉而沐、瓢饮而炊。</h1> <h1>  惬意,家有一口清泉井,给个县长也不换,守得是一种人生,得的是一世龙吟,地脉涌泉,人家养生,这世上,活到这种境界,神仙也会嫉妒。</h1> <h1>  淡然,泉水成溪,时尔明渠,时尔潜流,老媪无意,却让家门流年以久,岁月不过是泉中几桶水,时光也许也就是小溪的一明一暗,从丫丫变成大妞,再从长辫子挽成大纂,至到皱纹爬上额头,青丝染成白霜,人亦老,而泉却永远年青。</h1> <h1>  亲水,柔滑宜齿,水甜润喉,只有泉水才能让姑娘如此垂目,只有泉水,才佩让女儿清面净容。</h1> <h1>  戏水,往年王府池子是泉城百姓自家的泳池,无论春夏秋冬,都有白练赤条扑嗵入水,水举浪花,迎来几声喝釆。如今,泉城打开了大门,天下游客招引而至,老济南人已不准再如此肆意纵性。然而,泉水泳池的开放,终还让老济南人的泉性有了释放的地方。</h1> <h1>  依水濯衣,仍在泉溪边熙熙攘攘,那是女人们晨前的功课,选一处青石岸阶,一盆衣,一棒槌,说着家常里短,拉着儿女吃穿,槌起槌落,岁月也就如此。虽有政府禁令,但这几代十几代妇女们的传统,让她们虽有忌惮,但仍难以改变泉溪边的习惯。</h1> <h1>  童趣踩水 清泉石上流,不是童话, 这是水与青石的拥抱,岁月让泉水说话,洇湿青板,水洗堤岸,只有一声~顺其自然。</h1> <h1>  济南人有福,来自于甘泉,古往今来,这里的泉水就像血液一样在济南人的身体里默默的流淌,清澈的泉水让这个城市变得滋润并引以为荣,于是济南也就当之无愧的成了泉城。</h1> <h1>  说起济南,有人说,济南的老街老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条长廊,在中国诸多历史文化非常值得称道。旧时济南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的说法,只是言及街巷之多,并不是精确统计的结果。如果你用脚步丈量过济南泉水边曲径通幽的老街老巷,也一定会爱上老街巷里那些一肚子故事却只会对你微笑的老人。然而,串起这一个一个故事的,唯有水,唯有地下涌出来的泉水,才能拥有这份功德。</h1> <h1>  泉之乡,泉之城,七十二泉只是因它的名,而在民居老院,山间岩峰,那些无名的泉,过百近千并不是神话。一方城,用泉来浸泡,一座城,用水要演义,杯盏盖蛊之间尽是民生的韵律,泉水让一城百姓共倾心向,这是水的大功,更是泉的歌颂。当一城市名片内含老百姓的颜色,这才是真正的著名。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