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目录</b></h1><p>写在前面的话</p><p>第一讲 学习新闻有什么好处</p><p>第二讲 新闻价值——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p><p>第三讲 角度、新闻五要素——新闻采写的两大基石</p><p>第四讲 新闻采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五讲 消息写作与会议新闻</p><p>第六讲 通讯写作</p><p>第七讲 新闻评论写作</p><p>第八讲 改稿——对新闻稿件的“精加工”</p><p>第九讲 新闻采写考试应用题常见类型</p><p>第十讲 感悟新闻采写(总结)</p><p>附件:</p><p>一、<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齐心架起科技桥</span>一<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一本报农村部免费举办土豆技术培训班的启示</span></p><p>二、写在大地上的篇章一一 记地区拔尖人才、商丘日报农村版主编张同德</p><p>三、“勿忘人民”一一访新华社社长穆青</p><p>四、情系任羊成</p><p>五、试论消息虚题主标的修辞格应用</p><p>六、“第三代导语”例说 </p><p>七、绿丝带结下的友情一一记新华社社长穆青和宁陵农民潘从正的友谊</p><p>八、<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午餐》新闻与“《午餐》效应”——《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的反响和采写体会与自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九、张同德:新闻路上“勿忘人民”</span></p> <h1><b style="color: rgb(1, 1, 1);">写在前面的话:</b></h1><p><br></p><p> 作为有幸聆听过新闻界老前辈穆青、邵华泽教诲及受到著名学者丁柏铨、郑保卫、董广安等点评的新闻记者,作为从知青、工人成长为主任记者经历过人间沧桑的共和国同龄人,作为1986年8月起即登上商丘日报社首届通讯员培训班讲台并多次给各类新闻培训班讲课的授课人,作为新华通讯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商丘师范学院等三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商丘日报报业集团新闻阅评员,我对新闻采访与写作有着深厚的感情、深刻的体会。现历经三载,呕心沥血,将我三十多年记者生涯、十余年高校教学经历、近百场新闻培训班讲课积累的资料,系统地整理成此份文字材料,拟题为《以资深记者、客座教授经历感悟新闻采访与写作——张同德新闻采写知识系列讲座 》,共计十讲,着重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讲述、探讨新闻采访与写作知识,以期对年轻的编辑、记者及新闻专业的学生有所助益。</p><p> 在老师、领导、同事及学生们的鼓励支持下,本系列讲座于2011年6月4日一一2014年5月28日写作完成,连载于商丘日报社新闻研究室编发的2014年11月30日总第363期一一2019年 1月 31日总第461期《新闻阅评》,并先后上传至张同德网易博客、QQ空间及“美篇”。</p><p>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见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年届古稀留下的这一点滴笔墨,凝结着我数十年记者生涯、新闻教学经历的心血与汗水,倘若能发挥些许作用,便已足矣。</p><p> 张同德</p><p> 2019年1月22日于海口</p> <h1><b>第一讲 学习新闻有什么好处</b></h1><p><br></p><p> 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曾经留下一句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嘹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既然新闻工作这么重要,就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生前就曾以《新闻业是世上最好的职业》为题作过演讲,那么,学习新闻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p><p> 学好新闻采访与写作,做好新闻工作利国家、利民众、利单位、利自己。要真正热爱新闻,把其当作自己奋斗终身的事业——这是我多年来从事新闻工作的深刻体会。</p><p><b>利国家</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决定:党报党刊是党的重要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西瓜兄弟》、《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新闻名篇均在我国的革命、建设中产生过重大的作用。毛主席撰写的几篇新闻还曾使百万敌军闻风丧胆。那是1948年10月下旬,正当全国各战场捷报频传的时候,有情报称,北平的敌军傅作义部欲偷袭石家庄,窜扰驻扎在西柏坡村的中共中央机关。原来,敌人得悉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主力集中在张家口一线作战,保定到石家庄一线兵力薄弱后,妄图通过偷袭石家庄、威胁中共中央机关的办法来刺激已经涣散的军心。 得到情报后,毛泽东于10月25、27、29、31日,每隔一天就为新华社写一篇稿件,通过播报新闻稿,导演了一出“空城计”。特别是消息《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蒋傅军进扰》和述评《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各用了数百字,就把敌人面临垂死挣扎的局势,偷袭石家庄的真实企图、具体部署和后顾之忧,说得一清二楚。他在《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的最后一段写道:“这里发生一个问题:究竟他们要不要北平?现在北平是这样的空虚,只有一个青年军二0八师在那里……”稿件播出后,傅作义大吃一惊:偷袭意图败露,且新华社的新闻又点到了他“老窝”空虚的要害。他不得不将正在奔袭途中的大军撤回。</p><p><b>利民众:</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1991年1月制定、通过,1997年1月第二次修订的《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有六条记者必须遵守的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便是其必须遵守的首条。在与人民大众的采访接触中,记者每每受感动,受熏陶,受益匪浅。人民大众也能从大众传媒公布的新闻信息中受到精神感染,找到致富门路。如商丘日报社农村部创办了《商丘日报.农村版》,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新闻扶贫”,并于1996年春节前举办了土豆栽培技术培训班,请农科所专家授课,近200名农民自愿参加。据报道,土豆现已成为睢阳区郭村镇的支柱产业。“郭村镇是省批无公害土豆生产基地,被商丘市政府命名为种植类土豆基地,以东胥、谢寨、沈梅为中心辐射全镇及周边乡镇,已有20年种植脱毒土豆的历史。该镇种植无公害脱毒土豆达3万余亩,平均亩产2500公斤左右,土豆市场行情较好,批发每公斤0.9元左右,每亩收益2000多元”,“比‘麦茬棒、棒茬麦’的地收入多一倍左右 ”,“以‘荷兰7号’、‘郑五’、‘大西洋’为主的脱毒土豆面积达3万多亩,年产值5000多万元。” 而该镇的“土豆大王”——土豆种植的领头人,不少当年即参加了商丘日报社农村部举办的土豆栽培技术培训班。(见附件一:<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齐心架起科技桥</span>一一本报农村部免费举办土豆技术培训班的启示)</p><p><b>利单位</b>:我编辑的消息《阿力骨粒化工厂跨省联合创外汇》(作者:张福勤 刘伯良)于1986年9月27日在《商丘报》二版头题发表后,《河南日报》以《“大厂长”李阿力 /他身居虞城县城关镇,统帅全国24个省区的30个分厂,今年前八个月创外汇百万美元 》为标题于1986年10月9日转载。随后一一1986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又以《李阿力成了“跨省厂长” /他身居虞城县城关镇,管着全国24个省区的30个分厂,今年前8个月创外汇百万美元 》为标题相继转载。据记者事后调查,经三级党报相继报道此事后,仅当年11月1日至25日,厂长李阿力即收到来自27个省、自治区的信2350封,电报158件,纷纷与其联系业务或要求加入该企业集团。被评为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的这则消息,等于给虞城阿力骨粒化工厂做了一个大广告。 </p><p>该消息全文如下:</p><p><b> 阿力骨粒化工厂 跨省联合创外汇</b></p><p> 9月10日,来自全国各地30个阿力骨粒化工厂分厂厂长(经理),云集虞城,共商为国家多出口、创外汇大计。</p><p> 这些阿力骨粒化工分厂,是由虞城县城关镇青年李阿力主动跨省联合创办的。1983年,李阿力自筹资金,创办了一个以各种杂骨为原料,生产骨粒、骨粉等出口产品的虞城县阿力骨粒化工厂。1985年被河南省外贸部门列为骨粒出口产品,产品供不应求。</p><p> 去年,该厂厂长对全国20多个省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当他发现一些骨粒生产厂家,因产品质量和销路等原因停产时,就主动与他们联合,建立阿力骨粒化工分厂。由阿力骨粒化工厂负责设备安装、技术传授和产品销售,分厂提供资金、厂地及生产人员,利润双方分成。自去年10月以来,该厂先后在浙江、江苏、广东、黑龙江等24个省区建立了30个分厂。目前,这些分厂已全部正式投产。产品销往11个国家。今年前8个月,该厂创外汇100多万美元。</p><p>(原载1986年9月27日《商丘报》二版头题,作者:张福勤 刘伯良)</p><p><b>利自己</b>:我从知青、工人成长为有一定影响的地市报主任记者,曾连续21年蝉联五批荣获商丘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历任商丘师范学院等三所高校客座教授,2009年8月退休至今仍是新华通讯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商丘日报报业集团新闻阅评员。这些即得益于新闻事业。(见附件二:写在大地上的篇章一一记地区专业技术抜尖人才、商丘日报农村版主编张同德;附件九:张同德:新闻路上“勿忘人民”)</p><p> 有人可能认为自己性格内向,不会与领导沟通,埋没自己的才能。同志们想一想,你见诸报端的作品领导和职工人人都能看到,任何人想封锁能封锁得了吗?想压制能压制得了吗?再说,你是给单位扬名声,做好事,领导和同志们能不欢迎吗?一滴汗水,总会有一份收获嘛。当然,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少不了老师的指点。在我前进的道路上,穆青、邵华泽、李景亮等许多新闻界老前辈都倾注过心血,付出过汗水,是他们教我学会了当记者。</p><p> 如果我们真正弄清、弄懂了新闻和人生的这层关系,如果我们真正理解“记者是社会活动家”,通过采访、写作起码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对自己今后从政、经商或从事其它各行各业均会有所帮助,从而就会深深地热爱新闻事业,就会摆正任务与事业的关系,不仅把新闻当做单位交给自己的任务、当成自己谋生的“饭碗”努力完成,更会把它当成党和人民的事业,当做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就会找到日夜陪伴自己并且诲人不倦的老师——因为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p> <h1><b>第二讲 新闻价值——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b></h1><div><b><br></b></div><h3><b>第一节、从通辑令属不属于新闻谈及新闻的定义</b></h3><div> 谈及通辑令属不属于新闻这个话题,实际就是谈的什么是新闻,即新闻的定义。</div><div> 说到此事,我们还要从《京九晚报》刊登的消息谈起。 2011年1月12日该报第19版刊登一则消息《新闻理论培训走进三县》,文中写道:“1月9日上午,在睢县的新闻理论培训中,主讲老师用生动的例子向小记者讲解了什么是新闻媒体,记者的任务以及怎样采写新闻稿件等。培训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小记者们或认真听讲或记笔记,不少小记者还提出了新颖的问题,‘通缉令属不属于新闻?’主讲老师从新闻的特点分析入手,得出结论:通缉令属于新闻。”</div><div> 评价通缉令是不是新闻,我们不得不从新闻的定义谈起。</div><div> “在新闻学中,新闻一词具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涵义:广义的涵义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刊播的各种新闻体裁和报道形式的总称,它包括简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新闻图片、新闻资料等;狭义的新闻是专指消息这一体裁,包括简讯、电讯等,它是各种新闻媒介中最常见、最惯用的新闻报道体裁。我们在研究新闻采访与写作时,通常指广义的新闻。”(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季宗绍著《新闻采访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div><div> 关于新闻的定义,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美国报纸公开征询,征询的结果不下一千种。如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部主任约翰.博加特于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堪萨斯州《阿契生市环球报》前主编爱德华.贺提出的“凡是能让女人喊——'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次提出的“新闻就是编辑说是就是的一切事物”、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鲁汉提出的“东西一进入报业就是新闻,其他未进入的就不是新闻”、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范长江提出的“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等等便是比较有名的说法。</div><div> 但是,相比较而言,我们还是公认陆定一撰写、刊登于1943年9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的观点,即“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见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div><h3> 国内新闻界公认的这一新闻的定义,强调新闻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揭示了新闻的三个特有属性:“一是真实性,即对发生事实的报道要真实、准确,不得虚构、夸大或推测;二是即时性,即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要求反应快速、事实鲜活;三是公开性,报道是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这个载体进行公开的传播。”(见季宗绍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采访学》一书)</h3><div>仔细分析,新闻的定义涉及三部分,即:</div><div> 一、“新近发生”,有的学者认为应在“新近发生”后再加上“或新近发现”,成为“新近发生或新近发现”;</div><div> 二、“事实”,这里所说的事实包括两层意思,既必须是真事,且该事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方才值得采写成新闻;</div><div> 三、“报道”,即指的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四种大众传媒进行公开报道。</div><div> 对照新闻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通辑令属于新闻这一说法缺乏新闻常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新闻定义三要素(新近发生、事实、报道)之一的“报道”,即指的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进行的公开而广泛的报道,而发布通缉令的公安机关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大众传媒。再说,新闻只有消息、通讯、评论、新闻摄影四种体裁,通缉令也算不得什么新闻体裁。</div><h3> 其实,如果我们严格对照新闻的定义,一些公开见报的“新闻”也根本谈不上新闻二字。如有的作者“合理”推测舍己救人英雄等人物的心理活动,对细节不一一查证,文中的真实性令人怀疑;有些报道中写的“最近”、“不久前”而恰恰是多天甚至多年前发生的事情,根本谈不上即时性,它们只是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传播罢了。而有不少政府文件或内部参考资料,以及世人尚不知晓的如地球内核及外太空等社会、自然中的诸多情况,尽管可能确有其事,但也不能称为新闻,因为它们没有被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传播媒介进行公开传播,因而不具有公开性,所以也不能称为新闻。</h3> <h3><b>第二节、只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才能构成新闻</b></h3><h3> 我们在上一节讲过什么是新闻,即由新近发生、事实、报道三要素组成。这里重点再讲讲其中一个要素——事实。</h3><h3> 既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么,是不是每天每时发生的任何真实的事实都可以构成新闻呢?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说,只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才能构成新闻。</h3><h3> 由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夏琼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闻评析》一书指出:“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人们共同关心的素质,正是这些素质能够构成供报台传播的新闻。” </h3><h3>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丁柏铨在其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授《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写道:“所谓新闻价值,是指‘某些事实所固有的,在满足受众新闻需要方面所具有的显在或潜在的作用’。”</h3><h3> 雷捷跃教授则在《新闻理论》一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中说:“ 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诸种需要的功能。” </h3><h3> 新闻界老前辈赵超构提出划分好新闻的标准 :新闻价值50分,写作技巧30分 ,文章长短、读者反映各10分。可见新闻价值的重要性。</h3><h3> 新闻价值对于采访、制作、编辑等新闻业务有直接的作用,贯穿于新闻采、写、编、审的全过程。在采访前,记者依据新闻价值判断某一新闻线索有无采访的必要;在采访中,记者依据新闻价值估量获得的各种事实, 以便抓住要点,深入采访;在制作中,记者依据新闻价值选取、组织、体现材料。编辑依据新闻价值审视新闻稿,决定稿件的取舍、修改以及版面设计或节目的安排。新闻事实能否及时传播出去,除了考虑事实的新闻价值外,还要受到新闻政策、新闻法的制约。</h3><h3> 一、新闻价值“六要素”说 </h3><h3> 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夏琼在其编著的《新闻评析》一书中具体指出“我们在考察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时,将其分为不变要素和可变要素两部分。”“ 不变要素包括真实性和新鲜性。”(上书第35页,下举新闻价值的“六性”均为该书第35页至36页,不再一一注明来源。)</h3><h3> “真实性。指新闻报道反映客观事实的准确度……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也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新闻如果失真、失实,就不成其为新闻了,那么,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新闻价值了。在新闻价值诸要素中,真实性是一个不变要素,它是新闻价值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h3><h3> “新鲜性。指报道的事实新、时间新、角度新……一切新闻都必须新鲜,这是受众需要新闻的根本原因所在。一般来说,内容越新鲜,为受众提供的信息越新,信息量越大,新闻价值就越大。”</h3><h3> 夏琼教授在《新闻评析》一书中还指出“可变要素包括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h3><h3> “重要性。指新闻内容的重要程度……一般来说,凡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越大,对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越具有指导性的新闻,政治意义就越大,新闻价值也就越大。</h3><h3> “接近性。指新闻内容与受众的接近程度。越是心理上、利益上和地理上与受众接近和相关的事实,新闻价值就越大。</h3><h3> “显著性。指新闻中的人物、地点和事件的知名程度。越是著名、越是显要、越是突出的人物、地点和事件,越能吸引受众,新闻价值也就越大。</h3><h3> “趣味性。指新闻内容对受众的兴趣程度。越是受众感兴趣的事,新闻价值越大。一般来说,新闻事实奇特、充满情趣、富有人情味,就能引起受众的接受兴趣。”</h3><h3> 夏琼教授指出:“上述六个方面是新闻价值的主要构成要素。一件新闻事实并非六个要素齐备才具有新闻价值。一般情况下,一件新闻事实,只要具备两个不变要素,便具有了新闻价值,而如果同时具备了所应具有的可变要素,便具有了更大的新闻价值,而如果同时具有的可变要素更多、更全,新闻价值自然更大。当一件新闻事实同时具备上述六个要素时,肯定会有很大的新闻价值。新闻媒介应努力捕捉这样的新闻事实。”</h3><h3>二、新闻价值“五要素”说</h3><h3>“中外学者对于新闻价值构成要素的理解大同小异。中国的许多学者倾向于新闻价值的‘五要素’说,即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美国学者倾向于新闻价值的‘七要素’说,即读者、影响、接近性、及时性、显要性、异常性和冲突。”(见《新闻采访与写作》,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h3><h3> 既然国内学者对新闻价值“五要素” 说取得了普遍共识,那么其“五要素”各有什么具体内容呢?何梓华教授在其所主编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闻理论教程》一书第41-43页中这样认为:</h3><h3> “时新性,指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人们所未知的新鲜事;</h3><h3> “重要性,指事实所具有的为多数人所关心的社会意义;</h3><h3> “显著性,指事实所涉及的人物、地点等因素为众人所瞩目,因而也就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h3><h3> “接近性,指事实因在地理上或心理上与接受者十分接近,自然地能够引起受众的普遍</h3><div>关注;</div><h3> “趣味性(或人情味),指事实因为新奇,为人们所未料及;或富有戏剧性,情节曲折迭宕;或极具人情味,能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因而这类事实对受众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 </h3><h3> 而对于其中的显著性,季宗绍教授则更加详细解释说“套用并扩展曾在西方流行的‘新闻数学式’,可以比较直白地解释新闻价值该要素的内涵:</h3><h3> 公式一:平常人+平常事=非新闻</h3><h3> 公式二:非常人+平常事=新闻</h3><h3> 公式三:平常人+非常事=新闻</h3><h3> 公式四:非常人+非常事=非常新闻”</h3><h3> 我们将夏琼教授的新闻价值“六要素”说,与国内新闻学者普遍认可的新闻价值“五要素”说对比,可以发现:</h3><h3> a、除新闻必备的真实性以外,其余“五要素”均相同。看来新闻价值“五要素”确是国内新闻学者的共识;</h3><h3> b、夏琼教授对于新闻价值“六要素”(其中包括国内业界公认的新闻价值“五要素”)的具体内容阐述得相当清楚,颇易理解。</h3><h3> c、夏琼教授的“六要素”说更加便于操作,即“一件新闻事实,只要具备两个不变要素(注:指真实性和新鲜性),便具有了新闻价值”,便可以采访和写作新闻。当然新闻价值的要素越多,新闻价值越大,便值得花更大的气力采写新闻甚至是采写长篇通讯。这是因为,“新闻价值是可以累加的”(见《新闻采访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季宗绍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h3><h3>三、新闻价值“三要素”说</h3><div>国内还有一种说法——新闻价值“三要素”说,即政治政策性、群众性、创新性,指的是判断一件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看其政治政策性——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不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群众性——群众是否关心,是不是群众议论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创新性——时间是否新近发生、内容是不是人所未知的新鲜事,如果是老掉牙的事实,当然谈不上新鲜。如果这三条都具备,即认为该事实具有新闻价值,便可进行采访报道。</div><div>四、“勿忘人民”:新闻价值的核心,增强新闻敏感的有效途径</div><div>“勿忘人民”是新闻界老前辈穆青的新闻伦理思想。 他曾在我的采访本上题词“勿忘人民”,也给其他新闻界晚辈写过同样的题词,反映了新闻界老前辈对年轻人的关心,而他在亲笔给我修改的《“勿忘人民”——访新华社社长穆青》一文中,详尽阐述了他“勿忘人民”的新闻伦理思想,实则也就是他的新闻价值观。</div><div> 在《记者应当建立调查研究的“生活基地”》一文中,穆青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谈到这一问题。他说:“从事新闻工作是需要积累各种资料的。有题材的积累、主题的积累、语言的积累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的积累,这是一种无形的积累,是无法用几千张、几万张资料卡片衡量其价值和分量的。说到底,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问题,是立场问题、人生观问题。这是记者素质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一切有志献身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记者,都要重视这种积累,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下大气力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以优秀作品赢得他们的信赖,推动社会前进。”(见《穆青论新闻》第417页)</div><div> 穆青同志勿忘人民,身体力行,具有举世公认的新闻敏感。从穆青与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老坚决”潘从正的深情厚谊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与穆青等新闻界老前辈多年的来往中,也亲眼见证了穆青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的密切关系,亲眼见证了穆青“勿忘人民”在新闻价值实践中的具体运用。</div><h3> 就上述我们谈过的新闻价值“六要素”说、“五要素”说、“三要素”说而言,不管是“三要素”说、“五要素”说或是“六要素”说,又不管诸要素中的哪一条不与人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鉴于时间关系, 在这里我们就不将其相互关系一一分析,同志们可自行进行分析。越分析就越会感受到一个真理:新闻价值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h3><h3>既然新闻价值的诸要素均涉及人民大众,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记者如果真正做到“勿忘人民”,处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读者,看看自己采访、写作、编辑的新闻读者是否愿意看,就能有效增强自己的新闻敏感,不至于与具有颇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失之交臂。对于怎样评判一则新闻的好坏,美国威斯康星新闻学院白不耶教授认为:“能引起最大多数读者最大兴趣的新闻就是最好的新闻。”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丁柏铨教授也明确指出:“记者不遗余力地展示事实(事件)的新闻价值,其全部真谛在于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见丁柏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第165页) 这些论点都说明,人民是新闻价值诸要素的核心。 </h3><div> 在具体操作中,我经常采取的作法是,看一条新闻线索是否既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又是群众议论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并且还是从未发生过的新鲜事。如政治政策性、群众性、创新性这三条均符合,则可进行初步采访。再将采访到的具体事实用新闻价值“六要素”或新闻价值五要素(注:该五要素再加上真实性即是新闻价值六要素,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的基本常识,试问:如果事实失真谈何新闻呢?!)一一进行对照分析,以判断其新闻价值的大小,并且根据新闻价值的大小决定采写力度、采写体裁等。总之,在采、写、编的整个过程中,处处做到“勿忘人民”,依人民群众是否关心以及关心的程度来判断新闻价值,体现新闻价值。</div><h3> 鉴于穆青“勿忘人民”作为新闻价值的核心在新闻采写实践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鉴于人民大众与新闻价值的诸要素一一对应,鉴于诸多学者、教授关于新闻价值与人民大众相关的诸多论述,鉴于普利策新闻奖、中国新闻奖等获奖作品均是广大读者关心的新闻,我们完全可以说: “勿忘人民”就是新闻价值的核心,是增强新闻敏感的有效途径。(见附件三《“勿忘人民”一一访新华社社长穆青》)</h3> <h3><b>第三节、在实践中逐渐增强新闻敏感,提高发现、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b></h3><div>一、新闻敏感即发现、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div><div> 增强新闻敏感是记者的基本功!</div><h3> “这是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一些新鲜事,但是不是都能构成新闻,就在我们能否发现,就是看我们是否具有新闻敏感,即发现新闻价值的能力。”</h3><h3> 西方新闻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纽约时报》著名记者迪姆士·泰勒初涉新闻行当时,去采访一个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到剧场后发现演出已经取消,他就回来睡觉了。半夜,他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编辑告诉他:其它各报都在头条位置登出了这个女演员自杀的消息。编辑气呼呼地说:“像这样的女演员首场演出被取消,本身就是新闻,背后还可能有重大新闻。记住:以后你的‘鼻子’不要再感冒堵塞了。”</h3><h3> 这个事例说明,新闻敏感对于记者来说是多么重要。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h3><h3> 那么,什么是新闻敏感呢?蓝洪文教授在《新闻采访学》一书中写道:“什么叫新闻敏感?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子能识别出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简言之,新闻敏感是记者识别新闻的能力。” 丁柏铨教授则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明确指出新闻敏感的定义为:“新闻敏感是记者对事实的新闻价值的敏锐的发现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还有学者这样谈到新闻敏感:说“所谓新闻敏感,即新闻记者的悟性,是新闻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新闻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还有学者干脆从新闻线索的角度为新闻敏感下定义——新闻敏感就是“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和本领”。</h3><div>二、异常——新闻价值时新性之关键。关注异常——记者增强新闻敏感的有效方法。</div><div> 1、时新性——新闻价值的关键要素</div><div> 大量事实证明,时新性(又称新鲜性)是记者判断一件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关键因素。记者具有新闻敏感,就要从关注时新性,特别是事物是否出现异常做起。</div><div>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也无不认为时新性是新闻价值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div><div> 这些专家、教授的认识确有见地,对于新闻采访和写作两方面无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div><div> 在新闻实践中,常常有这种情况:当一件事实刚刚被记者道听途说,并不能确认其是否真实的情况屡见不鲜。在不能确认该事情是否真实的情况下怎么办,是否就一概不进行采访了呢?我认为,只要刚听说的这件事具有时新性,便可以进行初步采访。</div><div> 这里,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具有时新性,便成了记者是否采访的关键。也就是说,关注时新性是记者新闻敏感的关键所在。</div><div> 2、异常——时新性的关键内容</div><div> 丁柏铨教授认为:“一般而言,生活中如果出现了某种异常,那就应该引起新闻工作者的关注。”</div><h3> 他在谈到一个记者具有比较强的新闻敏感时,会表现出五个特点,其中首要的就是能从异常中敏锐地捕捉到新闻线索。</h3><h3> 在谈到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五点要求时,他也将“敏锐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列为首位,并认为记者应当:(一)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异常;(二)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三)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h3><h3> 他在谈到采写动态消息时,还说到:“在具体操作中应抓住两点:一是关注事实的从无到有(其间体现出新闻价值),二是关注事实的从有到变(在变中体现出新闻价值)”。从无到有、从有到变当然也是指事实出现异常。</h3><h3> 夏琼教授认为时新性(又称新鲜性)包括时间新、内容新、角度新。我们知道,角度新是写作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时间新包括两方面,即事情刚刚发生(当然也有学者加上刚刚发现)、采写报道及时。内容新则是指事实新近发生且人所未知。这里,内容新当然指的是事实出现异常,而不是老掉牙的事情。</h3><h3> 何梓华教授关于时新性的解释则是——“时新性,指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人们所未知的新鲜事。”这里谈到的“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人们所未知的”,自然也是说事实出现异常。</h3><h3> 无疑,异常是时新性(新鲜性)中内容新的关键所在。</h3><h3> 我们在新闻采、写、编的各个阶段,要时时关注异常,优先处理内容异常的新闻及新闻线索。如——</h3><h3> 2013年4月19日《商丘日报》“镜像商丘”版刊登的“我市惊现震旦鸦雀 生存环境令人担忧”堪称突出新闻的图片专版。它以在商丘市发现的“鸟中熊猫”——震旦鸦雀的众多优美图像以及“故道鸟语环保俱乐部”的活动足迹,反映了震旦鸦雀栖息地——黄河故道焚烧芦苇等种种令人揪心的现象,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大问题。西方流行的“新闻数学式”突出异常性,“非常人+非常事=非常新闻”便是其中公式之一。该版报道的震旦鸦雀,为全球濒危鸟类,被雀为“鸟中熊猫”,已被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而该鸟的栖息地——黄河故道作为国家森林公园,也正在遭受人为破坏,这正符合“非常人+非常事=非常新闻”之列。看过这些图片和说明,“镜像商丘”编辑在该版图片说明中发出的呐喊“有着‘鸟中熊猫’美誉的震旦鸦雀,还能在咱们商丘生存多久?”真可谓震撼人心,振聋发聩。</h3><h3> 3、异常与否,决定记者是否进行新闻采访。</h3><h3> 综上所述,关注时新性,特别是关注事物是否出现异常——决定记者是否进行新闻采访。这是因为“新闻采访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丁柏铨语)</h3><h3> 夏琼教授认为新闻价值具有真实性和新鲜性两个不变要素。“一般情况下,一件新闻事实,只要具备两个不变要素,便具有了新闻价值”,当然就可以进行采访。通过多年的新闻实践,我有一种体会,也可以说是真知灼见,即在事实尚不清楚真实与否的情况下,只要刚听说的这件事具有时新性,特别是事物出现异常,便可以进行采访。在采访中再逐渐确认其是否属实,即是否同时具有真实性。如是假事,则果断弃之,不必徒费精力。但如了解确有其事,则可以进一步深入采访,根据事实判断新闻价值,遂写作成文。</h3><h3>三、在实践中逐渐学会、切实提高新闻采写能力,增强新闻敏感。</h3><h3> 西方新闻学者认为新闻敏感是天生的,像猫的鼻子一样生就的灵敏。而我们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信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新闻敏感不是靠天生的聪明,也不是凭一时的灵感,是可以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和提高的。</h3><h3> 那么是靠我们办一两次新闻培训班,学习一两本新闻教材,就可以提高新闻敏感吗?回答是否定的!斯大林在《致工人通讯员》一文中早就指出:“教给工人通讯员和农村通讯员某些最低限度的新闻技术是必要的。但是主要的不在这里,主要的在于工人通讯员和农村通讯员在自己的工作进程中学习,而且锻炼出新闻记者--社会活动家的敏感,没有这种敏感,通讯员就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而这种敏感是不可能用人工训练的技术方法培养出来的。”</h3><h3> 那么是不是参加新闻培训班、学习新闻教材就没有一点用处了?回答也是否定的。因为像任何事物一样,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也有其自身规律可循。我们自觉地按新闻规律办事,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就能少走一些弯路,尽快地在新闻实践中增强新闻敏感,逐渐学会、切实提高新闻采写能力。</h3><h3> 就我自己的新闻实践而言,文革时曾办过群众组织的小报,那时根本不懂得什么新闻价值,只是打派仗而已,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一些文章也谈不到有多大的新闻价值,到后来则逐渐在新闻实践中,向穆青等新闻界老前辈学习,“比着葫芦划瓢”逐渐增强了新闻敏感。同志们若将我采写的以下两篇消息相互对照,会对新闻敏感、新闻价值有所感悟。</h3><div>举例(1)</div><div> <b>商丘汽车站上半年实现产量利润双过半 </b></div><h3> 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商丘汽车站再传捷报:上半年实现了产量、利润双过半。元至六月份,产量完成二万七千三百二十九人公里,为计划的百分之一百零一点二,比去年同期超产一百六十九人公里。上缴利润五十五万零五百六十二元四角,为计划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九点八二,比去年同期多交二十一万元。另外,还节约汽油三万二千七百二十八公升。 </h3><h3> (商丘市人民广播电台1981年7月7日播发)</h3><h3> 举例(2): </h3><h3> <b>豫鲁皖苏联合开辟省际班车</b></h3><h3><b> 四省毗邻地区公路客运畅通无阻</b></h3><h3> 新华社郑州6月22日电 豫、魯、皖、苏四省毗邻地区的公路客运部门,团结协作,互相支援,联合开辟省际班车线路,做到客运畅通无阻。</h3><h3> 河南省的商丘与山东省的济宁、菏泽,安徽省的宿县、阜阳和江苏省的徐州等地区相邻。过去,这些地区的公路客运部门,常常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互相扯皮,造成客车脱班、晚点,给城乡群众带来了不便。</h3><h3> 去年以来。这四个省的交通部门联合开辟了省际班车。今年元月,又沿陇海铁路商丘至徐州段两侧开辟了两条公路客运线路,一条是跨经河南的商丘市、商丘县、虞城、夏邑、永城,安徽的萧县到江苏的徐州市;一条是由徐州市经江苏的丰县、山东的单县到河南的商丘市,两条公路共长383公里;同时还开辟了跨省多班次的短途公共汽车,以及清早从农村发车,傍晚由城市返回农村的“倒发车”,深受农民的欢迎,乘客显著增加。</h3><h3> (原载1982年6月23日《人民日报》一版,作者 :张同德)</h3><h3> 若对上述例一消息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那时写的文章成了数字的堆砌,尚谈不上具有多大新闻价值,而由新华社编发后刊于《人民日报》第一版的后一消息,虽然同样报道的是公路交通,但注意了角度的提炼——即从经济联合促进民生的角度报道事实,这就使其新闻价值倍增(注:此文编辑为新华社河南分社周民英、谢国记,是他们手把手地教我修改此文,对我的成长倾注了心血和汗水。从此以后,我注意了新闻价值的挖掘和提炼,新闻敏感也逐渐增强,以至于后来采写的消息《商丘市居民争相购买窝窝头》等稿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便是明证。此例详见第五讲“消息写作与会议新闻”部分)。这一事实不也有力地驳斥了西方新闻学者“新闻敏感是天生的,像猫的鼻子一样生就的灵敏”之论调吗?不正说明了在实践中是可以逐渐学会、切实提高新闻采写能力,增强新闻敏感的吗?不正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穆青的“勿忘人民”新闻伦理思想是新闻价值的核心,是增强新闻敏感的有效途径吗?!</h3> <h1><b>第三讲 角度、新闻五要素——新闻采写的两大基石</b></h1><div><br></div><h3> 新闻角度与新闻五要素,是新闻的两大基石。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甚至编辑、审稿的全过程,只有在具备新闻敏感,打好新闻业务功底的基础上,再加上对这两方面给予足够重视——精选出富有时代特征的角度,采访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并在写作时突出其新闻五要素(如有结果应为“六何”),才有可能采写出具有社会影响的好新闻。</h3><h3><b>第一节 角度——新闻价值的具体体现</b></h3><h3> 我们大家都知道,新鲜生动是写作的技巧标准,要做到 新鲜生动,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h3><h3> 1)注意截取新鲜事实 </h3><h3> 2)抓住事物的特点 </h3><h3> 3) 选择新鲜的角度 </h3><h3> 4)使用生动的语言。</h3><h3> 这里着重讲一下角度的选择。</h3><h3> 什么是角度?《现代汉语词典》第570页写到角度指“看事情的出发点:如果光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意见就难免有些片面。” </h3><h3> “走马观花”这个成语讲的是大略观看一下,事物只在眼前掠过的意思,孟郊得意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成语典故词典)。老百姓中传说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小伙子。他的腿有点残疾,便骑着马雄纠纠气昂昂地去相亲——残腿自然放在了马儿的背面;小姑娘嘴角有点歪,便口噙鲜花,笑脸相迎——残嘴自然也被鲜花遮掩。那还是封建时代,两人均未能交谈,只远远地一望,只见小伙子是帅哥,小姑娘是美女,便都欣然应允。谁知在洞房花烛夜,方露出庐山真面目,悔之晚矣。而如果相亲当初,小伙子骑着马围着姑娘转一圈,仔细察看;小姑娘也围着马儿转上一圈,从另一侧看一看,或许就是另一个结局。这里丝毫没有偏低残疾人之意——实际上残疾人大有作为者也大有人在,只是为了说明角度的重要性罢了。</h3><h3> 就新闻而言,一个新闻敏感较强的记者,对事物所含新闻价值的发现、判断和表现,体现在新闻采、写、编、审的整个过程中,而角度则是新闻的灵魂,是新闻价值在写作中的具体体现。</h3><h3> 我有一篇消息,被人称为“空前绝后”。当初有人说起来,我予以否定,连说“不可能,不可能”,但时至今日,二十多年过去了,尚未遇到第二例。这篇消息就是经我采写、原载于1992年9月14日《商丘日报》一版头题的消息—— 《 迈进深圳:地委行署的战略决策/在深圳设立办事处,开办招待所,为我区改革开放服务 》。</h3><h3> 该文全文如下:</h3><h3> <b>迈进深圳:地委行署的战略决策 </b></h3><h3> <b> 在深圳设立办事处,开办招待所,为我区改革开放服务 </b></h3><h3> 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已与我区搭上了桥。这个桥梁就是行署驻深圳办事处。这是地委、行署为促进我区改革开放、搞好经济建设做出的一个战略决策。</h3><h3> 深圳经济特区始建于1980年,深圳改革开放的成就及经验举世瞩目。1993年深圳将成为自由贸易区。到1997年香港回归大陆后,我区作为京九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汇点,与其联系将更加紧密。基于此,地委、行署研究决定,设立驻深圳办事处,任命高厚明为办事处主任。</h3><h3> 他不负重望,尽管刚刚出院两个多月,身体依然虚弱,浑身浮肿,仍欣然从命,带着药物奔赴深圳。在深圳,他啃方便面,住简易房,依靠几位在深圳工作的老乡,没日没夜地跑市政府、人事局、经济发展局等有关部门,仅仅一个月,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就于5月12日批文成立了商丘行政公署驻深圳办事处。期间,地委、行署领导吉长荣、庄敬山、张文哲、张春学、李海涛等同志,亲临指导或关心过问,使办事处筹建及开展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h3><h3> 办事处设在风光旖旎、交通方便的香蜜湖东侧,附设食宿合一的招待所,这无疑方便了前往深圳考察、学习和业务交往的商丘同乡,也有利于接待海外同胞、侨胞;引进资金、技术;宣传商丘,扩大商丘知名度,使我区农副产品打入深圳市场。此外,办事处还为地区副食品公司、地区金属公司牵线搭桥,在深圳设立了两个企业窗口。 </h3><h3> 本报记者 张同德</h3><h3> (原载1992年9月14日《商丘日报》)</h3><h3> 这篇消息的采写过程颇能说明角度的重要性。当初一位老领导给我说;“同德,你去采写一下高厚明吧”,我欣然应允,然而,采访过后却令我大吃一惊,原来,高厚明曾在监狱中蹲了一年。原因是,他与南方关系比较熟悉,便做了些汽车生意,当局把他以投机倒把罪抓起来,在安徽监狱蹲了一年。后来,改革开放了,鼓励商品流通,不存在投机倒把罪之说了。地委领导便召集公检法人员一起商议,看高厚明还能按什么定罪?最后无罪释放。地委领导考虑他对南方比较熟悉,遂委以重任,让他创办地委、行署驻深圳办事处。采访其时,办事处尚未开业,正在创办阶段。我反复思考,想来想去,角度难定,无法成稿。因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如报道将来,构不成新闻;报道现在,高厚明尚未做成多大事情,办事处也未办成,没有发生,便无从报道;而报道过去,只能得罪公检法司诸政法部门,也不符合新闻的基本规则,故也无法报道。既然时间诸因素均不能报道;那么,从空间诸因素想一想角度如何?上中下、左右一一细想,想到上时,突然茅塞顿开——地委、行署既然委任高厚明任地委、行署驻深圳办事处主任,这不正说明地委、行署对此事的重视吗?对此事的重视不正说明地委、行署对改革开放的高度重视吗?!因为当时的背景情况就是 “深圳经济特区始建于1980年,深圳改革开放的成就及经验举世瞩目。1993年深圳将成为自由贸易区。到1997年香港回归大陆后,我区作为京九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汇点,与其联系将更加紧密。” 遂欣然命笔,写下此稿。既然是报道地委行署改革开放的重大步骤,如没有特殊情况,必然会突出刊发于地方党报的重要位置。该稿在《商丘日报》一版头题发表后,在当地引起了相当的轰动,等于给高厚明公开平反;也有些人说在商丘放了一颗“原子弹”,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改革开放。</h3><h3> 看来,选好角度,能够挖掘出更大的新闻价值,上述《迈进深圳:地委行署的战略决策》一稿已能说明问题;并且能使新闻写得新鲜生动。新的角度往往能吸引受众将目光集中到有价值的报道之中,角度新颖自然能够使受众加深印象,引发感想; 还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加强社交面――记者本身就是社会活动家嘛。 </h3><h3> 其实,不仅仅是消息,通讯、评论、新闻图片等各种新闻体裁都应当并且适宜选择角度,也只有选择好角度才能报道好新闻。 </h3><h3> 那么,如何选择角度呢?</h3><h3> 首先,选择新闻价值大的角度 。如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刊载的论文《论新闻敏感与政治敏感之关系》(作者李争鸣、尚东明,其中作者李争鸣为《许昌日报》副总编辑、主任编辑)即这样评价《商丘市居民争相购买窝窝头》一稿:“……在一切新闻活动中,新闻工作者只有自觉站在党的立场上,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采写的新闻报道,才能真正符合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任务,笔者先试举几例:……《商丘日报》记者张同德1985年11月所写的《调剂生活 改换口味/商丘市民争相购买窝窝头》(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曾被行家称为是从街头拾来的好新闻。有人称赞这篇连标点在内只有415字的消息,是一篇以新取胜、因小见大的经济报道。它向人们报告一件悄悄地闯入群众日常生活的新鲜事实:全国闻名的贫困地区商丘,人民群众长期过着“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日子,而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市民如今却把窝窝头当做改换口味的尝新食品了。这篇消息发表在全国开展形势教育之初,作者靠高度的政治敏感,用本地居民亲身感受的事实,回答了生活水平是不是下降的疑问,无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新闻敏感是以政治敏感为基础条件,是一个记者、编辑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h3><h3>该消息全文如下:</h3><h3><b>调剂生活 改换口味</b></h3><h3><b>商丘市居民争相购买窝窝头</b></h3><h3>初冬时节,河南商丘市街头不时围着一簇簇人,争相购买豆杂面、红薯面窝窝头。</h3><h3>商丘曾是全国闻名的12片贫困地区之一。 自解放到1978年,国家共向这个地区调拨统销粮39亿5千余万斤、救济款1亿8千多万元。尽管这样,当地老百姓还是没有从贫困中彻底解脱出来,大都长年以红薯充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实行,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连年丰收,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如今,当地多数农民把吃白面当成家常饭,城市粮食供应全部是细粮。我们想吃点鲜,换换口味,各种窝窝头纷纷应市。有用高梁、黄豆磨的豆杂面掺上白面粉的;有用红薯面掺白面粉、红薯叶做成咸、甜两种窝窝头的。全市已有十多户人家卖窝窝头,有的农民也进城出售窝窝头。商丘市光复街二胡同9号居民梁如贵每天卖100多个,两 个来小时即可卖完。11月6日,记者特意花两角钱买了一个豆杂面窝窝头,就着辣椒趁热吃下,果然觉得满口溢香。</h3><h3> (原载1985年11月13日《商丘报》)</h3><h3> (注:1. 此文于1985年11月13日《商丘报》一版报眼以《调剂生活 改换口味/商丘市居民争相购买窝窝头》为题发表后,被评为全国地报好新闻二等奖、河南省好新闻三等奖;</h3><h3> 2.《文汇报》、《北京晚报》、《中国食品报》、《专业户报》等纷纷转载,其中《北京晚报》注明“摘自文汇报”;</h3><h3> 3.以下报纸在转载时将标题作了改动,1985年12月2日《中国食品报》将标题改为《商丘饮食又添一味 十多户人家卖起窝窝头》,12月16日《北京晚报》二版转载时将标题改为《商丘十多户人家卖起窝窝头》)</h3><h3> 其次,要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符合新闻规律便不能强扭角度。如《商丘日报》曾刊登过地委书记的六岁外孙女将数千元春节压岁钱捐给农村贫困户的消息,很显然,六岁的儿童不可能有多高的觉悟,文中硬说其有多高多高觉悟,只能使人感到作者另有所图。</h3><h3> 角度,说到底,实际便是作者不断挖掘和提练新闻价值的过程。</h3> <h3><b>第二节 新闻五要素</b></h3><h3> 新闻五要素犹如人的五藏(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的总称),又称新闻五个W,即新闻报道必须有的五因素,实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就是说一则新闻报道,必须交待清楚人物(何人-who)、时间(何时-when)、地点(何地-where)、事情经过(何事-what)、原因(何故-why)。</h3><h3> 延安《解放日报》在1945年12月13日《从五个W谈起》的社论中认为,写好新闻,“问题实际不只是五个 ‘W’ ”,但它强调:“五个‘W’是把事实弄清楚的起码条件”。</h3><h3> 现在西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五个W之外,还有一个新闻要素H(如何—how),提出“新闻六要素”的说法,又称“新闻六何”。我们在报道时并不强调必须要有“如何”即“何果”这一要素,因为有相当多的新闻报道的是正在进行中的事实,尚没有最后结果。总之,要从实际出发,有结果就报道结果,尚没结果则不必强求。</h3><div> 下面我们把毛主席写的新闻名篇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为例子,结合新闻五要素作以讲解。 </div><div> <b>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b></div><div>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div><div>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div><div>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div><h3> (作者:毛泽东 新华社1949年4月22日2 时电)</h3><div> 显然,上述文中,何人——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何时——1949年4月21日;何地——芜湖、安庆之间;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渡江战役的重要性尽人皆知,故在文中省略。</div><div> 新闻五要素至关重要,在采访时务必要一一了解;写作时务必要一一体现,不然一问三不知,只能重新采访,重新写作,徒费工夫。</div><h3> 例如刊登在2011年10月21日《商丘日报》的一篇“消息”《 有人在打井,查处!》,通篇只点出“某公司”,没有点出“何人”是谁;通篇也没有点出“某公司”位于“何地”,从该文发在城区新闻版猜测,睢阳、梁园两区必居其一,但具体位居何处不得而知。……如果一则新闻缺少新闻五要素中的两个主要要素,就是说缺少“把事实弄清楚的起码条件”,还能成为新闻吗?!这样的稿件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吗?!</h3> <h1><b>第四讲 新闻采访</b></h1><div><br></div><h3>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丁铂铨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写道:“新闻采访是新闻业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是新闻报道过程中的起点,而且也是这一过程的核心环节之一。新闻写作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访是否成功。有位记者认为:‘写作当然要用力气,但应该在采访上花更大的力气。如果把采访和写作需要花的时间和力气机械地划分一下比例的话,我认为应该用60%、70%、80%,甚至90%的时间和精力去采访,只用10%,顶多30%至40%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写作比较恰当,否则,写不出好稿子来。’对此,其他记者也深有同感。”</h3><div> 俗话说:“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就是强调采访的无比重要性,这是业内的共识。采访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采访就没有写作,所以要下大功夫、花大气力用在新闻采访上。</div><div><b>第一节 不深入采访便会造成新闻失实</b></div><h3> 如果不深入采访,造成新闻失实的事例不胜枚举:</h3><h3> 一篇小稿三处失实 2011年6月15日《京九晚报》第2版刊登的一则500字左右的短消息,竟然出现三处失实:一是该文标题《我市夏收全面告捷/915万亩小麦颗粒归仓》。我们知道,颗粒归仓是政府部门号召的口号,是提倡的做法。但事实上,全市915万亩小麦,又有哪一亩能够真正做到颗粒归仓?!二是文中写道:“全市日最高上阵小麦联合收割机9500余台,小麦机收率达到100%。”农村有些土地坑坑洼洼,联合收割机根本无能为力,机收率怎么可能达到100%?据《大河报》报道,全省机收率也只是达到98%。三是文中写道:“今年夏收期间,全市防火成效显著……全市没有发生大的焚烧麦茬和场间火灾事故。”就在此文发表的两天前——6月13日晚报第5版就曾刊登一则新闻《田间焚烧麦秸 路旁树木遭殃/事发永城市蒋口镇小刘庄村、后刘庄村,数十亩地里的麦秸被焚之一炬》,请问:数十亩地里的麦秸被焚之一炬是不是大的事故?况且后来此类事件屡屡见报,如6月21日《商丘日报》、《京九晚报》分别报道夏邑县胡桥乡、虞城县大侯乡过火面积均达数百亩,部分树木被烧死等等,均证明“今年全市没有发生大的焚烧麦茬和场间火灾事故”之说子虚乌有。“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果我们仅仅靠听有关部门介绍情况而不深入采访导致新闻失实,会造成什么社会影响可想而知。</h3><div> 一篇失实短稿造成工厂倒闭 《河南日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曾经刊登过一篇豆腐块大小的短新闻,题为《冰糕里面有苍蝇》,说的是写稿者本人在商丘市区买到一块冰糕,里面有一个黑点,仔细一看是只苍蝇。再一看冰糕纸上印的是双八冰糕厂。此事虽小,但在社会上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盛夏酷暑季节,这家工厂冰糕的销售量却由畅转滞,以致双八冰糕厂最终关门倒闭。后来打起了官司,《河南日报》组织专人调查,发现是通讯员发稿心切,只看到冰糕里面有个黑点,便报成了苍蝇,后来该作者只得在《河南日报》公开刊登道歉信,为双八冰糕厂恢复名誉,但这家工厂再也没有起死回生。</div><h3> 而与此相反,在全国、全省荣获新闻奖的作者,无不花大气力进行采访。如2011年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双汇 “瘦肉精”事件、仿意大利达芬奇家具“海关一日游”事件,之所以在全国造成强烈的社会反响,记者都是花费了数月乃至半年的时间进行采访所致。而我自己采写的荣获全国林业好新闻、河南省好新闻、河南省地市级党报好新闻三个一等奖的长篇通讯《绿丝带结下的友情——记新华社社长穆青与宁陵农民潘从正的友谊》,则是花四年时间采访之后一气哈成。</h3><div><b>第二节 采访技巧</b></div><h3> 从党政机关召开的会议、企事业单位、重大文体活动、亲朋好友、互联网络、其他媒体的报道、日常的平凡生活等种种渠道获知新闻线索,并初步判断其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后,便可进入采访阶段。</h3><div><b>一、时时处处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b></div><h3> 丁柏铨教授在其主编的《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明确指出:“新闻采访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见该书第28页)据我的体会,在采访、写作、编辑的各个阶段,都要不断地分析、判断事实的新闻价值,把新闻价值放在首位。而在采访的初始阶段,则更要时时处处判断所采访事实的新闻价值,特别要对该事实所含新闻价值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因素——时新性高度重视,科学分析。这一点,在第二讲新闻价值部分已经讲述,此处不再赘述。</h3><h3><b>二、充分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b></h3><h3> 丁柏铨教授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谈及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他说:“记者在与采访对象谈话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工作包括:一是确定谈话的题目、人选和场合。二是熟悉谈话所涉及的内容。三是准备好质量较高的问题。”这里,他虽然说的是为谈话实录型通讯写作而需要进行的访前准备工作,对写作其它新闻体裁的访前准备同样不无教益。当然,在采访时还要根据当时情况随机应变。</h3><h3><b>三、“身”入现场采访</b></h3><div> 采访尽可能要到现场,这是避免失实的基本做法。尽管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远方的事情也能近若眼前,但还是要想方设法亲自到达现场进行采访。只有“身”入方能深入。</div><h3> 具体来说,“身”入现场至少有以下好处:</h3><h3> 1、避免失实。听到某敬老院窗户纸破烂,冬天老人们受冻,新华社一记者便去采访。县里干部热情挽留,说敬老院的窗户纸早糊好了,你就在县委招待所住下吧,那里交通不便,不要去了,这位记者不听,非要到现场;到乡里后,乡里干部也说窗户纸早糊好了,你在乡里住下就行,不必去现场了,但他仍坚持到现场。结果到现场一看,北风正穿过破碎的窗户纸呼呼地刮着,老人们冻得瑟瑟发抖……</h3><h3> 2、发现新闻价值大、感动人的细节。在我采写的通讯《绿丝带结下的友情——记新华社社长穆青与宁陵农民潘从正的友谊》中,有这样一个细节——</h3><h3> 时光如流水。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事情淡忘了,但是,四年前碰见的一件小事,却使我至今记忆犹新。</h3><h3> 那是1986年4月,穆青第四次走访“老坚决”不久,我和地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结伴专访潘劳模。走在万庄去林场的坡路上,见到一位身材消瘦、胡子雪白的老人。他不是站着远眺景色,也不是坐着与人闲谈,更不是躺着休息养性,而是趴下身子,双膝着地,一只手用铲子支撑地面,另一只手拖着鼓囊囊的布袋,两眼紧盯着路中间的洼坑,艰难地趴着,爬着……他把袋里的土倒进洼坑,用铲子拍了两下,又掉转身子,向路边的松土挪去。一颗颗的汗珠爬满了老汉的脸庞,一声声的喘息撞击着我的耳膜,我的心猛地一震。</h3><h3> 潘从正的二儿子、万庄党支部书记潘富修正陪着我们去林场。他说:“他,就是俺爹。上个月穆青来时,俺爹用手指比着说:‘俺 ,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你已经来看俺四次了。’穆青说:‘我活到你这个岁数,还要再来四次。’”俺爹记住了这句话。他看去林场的这段路坑坑洼洼,打那以后,瞅空便来垫路。</h3><h3> 稍停片刻,潘富修接着说:“1982年,俺爹被一头老公羊顶伤了腰,好几个月行动不便,经常跪在地里伺弄树苗。上个月穆青来时提起这事,问他是不是落下毛病?俺爹笑着说:‘没有,没有,早就好朗利了。’可实际上,他……” 我的鼻子一酸。从此85岁高龄的老人眼盯土坑 、跪地拖袋的情景,便如雕塑一般,刻在了我的心里。 </h3><h3> 上述这段泼墨浓写的文字,记述了我在现场采访时发现的细节。这个新闻价值颇大的细节,记述了穆青与老农民潘从正的深情厚谊,反映了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联想到当今一些地方出现的不正常的干群关系,我不能不感动得痛哭流涕,并促使我奋笔疾书,通过我的笔下又感动了许多人。试想,如果不到现场,怎么可能发现这样想也想不到的细节呢?!</h3><h3> 3、向采访的英模学习,陶冶情操,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我曾经8次走访穆青笔下的新闻人物——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这位劳模,不仅在修建红旗渠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红旗渠建成后,继续为林州人民做贡献。为响应上级号召,把红旗渠建成红色旅游基地,他74岁时,还两次把自己绳捆索绑,吊下悬崖,在峭壁间荡来荡去——这一玩命的举动,只是为了教会五个徒弟像当年那样进行除险表演。当时,我问他:“您还能像年轻时那样荡起来吗?”“荡不起来了。”“您这样带徒弟,上级给报酬吗?”“没有,是义务的。”听后,我只能无语,无以应答,深深敬佩老英雄任羊成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见附件四:情系任羊成)</h3><h3><b>四、建立基层联系点</b></h3><h3> 记者最好根据报道分工不同,与一两个厂矿、一两个乡村,或一两个其它基层单位经常联系,既能及时发现、采访报道那里的新鲜事儿,也能不断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在实践中逐渐增强新闻敏感。</h3><h3> 我在创办、主持《商丘日报.农村版》期间,本部全体同仁均分工与市属农口部门或宁陵县张弓北村、梁园区大董庄等村镇建立联系。我们与农科所等市属部门的农业专家们一起,进行了16次科技下乡活动,并免费举办技术培训班,仅1996年2月4日举办的春土豆栽培技术培训班,100多名受培训农民获效益20多万元。那时,我们常常把鞋一脱,盘腿坐在鞋上,在田间地头,与农业专家和农民弟兄们促膝谈心,了解基层情况。《人民日报》(1997.10.20)、《中华新闻报》(1997.10.27)、《新闻出版报》(1997.12.26)等纷纷报道《商丘日报.农村版》蹲点采访,进行新闻扶贫的做法。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也发出通报,表扬《商丘日报.农村版》办得活,认为其“贴近群众,吸引了广大读者的积极关注和参与……”</h3><h3> 众多新闻记者的采访实践证明,确如新华网2 0 1 1年8 月10日电发布的评论《到新闻工作的源头汲取养分》一文中指出的:“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阔。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本在实践。唯有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新闻工作者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力作,新闻事业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接地气不光是要脚踏基层土地,更是要走到群众之中,在膝促膝的沟通中体察民情,在心贴心的交流中了解民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新闻工作成为党和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贴心人。”</h3><h3><b>五、借用中医提倡的“望闻问切”</b></h3><h3> 中医提倡“望闻问切”,可将其借用到新闻采访中综合考虑。</h3><h3> 望:即看。不是凭材料,而是到现场实地采访。</h3><h3> 闻:气味——可闻到的自然气味。特别在采访环境卫生新闻时可用此法,充满现场感。</h3><h3> 问:即找有关人士询问,了解情况,不是仅凭道听途说,偏听偏信。</h3><h3> 切:分析判断,即判断准确并且抓住新闻价值大的新闻重点采访。</h3> <h3><b>六、采访内容</b></h3><h3> 俗语说“剜到篮里都是菜”。业内公认,采访涉及10项内容,即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例证、观点、数字、引语、原因、结果,也就是说新闻五要素(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再加上例证、观点、数字、引语、结果,都要逐一了解清楚。这些说起来容易,但对初学者来说做起来难。原郑州大学一年级学生王凯博在商丘日报社跟我实习时,几次采写的稿子中对上述情况都说不清楚。她不厌其烦地一连四次到公交公司采访,才真正弄清情况,采写了该公司共产党员胸挂“我是共产党员”牌子以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带头模范行动的事迹。后来,此消息分别被评为商丘日报社和郑州大学的好新闻。现在,她已到中央电视台工作。</h3><h3><b>七、采访辅助公式</b></h3><h3> “文无定法。”采访方式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可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照搬。但对于初学者,美国内华达大学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推出的GOSS采访辅助公式可供参考,其具体内容是:</h3><h3> 目标(Goal)-----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贵组织的目的是什么?</h3><h3> 障碍(Ob-stacle)--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h3><h3> 解决(Solution)--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们有解决矛盾的计划没有?</h3><h3> 开始(Start)--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h3><h3><b>八、网络收集资料</b></h3><h3> 我在采写通讯《布赫驱车走天下》时,除跟着他到虞城、夏邑、永城等县、市采访外,感觉还不太了解其背景资料,便上政府网站收集了这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相关资料,写进了通讯中,使通讯内容显得丰厚一些,可读性明显增强。不过,我的体会是,对于网站及其贴子的权威性要有所了解,不能一概引用。如政府网站相对可靠一些,而一般网站的贴子仅可作参考,权当新闻线索而已,只有在进一步核实后方可引用。</h3><h3><b>九、采访贵在搭桥</b></h3><h3> “万事开头难。”要想与素不相识的采访对象尽快搭上话,让他说出其了解的事实,就需要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要不然怎么说“记者是社会活动家”呢?!而要与素不相识的采访对象尽快搭上话,就需要搭建一座桥梁,这就是双方都熟悉的人或事。</h3><h3> 我在睢阳区某乡采访从未谋面的乡党委书记李书伟时,真一时不知从可说起。待进到他的办公室,只见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法作品。我对书法还有点爱好,便稍微评说了其草书、隶书的特点,适当赞扬了一下他的书法作品。李书记仿佛遇上知音,便慢慢拉开了话匣子。</h3><h3> 要想搭桥就需要有建筑材料,而记者要想且能够与采访对象搭上桥,就要尽可能具备广博的社会知识。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刘海贵曾言:“新闻实践告诉我们,记者同任何采访对象交谈,涉及任何知识,最起码30分钟内不能‘露馅’,否则,就不能称作合格记者。”(见《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第25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而要掌握广博的社会知识,只有多看书,多学习,多采访,多写作,广交朋友,见多识广。除此之外,别无它法。</h3> <h3></h3><h1><font color="#010101"><b>第五讲 消息写作与会议新闻</b></font></h1><h1><br></h1><h3><b>第一节 消息概说</b></h3><div><div><h3> 什么是消息?《新闻学大词典》的定义如下:“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是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概念即指消息。”根据我多年来从事新闻工作的体会,消息不仅是新闻文体中的一种使用频率最高的文体,而且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学好消息写作对于学好其它新闻体裁大有助益。</h3><h3> 消息有三大特点,即——</h3> (一)时效性新闻最突出的特点是“新”
<h3> 新闻媒体之所以争分夺秒地播发新闻,就十分生动地反映出新闻这一文体特别注重时效性。抢报消息如提供新情况,介绍新事物、新经验、新人物等,这是新闻媒体的主要任务,所以,传播速度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媒体自身的命运。再好再新的消息,如果延迟报道,就有可能变成废纸一张,新闻便成为历史,失去它应有的价值。有时,为了表明消息的时效,在发布时,还要注明日期和时间。有时消息的报道与事件的发生、发展能做到同步,具有同时性。典型的如毛泽东同志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就注明“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时电”,来表明这件事情的发生截止至1949年4月22日2时。</h3><h3> (二)真实性</h3><h3> 消息的另一个基本特点是真实性。这里所说的真实性是指报道中事件是真实可靠的,所引用的数据是准确无误的,所作出的判断和评价是实事求是的。从新闻本身来看,真实性是其生命和灵魂,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论大事件、小事情,都要真实可靠,决不允许有任何夸张和虚构,更不允许扭曲地报道。 </h3><h3> (三)篇幅短小</h3><h3> 消息的写作力求简明扼要、短小精悍。主要体现在叙述事实概括准确,描述细节典型精练,段落和句子简短而有力。用语十分简洁精练。从篇幅上说,常见的消息多为两三百字,短消息只有百来字,简讯往往只有一两句话。总体来说,消息通常采取一事一报的原则。 </h3><h3> 消息类别分为多种,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评述式新闻(夹叙夹议)、新闻简讯、新闻集锦、公报式新闻等。</h3><h3> 消息的基本结构分为倒金字塔结构和非倒金字塔结构两种。其中,倒金字塔结构是一种以新闻价值的大小来排列新闻事实的文本结构,是消息的常用结构。写好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对记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功。下面我们就以毛泽东同志采写的消息《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为例证看看它是什么结构。</h3><h3>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h3><h3>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h3><h3>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h3><h3>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h3><h3> (作者:毛泽东 新华社1949年4月22日2 时电)</h3><h3> 倒金字塔结构的架构方式,除标题放在最上面外,以标题、导语、主要事实、次要事实、其它事实……依次递减。《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便是明证。</h3><h3> 鉴于写好倒金字塔结构消息是训练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还可以保证忙碌的读者不至于被迫忍受某些记者自作聪明的写作,从而迅速了解事实(事件)的要点,同时倒金字塔结构还有利于编辑迅速和准确地进行删节,以便报导适合排版的要求,所以学习写好倒金字塔式结构消息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多写多练,扎扎实实打好新闻写作的这一基本功。</h3><h3> 一则结构完备的消息分为五部分,即标题、导语、背景、主题和结尾,犹如人的五官(耳、目、口唇、鼻、舌的合称,通常指脸上的器官)一样重要。在通常情况下,标题和导语都是消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旨在提供关于新闻事实(事件)和较为详细的情况,背景和结尾在消息中的地位是:当有则有,可无则无。</h3><h3>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丁柏铨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写道:“消息的结构通常具有重心前置的特点”,而“消息的重心前置结构是由导语和标题共同完成的”。下面,我们便着重说说标题和导语这个消息写作中的“重中之重”。</h3><h3><br></h3><div><h3><b>第二节 标题</b></h3><div><h3>一、三种标题、四种形态:</h3><h3>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条好的新闻标题,既能提示新闻的主旨,帮助读者了解新闻的意义,又能使新闻作品大为生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标题的制作还是一种艺术,好的标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的确如此。</h3><h3> 标题对于任何新闻体裁都非常重要,对于消息写作也是如此。 </h3><h3> 消息标题共有三种,即:眉题(又称引题、上辅题)、主标题(又称正题)、副题(又称下辅题)。</h3><h3> 在具体操作上,又将上述三种标题分为四种形态,即:</h3><h3> 1、眉题+主标题+副题:</h3><h3> 如:我与路英香、齐永同志合写,刊登于1985年10月29日《河南日报》一版头题的消息标题即是这种形态。该消息标题为: </h3><h3> 以自身为试体探索防疟规律 ——眉题</h3><h3> 程富川赤心为民献身防疫事业 ——主标题</h3><h3> 大幅度降低了商丘地区疟疾发病率,获五项省级科技成果奖 ——副题</h3><h3> 2、主标题:</h3><h3> 上述“程富川赤心为民献身防疫事业”单独一句也可以作为消息标题;</h3><h3> 3、眉题+主标题:</h3><h3> 也可以这样,即: </h3><h3> 以自身为试体探索防疟规律 ——眉题</h3><h3> 程富川赤心为民献身防疫事业 ——主标题</h3><h3> 4、主标题+副题:</h3><h3> 还可以这样,即:</h3><h3> 程富川赤心为民献身防疫事业 ——主标题</h3><h3> 大幅度降低了商丘地区疟疾发病率,获五项省级科技成果奖 ——副题</h3><h3> 一般来说,眉题往往是事实背景或思想意义,以引出主标题;</h3><h3> 副标题是具体事实,对主标题予以补充说明;</h3><h3> 主标题(特别是作为单一结构标题的主标题)应写明“谁+做+什么事情”或“谁+怎么了”,使人一目了然,实实在在地知道什么事情。如我制作的消息标题“商丘市居民争相购买窝窝头”(载1985年11月13日《商丘报》),以及兄弟报刊转载时编辑重新制作的标题“商丘十多户人家卖起窝窝头”(载1985年12月16日《北京晚报》)、“商丘饮食又添一味 十多户人家卖起窝窝头”(载《中国食品报》)等,主标题均呈现出“谁+做+什么事情”的形态;而商丘市广播站1985年11月9日播发我写的这一消息,编辑同志制作的标题则为“粗粮窝窝头受到我市群众欢迎”,呈现出“谁+怎么了”的形态。不管怎么写,这种单一结构标题都要写出具体事实,使读者准确无误地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h3><h3> (附带说一下,报刊属于大众传媒,我们写作的新闻是给人民大众看的,因此务必要通俗易懂。而我最初制作的消息标题“商丘市居民争相购买窝窝头”,使用了“购买”这样的“洋词”,便没有《北京晚报》等制作此消息标题中的“卖起”“接地气”。尽管该新闻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讴歌了改革开放,被评为全国地报好新闻二等奖,但标题制作的这一教训值得我深深汲取,也望同志们引以为戒。)</h3></div></div></div></div> <h3>二、单一结构标题与复合结构标题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丁柏铨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将消息标题分为两种形态——单一结构标题和复合结构标题。
所谓单一结构标题,丁柏铨教授认为“仅有一个标题(有时虽有两行构成,然而实际上只是一个标题)。”“其特点是:在简短的文字之中触及新闻的主要事实,而且多数是由一个完整的句子构成。”上面讲到三种标题、四种形态中的2以及“商丘十多户人家卖起窝窝头”便属此例,仅呈现主标题一种形态。
所谓复合结构标题,其实是一个标题群,分为眉题+主标题+副题、眉题+主标题、主标题+副题三种形态,即上面讲到三种标题、四种形态中的1、3、4三种。
丁柏铨教授还具体谈及引、正、副三种标题的各自不同的功能,即——
“复合结构标题中的引题,其作用在于引导,即自然地引出正题。
“引题引出正题的方式,可以是交代背景进行铺垫,可以是渲染气氛加以烘托,也可以是其他什么方式。总之,它的作用是为正题的出场作准备。
“正题的作用在于以简洁的语言交代新闻事实(事件),要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新闻,事实(事件)的新闻价值在哪里。因此,正题必须触及新闻事实(事件)的实实在在的内容。如果将正题拟制得很泛、很虚,那是不恰当的。
“副题的作用在于对正题的内容加以必要的补充、延伸,以进一步扩大引题和正题的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刊发的消息标题,鉴于其受众的需求,必须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因此只能采用单一结构标题,而不能制作成复合结构标题。
三、实题主标题与虚题主标题
单一结构标题的主标题,必须有具体事实,是实题主标题。但是,随着新闻实践的创新,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既可以将主标题制作成实题,也可以将主标题制作成虚题,然后以眉题或副题配之,成为复合结构标题。我在实践中逐渐总结,依照主标题的虚与实,将消息标题分为实题主标题与虚题主标题两种。
虚题主标题往往呈现以下两种形态:
1、有将眉题配以虚题主标题的。如我采写的一则农村改革的消息标题:
一碗饭盛八省粮的辛酸历史宣告结束 —— 眉题
商丘不再是国家的“五保户” ——主标题
(此标题刊于 1987年8月30日《人民日报》二版,系《人民日报》编辑根据我消息原文中的一句话精心改编成消息标题。详见第八讲《改稿——新闻稿件的“精加工”》 )</h3><h3> 2、也有将主标题作成虚题,然后以副题作为详细补充的。如《河南日报》、《人民日报》制作的李阿力一稿的消息标题:
(1)阿力骨粒化工厂跨省联合创外汇
(注:经我编辑后刊发于1986年9月27日《商丘日报》,作者刘福勤、张伯良)
(2)“大厂长”李阿力 ——主标题
他身居虞城县城关镇,统帅全国24个省区的30个分厂,今年前八个月创外汇百万美元 ——副标题
(刊于1986年10月9日《河南日报》)
(3)李阿力成了“跨省厂长” ——主标题
他身居虞城县城关镇,管着全国24个省区的30个分厂,今年前8个月创外汇百万美元 ——副标题
(刊于1986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注:经三级报纸刊发此稿后,从11月1日-25日,厂长李阿力收到来自27个省、自治区的信2350封,电报158件,纷纷与其联系业务或要求加入该企业集团。该文评为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商丘日报》刊登的这则消息标题为单一结构标题,是讲的具体事实,属于实题主标题,而《河南日报》、《人民日报》在转载时,对我制作刊发于《商丘日报》的消息原标题作了修改,便成了主标题+副题的复合结构标题,其主标题变成了虚题主标题。
初看以上两种虚题主标题均不知为何意,但再看过与其相配的眉题或副标题则清清楚楚,明白无误。这种虚题主标题运用修辞手法——如上述两则消息标题即分别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单一的实题主标题更具有艺术性,更能吸引人,在好新闻评比中往往略胜一筹。但是,本人作为资深记者和客座教授,还是建议初学者从单一结构标题练起,即从消息的实题主标题练起,扎扎实实地打好消息写作的基础。(见附件五:试论消息虚题主标的修辞格应用)</h3><h3> 此外,“新闻标题要具备新闻特点”——2014年5月15日,商丘日报社新闻研究室编发的一则“新闻阅评”以此为题。该阅评写道:“一篇标题,特别是消息标题,一定要具备新闻性这一特点,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5月4日及5日,日、晚两报先后刊登我市高考报名工作结束的新闻。日报消息的主标题是《54559人参加今年高考》。从内文看,真正具备新闻性的不是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而是比去年减少了5923人,下降了11%,因此,该消息标题的新闻性不强,相比之下,晚报消息标题就好得多。其消息既有眉题,又有主题,还有副题,主标题是《报名人数比去年减少6923人》。这样的标题显然具备新闻性。但如果能把报名人数比去年少11%这一新闻要素作为主标题就更好了。”
</h3><h3><br></h3><h3><b>第三节、导语:</b></h3><h3>一、导语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毛泽东同志在说明新闻导语应该怎样写时讲过一个故事。他说, 在北京有一位叫邵飘萍的记者,讲新闻导语给人印象很深。如写一条某处失火的消息,说某天上午,有个老太婆生火做饭,街上出事,她出去了,没当心锅灶,火花跑出来了,过了一个小时,烧了起来。半小时后,救火队来了,最后才知道损失了多少多少。如果没有导语,这条新闻就像上面那样叙述下来;如果有导语,就应当先写:哪天哪条街失了火,损失多少,烧了多少房子,怎样烧起来,等等,不是人们最注意的,要寻根究底就得往下看。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丁柏铨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谈及导语的定义,即“导语是消息文本的开首部分”,并认为导语具有三个特点,即:
(一)用生动的语言展示事实的最具有新闻价值的部分;
(二)用简洁的语言道出新闻事实中受众最感兴趣的部分;
(三)用明晰的语言讲述新闻事实所体现的鲜明特点。
美国内华达大学新闻系教授威廉价.梅次在《怎样写新闻》中说:“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出水平,那么他就是没水平。”
二、导语的类型
导语构成有叙述式导语、提问式导语、描写式导语、结论式导语、对比式导语、评论式导语等等,还有的以警句、诗词等作导语。
下面,我们着重讲讲丁柏铨教授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谈及的四种导语:
(一)归纳性导语
当报道的事件本身就深具吸引力时,大多数记者会选用归纳性导语,把事件的大概力求简明地告诉读者。例如1982年6月23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登我采写的题为《豫鲁皖苏联合开辟省际班车》的消息,导语是这样的:
豫、鲁、皖、苏四省毗邻地区的公路客运部门,团结协作,相互支援,联合开辟省际班车线路,做到客运畅通无阻。
(二)描绘性导语
描绘性导语最大的优点是先声夺人——通过绘声绘色的方法在读者心中形成一幅图画,从而使他们对记者所描写的人物或场景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刊登于2003年6月6日《京九晚报》第二版,由我和李紫晖、刘絮合写的消息《十余年长伴垃圾堆 居民苦不堪言》,就采用了描绘性导语:
臭味扑鼻、蚊蝇乱飞、杂草丛生,长30多米、宽10多米,地上高约2米的一座垃圾堆,深藏于商丘市香君西路北面的睢阳区财委家属院门前。据附近的居民反映,这座垃圾堆的地下高度还有3米左右,且已陪伴他们长达十余年。<br></h3> <h3>(三)叙述性导语</h3><h3> 叙述式导语又称摘要式导语。它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叙述性导语是信息导语中最常用的一种。</h3><div> 刊登于1982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的一版头题消息,题为《残疾青年赫志坚自办书店代销点》,由我采写。其导语是:</div><h3> 河南省商丘市残疾青年赫志坚,于今年6月19日开办书店代销点,现已售书近两万册,平均每月盈利60元。</h3><h3> 从某种角度看,叙述性导语很像是在讲故事,在一些比较抽象或是离读者的经验比较远的报道领域中使用叙述性导语,用主人公的遭遇来解释报道主题,可以使报道内容更具有接近性,变得生动、具体、方便阅读。</h3><h3>(四)提问式导语</h3><h3> 将受众关注的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在导语中提出,有利于激起受众的兴趣。设问是常用的提问方式。写好这类导语,提高提问(设问)的质量是关键。所设之问,其答案应是鲜有人知的,此其一;其二,答案既要鲜有人知,又要是受众有兴趣知道的。刊登于1987年9月12日《商丘日报》的消息《孔庄乡建立三级园艺技术网络》,由我与夏素梅、杨秀峰合写,其导语便是提问式导语:</h3><h3> 农村“技术棚架”问题怎样解决?夏邑县孔庄乡探索了一条依靠农民技术人员,建立乡、村、组三级技术服务网络的新途径,促使果树生产连年翻番。</h3><div>三、导语的诞生、发展及第三代导语例说</div><h3> 截至目前,导语写作已历经三代:</h3><h3> 第一代导语即倒金字塔式导语。其特点是在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中新闻五要素俱全。1861年至1865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当时许多报社记者冒着炮火前往战地采访,同行竞争十分激烈。为了保持新闻的时效性,各家报社都使用电报技术发稿。但是,当时的电报技术并不过关,发报过程中经常卡壳,电讯因此很容易中断,无法再续接上。大家于是开始动脑筋,把最重要的新闻写在报道的开头部分,然后按照轻重顺序开始介绍。这样即使电讯由于技术原因中断了,编辑部照样可以获得新闻的重要事实。于是,“倒金字塔结构”导语就诞生了。标志着这种新闻导语写作开始的是林肯总统遇刺的报道。1865年4月11日晚,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不久,林肯总统遇刺。在很短的时间里,港口新闻联合社驻华盛顿记者指令性抢发了这条大新闻:“总统今晚剧院遇刺重伤。”这条新闻很短,只有几个英语单词,但却是很重要的新闻事实,至于遇刺的详细情况后面会陆续报道。</h3><h3> 第二代导语产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也就是抗日战争时期。那时,无线电科技水平已相当发达,便将新闻五要素中两到三个最重要的新闻要素,运用到由消息开头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构成的倒金字塔结构导语中。如毛主席采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便是由何人、何时、何事三个要素组成,位于消息开头的第一句,为典型的第二代导语。至今,新闻媒体运用最多的还是第二代导语。初学新闻者也应该从第二代导语练起,扎扎实实地打好导语写作的基本功。</h3><h3> 第三代导语大约产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其表现形式并非绝对是倒金字塔式,也可以是金字塔式、双塔式等;也不一定是开头的第一句或者第一段,可以由两段甚至三段组成。只要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能够吸引读者就行。</h3><h3> 我曾对第三代导语有过探索,作过尝试,曾在河南日报社创办的《新闻爱好者》杂志发表过论文《第三代导语浅探》,并在全国、全省举办的好新闻评选中受益菲浅。(见附件六:“第三代导语”例说)</h3><h3> 下面是我采写的一则消息及有关评价:</h3><h3><b> 竞争机制引进新闻工作</b></h3><h3><b> 全区24名通讯员转为干部</b></h3><h3> “你今天见报一篇稿,明天我就可以发射一颗原子弹。”柘城县慈圣乡武楼村农民陈继周,在18年前听过这样的讽刺话。 </h3><h3> 如今,打赌者未能兑献诺言,而他却放了一颗“原子弹”--上个月,他因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表稿件1200多篇,而被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h3><h3> 日前,记者从地区劳动局获悉;1985年以来,全区已有24名通讯员,作为闲散科技人员被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这些同志,均发表多篇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好新闻,被评为地区以上模范通讯员。</h3><h3> 商丘市运输公司工人通讯员戴明,月工资52元。为从事新闻摄影,他省吃俭用,积攒600多元,于去年8月买了一架日产135相机,还自费购买相纸、胶卷等。仅去年1至11月份,他已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省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商丘报》等中央、省、地级新闻单位发表稿件114篇(幅)。上个月,他已被录用为国家干部。</h3><h3> 去年以来,天寒地冻,商丘地直机关及一些县、市却掀起了“新闻热”。夏邑县桑固乡一位农村女青年,卖掉75公斤小麦,自费来商丘市参加商丘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地区交通局、市广播电视局、酒精厂等单位纷纷举办新闻培训班,邀请编辑、记者授课。</h3><h3> 本报记者 张同德</h3><h3> (原载1987年12月12日《商丘报》)</h3><h3> 《商丘报》编辑部1988年5月12日编印的第五期《编务参考》对此文作了如下评价:</h3><h3> 推荐一篇好新闻---“全区24名通讯员转为干部”</h3><h3> 按:这是一位读者对张同德同志的一篇报道《全区24名通讯员转为干部》的评价。文章以“新、 短、大、好”四字赞赏了张的这篇报道,并希望在我报上多看到篇幅短、写法新、有味道、激动人的好新闻。这反映了广大读者对我们的期望。现将此文登在“编务参考”,请同志们一读。</h3><h3> 李广瑞(注:李广瑞时任商丘报社党委书记、社长)</h3><h3> 四月二十八日</h3><h3> 《编务参考》并注明消息原稿由李道順同志推荐,刊载在1988年第3期《新闻爱好者》上)。</h3><h3> 来信全文如下:</h3><h3> 我看了《商丘报》1987年12月12日一版发表的《全区24名通讯员转为干部》(作者张同德)一稿,感到很值得说几句,现谈几点粗淺看法:</h3><h3> ——写法新。这篇消息开头非常有趣。不是写经x月x日记者从xx部门获悉xx事,而是别出心裁地写道:“‘你今天见报一篇稿,明天我就可以发射一颗原子弹。’……如今,打赌者未能兑献诺言,而他却放了一颗‘原子弹’”一一这个导语新颖别致,感染力强,吸引人不得不看下去一一探探这颗“原子弹”的秘密。可见,作者在导语处理上是颇具匠心的。倘若报纸上的消息都按常用模式去写,没有突破,登出来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难免会使读者感到枯燥乏味,看着瞌睡。此文的作者正是摸透了读者的心理,写出了与众不同的导语,实在出手不凡。</h3><h3> ——篇幅短。近年来,尽管新闻界一再呼吁要改革,要把稿子写得短些再短些,但是真正短而有价值的稿子不是很多而是很少。此文的作者横竖仅用450字,便清清楚楚地告诉读者这些通讯员是怎样被录用为国家干部的。而且用很有说服力的事实揭示了实践出真知、行行出状元和伯乐识好马道理,从而给人一种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力量。结尾一小段通过描写一位农村姑娘卖粮自费到商丘学新闻等情景,使人们看到了新闻事业发展的希望,真是言简意赅,耐人寻味。</h3><h3> ——价值大。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强调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对干部人事制度的管理,提倡举贤任能。在十三大闭幕不久出现这条引人瞩目的新闻,正好宣传了十三大精神,对于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将起一定作用。</h3><h3> ——效果好。社会效果如何是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志。记得那张报纸来到的当天,不少人议论纷纷,赞不绝口。宁陵县农行党组书记、行长王祥启同志对几个通讯员说,看见没有?人事部门已把“笔杆子 ”看作科技人员了,你们可要自尊自重,加强学习,争取成才。行里不少中青年干部提出办班学写应用文。黄岗乡一位青年农民说,农民有真本事还能转干哩,真好!</h3><h3> 希望能在报上多看到篇幅短、写法新、有味道、激动人的好新闻。</h3><h3> 宁陵县农行办公室 李道順</h3><h3> 一九八八年二月三日</h3><h3> 实际上,这则消息的导语便是由前三段共同组成的第三代导语。</h3><h3>四、避免导语写作的两个误区</h3><h3> 误区一:导语冗长乏味;解决之策:将读者关心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写入导语</h3><h3> 丁柏铨教授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举例说明了导语写作的一个弊端。他写道——</h3><h3> 不少读者之所以跳开某篇报道,往往是因为导语冗长乏味。人们常常看到缺乏新闻信息的导语,例如:</h3><h3> 震惊全国的电白县高考舞弊案发生后,广东省纪委、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成立的联合调查组对案件深入调查的同时,也对电白县教育局班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彻查,以电白县教育局局长陈建明为首的班子成员中的经济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新近出版的《党风》杂志披露了原教育局班子和招办班子部分成员的一些贪污犯罪的事实。</h3><h3> 为什么不能把那些触目惊心的“贪污犯罪的事实”首先在导语中加以披露呢?这条导语长达成150余字,但基本没有涉及读者关心的核心事实。</h3><h3> 误区二:导语与标题重复或脱节;解决之策:用不同的词汇表述或加以补充</h3><h3> 丁柏铨教授在该书中谈及处理好主体与标题、导语的关系。我认为,他谈到的这种关系同样适用于标题与导语之间的关系。丁教授写道——</h3><h3> 主体与标题、导语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相互配合的关系。应避免以下两种情况的出现——</h3><h3> 一种情况是:主体与标题、导语重复的内容太多,甚至于好多字词都重复出现。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对主体和对标题、导语的功能加以区分。标题的功能是以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事实(事件)的内容,导语的功能是以精练的语言展示新闻事实(事件)最精彩的内容,主体的功能是具体展示新闻事实(事件)的内容。准确理解和把握三者的不同功能,就不会在文本中出现过多的重复。以上是避免重复的方法之一。方法之二,同样的意思,可以考虑用不同的词汇加以表述。这样可免去行文的单调之感。</h3><h3> 另一种情况是:主体与标题、导语的内容相脱节、相游离。在主体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对标题和导语中已经作过展示的内容不再过多提及,而着重于对未曾涉及的内容加以补充。但是,所补充的事实和内容,应当是与标题、与导语有一定关联的,否则就会成为“闲笔”。</h3><h3>五、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h3><h3> 无论属于哪一代,具有何种形态,导语的基本要求不外乎:</h3><h3> 要突出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h3><h3> 要有实质性的内容;</h3><h3> 简明扼要,“立片言而居要”。西方新闻学限制在35字以内,有的报纸甚至把导语限制在20个字以内;</h3><h3> 力求生动有趣。</h3><h3> 《现代新闻写作技巧》一书(洪天国著)指出:“一条优秀导语的标准有两条即可,一是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使读者读导语以后而略知全篇新闻,二是能吸引住读者的目光,迫使他不得不接着读导语下面的新闻主体。”美国新闻学者罗.彼.克拉克说导语“对读者来说,既像一份菜单,写有具体的事实,也是一种承诺,预告好戏还在后头。”(见《美国优秀新闻写作选》)鉴于此,写作导语既要特别警惕洋洋洒洒,离题千里,使读者如坠五里雾中,也要防止文笔拙劣,像没有磁性的铁棒吸引不住铁屑那样,“抓”不住读者。</h3><h3> 一则结构完备的消息虽有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尾五部分组成,但主要是标题和导语。因为读者看报看题,被标题吸引住了便会接着看开头的导语,如导语还能抓住自己,便会看全文,不然,你辛辛苦苦投寄的稿件只能作为废纸,被编辑丢弃进字纸屡。</h3><h3> 写好导语等于写好消息的一半。我们一定要在导语上下功夫,花气力。</h3> <h3> 2、突显会场氛围,突出会议主旨。坚持改革会议新闻报道数十年,并把会议新闻写得生动活泼的新华社记者郭玲春认为:“大凡会议,格式程序往往大同小异。不得不奔走会海的记者,要善于在大同中求小异。”在消息《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中,她完全跳出了旧的千篇一律的程序和模式,用在现场采集的材料构成描写式导语:“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在悼词处理上,她巧妙地借用会场上一幅对联“雷电、钢铁、风暴、夜歌,传出九窍丹心,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同功、讲坛、艺苑,染杨三千白发,孺子牛亡汗未消”,为金山同志的一生作了高度、艺术的概括,从而避免了大段摘引夏衍同志所作悼词中的内容,新闻情景交融,新风扑面,为会议新闻改革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h3><h3><a href="http://blog.163.com/bc_8/blog/static/1885013532007316113540952/"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a><br></h3><h3> 3、突出会中事实,会议仅作背景。毫无疑问,一般情况下,召开会议需要解决的、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何事”,应是会议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其写法则可像《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那样灵活掌握。但是,如果开会期间发生具有较大新闻价值的“花絮”、事实时,则可在这些“花絮”、事实上大作文章,而将会议本身仅仅作为背景或新闻根据予以衬托。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邓*小*平同志赞扬王崇伦“你抓豆腐抓得好!”》一文便是成功一例。此事发生在中国工会十大开幕式上,出席此次会议开幕式的邓*小*平同志登上主席台时,一见时任中国总工会副主席的王崇伦同志,紧紧与其握手,并大加赞扬王崇伦在沈阳市关心群众生活的事迹。照理这个会议是够级别、够重要的,很难突破,但记者硬是解放思想,悉心采访,精心写作,仅将会议本身作为新闻一笔带过,而着力突出“赞扬”这一事实,使新闻既有思想性,又具可读性。 <br>附原文: </h3><h3> 邓*小*平同志赞扬王崇伦“你抓豆腐抓得好!”</h3><h3> 1983年10月18日,在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一见王崇伦,就非常高兴地久久握着他的手,笑着对他说:“你抓豆腐呵,抓得好!抓得好!”<br> 对于邓*小*平的赞扬,这位50年代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百感交集。王崇伦曾于1980年8月至1981年8月,带职到哈尔滨市当了一年的市委副书记。他和财贸干部、工人师傅一起想办法,解决了群众吃豆腐难的问题,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赞扬。<br> 王崇伦说,邓*小*平一贯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疾苦。他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工会九大致词时,要求工会密切联系群众,成为职工信得过的,能为职工说话、办事的组织。并且强调指出,虽然人民生活的许多实际困难还不能在短时期内完全解决,但“这决不能成为企业领导不关心工人福利的借口,尤其不能成为工会组织不关心工人福利的借口”。</h3><h3> 王崇伦说:“今后一定要照小*平同志对我的期望,用当年抓豆腐的精神把工会工作做好,为人民多办好事、实事,让广大职工更好地把精力集中在四化建设上去。”</h3><h3> 4、 抓住会场“亮点”,多种体裁处理 我作为《商丘日报》驻地委、行署特派记者(人称“皇家记者”),曾经图省事地按照所谓的程序、格式写过不少八股味甚浓的稿件,但也作过一些有益的尝试。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6年10月18日在虞城县店集乡召开国际扶贫会时,会议代表们中午没去饭店大吃二喝,而是在乡政府会议室成排的桌椅旁就餐,吃的也仅仅是快餐盒饭。与会的各级官员、专家、学者、国际友人等会议代表们不仅对此没有反感,反而甚感欢迎。出于新闻敏感,我和正在吃饭的《商丘日报》摄影部主任崔申义匆匆扒了口饭,便当即深入观察采访。我抓住现场情景写成一篇题为《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的特写,配上崔申义拍的两幅照片和道君写的《这样的工作午餐好》的署名短评,刊登于1996年10月24日《商丘日报》一版头题。几天后,崔申义同志拍摄的该会议新闻照片,又被《中国青年报》第一版大幅刊出。而我采写的这一特写《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则刊登于1996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第四版(要闻版)头题。时任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李德民还在1996年11月6日《人民日报》第四版“人民论坛”刊发评论《从文明角度看吃喝》,称赞《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读了令人耳目一新”、“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给我们上了一堂很现实的精神文明课”。 </h3><h3>附原文:</h3><h3><b> 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b></h3><h3> 10月18日中午,参加农村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国际研讨会的80多位代表, 走进河南省虞城县店集乡乡政府暂作餐厅的会议室,共进工作午餐。 <br></h3><h3> 这些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十多个国际组织、四十多个国内单位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上午前往该乡花李庄等村,入户调查孟加拉扶贫模式试点运作一年来的情况。作为全国三个试点之一,虞城县扶贫经济合作社把从孟加拉国乡村银行获得的贷款,按照“小额贷款,分周偿还,五户联保,自主经营”的原则,贷给店集乡755个贫困户,帮助他们脱贫致富。<br></h3><h3> 紧张工作了一个上午,此刻,代表们在一排排长桌旁落座,他们前面摆放的是 :一盒快餐,外加一瓶水和一盒冰红茶。快餐盒内,主食是大米,副食是一个鸡蛋饼、几根青菜和一份香菇炒鸡肉。<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p style="margin: 0px !important; padding: 0px !important; outline: 0px !important;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user-select: auto; -webkit-appearance: none; font-weight: 400; line-height: 1.8 !important; vertical-align: baseline !important; font-size: 17px;">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总部高级顾问杰克伦学着邻座的样子,像用叉子一般,捏着竹筷一口一口地扒着饭菜。工作人员不等他吃完第一盒饭,又给他端来一盒。他掀开快餐盒盖,挑着一片片香菇,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和邻座逗笑取乐。 <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important;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user-select: auto; -webkit-appearance: none;"> 现任青海项目澳方队长的查添木身高体胖,他吃完一盒又取过一盒,边吃边说 :“真香啊,太好吃了……” <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important;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user-select: auto; -webkit-appearance: none;"> 加拿大开发署CIDA新疆项目专家胡晓龙吃着米饭,对身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教授刘文璞说:“这一盒快餐,不过10元人民币。其实,这种就餐方式外国人能够接受。如果大吃二喝,那才真是浪费。”<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important;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user-select: auto; -webkit-appearance: none;"> 整个午餐只用了20分钟。代表们步出“餐厅”,随即实地参观、考察店集乡扶贫合作社。作为采访会议的记者,我担心这样的午餐是否会影响代表们对虞城县的评价,特意询问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托拉斯总裁拉提费先生。他微笑道:“虞城县的做法,一定会成为全中国的样板。” <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important;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user-select: auto; -webkit-appearance: none;"> (原载1996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4版头题,作者:张同德)</h3> <h1 style="line-height: 36px; 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er;"><font><font color="#010101">第六讲 通讯写作</font></font></span></h1><h3 style="color: rgb(51, 51, 51); text-align: justify;"><br></h3><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line-height: 36px; 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er;">第一节、什么是通讯?</span></h3><h3 style="color: rgb(51, 51, 51); text-align: justify;"> 对于通讯文本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都下过定义。刘海贵、尹德刚先生认为:“通讯是比较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件和人物的新闻体裁。”程天敏教授认为:“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丁柏铨教授则认为:“通讯是对于新闻事实所作的较之消息体现出延展性的报道。”</h3><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综上所述,上述各种定义都强调几个要点:一是比较详尽,二是比较生动,三是对新闻事件或人物进行报道。其对于消息的延展性,不外乎有这么几点:即通讯是对于新闻事实所作的较之消息体现出的延展性的报道,具体体现在内容、时间、空间、背景等方面的延展。有鉴于此,可以说,消息写作是通讯写作的基础。只有多练习、练习好消息写作,才有可能写好通讯。我刚开始学习新闻写作时,下决心写好消息,不是遇到新闻价值颇大的新闻,没有采访到感动得我痛哭流涕的事实,便决意不写通讯,只写消息,但没想到1990年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时,17篇省以上获奖作品中,通讯竟达11篇,有的通讯还获得全国林业好新闻一等奖,看来,这与我下决心学好、写好消息写作,从而奠定了较为扎实的新闻写作基础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然,也与我参加北京人文函授大学新闻系、河南大学中文系学习,拿到两个高等院校文凭,进而丰富自己的新闻、文学知识不无关系。</h3><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通讯文本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h3><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一)内容的延展性。与消息文本相比,通讯更能报道新闻事实(事件)的全貌、全过程,更能具体地展示新闻的某些要素,更能展示新闻事实和新闻人物的细节。对细节和情节展开生动的描写,可以写成动人的力量。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对于大风雪天看望贫下中农老大娘的细节便描写得很好:</h3><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那是个冬天的黄昏。北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焦裕禄听见风雪声,倚在门边望着风雪发呆。过了会儿,他又走回来,对办公室的同志们严肃地说:"在这大风大雪里,贫下中农住得咋样?牲口咋样?"接着他要求县委办公室立即通知各公社做好几件雪天工作。他说,"我说,你们记记:第一,所有农村干部必须深入到户,访贫问苦,安置无屋居住的人,发现断炊户,立即解决。第二,所有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必须深入牛屋检查,照顾老弱病畜,保证不许冻坏一头牲口。第三,安排好室内副业生产。第四,对于参加运输的人畜,凡是被风雪隔在途中的,在哪个大队的范围,由哪个大队热情招待,保证吃得饱,住得暖。第五,教育全党,在大雪封门的时候,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同甘共苦。最后一条,把检查执行的情况迅速报告县委。"办公室的同志记下他的话,立即用电话向各公社发出了通知。 </h3><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这天,外面的大风雪刮了一夜。焦裕禄的房子里,电灯也亮了一夜。</div><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第二天,窗户纸刚刚透亮,他就挨门把全院的同志们叫起来开会。焦裕禄说:"同志们,你们看,这场雪越下越大,这会给群众带来很多困难,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h3><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简短的几句话,像刀刻的一样刻在每一个同志的心上,有人眼睛湿润了,有人有多少话想说也说不出来了。他们的心飞向冰天雪地的茅屋去了。大家立即带着救济粮款,分头出发了。 </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风雪铺天盖地而来。北风响着尖利的哨音,积雪有半尺厚。焦裕禄迎着大风雪,什么也没有披,火车头帽子的耳巴在风雪中呼扇着。那时候,他的肝痛常常发作,有时疼得厉害,他就用一支钢笔硬顶着肝部。现在他全然没想到这些,带着几个年轻小伙子,踏着积雪,一边走,一边高唱《南泥湾》。 </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这一天,焦裕禄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风雪中,他在9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在许楼,他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的是一双无儿无女的老人。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个瞎子。焦裕禄一进屋,就坐在老人的床头问寒问饥。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老大爷眼里噙着泪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来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焦裕禄安慰老人说:"如今印把子抓在咱手里,兰考受灾受穷的面貌一定能够改过来。"</div><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对于这样既能体现颇大的新闻价值,又能感动作者进而感动读者的细节,在通讯写作时不惜泼墨浓写,有时甚至一字一行,也当在所不惜。</h3><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二)手法的多样性。一般情况下,消息多用叙述和说明,描写也占一定比重,对抒情和议论则有所控制。而通讯是摄取文学因子最多的一种新闻文体,表达方式、表达手法可以多种多样,运用自如。</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三)效果的多层性。第一层次的效果,使人获得丰富的新闻信息。第二层次的效果,使人受感动、受感染。第三层次的效果,使人进而得到理性启迪。 </div><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特别是使人受感动,受感染这一层面,是通讯作品特有的效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与九元书》)。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也写道:“繁杂寡情,味之必厌。”而《红楼梦》中林黛玉教香菱作诗技巧时也曾说道:“诗句必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我体会,这里的情,反映的是人间真情,即与人民大众之感情。我们只有像新闻界老前辈穆青那样,在新闻实践的过程中,主动地培养、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真正做到“勿忘人民”,真正当好人民记者,才有可能采写出情真意切的通讯作品。须知,“血管里流出的才是血,水管里流出的只能是水。”</h3><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br></h3><h3><font color="#010101"><b>第二节、通讯写作<br></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主题体现三要点。2012年3月21日《商丘日报》一版头题刊登的通讯《4名党员、6名群众代表与180多个手印——一个新型农村社区诞生的背后》,便是一篇主题鲜明的好文章。“主题是通讯作品之魂。”(见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主编的《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而一篇好通讯主题的确立,不仅要体现人物和事件特色、体现作者新颖的理念,尤其要体现时代精神和强音。正如该报总编辑郭文剑配写的评论《苏堂新村的启示》所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2012年3月召开的商丘市四次党代会即已明确提出“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日报刊发这篇通讯,可谓正当其时,相信会有效地配合党和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起到指导、推动作用。<br> 2、标题体现“活”与“实”。刊登在2012年4月25日《商丘日报》第一版的通讯《小“鲁班”的大情怀》,报道了商丘木工刘保林从“夫妻店”起家到抢滩郑州,成为华春门业河南总代理,并且屡屡参与救灾、扶贫等社会活动的先进事迹。其标题采用对偶手法,将通讯标题应具备的两个特征“活”与“实”有机结合起来。在通讯标题中, “活”与“实”是两个必备的特征。活是相对的,是新闻标题的一种表现形式;实是具体的,是新闻本质的要求。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标题要有内容,“活”而无物,标题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实”而不活,就引不起读者的兴趣。因此在制作通讯的标题时,就应该像本文作者一样,在实的基础上尽量把标题做活。<br></font><h3><font color="#010101"> 3、以情感人,做好、做足“情”字文章。通讯效果具有多层性,而使读者受感动,受感染是通讯独具的效果。大量事实证明,要想感动读者,先要感动自己。作者要真正地“勿忘人民”,与人民群众建立浓厚的感情,与人民群众在心灵上息息相通,才能发现感动自己进而感动读者的素材。需知,用心写出的东西与生拼硬凑的东西绝不一样。如我采访中发现的“老坚决“修路的细节便感动得我痛哭流涕,也通过我釆写的通讯《绿丝带结下的友情一一记新华社社长穆青和农民潘从正的友谊》感动了万千人。如民权县顺河乡张井村农民王鸿飞,1991年10月21日给我写信,谈到他和乡亲们听到我釆写的记述穆青与“老坚决”友谊通讯的广播时,这样写道:“当时,在场的有年逾六旬的老人,也有我们这些自认有泪不轻弹的男子汉,但我们都流泪了。为您那情感横溢的文笔,为播音员那声情并茂的播音,更为穆老和潘从正老汉之间质朴可贵的友谊一一事后,我们村有四家有录音机的一起在第二次播音时录下了这盘珍贵的纪念。”他还谈及感受:“张老师,尤令我们感动的是潘老扛着布袋,一步一步爬着修路的一段。我想,如果您不深入生活,那么您不可能捕捉住这样感人的情节的。试想,按一般来说,当一位新华社社长来访时,群众有的只是敬慕,而潘老竟置年愈古稀于不顾,爬着为穆老修路(仅仅是为了穆老的一句话)。就这一个情节,已将穆老和潘老之间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如果潘老所迎接的不是穆老,而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社长,那么,这样的情节也许不会出现吧。这篇通讯我想让某些名不符实的'公仆'听了,他们的心里一定会生出许多感想吧!”(</font><span style="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5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font color="#010101">见附件七:绿丝带结下的友情一一记新华社社长穆青和农民潘从正的友谊)</font></span></h3><span style="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5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span></h3><h3></h3><h3></h3><h3> 4、泼墨浓写新闻细节。这种细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细节,而是记者深入采访、挖掘出的既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又能感动记者自己且进而感动读者的细节。对于这种细节的描写,应该带着感情一气哈成,且不惜笔墨,泼墨浓写,即使一个字占居一行也在所不惜。关于这一点,上已讲过,此处不再赘述。</h3> <h3><b>第三节、从特写、新闻小故事入手练习通讯写作 </b></h3><h3> (一)初学者应从特写、新闻小故事入手练习通讯写作:</h3><h3> 通讯分为叙事记叙型、调查分析型、谈话实录型三种类型。</h3><h3> 其中,叙事记叙型通讯最为常见。而叙事记述型通讯,又分为新闻小故事、特写和大型人物通讯三种。“大型人物通讯,通常是指以先进人物为叙写对象、篇幅较大的典型报道(当然,典型报道也还可以是关于先进单位的事迹和经验的报道)”“新闻小故事又叫‘小通讯’,是‘一种记叙情节曲折完整的新鲜事实的短通讯’”“特写是指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事物特征的精彩片断,生动形象地再现典型事件、人物和场景的新闻体裁。”(见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h3><h3> 这三种类型相比较,大型人物通讯篇幅最长、影响最大,最能显见作者的写作功底,并非初学写作者的上手体裁;新闻小故事要求记叙情节曲折完整且必须是新鲜事实,是以短小的文本写故事(因而应求相对完整),也只能是初学写作者可遇不可求之事;而特写则是反映具有新闻价值的精彩片断,是以短小的文本写片断(因而不求完整),所以相对好写。鉴于这种种情况,我认为,初学者应从特写、新闻小故事入手练习通讯写作,这样,对新闻价值、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掌握颇有益处,对于自己将来写好大型人物通讯能够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h3><h3> (二)特写的写作要诀及举例:</h3><h3> 1、丁柏铨教授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谈到特写的写作要诀,即:1、对片断加以突出和放大;2、着力写富有特色的片断;3、着力写饶有情趣的片断;4、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于其写作方法,同志们可参阅下面我采写的一篇特写,加以分析。</h3><h3> 2、特写举例:</h3><h3> 我采写过一篇新闻特写《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刊登于1996年10月24日《商丘日报》一版头题和1996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四版头题,时任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李德民还在1996年11月6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上刊发评论,对此文给予相当的评价。此特写在上面“改进会议新闻例说”中已刊出,此处不再刊登。(见附件八:《午餐》新闻与“《午餐》效应” ——《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的反响和采写体会与自评)</h3><h3> (三)新闻小故事的特点、写作要诀及举例: </h3><h3> 1、丁柏铨教授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认为:新闻小故事除具有通讯的一般特征——内容体现延展性、手法体现多样性、效果体现多层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报道具有故事性的事实;其次,讲述具有新闻性的故事;最后,演绎具有趣味性的情节。</h3><h3> 但在现实生活中,情节曲折完整且具有新鲜事实的事情并不多见。可能一些青年记者对消息体裁驾轻就熟,偶遇此类可遇不可求之事也以消息体裁写作,从而痛失良机。如2014年4月22日《京九晚报》第三版刊登一则消息,报道一位孕妇乘坐列车,深夜途经商丘火车站时临产。医务人员和车站职工一起在站台上用布围起临时产房,为孕妇接产一名男婴。故事情节曲折,新闻性颇强。作者出于新闻敏感,抓住这一事实,迅速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鉴于该事情的特殊性,如果改写成新闻小故事,很可能会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h3><h3> 2、丁柏铨教授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谈到新闻小故事的写作要诀,即:(1)精心选择题材,指的是一是要选择能以小见大的题材,二是要选择有曲折情节的题材;(2)将小故事叙写好。为此必须精力集中,应抓住中心事件进行叙写,抓住一条线索进行叙写。</h3><h3> 对于其写作方法,同志们请参阅下面我写的一篇新闻小故事,加以体会。</h3><h3> 3、新闻小故事举例:</h3><h3><b> 特殊广告 </b></h3><h3> 1985年12月18日上午,一辆滿载货物的卡车正在商(丘)柘(城)公路上疾驶。</h3><h3> “扑通”——从车上掉下一个大包。几个行人“呼”地围上去,夺起包来。</h3><h3> 随着“吱”地一声急刹车,商丘市运输公司青年司机王继田从后面一辆车上跳下来。见状后,劈手按住包并机智地说:“那辆车是俺单位的。”</h3><h3> 大包已被行人撕开,露出一捆人造毛皮,足有几十斤重。</h3><h3> 次日下午,商丘报社编辑从小王打来的电话中得知,他拾到毛皮后,追了20多公里,也未见那辆车的踪影。</h3><h3> 为让失主尽快认领,他要求在《商丘报》刊登招领广告。</h3><h3> “免收广告费,尽快见报!”副总编辑当即拍了板。于是,从即将付印的报纸版面上抽掉一篇新闻稿,换上了这则特殊广告。 </h3><h3> (原载1986年1月23日《河南日报》,作者:张同德 戴明)</h3><h3><b><br></b></h3><h3><b>第四节、通讯与消息的区别</b></h3><h3> 许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向我提出这个问题,一些编辑、记者甚至也将二者混淆,在新闻写作、版面安排上分不清消息与通讯的区别,闹出一些有违新闻常识的笑话。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区别起来并不算难。</h3><h3>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丁柏铨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便曾这样论述二者的差异: </h3><h3> 通讯和消息都属于新闻文体,这就决定了它们有诸多共同点:1、都讲究时效性;2、都讲究新闻真实性;3、都注重凸显事实的新闻价值。但是,通讯和消息毕竟又是两种不同的新闻文体,它们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别:</h3><h3> 1、文本时效有差异。消息的时效性强于通讯。 </h3><h3> 2、文本结构有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h3><h3> 一是署名方式的差异。在通讯中,记者的署名位于标题之下;而在消息中,记者的署名在消息头之后。</h3><h3> 二是标题形态的差异。通讯的标题通常由正题和副题构成,正题用于揭示主题或者提出理念(可以是完整的句子,也可以只是短语或词组),副题用于交代所报道的对象或范围。消息的标题形态较为复杂,且富于变化,但正题以明确展示新闻事实的完整句子居多。</h3><h3> 三是正文布局的差异。为数不少的消息,其重心在文本的前半部分,其消息的重心前置结构是由导语和标题共同完成的;而在通讯中,则没有重心前置之说。 </h3><h3> 四是文本容量有差异。在通常情况下,通讯的文本容量要大于消息的文本容量。</h3><h3> 五是文本表达有差异。通讯在多种表达的运用方面,其自由度远甚于消息。</h3><h3> 据2012年7月17日《商丘日报》报道,在7月12日召开的商丘日报第二届宣传教育大讲堂上,商丘日报社主任编辑杨石以提高通讯员的写作能力为切入点,为大家讲授了消息与通讯的“四同八不同”。四同指的是报道的新闻性、时效性、典型性、真实性相同,而不同主要指以下八点:一、内容不同;二、篇幅不同,消息篇幅短,通讯篇幅较之长些;三、时效性不同,通讯时间跨度大,消息时间短;四、表达手法不同,消息以叙述为主,通讯可以运用多种手法;五、侧重点不同,消息侧重写事,通讯注重写人;六、标题不同;七、语言不同,消息简洁凝练,通俗易懂,通讯语言生动形象,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八、结构不同。显然,杨石同志讲解的这“四同八不同”与丁柏铨教授提出的“三同五不同”基本相同。</h3><h3> 在具体把握上,我认为认准以下五点便很容易将消息、通讯加以区分:</h3><h3> 一是标题。通讯的副标题前面大多带有波折号,且副标题里大多含有记、记实、侧记、综述之类的文字;而消息副标题只是对主标题所述事实的进一步补充,它的前面没有波折号,副标题里也没有记、记实、侧记、综述之类的文字;</h3><h3> 二是署名。通讯作者姓名署在标题下面,正文上面;消息作者姓名一般紧挨着本报讯之后署在正文之前,也有的署在正文最后。</h3><h3> 三是篇幅。按照上级要求,评选全国、省级新闻奖消息不得超过1000字,通讯不得超过3000字。一般情况下,通讯比消息篇幅较长(当然,通讯中的特写、新闻小故事等特殊体裁篇幅也会较短)。</h3><h3> 四是细节。能体现新闻价值的细节,消息也会有,但粗略叙述较多;而在通讯中则采用描写手法,对于能体现新闻价值的细节会不惜笔墨,泼墨浓写。</h3><h3> 五是感人程度。由于通讯运用的采写手法更多,情节描写更细等原因,在感染程度上,通讯比消息更能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产生较为强烈的社会效果。</h3> <h3><b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010101">第七讲 新闻评论写作</font></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010101"></font></b><b style="color: rgb(1, 1, 1);">第一节、什么是新闻评论?</b></h3><h3>丁柏铨教授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写道:“新闻评论是有关论者就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或当前的社会现象所作的分析评论。”</h3><h3> <b><font color="#010101">第二节、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font></b></h3><h1><b><font color="#010101"></font></b></h1><h3> 新闻评论的分类有:(一)社论及评论员文章(二)编者按及编后话(三)署名时评(四)随笔及杂文。</h3><h3> 精心确定选题是写好新闻评论的前提条件。其选题的来源有:(一)对模糊认识加以辨析(二)对错误倾向加以制止(三)对善行义举加以倡导(四)对认知错误加以纠正。</h3><h3> 新闻评论的选题角度有:(一)选人所未发的角度(二)选高人一筹的角度(三)选另辟蹊径的角度(四)选平中见奇的角度。</h3><h3>新闻评论选题的技巧有:(一)在反复比较中选题(二)在多向思维中选题(三)在了解民意中选题。精心确定选题是写好新闻评论的前提条件。</h3><h3> “题好文一半”。新闻评论写作尤其如此。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丁柏铨教授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即指出“新闻评论的选题,如果想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那么就应当选那些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题目,选那些能够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题目,选那些能够说出人民群众的心里话的题目。这就要求评论作者对民情深有了解,同时要有崇高的责任感。” </h3><h3>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丁柏铨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谈及论据和论点的关系时写道:“论据与论点的统一应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论点对论据的统帅作用,二是论据能用来为证明论点的正确性服务。两者之间表现出一种清晰、准确的逻辑关系。”</h3><h3> 我在写作新闻评论时,对论点、论据、论证三者的关系亦有所体会:论点要(一)事实新鲜(二)具有时代特征;论据包括两点,即(一)理论论据(二)事实论据;论证时则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h3><h3><b><font color="#010101">第三节、新闻评论举例:</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例一、 </font></b><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er; color: rgb(51, 51, 51); text-align: justify;">从文明角度看吃喝</span></h3><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有一条新闻,读了令人耳目一新:十月十八日,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十多个国际组织、四十多个国内单位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在河南省虞城县店集乡吃的午餐是每人一盒快餐、一瓶矿泉水和一盒冰红茶。每份十元,很受欢迎。有位外宾说:“虞城的做法,一定会成为全中国的样板。”</h3><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这条新闻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笔者不想在本文重复众所周知的道理,比如,大吃大喝是铺张浪费,挥霍公款大吃大喝更是腐败的表现,等等。联系虞城那份工作午餐,不妨从吃喝与文明的关系上略作分析,说明大吃大喝也是一种不文明。</h3><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解决老百姓温饱问题的重要,首先要吃饱肚子。吃饱之后,才有条件讲吃好。而吃好的意思是讲营养,讲口味,讲简便,讲卫生,而决非劳民伤财的大吃大喝。热情好客,慷慨大方,这是中国的传统。但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不等于大吃大喝。一待客,就是七碟八碗,中国酒、外国酒、中国烟、外国烟,一吃几个小时,一剩半张桌子,仿佛只有如此才是“盛情”,才有“面子”。时代发展到今天,这种“传统”看来应该改一改了。</h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font color="#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6px;">从现代文明的角度看,这种“盛情”,这种“面子”,不仅是暴殄天物,而且是一种愚昧、落后、贫困的表现。为什么这样说呢?现代人饮食讲卫生,大吃大喝有害健康,不是愚昧是什么?现代人饮食讲精简,大吃大喝耗财费时,不是落后是什么?现代人饮食讲适量,大吃大喝、非要一顿吃个够本才过瘾,不是贫困又是什么?特别是招待发达国家客人,我们往往从传统观念出发,觉得不大摆筵席就不够热情,或者怕怠慢了人家办不成事。殊不知,在他们看来,只有食不果腹的人才这样穷凶极恶地吃喝,只有不讲效率的人才这样耗费时间,只有败家子才这样穷奢极侈、挥霍无度。如果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他们就会想:和这样愚昧、不讲效率的人合作,肯定不会有好效益。因此经常发生这样的结果:招待得越丰盛,人家离你越远。据说,上面提到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成员,到有些贫困地区考察扶贫项目,由于我方接待过好,引起怀疑是否真的贫困,该投资的也不投资了。因此,同外国人打交道,必须了解这种观念的差异。如果非要在外宾特别西方发达国家外宾面前讲排场、摆阔气,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span></font></h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也</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许</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有</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同志会说:外国是外国,中国是中国,今日中国</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已</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不</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是</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昔</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日中国,富了,吃点喝点又何妨?不错,感谢十</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八年来</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改</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革开放,国家比过去发展了,老百姓比过去富裕了。但要看到发展和富裕才刚起步,还有六千五百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扶贫任务艰巨。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切切不可头脑发热,以为自己真的阔了起来。将来即使真的“阔”了,也不能那样大吃大喝。不少同志出过国,无论出席重要宴会,还是小店就餐,或是做客朋友之家,吃喝都比较简单,并没有像我们那样餐餐如宴会,出国的同志并没有感到慢待。人家来了,我们却待之以大吃大喝,花钱不少,费力不小,效果却不好。
</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吃</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喝与文明,关系密切。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吃</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喝本是很讲究文明的。无论老百姓讲究“青菜豆</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腐保平安”的朴素,还是士大夫“一樽还酹江月</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豪放,“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悠闲,都是</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一种文明。哪像今天的那些饕餮之徒,终日泡</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在</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酒盅里,趴在饭桌上。从吃喝,</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可以看出一个</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人</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的文明程度,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从这个角度看,虞城那份工作午餐,给我们上</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了</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一堂很现实的精神文明课。</span><font color="#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6px;"><br></span></font></h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原</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载1996年11月6日《人.民.日.报》第四版“人.民</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论.坛</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作</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者</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李</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德</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民</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span></h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b>点评:</b></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 rgb(51, 51, 51);">一篇评论文章的高低优劣,除了评论的选题外,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它评论的角度和深度。所谓“选题是基础,角度是关键,语言是技巧,思想是灵魂”,其中便强调了角度和深度,也就是新闻评论写作中的立论。</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著名评论家李德民撰写的上述新闻评论,系针对我采写后刊发于1996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四版头题的特写《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而作(原文已在第五讲中全文引用,此处略)。一般文章谈及大吃二喝,往往强调浪费钱粮,损害身体,而该评论却另辟溪径,技高一筹,从文明角度看吃喝。的确,小小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吃喝之风与文明密切相关,老百姓的“小葱拌豆腐”吃的是健康,是一种文明;古人“举杯邀明月”喝出的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文明。从人类文明、社会文明角度如此论述吃喝风,给人以新鲜感,可读性陡然大增。</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br></span></h3><h3></h3> <h3><b>例二、 改革:摆脱贫困的“金钥匙” <br></b></h3><h3> 阿拉伯民间故事《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面:随着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喊声,巨门豁然分开,露出泂口。洞内,是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这句能够叫开洞门的暗语,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钥匙”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正是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金钥匙”。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还很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至今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怎样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振兴我国经济?建国以来,我们采取过种种方法,如:频繁不断地变更生产关系,追求“一大二公”;大搞群众运动,进行“大跃进”;“以阶级斗争为纲”,用所谓“抓革命”的办法“促生产”。事实证明,这些办法非但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非但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限制、挫伤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国的经济落后,原因不在社会主义制度,而在于经济管理体制不合理。因此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实行改革、开放、搞活这样两个基本点。
近八年中,我区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进行了一系列旨在解放生产力的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不断获得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发挥。我区的经济也得以迅速腾飞。去年,全区国民收入达到25.3亿元,比1978年的10.2亿元增长148%;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2.08亿元,比1978年的14.1亿元增长127.5%。改革八年来,我区向国家提供了25亿公斤商品粮,改变了吃粮靠国家、花钱靠救济的状况,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改革,是摆脱贫困的“金钥匙”。只有坚持改革,才能发展生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
(原载1987年8月22日《商丘报》,本报评论员关于商品经济的系列评论之五,作者:张同德) </h3><h3><b>点评</b>: 商丘报为深化改革呐喊</h3><h3> 1987年8月20日至9月中旬,商丘报在头版显著位置,连续刊登10篇评论员文章,从《改革:摆脱贫困的金钥匙》、《坚持改革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到《改革没有“观众席”》、《争当改革的弄潮儿》,再到《有“左”反“左” 有右反右》、《深化改革 加快步伐》等,多角度立论,联系实际,充分说理,为深化改革呐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对商丘地区深化改革工作起了促进作用。
这一行动,是商丘报一系列强化改革舆论宣传行动中的一个。而大量推动改革的日常报道则多是采取“一滴水见太阳”的手法,以小见大,以小取胜。商丘报这次被评为好新闻的《商丘市居民争相购买窝窝头》的新闻,便是这类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它仅用415 字,报道了一件新鲜事:全国闻名的12片贫困地区之一的商丘地区,曾以红薯为主粮;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人民群众如今却把用豆杂面、红薯面蒸成的窝窝头,当作改换口味的食品了。它发表在全国进行形势教育之初,用本地居民眼睛看得见的因改革带来的新事,消除了部分职工关于“改革后生活水平下降了”的疑虑。这无疑有益于改革。
(原载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地报好新闻》一书 ,王茂亮执笔。王是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秘书长。该文中谈及的消息《商丘市居民争相购买窝窝头》,亦由我釆写,刊发于1985年11月13日《商丘报》。)</h3> <h1><b>第八讲 改稿——对新闻稿件的“精加工”</b></h1><div><b><br></b></div><div><b>第一节 改稿的重要性</b></div><div> 当新闻初稿写成后,改稿是必不可少的一关。通过改稿,可以提练新闻价值、核实新闻五要素,并且可以对新闻的结构、语言等进行再修改。</div><div> 确如郑州大学教授王振亚在其所著《报刊广播电视编辑学》一书中所言:“所谓稿件的修改,就是要对已经选好的稿件进行‘精加工’。为了适应报纸的特定要求,保证报纸的质量,编辑应注意核实稿件的内容,及时纠正稿件中的错误,认真对文字进行加工润色。所以说,稿件的修改工作,不仅是政治性、技术性很强的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把衡量编辑水平的尺子。”</div><div> 文哲、先师们历来强调改稿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1955年在《合作化的政治工作》一文按语中说:“哪一年能使我们少看一些令人头痛的党八股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报纸和刊物的编辑同志注意件事,向作者提出写生动和通顺的文章的要求,并且自己动手帮作者修改文章。”鲁迅先生也说文章要写成“精锐的一击”。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对于敏感而聪明的人来说,写作艺术之所以好,并不在于知道要写什么,而在于知道不需要写什么。任何出色的补充也不能像删节作品那样大大改善作品。”契诃夫也说过,“写作的技巧”其实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div><div> 为了使稿件做到准确、鲜明、生动,我们作为编辑、记者或者从学新闻专业的高校学生,也应当不厌其烦地认真、反复改稿。</div><div> 如:郑州大学学生王凯博在跟我实习时,因为初次采访,经验不足,对新闻五要素一时没有采访清楚,就对商丘市公交公司党员职工佩挂“我是共产党员”胸牌以便接受群众监督一稿连着采访四次、修改四稿。这一作法,充分体现了她的敬业精神。现在,她已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作过5000米深海探测等重要的现场采访报道。</div><div> 只要时间许可,我常常在上衣口袋中装着半成品的新闻稿。1984年我患败血症重病住院治疗时,趴在病床上流着虚汗还修改了商丘建行工程师张裕民为新菏铁路提出一项建议节约六百万元的消息初稿,后来此文以《工程师为重点工程提建议节约投资》为题刊登于1984年3月13日《经济日报》第二版。</div><div>实践证明,改稿好似质检部门、把门将军,是记者采写新闻的最后一道重要关口。同时,也是编辑的重要工作。我们应当像郑州大学教授王振亚在其所著的《报刊广播电视编辑学》一书中所言:“为了把稿件修改得更好,编辑应当学习杜甫那种‘为了一个词,捻断数根须’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炼好文字基本功。”</div><div><b><br></b></div><div><b>第二节 穆青:新闻工作者改稿的典范</b></div><div> 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著名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曾经新闻界泰斗穆青八次修改,最后还经参加兰考县三级干部大会的两千多名干部一致举手通过。</div><div> 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在《穆青传》一书中,这样谈到穆青对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改稿过程——</div><div> “开封交际处(国际旅行社)二层的5 个房间,彻夜明灯。</div><div>……</div><div> 后半夜,穆青见他们4个人写得正酣,便在自己的屋里埋头记日记。这已是他多年的习惯了。在这一天的日记中,他一边流泪一边记下采访焦裕禄这些日子的种种印象、感受。这些文字有的后来就用进了那篇通讯中。‘文革’抄家时,他所有的采访资料几乎丧失殆尽,一天他偶然从儿子的课本堆中发现了这本日记,上面斑斑泪痕依稀可见。”</div><div> 张严平接着写到穆青等人带着周原挥泪写的一万二千字初稿回京后的情景——</div><div> “稿子先由冯健修改,再由穆青修改。</div><div> 北京其时已入三九。每天夜晚穆青穿着棉衣、棉裤坐在桌前改稿,后半夜气温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寒气逼人,他就干脆钻进被窝里,头靠着墙,双手端着稿子改,一字一段字斟句酌。床头那盏台灯彻夜不息。日子长了,床头的白灰墙壁上竟然磨出一块巴掌大的脑油印。他后来曾这样回忆这一段情景:</div><div>满脑子都是他,耳朵里回响的是他的声音,眼睛里看到的是他的形象,如醉如痴一样。”</div><div> 正如张严平所言:穆青、焦裕禄这两人“生者与死者心灵的相拥相融,构成了这篇重要稿件独具魅力的情感力量。”</div><div> 1991年2月6日,穆青在修改我采写的《“勿忘人民”——访新华社社长穆青》一文时,不仅订正了事实、语法等错误,甚至连标点改动都以正规符号标示出来。这篇长达9页用方格稿纸写成的文章,穆老竟逐字逐句逐标点地亲笔修改了6页17处。</div><div> 总结起来,改文大致分为7类:</div><div> 1、阐明记者职责。如在第2页,将原稿中“写这些,我们都没有考虑自己成才不成才”一句中,增加了“都是记者职责的驱使”,改为“写这些,都是记者职责的驱使,我们都没有考虑自己成才不成才”;</div><div> 2、对年轻人循循善诱。如在第3页原稿中有“现在有的年轻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他们不去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穆老删去了“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将原稿中的“不去”改为“不愿”,成为“现在有的年轻人不愿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这样既对年轻人的批评缓和了许多,又特别强调了年轻人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主动深入群众,深入生活。</div><div> 3、更正常识甚至标点符号的错误,使文章内容准确无误。如在第3页将斯诺“到中国的西北角采访”改为“到中国的陕北采访”,将斯诺“从而写了《红星照耀中国》等举世闻名的作品”改为“从而写了《西行漫记》等举世闻名的作品”(注:《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为《西行漫记》);再如在第4页谈到红旗渠除险英雄任羊成时,穆老作了句式的改动。他将原稿中的“我去看他时,让他掀开衣服看看,还有一圈老茧。已经两三年了,还有老茧……”中的“还有一圈老茧”挪至最后替代“还有老茧”,便成了“我去看他时,让他掀开衣服看看,已经两三年了,还有一圈老茧……”,改动之后句号再用于这里显然不太合适,穆老便认认真真地按照正规的校对符号将句号划掉。</div><div> 4、倾注对人民群众的浓厚感情。如在第4页原稿中谈到任羊成受到不合理的待遇时,将原稿中“我们怎么能这样对待这些人呢?”改为“我们怎么能忘记这样一些人民的功臣呢?”</div><div> 5、唱响时代的主旋律。如将在第5页“我上次去兰考,没有写干部,而写了《人民呼唤焦裕禄》,呼唤焦裕禄……”这句原稿中的“没有写干部,”连同接着的“而”字划掉,在文末加了“这是人民的声音”一句,成了“我上次去兰考,写了《人民呼唤焦裕禄》,呼唤焦裕禄,这是人民的声音……”,高声唱响了“呼唤焦裕禄,这是人民的声音”这一时代的主旋律。</div><div> 6、为人刚正不阿,爱憎分明,但低调处事,绝不宣扬自己。在采访中,我曾经问起新华社朋友告诉我的一件涉及穆老人品的事情,穆老笑而不答。我在第7页原稿中写明此事,穆老却全部划去,那就是原稿第7页中的这样一段:“穆老说到山西,我却想起了上海:1957年,由于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上海新闻界受到‘左叶’事件影响,许多新闻单位划了不少右派,只有新华社上海分社成了上海唯一没有划右派的‘世外桃源’。上级分派右派指标,当时担任上海分社领导工作的穆青同志,硬是坚持不报。他说:‘实事求是,没有就是没有。如果硬要报,把我报上好了。’结果,他本人被划成了‘右倾’。”尽管穆青删去这一段,但许多新华社的同志证实确有此事。我还想起了文革中穆老的另一件事——他把“四人帮”头目江青在大寨分裂中央的事情写成内部材料,反映给毛主席,两相对比,不得不佩服穆老刚正不阿、爱憎分明,不得不佩服他低调处事,绝不宣扬自己的高尚品德。</div><div> 7、删去了一段不便公开报道的话语。</div><div> 在这篇经穆青修改的文章中,穆老全面地阐述了他为人、为文的原则,也显示了他采写新闻尊重事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显示了他具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注:见经穆青亲笔修改、我采写的通讯《“勿忘人民”——访新华社社长穆青》影印件)</div><div><b><br></b></div><div><b>第三节 《华尔街日报》写稿秘诀</b></div><div> 《华尔街日报》有个写稿秘诀,其中特别强调改稿的重要性。即:</div><div>1) 勇敢无畏。你是代表华尔街日报的,当代最重要的财经新闻。不像一般报纸的记者,我们的读者是依据你们的报导而做决定的。因此你有责任访问任何人,每一个该提问的人。</div><div>2)无我。当你持笔在手,你就不要管他是亨利、杰姆士或是福特。</div><div>3)句法简单。不要用副词、形容词,直接了当评述其事,一律用主动语态。当然,也有例外,不过这些例外是给纽约日报用的。</div><div>4)清楚易懂。你写的是不是你要说的?</div><div>5)抓住正确的要点,编辑可以为你改写,但是只有你们才能收集到事实的真相。这些一定要在前三段之中交代清楚。</div><div>6)说一个故事。引用已证实的资料是强有力的旁白工具。当然,要安排在高潮处。</div><div>7)开头重于一切。修改30次,最后第31次地尝试,选出流畅完美的一段来。</div><div> (摘自《华尔街日报》,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div><h3> 请记住,“修改30次,最后第31次地尝试,选出流畅完美的一段来”——这,既是对导语写作的要求,不也是对新闻写作整体的要求吗?! 不正说明改稿的极其重要性吗?!</h3> <p><b>第四节:从《人民日报》见报稿与我采写原稿对比,看如何改稿</b></p><p>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编发过我采写的一些新闻稿件,也转载过我编发于地方报纸的新闻稿件。将新闻界泰斗穆青亲笔改定的通讯《“勿忘人民”——访新华社社长穆青》,以及《人民日报》多篇见报稿,与我采写的原稿、编发于地方报纸的新闻稿对比之后,愈来愈感受到新闻界老前辈穆青在改稿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对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心,以及其娴熟高超的文字功夫;愈来愈感受到《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新闻单位对改稿工作的重视,愈来愈体会到这些见报稿件中浸透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感悟到他们编辑水平之高。</p><p>此处仅摘引经我采写后由《人民日报》刊发的部分稿件。将它们与我采写的原稿加以对比,可以看出“改稿这种再创造的过程并不亚于创作,甚至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改章难于造篇’。”(见郑州大学教授王振亚所著《报刊广播电视编辑学》一书)</p><p>一、消息:</p><p><b>1、 豫魯皖苏联合开辟省际班车</b></p><p><b> 四省毗邻地区公路客运畅通无阻</b></p><p>新华社郑州6月22日电 豫、魯、皖、苏四省毗邻地区的公路客运部门,团结协作,互相支援,联合开辟省际班车线路,做到客运畅通无阻。</p><p>河南省的商丘与山东省的济宁、菏泽,安徽省的宿县、阜阳和江苏省的徐州等地区相邻。过去,这些地区的公路客运部门,常常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互相扯皮,造成客车脱班、晚点,给城乡群众带来了不便。</p><p>去年以来,这四个省的交通部门联合开辟了省际班车。今年元月,又沿陇海铁路商丘至徐州段两侧开辟了两条公路客运线路,一条是跨经河南的商丘市、商丘县、虞城、夏邑、永城,安徽的萧县到江苏的徐州市;一条是由徐州市经江苏的丰县、山东的单县到河南的商丘市,两条公路共长383公里;同时还开辟了跨省多班次的短途公共汽车,以及清早从农村发车,傍晚由城市返回农村的“倒发车”,深受农民的欢迎,乘客显著增加。</p><p>(原载1982年6月23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作者 :张同德)</p><p>附原稿:</p><p><b>豫鲁皖苏四省毗邻地区公路客运畅通无阻</b></p><p>豫、鲁、皖、苏四省毗邻地区的公路客运部门,团结协作,相互支援,积极开辟省际客运班车路线,保证每日有一百四十四班省际客车畅通无阻。</p><p>河南省商丘,山东省济宁、菏泽,安徽省宿县、阜阳,江苏省徐州等到六个地区相邻。过去,这六个地区的公路客运部门,常常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造成脱班、晚点,客车班次少,旅客意见纷纷。去年年底,国家经委、交通部组织四省交通部门,开会研究开辟省际班车。今年元月,即沿陇海铁路两侧开辟了跨经四省九县(市),全长三百八十三公里的商丘至徐州两条公路客车路线;还跨省开辟多班次的短途农村公共汽车和早进城、晚回乡的“倒发车”,深受群众欢迎。</p><p>在开辟省际班车中,四省客运部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原则,把方便让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为省际班车的正常运行尽心尽力。一次,徐州汽车站拆下本站客车上的零件,装在河南省永城县的客车上,使这班车正点返回。去年十二月的一天,商丘汽车站四名保修工,不顾刚下班的疲劳,从深夜十一点到凌晨四点,修复了安徽省蒙城县的客车,保证这班车次日正常运行。安徽省萧县、山东省单县等汽车站为商丘至徐州的客车组织旅客,增设站点,分文不取管理费。蒙城汽车站的职工热情为省内外客车和广大旅客服务,他们说:不管是安徽的收入,还是外省的收入,都是国家的收入,都是为人民服务,要一视同仁,尽义务。</p><p>四省毗邻地区增开省际班车后,旅客乘车人数显著增多。今年头四个月,仅商丘汽车站就运送旅客一百二十万零九百五十五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三。</p><p>(作者:张同德)</p><p>点评:1982年6月23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发的这一消息,是由新华社编发的统稿。当时,我在商丘长途汽车站做文书。原稿是我采写后投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82年5月27日联播节目中播发(中央台编发稿如何不得而知)。后被新华社河南分社叫到郑州改稿。经周民英、解国记精心编发后,被《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新华日报》、《大众日报》等刊登。7月12日《河南日报》还刊发读者来信,称对此文“很有感慨”,并由此生发问道“辉县和汲县乘车难的问题何时解决?”我采写的原稿偏长,不符合消息简短的特点,且仅是一般报道商丘至徐州开通长途汽车,而刊发于《人民日报》第一版的、经新华社编发的这一统稿,则调整角度,重点上升到联合开辟省际班车,促进经济发展的高度。</p><p><b>2、 顶住威胁利诱 揭发经济犯罪活动</b></p><p><b> 汽车乘务员陆海雁立功受奖</b></p><p><br></p><p>最近,河南省交通厅号召所属职工学习商丘长途汽车站乘务员陆海雁敢于和坏人作斗争的精神。</p><p>商丘市光明印刷厂工人齐建国,盗窃和伪造本厂承印的区间客运车票,与商丘长途汽车站青年司机贺志聪等人合谋出售。贺志聪让跟车售票的陆海雁代卖伪造的价值500元的汽车票。答应事成对半分钱;如果揭发则“红刀子进,白刀子出”。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陆海雁在利诱和威胁面前,表示“宁可牺牲自己,也要维护国家利益”。她在丈夫、商丘市印刷机械厂共产党员王忠仁的支持下,向党组织作了汇报,交出全部车票。</p><p>根据陆海雁反映的情况,公安机关深入调查,迅速侦破一起虚造价值1.2万多元汽车票、获赃款1.1万多元的经济犯罪案。现在,赃款、赃物已全部追回,6名犯罪分子被分别判处1至8年的有期徒刑,3名参与者给予行政处分。</p><p>为表彰陆海雁坚持原则,忠于职守,敢于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作斗争的精神,有关部门给陆海雁商三等功,晋升一级工资,并发给500元奖金。陆海雁当即委托公司党委把全部奖金捐赠给本公司职工子弟小学,做教育经费。</p><p>(原载1983年9月22日《人民日报》4版,作者 张同德) </p><p> 附原稿: 省交通厅、中共商丘地委号召学习陆海雁</p><p> 最近,省交通厅、中共商丘地委,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向揭发伪造巨额汽车票的商丘长途汽车站女工陆海雁学习。</p><p> 去年八月五日,陆海雁跟车售票去安徽省涡阳县。同车司机贺志聪让他代买从印刷厂弄来的汽车票,卖票后各分一半,并威胁说:“如果坏我的事,咱红刀子进,白刀子出。”回到商丘后,陆海雁和其爱人王忠仁商量,于次日向汽车站党组织做了汇报,交出了全部车票。公安机关根据陆海雁反映的情况,侦破一起由商丘光明印刷厂、汽车站工人和待业青年等九人合谋伪造汽车票、获赃款一万一千多元的经济犯罪案,判处犯罪分子一至八年的有期徒刑。</p><p> 为表彰陆海雁勇于揭发犯罪分子的事迹,有关部门给她记三等功,晋升一级工资,并发给五百元奖金。</p><p> (注:此为我采写,由河南人民广播电台1983年8月30日“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发。不是向《人民日报》投寄的原稿。但原稿与此稿大同小异。)</p><p>点评:《人民日报》见报稿与我釆写的原稿相比,从标题、导语到背景都作了很好的改动。如标题:《人民日报》见报稿为《顶住威胁利诱 揭发经济犯罪活动/汽车乘务员陆海雁立功受奖》,而我采写的原稿为《省交通厅、中共商丘地委号召学习陆海雁》;</p><p>再如导语:《人民日报》见报稿为“最近,河南省交通厅号召所属职工学习商丘长途汽车站乘务员陆海雁敢于和坏人作斗争的精神”,而我采写的原稿为“最近,省交通厅、中共商丘地委,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向揭发伪造巨额汽车票的商丘长途汽车站女工陆海雁学习”。</p><p>殊优殊劣,不言而喻。</p><p><b>3、 一碗饭盛八省粮的辛酸历史宣告结束</b></p><p><b> 商丘不再是国家的“五保户”</b></p><p>河南省商丘地区不再是国家的“五保户”,相反,它在近八年向国家提供了25亿公斤商品粮。</p><p>该地区统计局最近提供的数字令人信服地证明,农村改革卓有成效:1986年与1978年相比,全区农业总产值增长81.8%,达到17.09亿元;粮食总产量增长41%,达到22.45%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0%,达到310.9元。</p><p>商丘曾是全国闻名的12片贫困地区之一,有沙荒、盐碱地44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8.5%。解放后,国家和各级政府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科学开发,改善了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但始终未能使其摆脱贫困。到1978年,国家已向这一地区调拨统销粮19.7亿公斤、救济款1.8亿元。</p><p>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民权县北关镇六合行政村的1200亩背河洼地,土质沙碱,野草丛生,从未种过庄稼。如今这里种上了藉,栽上了稻。近三年,仅莲藉生产一项收入108万多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40.9%。睢县、柘城、夏邑、民权、宁陵等五个县,彻底改变了“一碗饭盛八省粮”的辛酸历史,去年被国家列为商品粮基地县。</p><p> 农民的聪明才智也由于改革得到尽情施展。全区1.8万多名农民组成472个专业技术研究会,研究推广60余项农业技术。虞城县利民乡樱桃园村蔬菜专业户吕宝臻,靠科学种田年收入上万元。</p><p>(原载1987年8月30日《人民日报》第二版 ,作者 张同德)</p><p>附原稿: </p><p><b> 农村改革八年卓有成效</b></p><p><b> 我区农业发生历史性巨变 </b></p><p> 自建国至一九七八年,全区吃统销粮十九点七亿公斤,改革后八年提供商品粮二十五亿公斤</p><p> 地区统计局最近提供的数字令人信服地证明农村改革卓有成效:1986年与1978年相比,全区农业总产值增长81.8%,达到17.09亿元;粮食总产量增长41%,达到22.45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0%,达到310.9元。我区不再是国家的“五保户”,相反,在近8年内向国家提供了25亿公斤商品粮。</p><p> 我区曾是全国闻名的12片贫困地区之一,有沙荒、盐碱地44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8.5%。解放后,国家和各级政府地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和科学开发,改善了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但始终未能使我区摆脱困境。到1978年,国家已向我区调拨统销粮19.7亿公斤、救济款1.8亿元。</p><p>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建国30多年来积累的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民权县北关镇六合行政村有1200多亩背河洼地,土质沙碱,野草丛生,500多年从未种过庄稼。如今这里种上了藕,栽上了稻。近三年,仅莲藕生产一项收入108万多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40。9%。睢县、柘城、夏邑、民权、宁陵等五个县,彻底改变了“一碗饭盛八省粮”的辛酸历史,去年被国家列为商品粮基地县。 </p><p> 农民的聪明才智也由于改革得到尽情施展。全区有1.8万名农民组成了472个专业技术研究会,研究推广了60余项农业技术。虞城县利民乡樱桃园村蔬菜专业户、共产党员吕宝臻,不仅科学种田年收入上万元,而且帮助10个乡建立起蔬菜、果树生产基地。广大农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打破长期以来“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开始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多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良好格局。</p><p> (原载1987年8月6日《商丘日报》第一版,作者:张同德 ) </p><p>点评:1、我釆写的原稿标题《农村改革八年卓有成效/我区农业发生历史性巨变》是由引、正、副题组成的复合型标题,《人民日报》见报稿的标题《一碗饭盛八省粮的辛酸历史宣告结束/商丘不再是国家的“五保户”》则是由引、正题组成的组合型标题。</p><p> 2、《人民日报》该消息标题有三点修改值得注意:</p><p> (1)《人民日报》该消息标题是从原稿正文中抽出的,可见编辑之费心,之精心;</p><p> (2)《人民日报》见报稿标题使用“拟人”修辞手法,更具文采;</p><p> (3)《人民日报》见报稿是虚题主标题,但由副题点出具体事实加以配合,可谓虚实结合,相得益彰。关于虚题主标题的论述可见本人有关论文。</p> <p>二、通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1、 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原载1996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头题,作者 张同德。全文已在第五讲引用,此处略)</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附原稿: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0月18日,参加农村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国际研讨会的八十多位代表,拖着疲乏的脚步,走起虞城县店集乡政府暂作餐厅的会议室,共进工作午餐。</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些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十多个国际组织、四十多个国内单位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上午前往该乡花李庄等村,入户调查孟加拉扶贫模式试点运作一年来的情况。作为全国三个试点之一,虞城县扶贫经济合作社把从孟加拉国乡村银行获得的贷款,按照“小额贷款,分周偿还,五户联保,自主经营”的原则,贷给店集乡755个贫困户,帮助他们脱贫致富。</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一排排长桌旁落座后,一位位代表面对的是 :一盒快餐,外加一瓶天浪牌纯水和一盒冰红茶。快餐盒内,主食是大米,副食是一个鸡蛋饼、几根青菜和香菇炒鸡肉。</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总部高级顾问杰克伦学着邻座的样子,像用叉子一般,捏着竹筷一口一口地扒着饭菜。工作人员不等他吃完第一盒饭,又给他端来一盒。他掀开快餐盒盖,挑着一片片香菇,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和邻座逗笑取乐。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临座的外车人,名叫查添木。他身高体胖,现任青海项目澳方队长。查添木吃完一盒又取一盒,边吃边说 :“真香啊,太好吃了……”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加拿大开发署CIDA新疆项目专家胡晓龙吃着米饭,对身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教授刘文璞说:“这一盒快餐,不过10元人民币。其实,这种就餐方式外国人能够接受。如果大吃二喝,那才真是浪费。”</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整个午餐只用20分钟。代表们步出“餐厅”,随即实地参观、考察店集乡扶贫合作社。作为记者,我担心这样的午餐是否会影响代表们对虞城县做法的评价,特意询问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托拉斯总裁拉提费先生。他欣慰地说:“虞城县的做法,一定会成为全中国的样板。”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望着他棕色的脸庞, 我轻松地笑了。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原载1996年10月24日《商丘日报》一版头题)</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点评:(1)我采写的这一特写《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在《商丘日报》一版头题刊登后,又被《人民日报》编发,刊登于1996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第四版(要闻版)头题,时任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李德民还在1996年11月6日《人民日报》第四版“人民论坛”刊发评论《从文明角度看吃喝》,称赞《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读了令人耳目一新”、“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给我们上了一堂很现实的精神文明课”。这充分说明,此稿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 2)经对照原稿不难看出,《人民日报》见报稿编得更为认真,语言更加精炼。其中,删去了原稿中最后一句话——“望着他棕色的脸庞,我轻松地笑了”,而将会议主持人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托拉斯总裁拉提费先生的评价——“虞城县的做法,一定会成为全中国的样板” 作为全文结尾,既显得干净利索,也一语双关,耐人寻味。</span></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2、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行天御毒</b></h1><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记电脑反病毒专家刘杰</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大洋彼岸,荧光闪烁的电子公告牌显示:通过对全球47家反病毒厂商共同认定的病毒疫苗库中的18245种病毒进行检测,中国研制的“行天98”反病毒软件查出病毒18129种,检测率达99.36%,位居世界第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行天98”反病毒软件的研制者、年仅28岁的反病毒专家刘杰,望着电子公告牌的显示结果,欣慰地笑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88年,刘杰考上了郑州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专业。那时,郑州大学总共才有60多台微机,而全校使用计算机的同学有千人之众。同学们互相拷贝磁盘,使许多病毒进入微机,机器陷于瘫痪。</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刘杰用自己的程序做了杀毒盘,在机房一用就灵。这是他自己,也是郑州大学第一个杀毒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93年10月,世界计算机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的第二天,刘杰坐在门后的一个摊位上,陷入了沉思。1992年大学毕业以来,他在深圳、北京、郑州之间到处流浪,干的是程序活,吃的是程序饭。他投入巨大精力研制的“译林在线式英汉词典”(简称“译林”),因为头一天开幕没有争取到摊位,未能上会销售。今天,刘杰讲明与摊主售后分成,才在门后一个摊位有了立足之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就在此时,命运之神向刘杰张开了笑脸。几天吆喝叫卖下来,“译林”竟然签下了10万盘的订单!此后,“译林”连续半年占据全国软件销售排名榜榜首。</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比尔·盖茨及其同事十分赞赏刘杰的编程能力,以一年40万美元的酬金,邀请刘杰到美国从事技术开发,刘杰婉言谢绝了:“许多人帮助外国人挣中国人的钱,我为什么不能挣外国人的钱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今年8月26日,北京市科委的数十台计算机开机后,开始几分钟还看似正常,但硬盘的指示灯一直在闪烁。随后,机器速度越来越慢,接着,屏幕上打出一行提示:系统出现故障,需要重新启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然而,当人们关上机器,重新启动时,机器却毫无反应,屏幕一片漆黑,有的主板被烧,有的硬盘遭破坏……</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刘杰接到北京市科委的求助电话后,建议他们立即关掉电脑的电源,等候处理。刘杰派他的助手赶到科委,马上对机器进行查毒处理,半个小时后,从机器中查出并杀死了数百个CIH病毒。</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时,刘杰想起了一个从未谋面的“黑客”———陈盈豪。不久前,此人设计了一个每月26日定时发作的病毒,通过因特网慕名找上门来,与刘杰的反病毒成果进行碰撞、搏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刘杰收集到了陈盈豪的这一病毒的病样,按其姓名每个字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将这种病毒命名为CIH病毒。</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鉴于5月份出版的“行天98”顺利地查杀了这种病毒,刘杰对它没太在意。只是由于合作关系,他将CIH病毒提供给了世界最大的一家反病毒机构,谁知CIH病毒竟给这家反病毒机构出了难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家机构曾向全世界庄严承诺:接到计算机病毒的病样后,一周内颁布检查病毒的方法。然而这次它接到CIH的病样后,却出乎意料地沉默了两个多月,只是对它在全世界的组织和机构发出了警报……直到9月份,它才公布了检查CIH的版本。</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如今,看到CIH病毒在我国如此肆虐,刘杰当即向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司报警。公安部于8月31日发布了通告。</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经过多方努力,CIH病毒到10月底在我国大势已去。经过这场劫难,世人的防毒意识普遍增强,这其中,刘杰功不可没。</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刘杰出名了,然而刘杰想得更远:根据比尔·盖茨关于“养肥羊才能剪羊毛”的市场经济观点,他将“行天98”反病毒软件赠送给“联想”集团,供其在70万台“联想”微机上无偿使用。他还公布了自己的网址———www.sdxf.com,供大家免费下载使用“行天98”反病毒软件。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原载1998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十一版,作者:张同德)</p> <p>附原稿:</p><p><b>向世界第一迈进</b></p><p><b>一一记商丘籍电脑反病毒专家刘杰</b></p><p><br></p><p>大洋彼岸,荧光闪烁的美国VB电子公告牌显示:通过对国际47家反病毒厂商共同认定的病毒疫苗库中的18245种病毒进行检测中国研制的“行天98"反病毒软件查出病毒18129种,检测率达99. 36%,位列世界第一。</p><p>美国军事专家认为,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力、影响力可与核武器相提并论,被称为是一种无声的软核武器。</p><p>如同定时炸弹一般于每月26日定时发作的CH病毒,近日引起世界计算机商和使用计算机单位风声鹤唳,事实证明,美国军事专家的这一论断绝非危言耸听。</p><p>“行天98″反病毒软件的研制者,年仅28岁的我国著名反病毒专家刘杰,深知计算机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更备尝了与其长期作战的艰辛。望着美国VB电子公告牌的显示结果,读着新华社电中“专家认为,‘行天98反病毒软件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反病毒研究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报道,他欣慰地笑了。</p><p><br></p><p><b>为了省下5分钱的车票以便买上《爱科学》的小书,年幼的他宁愿步行10多华里。</b></p><p>建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的商丘古城,像一颗明珠,镶嵌在豫东大地上。进城北门往西一拐,便是一条窄窄的长街,名曰闹龙街。</p><p>相传,小皇帝曾随他的老师一一家居城西4公里夏营的阁老沈鲤到此游玩。一个淘气的小孩用棍子捣了他的屁股,随即跑进一个黑漆大门里。小皇帝气得要兴师问罪,但只记得是黑漆大门,记不清是哪家。</p><p>沈阁老得知后,一方面连夜派人让把这条街上的大门统统涂上黑漆,一方面对小皇帝说:“这条街叫闹龙街。按照这儿的习俗,真龙天子来到这里,就得闹腾一番,不然还不好呢。”</p><p>在这条街73号的一个黑漆大门里住着刘杰一家。不过刘杰闹腾的不是真龙天子,而是计算机病毒这条现代的恶龙。他手中的棍子是科学技术知识。</p><p>商丘市睢阳区商业局副局级调研员刘振山、睢阳区胜利小学现已退休的特级教师陈素贞,是刘杰的父亲、母亲。两位老人告诉记者,刘杰年少时便爱学习,好科学。有一次,给他两角钱让他去7公里外的烈士陵园扫墓,尽管只有5分钱的公共汽车票,他却步行回家,怀揣着一本新买的小书一一《爱科学》……</p><p>1984年,当刘杰还在原商丘县一中上初三时,林河酒厂花10多万元买台“苹果机”。那时计算机在国内还十分罕见,整个商丘市也仅此一台。刘杰的姐姐是该厂会计,所以他有机会接触这台电脑。他不仅迷上而且顺利打通了有着100多道关的电子游戏“警察抓小偷”,而且帮助林河酒厂设计出了工资发放程序,大大方便了姐姐及其同事的工作。</p><p>1988年夏天,刘杰考上了郑州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专业。老师的辛勤培育,在“郑大电脑″的课余打工,使他如虎添翼。他不仅理论课程成绩优秀,而且实践能力突出。1990年,他就顺利考取了高级程序员。</p><p>10年前,郑州大学总共才有60多台微机,而全校使用计算机的同学有千人之众。同学们互相拷贝磁盘,交流信息,使许多病毒进入微机,许多机器陷入瘫痪。师生苦于没杀毒软件,不堪其忧。</p><p>学校机房当时流行的病毒主要有两个:“小球”和“石头"。</p><p>“小球”很守时。打开机器后,每到整点(如1点钟、10点钟等),一读盘,它就跳出来,在屏幕上滚来滚去,让你不得安生。</p><p>“石头"比“小球”更恶毒。它出来时,屏幕上会跳出一行提示:你的系统中有“石头"了。然后突然死机。</p><p>刘杰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设计出一种程序,把“小球和“石头"从系统中找出来,杀死它们,把它们从系统中摘除,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p><p>刘杰用自己的程序做了杀毒盘,在机房一用就灵活。这是他自己,也是郑州大学第一个杀毒盘。</p> <p>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武汉大学的机房出现一种奇怪的病毒。每天下午5时,所有计算机一起罢工,并且都唱起了美*国的“杨基”之歌。刘杰应邀来到“武大”,只用两天时间,就成功地设计出杀死“杨基”病毒的程序,使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病毒在“武大”荡然无存。</p> <p><b>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聘请他赴美工作,中国科学院领导也诚邀他入盟中国科学院,他都婉言谢绝。他说:“我为什么不能赚外国人的钱……”</b></p><p>1993年10月,世界计算机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第二天。刘杰坐在门后的一个摊位上,陷入沉思。</p><p>“流浪、流浪、到处流浪……”这句歌词,成了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他1992年大学毕业后,不贪恋河南某省直机关的安逸工作,毅然“下海”在深圳、北京、郑州之间到处流浪,干的是程序活,吃的是程序饭。他投入巨大精力研制的“译林:在线式英汉词典”(简称“译林”),因为头一天开幕自己没有争取到摊位,未能上会销售。今天,讲明与摊主售后分成,才在门后的一个摊位有立足之地。</p><p>“‘译林’、‘译林’,每盘49元!”刘杰一声喊,人们围将上来,并且越围越多,堵塞了大门里外的过道。几天的交易会下来,仅“译林”签订单10万盘。</p><p>由于计算机的英文提示许多人看不懂,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刘杰的“译林”可以在不中断计算机工作的情况下,帮助人们翻译看不懂的英文单词,因而很受计算机用户的好评。据中国最大的软件连锁组织连邦公司有关人士称:“译林”曾连续半年占据全国软件销售的排名榜榜首。</p><p>刘杰的编程能力引起了我国某安.全部门关注。今年4月,在该单位微机室,刘杰用眼角瞟了一下首长指定的一台微机的网址(IP),即刻用电话通知远在郑州的助手,请他关掉这台机器。几秒钟后,“刷”地一下,这台机器的屏幕黑了,而其它机器正常工作。再试一次,依然如此。全场顿时鸦雀无声,人们的表情极为严肃,如果这台微机是重要机关的中央控制系统呢?如果战役正在实施,火箭正在升空,民航正在着陆,股市正在交易,银行正在结账…… 有人恰在此时利用这种技术在万里之外对它的控制系统实施攻击,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他们请刘杰对部门的微机程序作了完善,并检查了一些重要机关的微机安全。</p><p>刘杰的编程能力得到中国科学院领导的肯定,邀请他到中国科学院工作。刘杰婉言谢绝后,他们通过北京市科委,给刘杰很多科研支持。</p><p>世界计算机巨子、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及其同事也赞赏刘杰的编程能力。今年5月,刘杰拜访了设在北京的微软公司中国总部。微软公司的技术代表见到刘杰如此年轻,惊奇地说:“你就是刘杰?你就是‘译林’词典的作者?”周围的技术人员听说后纷纷过来和刘杰握手。据他们说,微软公司在中国买的第一个中文软件就是‘译林’。临别时,他们将微软公司自成立以来所有的技术资料共92张光盘全部无偿地送给了刘杰。有一次,刘杰通过因特网给盖茨请教。盖茨很快回了信,邀请刘杰参加微软公司技术论坛。然而,一年40万美元酬金,邀请刘杰到美国从事技术开发,刘杰同样婉言谢绝。</p><p>许多人挤破头往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跑,为什么刘杰无动于衷呢?记者10月21日专程赴京采访刘杰,他对此问题答道:“许多人帮助外国人挣中国人的钱,我为什么不能挣外国人的钱呢?</p><p><b>引起全世界震惊的CIH病毒,由刘杰发现并报告了国家有关部门,还将自行研究的杀灭CIH病毒的程序,载入1998年5月版的“行天98”软件。 </b></p><p>“一种被称为CIH的恶性计算机病毒,将于本月26日再次发作”1998年9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这样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p><p> 对于CIH——这个如同定时炸弹的病毒,此前——9月20日已由新华社作过报道。该电讯称:“北京时代先锋软件公司总工程师刘杰研究发现,今年6月以来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一种被为CIH恶性病毒,目前已经从4种扩展到9种,并且将于近日再次发作,据了解,这家公司已经向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司报警并得到确认。” </p><p> 刘杰是怎么发现CIH病毒的呢? </p><p>8月26日,北京市科委的计算机开机后,开始几分钟还看似正常,但硬盘的指示灯一直在闪烁。随后,机器速度越来越慢,接着,屏幕一片漆黑,计算机出现了严重问题:有的主板被烧,有的硬盘破坏…… </p><p>离开计算机,科委无法正常工作,许多人只好提前下班,有的人因重要文件丢失流下伤心眼泪。 </p><p>刘杰接到北京市科委的求助电话后,建议他们立即关掉电脑的电源,等候处理。刘杰派他的助手赶到科委,马上对机器进行查毒处理,半个小时后,从机器中查出并杀死了数百个CIH病毒。 </p><p>这时,刘杰想起了一个从未谋面的“网友”——陈盈豪。 </p><p>原来,1995年,刘杰将他家中的计算机加入因特网。因特网上无国界,刘杰的反病毒研究从此驶上信息高速公路。他的电子信箱平时每天收到几十封信,最多一天竟达600多封。如今,他经常和美、英、法、德、俄罗斯等国的20多个计算机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因为时差关系,每天工作到深夜…… </p><p>一个自称是台湾大同工学院名叫陈盈豪的家伙相当狂妄。他设计了一个每月26日定时发作的病毒,并同全世界许多电脑“黑客”一样,也通过因特网慕名找上门来,用他的这一病毒成果与刘杰的反病毒成果进行碰撞、搏杀,进行生与死、胜利与失败的较量……他还在因特网上公开发表自白:“相信不少人很想砍我……” “什么人工智慧、防未知的病毒入侵,全是唬烂……防毒公司的广告,根本就是骗人的,这次的事件,就可以看得出来……”</p><p>刘杰收集到了陈盈豪的这一病毒的病样,按其姓名每个字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将这种病毒命名为CIH病毒。</p><p>鉴于5月份出版的“行天98”顺利地查杀了这种病毒,刘杰因此没太在意。只是由于合作关系,将CIH病毒提供给了世界最大的反病毒机构MACFEE公司,谁知CIH病毒竟给这家反病毒机构出了难题。 </p><p>MACFEE公司曾向世界庄严承诺:接到计算机的病毒的病样后,一周内颁布检查病毒的方法。然而这次它接到CIH病样后,却出乎意料地沉默了两个多月,只是对它在全世界的组织机构发出了警报……直到9月份,MACFEE公司才公布了检查CIH的版本。</p><p>这期间,CIH通过因特网无声无息地传到全世界,并给许许多多的地方带来了灾难。 </p><p>据路透社传出的消息:7月26日,美国某家公司的500台计算机同时瘫痪,某某公司的200台计算机遭遇到破坏,某某公司的数百台计算机数据丢失…… </p><p>如今,看到CIH病毒在我国如此肆虐,刘杰当即向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司报警。公安部8月31日即发布了通告。</p><p>刘杰在报警的同时,还谈了CIH病毒隐蔽性强、流传广、穷凶极恶、摘除困难的四个特点。提出了三项建议:将主板上的FLASHROM跳线设置为禁止(DISABLE),病毒即使发作,主板也不会被破坏。在每月26、27日开机前,从BIOS里将日期设为28日,在第三天再设正确:使用“行天98”等有效的反病毒软件,对硬盘和软盘进行一次彻底的查解杀除。</p><p> 经过多方努力,CIH病毒到10月底在我国大势已去,世人的防毒意识普遍增强,这其中,刘杰功不可没。 </p><p><b> 专家鉴定“行天98”反病毒软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刘杰出名了,但他想得更远…… </b> </p><p>1997年11月25日,“行天98”反病毒软件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技术工程中心卿斯汉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战生教授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 </p><p> 通过鉴定的第二天,新华社播发了《中国反病毒软件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稿。该电讯写道:“一种新一代的反病毒软件“行天98”日前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与会的安全专家一致认为,这种软件的查解病毒数量和效果均达世界先进水平。由北京时代先锋软件公司研制开发的这套软件,针对国内病毒流行蔓延的现状和趋势,创立了独有的内存解毒技术,解决了其它反病毒软件当机器中病毒活动时不能进行病毒查解、重要网络和系统必须关机重新引导等问题。同时它独创的病毒行为语言,从本质上表达了病毒的特征,解决了病毒软件在查毒中误报和漏报的问题。专家们在鉴定会上认为,‘行天98’反病毒软件采用新颖的病毒的行为语言,提高了病毒抽象分析、检测的能力和效率;系统可带毒运行,检测、消除病毒达1.1万余种;对未知病毒检测率较高,能够查出隐藏较深的病毒。这种软件可在金融、科研、教学、商业等众多计算机领域中使用。” </p><p> 1997年12月3日《科技日报》接着刊登了一篇通讯,题为《“行天98”:向世界第一迈进》。 </p><p> 今年7月15日、9月20日新华社又相继报道了刘杰研制的“行天98”反病毒软件战胜CIH等病毒的情况。 </p><p> 刘杰出名了,然而刘杰想得更远。 </p><p> 1995年,郑州三联书店薛经理出资金50万元,与刘杰在北京联合成立了时代先锋软件公司。如今,这个公司已有12个股东,资产达1000万元。 </p><p>专家认为:“行天98”反病毒软件具有“巨大市场前景”。如何使其尽快产生巨大的市场效益?时代先锋软件公司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些问题萦绕在董事长兼总工程师刘杰的心。10月中、下旬,他连续主持召开了董事会。董事会决议:用二至三年的时间,实现四个一目标,即留住一批专家,建立一支队伍,健全一套制度,成就一片事业。 </p><p> (原载1998年11月8日《商丘日报。星期刊》,作者:张同德)</p><p>点评:1、《人民日报》见报稿标题《行天御毒——记电脑防病毒专家刘杰》制作得颇为讲究。行天是《山海经》中的一个与邪恶作斗争的神,也是刘杰创办公司的名称。以“行天御毒”为题,既简练又体现了刘杰反电脑病毒的决心,确比我釆写的原稿标题《向世界第一迈进——记商丘籍电脑反病毒专家刘杰》更胜一筹。</p><p> 2、《人民日报》见报稿比原文简短,语言更加精练。其中原文有的事实公开见报确有不妥,《人民日报》编辑删得颇有道理。</p> <h3>3、 舍己战“瘟神” 造福千万人</h3><h3> 一一记商丘地区卫生防疫站主治医师程富川</h3><div><br></div><h3>程富川,1965年从河南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在卫生防疫战线上默默地工作,不倦地追求,先后获得“河南省卫生防疫先进工作者”和卫生部授予的“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h3><h3>商丘地区历史上天灾频仍,也是较重的疫区。二十年前,因工作需要,组织上让他改行搞防疫工作,起初他有点想不通。但当他走遍疫区二百零五个公社、亲眼看到农民群众深受寄生虫病折磨之苦时,深深认识到:农民需要自己,那里是我有作为的地方。</h3><h3>解放后,疟疾又多次在黄淮海平原群肆虐,流行区的人民把它视若“瘟神”。当时有段顺口溜说:“谷儿黄,谁收粮?人人披着棉衣棠,躲坟岗,逃他庄,‘瘟神’偏要附在我身上。”在长期防治实践中,专家们认为,要消灭疟疾病,必须加强对间日疟虫株的研究。它不但是病原生物学和流行病学上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是疟疾防治中急待解决的难题。</h3><h3>1970年,疟疾病再次蔓延,商丘地区某些地方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致使成熟的庄稼无人收割。戴着“臭老九”帽子的程富川和其他防疫人员,深入疫区,探索征服疟疾的办法。</h3><h3>当时,防疟的主要措施是服用预防药,但有不少人怕反胃等副作用,服药面受到影响,达不到预防目的。程富川想,难道不能使用更好的办法,尽快解除人民的痛苦吗?他和同事们日夜继夜地查阅资料,进行动物试验和小范围的试点,终于在国内首次采用乙胺嘧啶药盐预防间日疟,获得成功。这种办法既简单,又方便,为防治疟疾开辟了新的途径,获河南省1978年重大科技成果奖。</h3><h3>防疫工作的重点在防上。要根治危害人民健康的疟疾,必须摸清疟疾传染源一一蚊子的越冬规律,寻找蚊子越冬的栖息场所,以便采取措施,消灭传染源。为此,程富川多次深入病区,走村串户,钻地窖,下水井,进猪圈,一身泥土,一身汗水,哪儿可能有蚊子,他就往哪儿去找。</h3><h3>1979年,河南省卫生防疫系统开始对间日症虫株的研究。为了摸清疟原虫在人体内的活动和变异规律,特别是摸清疟原虫在人体中的潜伏期,程富川毅然在自己身上接种疟原虫,作感染试验。这一年的8月,程富川和省卫生防疫站的张绍武将培养的含有疟原虫的阳性按蚊放在胳臂上,让其叮咬。当年没有感染发作,第二年8月,即三百一十二天和三百二十二天之后,它和张绍武分别开始发病,并在血中发现疟原虫,从而在我国最早取得间日疟长潜伏期的科学依据。</h3><div>为使这些依据更加充分,使分离出的虫株保存下来,让其繁衍,程富川忍受了六场反复发作的痛苦。六场发作,症状一次比一次严重,出现高烧、头疼,四肢无力……脸色蜡黄,人也瘦了,他一不打针,二不服药,宁愿忍受折磨,以确保试验成功。</div><h3>当疟原虫在他体内充分发育成熟后,因商丘没有所需的试验设施,于是,在爱人的陪同下,他登上了西去郑州的列车。途中,正值疟疾发作,他身披棉袄打寒颤,车上无座位,身体又难以支持,他只好躺在车厢的走道上。下车后,程富川随即赶到河南医学院寄生虫病教研室,作蚊虫吸血感染试验。教授和同事们劝他作抽血感染。为了接种的成功,他坚持让蚊虫吸血感染。他将两臂伸入两个各有三百多只中华按蚊的蚊笼中,让蚊子尽情叮咬。然而,这次试验失败了。为了让试验继续下去,他仅服了一点控制药……</h3><h3>两个月后,疟疾果然复发。发作三场之后,程富川再次让两笼各五百多只中华按蚊叮咬。被叮咬的两只胳臂针刺般地疼痛,一点点的血疹连成片,淡黄色的渗出液一滴滴地从皮肤上渗出……十天之后,当疟原虫在蚊体内成熟后,又接种给其他同志。至此,经过五年的试验和十几个单位的密切配合,终于在我国首次分离出两株间日疟长潜伏期虫株,分别被命名为“封丘株”和“郑州株”,填补了我国疟疾研究的一项空白。1984年,该成果经专家鉴定,被全国疟疾专题委员会推荐为医药卫生科研部级二等奖。</h3><div>程富川用血、用汗,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与疟原虫顽强作战。凭着这种拼搏精神,他和同事们密切合作,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几年来,他独自或与人合作,撰写了三十一篇科研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和《英国皇家热带病学会与卫生学会会刊》等国内外刊物上,先后五次获得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div><h3> (原载1985年12月4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作者:李杰 张同德 齐永)</h3><div>附原稿 : “拼命三郎”式的人物程富川 </div><div> 张同德 齐永</div><h3> 《水浒》里有个石秀,富有拼搏精神,人称“拼命三郎”。商丘地区卫生防疫站主治医师程富川,就是个“拼命三郎”式的人物。1965年,他从河南医学院毕业。20年来,他不倦地追求,勤奋地工作,确实有一种为理想而拼搏的精神…… </h3><h3> 1970年,疟疾病在苏、鲁、豫、皖、鄂五省蔓延,而商丘是疫情较重的地区。全区205万人患疟疾,有的公社发病率竟达50%以上,致使成熟的庄稼无人收割。程富川和其他防疫人员,不顾“四人帮”挥舞的“白专”大棒,火速赶往疫区,探索征服疫病的方法。</h3><h3> 当时采用的措施是普遍服用预防药,但有的人怕反胃,有的人有顾虑,总想逃避服药。程富川一手端水,一手拿药,一个个地动员群众服药。</h3><h3> 看到这么多人遭受疟疾的折磨,贻误生产,程富川心潮翻滚:难道不能想出更妥当的办法,驱除病魔,解除人民的痛苦吗?</h3><h3> 夜阑更深,程富川的房间里灯光明亮,窗纸上映出他伏案疾书的身影,有时直到朝阳冉冉东升…… 太阳升起又落,落了又升,日日夜夜,周而复始。</h3><h3> 大量的查阅资料,严格的动物实验,谨慎的小范围试点,程富川和其他同志一起,终于研究成功了用乙氨嘧啶药盐防治疟疾的方法,为防治疟疾开辟了新路。</h3><h3> 为把药、盐按比例均匀地掺合在一起,烈日酷暑,他头戴草帽,手持大锨,和工人们一起翻拌药盐;百把斤重的盐包,他往肩上一扛就走。</h3><h3> 为了寻求蚊子越冬的规律,摸清蚊子的栖息场所,程富川钻地窑、下水井、进猪圈,一身泥土,一身汗水。</h3><h3> 为了摸清疟原虫在人体内的活动和变异规律,彻底消灭疟疾,程富川毅然决然地在自己身上进行疟疾感染。预想的发作期过去了,他没有发病;直到次年6月,程富川才突发疟疾。他不打针、不吃药,忍受着高烧的折磨,一场、两场……直到发作了6场,程富川才服用抑制性的药物——氯奎。当他的爱人劝他服用根治药物“百奎”的时候,他说:“研究成果想准确一点,非要自己吃苦不可。”原来,他这是为了多发作几场疟疾,让体内的疟原虫成熟,再进行感染蚊子的试验,以完成一个循环。</h3><h3> 两个月后,程富川再度复发三场疟疾。</h3><h3> 正是1980年8月的一个周末,程富川忍受着体内阵冷阵烧的煎熬,面色腊黄,身裹棉袄,缩在西去的列车上,由爱人陪同,到郑州去作感染蚊子的试验。他们赶到郑州,顾不上吃饭、休息、直接赶往医学院。当程富川拖着疲惫的身子坐到实验室里,将颤抖的双臂伸进养蚊茏时,数十只饿了两天的蚊子一拥而上,他的爱人转过脸去,不忍目睹;旁边的老教授、青年护士也都感动得热泪盈眶。鸦雀无声的实验室里,只有瞿梦清讲师说了句:“老程的精神呀,真是……”</h3><div> 程富川呀程富川,他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以血、以汗、以生命,与人类的敌人——疟原虫作战;就是以这种“拼命三郎”式的献身精神,来从事自己热爱的卫生防疫事业。</div><div> 凭着这种精神,他和同志们密切合作,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获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div><h3> 几年来,程富川独自或与别人合作撰写了31篇科研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热带病学会与卫生学会会刊》、《中华医学杂志》等国内、外刊物上,先后七次获省级科技成果奖。</h3><h3>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他在国内首次发现除存在短潜伏期的疟原虫外,还存在长潜伏期的疟原虫。去年底,在贵阳召开的全国学术会议上,他研究的这一课题通过了鉴定,受到专家们的致称赞。</h3><h3> 由于他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商丘地区的疟疾防治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1979年到1981年,经中央、省有关部门三次考核,全区的疟疾发病率已低于国家标准。</h3><h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4年,省卫生厅授予他“河南省卫生防疫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同年10月,国家卫生部授予他“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h3><h3> 程富川前进的动力来自他坚定的理想抱负。他多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他还认为:为共产主义奋斗必须脚踏实地。今天,就应该立足本职工作,献身四化建设。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他对我们说:“我一定要努力!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 </h3><h3> (原载1985年5月15日《商丘日报》)</h3><h3>点评:(1)此稿是人民日报社驻河南记者站站长李杰见到我和齐永合写的程福川稿件后,进一步采访后写作而成,比我们写的原稿更加突出新闻价值。</h3><h3> (2)《人民日报》见报稿的通讯标题《舍己战“瘟神” 造福千万人——记商丘地区卫生防疫站主治医师程富川》,由主标题和副标题复合而成,比我和齐永合作采写原稿的标题《“拼命三郎”式的人物程富川》,制作得更加规范,也更能突出程富川的先进事迹。</h3> <h1><b>第九讲 新闻采写考试应用题常见类型</b></h1><div><br></div><div>应用文,在各种考试中均占较高的分数。同样,作为高等院校必考课《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应用文试题,作为新闻单位面向社会进行的招聘考试,乃至新闻工作人员考取记者证、晋升职称考试的应用文试题,所占分数无疑亦是较高。因此,无论是新闻专业的高校学生,还是新闻工作人员,都很有必要熟悉并掌握这类应用题的题型。 </div><div> 新闻采写考试应用题多种多样,但常见的类型不外乎是将通讯改写成消息,根据提供材料写成消息,针对消息、通讯写作评论等。</div><h3><b>第一节 将通讯改写成消息</b> </h3><div> 高等院校及新闻单位应聘考试时,经常出此种题型。这里将我采写的同一件事但体裁不同的两篇文章同时刊出,以供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人参阅。</div><h3>1、通讯: </h3><h3><b> “拼命三郎”式的人物程富川 </b></h3><div>《水浒》里有个石秀,富有拼搏精神,人称“拼命三郎”。商丘地区卫生防疫站主治医师程富川,就是个“拼命三郎”式的人物。1965年,他从河南医学院毕业。20年来,他不倦地追求,勤奋地工作,确实有一种为理想而拼搏的精神…… </div><div>1970年,疟疾病在苏、鲁、豫、皖、鄂五省蔓延,而商丘是疫情较重的地区。全区205万人患疟疾,有的公社发病率竟达50%以上,致使成熟的庄稼无人收割。程富川和其他防疫人员,不顾“四人帮”挥舞的“白专”大棒,火速赶往疫区,探索征服疫病的方法。</div><div> 当时采用的措施是普遍服用预防药,但有的人怕反胃,有的人有顾虑,总想逃避服药。程富川一手端水,一手拿药,一个个地动员群众服药。 看到这么多人遭受疟疾的折磨,贻误生产,程富川心潮翻滚:难道不能想出更妥当的办法,驱除病魔,解除人民的痛苦吗?</div><div> 夜阑更深,程富川的房间里灯光明亮,窗纸上映出他伏案疾书的身影,有时直到朝阳冉冉东升…… 太阳升起又落,落了又升,日日夜夜,周而复始。</div><div> 大量的查阅资料,严格的动物实验,谨慎的小范围试点,程富川和其他同志一起,终于研究成功了用乙氨嘧啶药盐防治疟疾的方法,为防治疟疾开辟了新路。 </div><div> 为把药、盐按比例均匀地掺合在一起,烈日酷暑,他头戴草帽,手持大锨,和工人们一起翻拌药盐;百把斤重的盐包,他往肩上一扛就走。 </div><div> 为了寻求蚊子越冬的规律,摸清蚊子的栖息场所,程富川钻地窑、下水井、进猪圈,一身泥土,一身汗水。 </div><div> 为了摸清疟原虫在人体内的活动和变异规律,彻底消灭疟疾,程富川毅然决然地在自己身上进行疟疾感染。预想的发作期过去了,他没有发病;直到次年6月,程富川才突发疟疾。他不打针、不吃药,忍受着高烧的折磨,一场、两场……直到发作了6场,程富川才服用抑制性的药物——氯奎。当他的爱人劝他服用根治药物“百奎”的时候,他说:“研究成果想准确一点,非要自己吃苦不可。”原来,他这是为了多发作几场疟疾,让体内的疟原虫成熟,再进行感染蚊子的试验,以完成一个循环。</div><div> 两个月后,程富川再度复发三场疟疾。 </div><div> 正是1980年8月的一个周末,程富川忍受着体内阵冷阵烧的煎熬,面色腊黄,身裹棉袄,缩在西去的列车上,由爱人陪同,到郑州去作感染蚊子的试验。他们赶到郑州,顾不上吃饭、休息、直接赶往医学院。当程富川拖着疲惫的身子坐到实验室里,将颤抖的双臂伸进养蚊茏时,数十只饿了两天的蚊子一拥而上,他的爱人转过脸去,不忍目睹;旁边的老教授、青年护士也都感动得热泪盈眶。鸦雀无声的实验室里,只有瞿梦清讲师说了句:“老程的精神呀,真是……” </div><div> 程富川呀程富川,他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以血、以汗、以生命,与人类的敌人——疟原虫作战;就是以这种“拼命三郎”式的献身精神,来从事自己热爱的卫生防疫事业。 </div><div> 凭着这种精神,他和同志们密切合作,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获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 几年来,程富川独自或与别人合作撰写了31篇科研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热带病学会与卫生学会会刊》、《中华医学杂志》等国内、外刊物上,先后七次获省级科技成果奖。 </div><div>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他在国内首次发现除存在短潜伏期的疟原虫外,还存在长潜伏期的疟原虫。去年底,在贵阳召开的全国学术会议上,他研究的这一课题通过了鉴定,受到专家们的致称赞。 </div><div> 由于他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商丘地区的疟疾防治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1979年到1981年,经中央、省有关部门三次考核,全区的疟疾发病率已低于国家标准。</div><div>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4年,省卫生厅授予他“河南省卫生防疫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同年10月,国家卫生部授予他“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div><div> 程富川前进的动力来自他坚定的理想抱负。他多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他还认为:为共产主义奋斗必须脚踏实地。今天,就应该立足本职工作,献身四化建设。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他对我们说:“我一定要努力!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 </div><h3> (原载1985年5月15日《商丘日报》,1985年8月10日《科学时报》一版头题发表后,获《科学时报》好新闻奖,作者:张同德 齐永) </h3><h3> 2、消息: </h3><h3><b> 以自身为试体探索防疟规律 程富川赤心为民献身防疫事业 </b></h3><h3><b> 大幅度降低了商丘地区疟疾发病率,获五项省级科技成果奖 </b></h3><div> 程富川——一个令人敬佩的名字,在商丘地区传开。人们赞美他是无私无畏的卫生防疫战士,充滿献身精神的知识分子。</div><div>程富川1965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现商丘地区防疫站站长、主治医师。长期以来,他一直从事寄生虫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曾先后与其他同志合作在中外医学刊物上发表了30多篇论文,获5项省级科技成果奖。</div><div>1978年前,商丘地区发病率很高。为了尽快控制疟疾的蔓延,程富川和同志们一道夜以继日地翻阅资料,精确计算,在国内首次引用了乙氨嘧啶药化食盐的预防方法,取得显著效果,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div><div>在防治疟疾的过程中,为判定我省传疟媒介,他和同志们到蛟虫密集的黄河故道捕捉数千只蛟子进行解剖观察,在省内首次证实了中华按蛟是我省传播疟疾的重要媒介;</div><div>为摸清疟原虫在人体内的活动变异规律,他毅然在自己身上进行疟原虫感染试验。为使疟原虫能一代代传下去,他把胳膊放在蛟笼中,让上千只咬虫叮剌,疟疾发作后,他不吃药,不打针,忍着阵冷阵热的折磨自我体验、观察。经过多次试验,他和同志们终于首次用人工感染试验的办法证实了间日疟长、短潜伏期的存在,并首次在国内分离出二株生物学特性不同的间日疟原虫,为间日疟的防治提供了理论根据,分别获省卫生厅和河南省三等科技成果奖。去年,在贵阳召开的全国学术会议上,这一成果受到专家们较高评价。</div><div>多年来,程富川把整个心血都扑在了防治疟疾的事业上,做出了显著贡献。去年商丘地区的疟疾发病率由1970年的百分之四十八猛降到千分之零点二四。为人民和事业做出贡献的程富川,却把所获的科技成果奖金全部交给了站党支部。1984年,省卫生厅授予他“省卫生防疫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卫生部授予他“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div><div>(原载1985年10月29日《河南日报》一版头题,作者:路英香、张同德 齐永) </div><h3> 点评:将通讯改为消息,就要分清消息、通讯二者不同体裁。二者无论是标题、开头、作者署名位置,或是语言等各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此点可参阅消息写作一讲中通讯、消息的区别部分。如是让应试者根据提供的文字材料写成消息,亦可参阅消息写作一讲写作成文。</h3> <h3><b>第二节 根据提供材料写成消息</b></h3><div> 在试卷中,也经常遇到这种考题,让你根据提供的一组材料(或考生自己采访到的材料),写作成消息。</div><div> 商丘师范学院2012级播音主持专业三个班的期中考试,应用题就是出的这种题。题目及材料如下:</div><div> 题目: 阅读刘交交通讯及其它相关材料,结合(自己采访到的)刘交交近况,写成消息,要求:</div><div> 1、消息标题自拟规范;</div><div> 2、消息导语要规范,并将刘交交近况写进导语;</div><h3> 3、消息正文“六何”齐全,即写明人、时、地、事、因、果。</h3><h3>附 材料如下:</h3><h3>(1)记者宋亚威采写的通讯《90后女孩刘交交,“背”起妈妈上大学》(原载2012年11月20日《京九晚报》):
核心提示
“90后”女孩刘交交本来有着一个虽然贫穷但完整的家。但这在2010年发生了改变——在刘交交刚参加完高考的第二天,父亲因患食道癌离世。面对不幸,她没有向命运低头,靠自己微薄的助学金和打工收入维持着生活和学业,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这个残缺的家。
然而,不幸在她身上并没有结束。今年9月,手、腿残疾,精神也有些不正常的母亲病情恶化,患上了偏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她没有多想,毅然选择边上学边照顾母亲。刘交交携母上学的孝行很快在校园里传开了,爱心不断涌来……
(注:因篇幅较长,此处不宜全文转发)
(2)《周口晚报》关于刘交交带着妈妈上大学新闻刊发后引起的社会反响(注:全文略)
(3) 2012年11月22日“人民网 ”关于刘交交携母上大学的报道(注:全文略)
(4)2012年11月27日《东方今报 》关于刘交交携母上大学的后续报道(注:全文略)
(5)2012年12月21 日《京九晚报》关于刘交交携母上大学的后续报道(注:全文略)
(6)2012年度“感动商丘”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一一刘交交评选事迹简介(注:全文略)
(7)丁超、刘交交当选2012年第四季度“周口好人”(发表于: 2013年1月23日 《大河论坛》,此处略)
(8)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5月15日通报: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举办的2012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和由共青团省委、河南省青年联合会组织的第十七届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商丘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10级学生刘交交荣获201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并作为唯一的一名在校生荣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br></h3><h3><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因时间关系,商丘师范学院2012级播音主持专业三个班的学生当时只考了标题、导语,未要求写作正文)</span><br></h3> <h3><b>第三节 阅读并指出原消息存在问题,然后改写成较为规范的消息</b><br></h3><div> 阅读并分析下面一篇消息,至少指出该消息存在的3个问题,并重新拟定标题,写出一篇合乎文体要求、500字左右的消息。</div><div> 女大学生自强之星——刘交交</div><div>商丘师范学院刘交交同学带母亲上大学事迹感人,生活处境落魄但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成为商师自强之星。</div><div> 刘交交,周口鹿邑人,商丘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10级数学本科一班学生。她的父亲在2010年刘交交刚参加完高考的第二天患食道癌去世,母亲侯盘芝残疾,因病智障,妹妹正在读高中,奶奶已70多岁,家庭一度陷入困境。2010年9月入校后,面对不幸,她没有向命运低头,靠自己微薄的助学金和打工收入维持着生活和学业,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残缺的家庭。2012年9月,母亲病情加重,生活彻底不能自理,她毅然将自己的母亲接到学校附近,边上学边照顾残疾智障的母亲。她利用课余时间照顾母亲衣食起居、吃喝拉撒,自己则省吃俭用,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从不耽误课程。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知道刘交交携母上学的孝行后,高度重视,号召全校师生立足实际,认真学习刘交交同学的先进事迹,并切实做好帮扶救助工作。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员工以及社会各界纷纷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心,累计为刘交交同学捐款11余万元。同时,由300余名同学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自发形成,每天4-6人去为刘交交同学送热水,陪其母亲聊天、散步,打扫室内卫生等工作,轮流帮助刘交交同学一起照顾母亲。刘交交同学的先进事迹影响并感染者全校师生,全体师生自觉以先进为榜样,以典型为标杆,自强自立、刻苦学习、崇尚先进、勇于进取,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营造了“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div><div> 《京九晚报》以“商丘师范学院‘90后’女生带着偏瘫母亲读大学”为题,记述了刘交交同学自强不息,带着偏瘫母亲上学和该院师生积极为其奉献爱心的感人事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山东卫视、辽宁卫视、《人民网》、《新华网》等陆续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分别以《一个决定》、《同样的青春别样的人生》为题对刘交交同学的事迹进行了两次专题报道。因其感人事迹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刘交交先后获得2012年度“感动商丘十大新闻人物”、“周口好人”等荣誉。</div><div>今年五月,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举办的2012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和由共青团省委、河南省青年联合会组织的第十七届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商丘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10级学生刘交交荣获201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并作为唯一的一名在校生荣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div><div>答题如下:</div><div> 1、指出上述消息存在的三个问题:</div><div> 参考答案:(1)原消息标题是通讯标题,非消息标题;</div><div> (2)原消息导语里未写清楚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基本事实,即刘交交带母亲上学之事。</div><div> (3)导语里也没写上刘交交最近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荣誉之事实,把这一最重要的事实淹没在了正文结尾,不符合倒金字塔结构的基本要求;</div><div> (4)刘交交是2012年度“感动商丘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并不是2012年度“感动商丘十大新闻人物”。</div><div> (5)刘交交荣获“商丘师范学院十大应天学子”荣誉称号,并不是商师自强之星。</div><div> 2、消息写作如下</div><h3> (1)标题、导语撰写正确,较为规范——包括应将最具有新闻价值的最新事实,即上述第(2)、(3)条写进导语里。</h3><div> (2)消息正文写作规范,新闻五要素齐全,新闻真实、可靠。 </div><div>(注:此为商丘师范学院2012级播音与主持专业2013年底考试试题)</div><div><b>第四节 针对消息、通讯写作新闻评论</b></div><h3> 针对消息或通讯写作新闻评论,也是常见的一种考试类型。其办法就是采用新闻评论立论的常用之法,即借用新闻由头引出论点。此方面内容可参见第七讲“评论写作”部分中的举例——时任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李德民,在看过我采写并刊发于《人民日报》的特写《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后写作的评论《从文明角度看吃喝》。</h3> <h1><b>第十讲 感悟新闻采写(总结) </b></h1><div><br></div><div> <b>第一节 热爱新闻事业</b></div><div>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弄清、弄懂了学习新闻有什么好处,才能化成自觉行动,做到业精于勤。</div><div> 大量事实证明,学好新闻采访与写作,做好新闻工作利国家、利民众,利单位、利自己。要真正热爱新闻,把其当作自己奋斗终身的事业——这是我多年来从事新闻工作的深刻体会。关于学好新闻有什么好处,我在第一讲已经详述,此处不再多谈。</div><div><br></div><div><b>第二节 要想作好文,首先做好人</b></div><div> 要牢记穆青“勿忘人民”的教诲,真正当一个人民记者。此观点已在本人所写《从穆青教我当记者感悟记者成长之路》中专门谈及,此处亦不再详谈。</div><div><b><br></b></div><div><b>第三节 应当学好的新闻采写基础知识</b></div><div> 仅就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础知识而言,我深切体会到至少应当做到这么几点(这里虽然分为采访、写作两部分,但实际两者互有交叉,不能截然分开)。</div><div> 一、采访:</div><div> 1、“新闻敏感是记者对事实的新闻价值的敏锐的发现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见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丁柏铨主编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第54页,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div><div> 首先,新闻敏感又被人们称为“新闻鼻”,西方一些新闻学者称其是天生的,而我们作为唯物主义者,认为它是可以经过后天培养提高的。穆青曾经说过:“我觉得记者的责任感是最重要的。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感,这是记者最主要的两条……新闻敏感呀,政治观察力呀,都是由这两条派生出去的。”我从自己的记者生涯也认识到,穆青“勿忘人民”的新闻价值观确是新闻价值的核心,是记者增强新闻敏感的有效途径。</div><div> 其次,见多识广甚至坎坷不平的生活阅历是增强新闻敏感的有效途径,但我们不要求也不可能每位记者都要历经人间苦难,自觉地、多多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在“三贴近”的过程中增加生活阅历增强与群众的感情当为有效之法。古人云:“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海中得蛟龙”。记者只有踏踏实实地深入一线采访,才有可能写出具有社会影响的好新闻。</div><div> 另外,就是在反复的新闻实践中用新闻价值的标尺衡量:凡遇到新闻线索都要主动地用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夏琼提出的新闻价值的 “六要素”(即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也有的学者如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贵提出新闻价值具有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等“五要素”,内容基本一致)逐一分析,择优处之,并在采、写、编的整个过程中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读者,始终考虑新闻价值,处处突出新闻价值。长此以往,就会慢慢懂得新闻价值,逐渐增强新闻敏感;</div><div> 2、采访的方法各异,但采访以及写作的内容无非是新闻“五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因,如有结果还要加上“如何”,即“何果”,这就成了新闻“六何”。新闻写作时也必须考虑“六何”是否一一交待清楚,使读者明白无误。这,也是确保新闻作品真实无误的唯一方法,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没有真实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新闻。</div><h3> 3、采访贵在搭“桥”。“记者是社会活动家”,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面对陌生人如何聊起话题,开始采访,这就牵涉搭“桥”的问题。在采访时找到一个与采访对象共同认识的人或物、地等,在刚刚聊起时就有了共同话题,有了亲切感,便容易进行采访。</h3><div> 二、写作:</div><h3> 1、“万丈高楼平地起。”新闻的四种体裁——消息、通讯、评论、新闻摄影中,最基础的、用得最多的就是消息,美国新闻史学者莫特称其是“报纸的心脏”。初学新闻,切莫好高骛远,直奔长篇通讯,结果往往会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其实,消息是各种新闻体裁的基础。我们学会了消息写作就等于新闻入了门。所以一定要下功夫学会、写好消息,扎扎实实打好新闻写作的基础——消息;</h3><h3> 2、消息写作的结构有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要花大气力写好标题、导语。因为,“题好文一半”,“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对于消息文本而言,它是其中特别注目的部分”(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丁柏铨芽《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245页),而“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出水平,那么,他就没有水平。”(美国内华达大学新闻学副教授威廉·梅茨:《怎样写新闻——从导语到结尾》,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1页)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如果标题、导语写得不好,编辑可能没有看完稿子就把它扔进了废纸篓,读者则会跳过这段新闻而去关注别的。在导语写作时,借用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的话说,要有两点:“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广播出版社1981年版,第105页)。作为刚刚学习新闻的同志,我主张多多练习实题主标题和第一、二代导语,不要好高骛远,急于写作虚题主标题和第三代导语。标题、导语的基础打好了,砸实了,新闻写作能力自会水到渠成;</h3><div> 3、通讯写作需注意三点:</div><div> 一是建议初学者从特写、新闻小故事入手练习通讯写作。通讯分为叙事记叙型、调查分析型、谈话实录型三种类型。其中,叙事记叙型通讯最为常见。而叙事记述型通讯,又分为新闻小故事、特写和大型人物通讯三种,其中,大型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大,最能显见作者的写作功底,但较难上手,而特写、新闻小故事相对好写。如果初学者从特写、新闻小故事入手练习通讯写作,对新闻价值、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掌握颇有益处,对将来写好大型人物通讯也能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div><div> 二是以情感人,在“情”字上下大功夫。通讯效果具有多层性,而使读者受感动,受感染是通讯独具的效果。大量事实证明,要想感动读者,先要感动自己。“如果不是情深深,就不会意切切”,“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验受访者的心态,这样才能对采访对象的生活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写出深刻和感人的新闻报道。”(见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作者要与读者换位思考,真正地“勿忘人民”,与人民群众建立浓厚的感情,与人民群众在心灵上息息相通,才能发现感动自己进而感动读者的素材。需知,用心写出的东西与生拼硬凑的东西绝不一样。正如鲁迅先生在《而已集·革命文学》一文中所言:“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div><div> 三是泼墨浓写新闻细节。细节能传神。美联社记者休.马利根指出:“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去。”这种细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细节,而是记者深入采访、挖掘出的既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时代特征,又能感动得痛哭流涕不能自已进而感动读者的生动细节。在通讯写作时,对于这种细节的描写,记者应该带着感情一气哈成,且不惜笔墨,泼墨浓写,即使一个字占居一行也在所不惜。而消息写作也应当简略写明体现人物(事件)特征的细节,体现新闻完全用事实说话的特点。</div><div><b><br></b></div><div><b>第四节 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b></div><div>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丁柏铨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这样谈及新闻写作的创新:“新闻的本质就是真实及时地反映客观事实。新闻写作必须充分体现新闻本质所提出的要求:真实、快捷、新鲜、简明、深刻,必须体现以下三个特点:讲究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具有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体现针对性(信息、知识、思想)。这些特点要求新闻写作时刻保持新鲜,以快速准确的信息、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尽可能体现新闻的本质。”</div><div>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新闻写作当然应当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我们在第五讲《消息写作与会议新闻》中谈到过的消息虚题主标题、第三代导语等都不失为一种创新。而互联网刊登的某些通讯标题、电视屏幕下方依次出现的一句话新闻,也不失为有益的创新尝试。具体来讲,就新闻写作方法而言,创新包括:一是报道角度的创新。如商丘电视台曾以我数次搬家后的变化反映人民生活的逐渐提高,自然比单纯空讲好得多;二是表现手法的创新。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运用叙述与评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深入反映新闻事实(事件),在问世时无疑有着创新的性质;三是文本结构的创新。如有的与会记者以日记形式报道重要会议,令人耳目一新;四是新闻语言的创新。如有消息以《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面》为题,报道雾霾,颇为形象。商丘科技学院的学生精心炼字,写出标题《揽月湖“揽”出科院新气象》,亦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div><div><br></div><div><b>第五节 多采访、多写作、多投稿,勤于实践</b></div><div> 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丹.拉瑟认为:学习报道的最好方法就是走出去报道新闻。学习写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写作。这里没有什么新奇和深奥的东西。 </div><h3> 1999年11月17日,在我找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题写“商丘日报”报头时,他也给我题词:“天道酬勤”。当我说到我很热爱新闻,为了学新闻,我用大字报形式抄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等范文,一睁眼就看就背,逐渐走上新闻之路;当我身患败血病垂危之时,还趴在病床上写着新闻时,他鼓励我说“我这就写对了嘛 !”</h3><div> 商丘市睢阳区领导在新闻培训班上还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情:某乡一位教师热爱新闻,他一篇又一篇地给《河南日报》写稿,但屡投不中,一篇不行,两篇;两篇不行,三篇,甚至于投寄了99篇、100篇,也是石沉大海,但他坚持不懈,依然投稿不止,最终,他的大作见诸报端。《河南日报》刊登此文的标题即是《百篇不用不灰心》。</div><div> 最后,请同志们再看一看1987年12月12日《商丘报》刊登的由我采写的消息《全区24名通讯员转为干部》:</div><div> 竞争机制引进新闻工作</div><div> 全区24名通讯员转为干部 </div><div>“你今天见报一篇稿,明天我就可以发射一颗原子弹。”柘城县慈圣乡武楼村农民陈继周,在18年前听过这样的讽刺话。 </div><div> 如今,打赌者未能兑献诺言,而他却放了一颗“原子弹”——上个月,他因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表稿件1200多篇,而被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div><div> 日前,记者从地区劳动局获悉;1985年以来,全区已有24名通讯员,作为闲散科技人员被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这些同志,均发表多篇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好新闻,被评为地区以上模范通讯员。</div><div> 商丘市运输公司工人通讯员戴明,月工资52元。为从事新闻摄影,他省吃俭用,积攒600多元,于去年8月买了一架日产135相机,还自费购买相纸、胶卷等。仅去年1至11月份,他已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省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商丘报》等中央、省、地级新闻单位发表稿件114篇(幅)。上个月,他已被录用为国家干部。 </div><div> 去年以来,天寒地冻,商丘地直机关及一些县、市却掀起了“新闻热”。夏邑县桑固乡一位农村女青年,卖掉75公斤小麦,自费来商丘市参加商丘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地区交通局、市广播电视局、酒精厂等单位纷纷举办新闻培训班,邀请编辑、记者授课。</div><div> 此消息见报后,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后经宁陵县农业银行李道顺同志推荐,河南日报社创办的《新闻爱好者》杂志转发了此文。商丘日报社也由老社长李广瑞评点转介了此文。这里不再对其写作方法详细讲解。单就其“天道酬勤”的意义而言,新闻不仅仅是我们的一份工作,一只“饭碗”,也不仅仅是党与人民的事业,更应当是我们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相信每一个同志如果拿出“百篇不用不灰心”的精神,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新闻业务上,都有可能像他们那样放上一颗“原子弹”!</div><div> 我期待着!因为,毕竟新闻界老前辈穆青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记者成才之路——“勿忘人民”;毕竟新闻界老前辈邵华泽说过这样一个被历史屡屡证明的真理:“天道酬勤”!</div><div> 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div><h3> (张同德 写于河南商丘 2011年6月4日起笔,2014年5月28日完稿,并上传至张同德网易博客) </h3> <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line-height: 36px; text-align: justify;"><b>附件一: 齐心架起科技桥</b></h3><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er;">一一本报农村部免费举办土豆技术培训班的启示</span></h3><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br></div><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一)</h3><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吃过醋八饭,就把年货办。”虽然时已农历腊月十六,正值立春,又是个星期天,一向平静的报社编辑部大楼,却骤然拥进100多位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农民。他们进城不是慌着置办年货,而是专程赶来参加商丘日报社农村部免费举办的士豆栽培技术培训班的。</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时针刚指到8时,报社大门口就有了5位农民。记者询问得知,他们中的4人是天不亮起身,从几十公里外赶来的。其中一个来自柘城县的农民还说,他惟恐误事,昨夜住进了临近报社的一家宾馆。</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农民陆续而来,大大出乎组织者的估计,原先安排的容纳30人的小会议室显然不行,就改到四楼大会议室,八九十个座位呼啦啦一下坐满,有空隙的地方依然站着后来的农民。</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培训班开始了。诺大的会议室里,100多位来自全区各个角落的农民,或坐,或站,有的摊开笔记本,有的伸长了脖子,都在专心地听讲。地区农科所助理研究员李兴明有备而来,从土豆的选种、整地和播种,到田间管理及收获,讲得细致而易懂。讲课中,不时有人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李兴明都微笑着一一解答。</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培训班结束之际,李兴明示范土豆切块制种技术,学员们呼拉一下围上来,险些把桌子挤翻。下课后,李兴明走到哪里,人群就跟到哪里。原准备的技术资料发完了,加印的资料又被一抢而光。为抢到技术资料,农民们把专家挤到了凳子上、墙角里,弄得满头冒汗……</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一直到下午两点,报社农村部及地区农科所的同志都没顾上吃饭,都被农民求知的动人场面感染着,预订、签协议、公证等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应大家的要求,农科所的同志拉来2400公斤土豆种,不到一个小时被抢购一空。</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不办年货学科技!”看着眼前科技春潮涌动的场面,记者生出这样的感慨,便与几位农民扯起来。</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柘城县牛城乡宁庄村农民王木臣说:“现在我们农民致富无门,弄俩钱不容易。科学种田是我们的强项,这次土豆培训班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怎能错过!平时都是吃好面馍,过年也没啥稀罕的,倒不如赶来学点技术实用。”</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夏邑县太平乡农技站站长李宪海说:“这件事办得很好,确实给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div><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二)</h3><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这次活动是如何出台的呢?</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去年年底,商丘日报社农村部编发了一条有关河北巨葱的消息,随后陆续有些反响。12月5日,虞城县店集乡魏堌堆村农民李良忠、赵从运闻讯赶来。他们乘车赶到商丘市凯旋南路报社原址时,已是上午10时。两人一打听才知道报社已经搬迁到归德南路,便徒步寻找,一直走到南京路,才发觉走错了路,便又折头向东再向北。步行来到报社时,已是12时15分。路上,李良忠的脚磨出了血泡,两人边走边祷告:“但愿能见到农村部的人……”</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听了他俩的叙述,农村部的编辑们深受感动,向他们详细介绍了该葱的有关信息。他俩感激地说:“你们真是农民的贴心人……”并且询问是否还有更多的致富门路。</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这件事对农村部同仁震动很大。看来,农业科技等部门有“真货”,而农民被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坑苦了,致富无门,这中间严重地存在着科技棚架问题。</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编辑们寻思,商丘地区是农业大区,而《商丘日报》作为地委机关报,理应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宣传力度。去年,报社专门成立了农村部,今年初又推出农村版,报社领导的良苦用心就是想充分利用好这一宣传媒介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我们农村部同仁除了在每周四出版的农村专版上辟出一个整版刊登致富信息外,还应当积极探索解决技术棚架的路子,为千百万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全区富民工程的实施尽点微薄之力。</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为此,大家首先把目光盯在了地区农科所。去年6月,农村部曾在报纸上编发一条消息《种植马铃薯:农民致富的好项目》,接着又登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农民来信来访询问者不断。一次,商丘日报农村版主编、农村部主任张同德碰见李兴明,谈了免费举办技术培训班想法后,李兴明很感兴趣。原来,他正有苦衷。他说,农科所在商丘县郭村镇的实践证明,种植土豆是一项农民致富的好项目,但苦于推广不开,他们为此想到了建立种子推广网络,他曾发动人员到公共汽车上散发技术资料,甚至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入村宣传,但收效不理想。</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就这样,为农民致富搭桥铺路的使命感把报社与农科所连在一起。这一想法,得到报社社长李汉聚和王学思、张兴元、李学民等社领导的大力支持。李汉聚同志不仅听取了汇报,还三次跑到农村部安排此事。他说:“这个路子可以探索一下,要真正为农民办些实事!”王学思等领导也说:“一定要保证农民利益。不仅举办土豆技术培训班,以后还要举办小麦等多种项目的技术培训班。”</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于是,从去年12月28日开始,《商丘日报》连续3次刊发了《关于免费举办土豆技术培训班的通知》,农村部的同志们决定,与农科所等部门联合,为农民靠种植土豆脱贫致富提供“一条龙”式的系列化服务。</div><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 (三)</h3><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紧紧张张的一天培训班结束了,但连日来到报社询问土豆栽培事宜的农民依然不断。</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此次培训班举办当天,销售、预订早双一号、早双二号土豆良种近1万公斤。</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出人意料的尝试,其意文远不在此。由此给人们的启示倒是令人回味的。</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科技推广部门与新闻媒介联合为农民致富铺路架桥,不失为一次有益的探索。在报社党委的领导下,商丘日报社农村部成功举办这次土豆技术培训班,从一定意义上说,为如何解决科技棚架问题寻找了一条新路子。</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在这次培训班上,预订土豆种子量最大的是永城县太丘乡丘庙村的同行3人。他们都是村里的领导,从《商丘日报》上看到免费举办培训班的消息后,他们认为种植土豆是该村群众致富的好门路,几个村领导一商量,并征求了全村村民组组长的意见,特意赶来参加培训班。他们当场交了200元订金,预订了5000公斤土豆种。村民兵营长夏明辉说:“我们相信咱党报说的,这是为咱农民办好事的。”</div><div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从举办这次培训班之事,编辑同仁认为,也探索出一条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报纸,如何真正地为群众服务,把报纸办到群众心中的路子。永城矿务局职工孟繁才说:“我家是农村的,这次来就是为家里学些技术,买些种子。你们报纸这样做,群众最欢迎了!”</div><p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原载1996年2月15日《商丘日报.农村版》一版头题,作者:张同德 郭文剑 李道君)</h3> <h3><b>附件二: 写在大地上的篇章
——记地区拔尖人才、商丘日报农村版主编张同德
</b></h3><h3>“勿忘人民”——这是四年前,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在商丘日报农村版主编、农村部主任张同德采访本上写下的赠言。
如今,这四个刚劲有力的字连同与穆青的合影,就端端正正地挂在张同德办公桌的上方,像灯塔,像甘泉,更像战鼓,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滋润着他的心田…… (一)
“街上有卖窝窝头的。”1985年的一个星期天,张同德听家里人谈起这一“笑话”。
当时,全国正开展形势教育。“以小见大,这真是一个有说服力的见证!”同德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他想起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自己啃树皮,吃棉籽,饿倒在去挖野菜的路上;
他想起了,上小学时,因饥饿与妹妹偷吃母亲留作抹鞋底用的一点面糊,母子三人抱头痛哭;
他想起了,在虞城县李老家、杨集等知青点吃窝窝头蘸盐水……
正是有过这种经历,他对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后,人民群众的生活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感触至深。
他深入采访,精雕细刻,写就了一篇全文仅415字的消息《商丘市居民争相购买窝窝头》。
此文在《商丘日报》发表后,《文汇报》、《北京晚报》等相继转载,中国新闻出版社等出版的书籍相继刊登。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秘书长王茂亮等纷纷撰文,赞誉这篇“以新取胜,以小见大的经济报道”是“上乘之作”。
时值《商丘日报》创刊之初,张同德以这篇获得全国地报好新闻的“窝窝头”一炮打响。
然而,为了这一“炮”,张同德——这个出生于黄河故道腹地民权县普通农家、掏粪工人的儿子,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为了尽快学到新闻知识,在他居住的半间房子里,挂满了他认真抄写的新闻范文。他一进屋念,晚上睡不着念,一觉醒来还念……
同德因患破伤风(注:实为破伤风因起的败血症)被连夜送往地区医院。住院期间,同病房的两位病友相继进了太平间。生命垂危时刻,同德依然惦挂着新闻。刚拔下吊针,他就从上衣口袋里掏出草稿,趴在病床上修改。写一会儿,脸白、出汗,胸闷、手颤,休息一会儿,再趴下写……
对新闻事业的无比执着,使张同德刻苦自学奠定了扎实的新闻功底。《人民日报》一版,《工人日报》、《河南日报》等一版头题屡屡出现他的名字,先后受到国家交通部、省交通厅、河南日报社、地委、行署的表彰。1984年,商丘日报筹备时期,张同德即调入报社。
(二)
1986年4月15日,那是中顾委委员、新华社社长穆青第四次走访自己报道的林业劳模、宁陵县石桥乡农民潘从正不久,张同德与地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一起来到了潘劳模的家。
他们谢绝了县委宣传部安排在县委招待所吃住以及“带被子下乡”的好意,执意住在了潘劳模的家里用高粱秸搭的地铺上。呼吸着牲口铺散发出的气味,听着牲口嚼草的声音,与潘从正一家人促膝谈心,同德觉得自己的心与农民融在一起了……
从此,像穆青一样,同德也与潘劳模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经过四年的苦心积累,终于写出一篇获全国林业好新闻一等奖、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绿丝带结下的友情——记新华社社长穆青和农民潘从正的友谊》。河南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银波撰文赞道:“这篇优秀新闻作品的成功之处是题材难得,立意高远,情深意浓。”
1991年1月,穆青同志在新华社新闻大厦办公室两次接见了张同德。这个在新闻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对张同德吃住在农家的采访作风给予赞扬。“深入下去和群众建立感情,你就会觉得值得——一辈子和群众滚在一起都是值得的!”穆青又在同德的采访本上题词“勿忘人民”,语重心长地给予鼓励。
后来,同德写成专访《“勿忘人民”——访新华社社长穆青》,经穆青同志亲笔修改后发表。原河南省委书记侯宗宾对这篇文章提到的林县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退休后生活艰难的情况十分关心,积极予以解决。
谈起一次次的采访经历,张同德深有感触地说:“为了采写《淮海故地新决战》,在全省最早报道商丘人民全力支持京九铁路建设以及抓住京九机遇迈出的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早在1993年5月我就冒着漫天风沙,深入筑路工地采访工人、农民;为了采写通讯《水!水!!水!!!》,我夜宿商丘市道北体育场后面的工人家中,目睹他们深夜接水的艰辛;我也曾住过宁陵县石桥、商丘县勒马、柘城县洪恩等乡村干部或农民的家里。在那里,吃的自然没有自家的饭菜可口,也没有宴席上的菜肴丰盛,被褥也不太干净,有时候黑乎乎、油腻腻的,一股霉味呛得人难以入眠,可谓苦在其中,但也乐在其中。其欢乐,其意义,不仅在于采写了产生一定效应的新闻作品,也不仅在于获得了多少篇省级以上的好新闻,更重要的在于——与人民群众建立了一定的感情,这使我终生受益。” (三)
“群众的信任才是最高的奖赏!这是无形的勋章!”张同德常拿穆青说过的这句话激励自己和说给别人。
宁陵县张弓北村大上村办企业,一颗璀璨的乡村之星锋芒毕露。1995年3月,张同德获悉后,与另外两位同志一块深入到张弓北村采访。他们在深入采访的同时,又结合各自的见识为该村提出了建议,并积极出面为该村协调关系,与北村人建立了浓厚的友谊。北村党支部、村委会决定聘请同德为该村总顾问,另两位同志为该村顾问。
1996年,《商丘日报》推出每周四出版的农村专版。张同德策划,拿出一个版面,题名“致富金桥”,加大信息量,为农民朋友提供更多的致富信息。
他还倡议,由农村部免费举办春土豆栽培技术培训班。此事受到了地委、行署领导和广大农民朋友的称赞。
与同德同事多年,常听他自嘲自己是一棵小草——一棵在石头缝里弯弯曲曲迎着阳光生长的小草。现在,这棵小草已经果实累累,俨然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他采写的新闻作品在全国、全省先后32次获奖,其中国家级奖励10篇次;写作的论文在全国经济新闻研讨会等多次学术会议上交流,并在刊物发表21篇次,《中国自学人才荟萃》等多部辞书收录了他的事迹。
他连续两届被地委、行署命名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并荣获全国自学成才奖和全省高等自学考试优秀毕业生、全区优秀新闻工作者、“十佳记者”等称号。
一摞摞荣誉证书,摆放在同德的书架上,但他并不满足。他说:“我要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大地上的青草哺育着如牛一般的我成长,我亦要像牛一样默默无闻地耕耘于大地!”
(原载1996年2月8日《商丘日报星期刊》第一版,作者:刘建远 郭文剑)
(注:《95’中国新闻年鉴》、《新闻出版报》(1998。1。2)、《中华新闻报》(1998。6。8)、《河南新闻出版报》(1997。4。7)(1998。1。27)、《新闻爱好者》(1992年第12期)、《学习与宣传》(1992年第八期)、《京九晚报》(2004。11。8)等,也载文介绍过张同德的事迹,此处略。这里仅刊一文,旨在说明学习新闻对自己成长确有好处。)<br></h3> <h3><b>附件三、</b><b> “勿忘人民” </b></h3><h3><b> 一一访新华社社长穆青
</b></h3><h3>中顾委委员、新华社社长穆青,身着银灰色中山装,宽阔的前额上布满了皱纹,清癯而精神。他的背后,是一排书柜;面前的办公桌上,放着刚刚送达的《海湾战争快讯》。
1月10日及23 日,穆青同志在新华社五楼办公室里,接受了我的两次单独采访。在近两个小时的谈话中,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开怀畅谈。平缓的话语,似甘冽的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
</h3><h3><b>业绩是群众创造的
</b></h3><h3>釆访从记者成才之路谈起。
“不要只讲成才,不讲出发点。”穆老上身微欠,两眼俯视。
他谈到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新闻事实的主体。“许多东西都是群众的创造,靠记者发现,真实及时地把他抓出来,记者的奉献就在这里。很多业绩都是群众创造的,人家焦裕禄干的,我们不过抓住真实的事情,把他再现出来,如此而已。”
“比如《抢财神》,再简单不过了。扶沟的同志把它当笑话说了。你留心了,找他一谈,就写出来了。”
“写这些,都是记者职责的驱使,我们没有考虑自己成才不成才!”
“中央鼓励成才,我们当然提倡造就名编辑、名记者。但是,现在有的年轻人不愿深入群众 、深入生活,不下苦功夫打好基础,改造自己的思想,就好比拔苗助长。光想走捷径,就会走错了路。如果只考虑自己成才,也许永远成不了才。倒是那些不考虑自己、一心想奉献的人,关心、热爱群众 ,为群众分忧的人真正能成才 。”
“就说斯诺吧。他不考虑自己成才不成才,到中国的陕北采访,从而写了《西行漫记》等举世闻名的作品。”
</h3><h3><b>我们应当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疾苦
</b></h3><h3>穆青同志谈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时,他说:“我们记者总是为人民服务的,总是关心群众疾苦的,要考虑怎么为他们服务,怎么更贴近……”
穆老提到林县农民任羊成。他说:“任羊成是修建红旗渠的特等劳模。当时林县流传一句话,叫做‘除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他用绳子捆住腰,吊在悬崖上,放炸药,去危石 ,天长日久,勒得腰部血肉模糊。我去看他时,让他掀开衣服看看,已经两三年了,还有一圈老茧……回来赶上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我没写成……
前些时候,安阳日报两个记者去看他。他日子很艰难,连个收音机都没有,棉袄袖子露着棉花……我们怎么能忘记这样一些人民的功臣呢?”
办公室里静得能听到我俩的喘气声。穆老的两眼亮亮地,噙着泪花。
“起初,他不愿意接受两个记者的采访,后来看到他们捎去的我的照片,他哭了……前几天,他专程来北京看我,给我带了十几斤绿豆、小米,布袋还是烂的!”
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我看见---窗台上放着一只缀着补丁的小小的布袋。
</h3><h3><b>和群众息息相关,</b><b>才能有一种力量推动自己前进</b></h3><h3>“和群众息息相关,才能有一种力量推动自己前进。”穆青同志恳切地说。
“我上次去兰考,写了《人民呼唤焦裕禄》,呼唤焦裕禄,这是人民的声音……你注意到了吗?我在文章结尾写了包公祠……”
“上个月,某县几个农民受乡亲推选,带着锅碗瓢勺来北京见我。”说着,他把头偏向右方:“就在这里,一进门,他们扑通扑通跪下了。我说,我不是老包,不能解决具体问题,他们说俺们就是想让您知道知道。”
“最近有两个山西广播电台的记者,花几个月的时间徒步采访,从山西到内蒙古,沿着群众解放前逃荒要饭‘走西口’的路走了一趟。他们钻山沟采访,人家把他们当成骗子,说‘记
者都是车接车送的。哪有这样的记者呀,一身水一身泥的!”他们吃住在农村,弄得不像样子,但是受到很多锻炼,看到了那个地区的历史变化……”
说到这里,他若有所思:“现在,记者深入群众 、深入 生活的太少了。”</h3><h3><b>群众的信任才是最高的奖赏</b></h3><h3>穆青同志深情地提起了宁陵农民、林业模范潘从正:“听到他去世,我是掉了泪的。潘从正勤劳、坚毅、质朴,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美德。”
“焦裕禄、潘从正这些人,群众不会忘记;记者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群众也不会忘记。深入下去和群众建立感情,你就会觉得值得。一辈子和群众滚在一起都是值得的!”穆青同志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穆青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曾在《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中讴歌潘从正缀网劳蛛的精神 ,在北京家里热情接待过潘从正,并四次去宁陵农村看望这位老人。在1986年他第四次看望潘从正并说还要再来时,85 岁高龄的老人记住了这句话。从此,老人时常一手拖着装满土的布袋,一手拿着铲子,趴着,爬着,修补去林场的50米坡路……想到自己亲眼目睹的这一情景,我的鼻子一酸。
我们谈起了新闻界正在评选的最高奖一一范长江新闻奖。穆青抬高了声音,果断地说:“范长江新闻奖也好,什么金牌银牌也好,都不是最高的奖赏。群众的信任才是最高的奖赏 !这是无形的勋章!”
“群众的信任才是最高的奖赏。”这是一位1937年参加革命的老战士的肺腑之言!是一位人民的记者的毕生追求!它不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干部、每一个记者的座右铭吗?!
我请求与穆老合影。他欣然应允,并在我的采访本上题词一一
勿忘人民
穆青
1991.1.23
和煦的阳光透过茶色的玻璃窗,倾泻进办公室,照着穆青同志的题词,显得分外明亮。
(原载1991年7月8日《新闻出版报》,作者:张同德)
(注:此文系统记述诠释了穆青“勿忘人民”的思想,并由穆青本人亲笔修改,亲自审阅、把关)<br></h3> <p><b>附件四:</b></p><h5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江泽民说:“任羊成了不起!”“不要忘记修渠的人们!”</b></h5><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穆青流着眼泪说:“我们怎么能忘记这样一些人民的功臣呢?”</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侯宗宾说:“真不行,我用自己的工资去负担他们!”</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情系任羊成</b></h1><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腰系绳索,手持钢钎,凭着一根从山顶垂吊下来的腕口粗的绳子,在崖间飞荡。钢钎一点,滚滚碎石似流星飞泻;双脚一蹬,矫健身影如雄鹰凌空──这,便是电视连续剧《难忘岁月.红旗渠故事》中孙二旺的生活原型、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在虎口崖工地除险时的情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春节前夕,我再访任羊成,不由得想起了8年前穆青因他流下的眼泪,想起了记载着侯宗宾关切话语的来信,更想起了江泽民总书记“任羊成了不起”的评价和“不要忘记修渠的人们”的谆谆教诲。</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穆青流着眼泪说:“我们怎么能忘记这样一些人民的功臣呢” </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91年1月23日,穆青向我提起任羊成:“林县流传着一句顺口溜:`除险英雄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1996年初我去看他时,让他掀开衣服看看,已经两三年了,还有一圈老茧……我怎么也忘不了那腰部被绳勒出的一圈老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就是这个任羊成,靠着一根绳子吊在悬崖峭壁上,整整除了五年险。起初,他的腰部被绳子勒得血肉模糊,时间长了,便形成一圈老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就是这个任羊成,在“猴子不敢上,禽鸟不敢攀”的鹦鹉崖除险时,几块石头顺绳滚下。他将头一勾,石头擦肩而过。接着,碎石飞落,砸掉他4颗门牙;</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就是这个任羊成,一次下山时绳子被磨断。他抓住两把藤条从悬崖上溜下来,掉进葛针窝里又捡了条命。一位老大娘流着眼泪,从他身上挑出两把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穆老由衷感叹:“多好的老百姓,在我们国家处于困难时,他们拼上命跟共产党走。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人民,才能在困难时期渡过难关,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可是”,穆青同志顿了一下,说:“前些时候,安阳日报社两个同志去看他,见他家里扎着秫秸墙,连个收音机都没有,棉袄袖子露着棉花……我没想到,他现在日子还这样艰难!我们怎么能忘记这样一些人民的功臣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前几天,任羊成专程来北京看我,捎来了十几斤小米、绿豆。我托他带回一袋大米、一袋面粉,请他把红旗渠的劳模聚到一块,品尝品尝,并转达我的问候。”</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穆老说着,眼里噙满了泪水。他手指间的香烟,烟灰一节一节地跌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侯宗宾由衷感叹:“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91年3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商丘现场办公会,冒着潇潇春雨在豫东宾馆隆重召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作为商丘日报记者,我与会采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将刚写的通讯《勿忘人民──访新华社社长穆青》的复印件,交给了当时河南省委书记侯宗宾的秘书。那上面记载着任羊成的情况,有穆老亲自修改的笔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5月15日,一封省委信函寄给了我。上面写道: 侯书记对此事十分关心和重视。他从商丘回郑州后,不仅在不同场合几次说过这件事,而且给林县县委书记打了电话。4月25日,他到林县调查研究并参加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一下车便提出看望劳模。</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这之前,侯宗宾同志找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询问情况。有人说林县情况复杂,如果领导看望劳模可能会引起一些历史问题。侯书记听后激动地说:“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对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功臣,连生活都不能给予保证,又何谈去发扬红旗渠精神?难道我们连几位劳模的生活都负担不起?真不行我用自己的工资去负担他们。我们对劳模不能是这个态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江泽民总书记说:“任羊成了不起!”并叮嘱人们: “不要忘记 山中岁月、 洞中岁月,不要忘记修渠的人们!”</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96年6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红旗渠青年洞。这是70多公里总干渠上最大的一个隧洞,长623米,宽6.2米,高5米,全部工程都开在坚硬的石英岩上。</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指着右上方陡峭的山崖,解说员小李对总书记说,在修渠过程中,为排除山上的险石,除险队长任羊成把绳子系在腰间,在半空中除险石。一次,石块飞落砸中他的嘴部。他用手一抹,竟掉下一排牙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听到这里,总书记感慨他说:“任羊成了不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望着身旁橱窗里任羊成当年的照片,他安排陪同的当地领导: “我要见这个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小李又介绍说,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青年突击队员每天只吃6两粮食,吃不饱就采树叶、捞河草充饥,晚上就宿在半山腰和附近的山洞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总书记神情凝重,对大家说道:“我昨天在抗大的纪念会上讲不要忘记创业时期的艰难岁月;在这里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山中岁月、洞中岁月,不要忘记修渠的人们!”</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下午,江总书记一行来到姚村镇定角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定角实业总公司三楼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总书记刚刚落座,便问道:“任羊成来了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来了。”任羊成站起身,答道。</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你的牙镶好了吗?现在还疼吗?”总书记关切地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泪水溢满了眼眶,任羊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忙答:“牙镶好了,现在不疼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总书记又问:“生活照顾得怎么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照顾得很好。”任羊成答道。</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总书记点点头,说:“好!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总书记反复强调“不要忘记修渠的人们”,临散会时又提议:“来,羊成,咱俩合个影。”</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任羊成的双手,紧紧地握住了总书记的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红旗渠水沿着壁立千仞的山峦婉蜒曲折,哗哗流淌。我和任羊成站在红旗渠畔,谈起了在江总书记等亲切关怀下,他生活的好转:任羊成已届古稀之年。他身板硬实,精神焕发。现在,他的两个孩子已经上班。红旗渠管理局的同志给他拉去水泥等建材,帮他在老家盖了5间新房,并在局机关里给调了两间住房,邮电局免费为他安装了电话。他每月的退休工资,已由当初的66元增至550元,逢年过节时,各级领导经常带着礼物前往看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任羊成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经常作报告宣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1993年重修红旗渠时,他腰系绳子,凌空除险,再显当年英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人,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怀。人们会永远牢牢记住这样一句话──“不要忘记山中岁月、洞中岁月,不要忘记修渠的人们!”</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原载1999年3 月 15 日《中华新闻报》,并选入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新闻内幕》一书,作者:张同德)</p> <h3></h3><h3><b>附件五:</b></h3><h3><b> 试论消息虚题主标的修辞格应用 </b></h3><b> </b><h3>消息的主标题,一般为实题,即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陈述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人们一看就能明了;但也有的消息一反常态它用虚题作主标题,表达作者对新闻事实的看法和意见,用以点明新闻约意义揭示新闻的本质。人们如果仅仅看这种主际题而不看眉题、副题的话,便不解其意,甚至感到莫名其妙。但是,它往往运用适当的修辞格,使语言表达更为生动、形象、有;力。这种与修辞手段紧密相联的、以虚题作主题的消息的主标题,我们称之为消息的虚题主标。
研究一下消息的虚题主标,大致运用了以下诸种修辞格:
一、比喻式虚题主标。这种标题根据联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另一事物来描写所要说明的事物.例如:
①(主题)孙悟空见了也动心
(副题)乳源发现十四种称猴桃
(1983年1月13日《羊城晚报》)
②(主题)有雪不是冬巧剪一片春
(副题)农民刘正良嫁接万株冬雪桃已收入七千八百余元
(1 986年12月23日《商丘报》)
二、比拟式虚题主标。这种标题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例如:
①(主题)市花月季“家族”连生“贵子”
(副题)园林科研所培育出10个新品种,可供市民观赏
(1989年11月15日《郑州晚报》)
②(眉题)英国落黑雪 东欧降酸雨
(主题)大森林在哭泣
(1986年10月29日《河南日报》)
三、对偶式虞题主标。这种标题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语句来表达相关、相似或相对、相反的意思。例如:
①(主题)珠峰失足,险矣!
堕入我境,幸哉!
(副题)法一登山队员被我藏民救出
(1983年1月17日《解放日报》)
②(主题)年初“雷声”响 岁末测“雨量”
(副题)商城由点到面考核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h3><h3> (1989年1月31日《信阳日报》)
四、对比式虚题主标。这种标题指导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更鲜明地说明问题。例如:
①(主题)榜上无名 脚下有路
(副题)京津自学青年代表明起交流经验
(1981年5月14日《北京晚报》)
②(主题)多可爱的红领巾 多可憎的“留名者”
(副题)北京永定门小学少先队员用汗水擦净天坛回音壁上不文明的痕迹 (1980年8月8日《光明日报》)
五、双关式虚题主标。这种标题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使某些词语或句子在特定语境下产生明暗双重意义。例如:
①(主题)幸运儿
(副题)苏五十万少年到避暑地消夏
(1940年7月7日《新华日报》)
②(主题)活见鬼
(副题)多米尼加独裁者黔驴技穷,竟用“见鬼显灵”愚弄人民</h3><h3> (1959年4月19日《人民日报》)
六、夸张式虚题目主标。这种标题为了更鲜明地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事物尽力扩大或缩小。例如:
①(主题)祁连山蝴蝶“飞”抵上海
(副题)农学院教工采集一批珍稀蝴蝶
(1982年9月26日《解放日报》)
②(眉题)我考古工作取得新突破
(主题)秦皇安眠两千载 项羽不是盗墓人
(副题)《汉书》有误:掘墓焚陵是讹传
《史记》可信;水银江河在地宫
(1985年3月30日《文汇报》)
以上标题,有的仅用一种修辞格,有的虽然列入某种修辞格,实则是多种倏格的综合运用。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辞格命题法外,还有些虚题主标运用了重叠、借贷、借代、警句等其他修辞格,同样能够添辉增色,画龙点晴。
大量事实表明,运用修辞格的消息虚题主标,与一般意义的实题主标相比,宣传效果迥然,在各级好新闻标题中往往名列前茅。实践证明,消息的主标题由于受版面、栏目限制,一般不宜超过15个字,即在三栏之内,读者一目了然。有些新闻事实宠杂,如果用实题作主标势必字数增多,编辑只得将其划成两行,或者被迫以小号字替代大号字,这岂不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而如果将其改成运用修辞格的虚题主标,则能字少言丰,言简意赅,有效地避免实题目主标的这一短处。
运用修辞格为消息的虚题主标命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这类标题虽然主标题务虚,但其必有点明事实的实题作为消息的眉题或副题。是此,方可虚实结合,相得益彰。这是此类标题的共同点;
2、运用修辞格给虚题主标命题,应注意因文而定峭能不问内容、表达如何,一味追求辞格命题,否则就会“反贴门神——不对脸”;
3、制作此类标题必须按照修辞格的严格要求用字选词,做到文字精炼,高度概括,寓意深刻,生动形象。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我们应研究消息的虚题主标,有意识地将其与修辞格紧密结合起来,刻意求新,精益求精,务使新闻标题洗炼优美,大放异彩。
(原载1991年第4期《新闻爱好者》,作者:张同德)<br></h3> <p><b>附件六:</b></p><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第三代导语”例说</b></p><p><br></p><p> 诞生仅十年左右的消息的第三代导语,既引起世人的注目,也引来议论纷纷。本文根据散见于书刊报纸的资料,试从分类法入手,对这一新闻界有争议的学术问题作一探讨,以期抛砖引玉,繁荣新闻写作。 </p><p> 1990年1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闻写作创新与技巧》一书(刘炳文、张俊德著)指出:“我国有些新闻学者认为:第三代导语不再是单纯的‘倒金字塔’的‘一统式’导语,人们在承认‘倒金字塔结构导语’不乏其优越性的同时,又努力创造出丰富的‘非倒金字塔结构导语’,而且,以后又有间接导语、延缓导语、二元素以上导语、复合导语(又称正副导语、主副导语)的出现,便是进一步的明证。” </p><p> 我们不妨分类例举,剖析一下第三代导语: </p><p> 一、间接导语: </p><p> 间接导语又称为迂回式导语,类似文学中的起兴手法----先言他物引出所咏之词,即:从一般事实引出新闻事实,从面上事实引出点上事实,或用次要的然而新近的事实引出主要的然而过去的事实,用生动有趣的事实引出内涵丰富的事实等等。</p><p> #新华社上海2月13日电 上海的一些街头报亭今天失去了往日的喧嚣,捧读刚到的晚报,人们面对的是著名新闻工作者赵超构的遗像。他长辞于昨晚10 时12 分。 </p><p> (《赵超构同志逝世》,1992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p><p> #一位年轻的女售货员昨天来到本报,要求登一则广告,寻找她接待过的一位外国顾客。因她在卖给她酸奶时,少找了钱。 她叫张建华,26岁,是北京市东单大街祥义食品店的售货员。11 月3日,她错把一张50元外汇券当成了5元。 </p><p> (《好啊!诚实永存》,1986年11月8日中国日报) </p><p> 上述导语,第一例为一般事实引出新闻事实,另一例为从新近的次要事实引出过去的主要事实。 </p><p> 二、延缓导语: </p><p> 延缓导语, 是把发生较久远的事情在导语中回避时间要素,以其它形式开头。 </p><p> #军用飞机在头顶上隆隆飞过,炸弹呼啸着冲向地面,爆炸开来,地动山摇,滚滚浓烟笼罩着废墟,一位妇女在尖叫,还可以听到伦敦一位民间防空队员的安慰声音。 </p><p> 这是“闪电式空袭情景”,是一个博物馆安排的一次生动的战时生活展示活动,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代人体验一下德国飞机轰炸伦敦时的生活。 </p><p> “空袭情景”由照片、录音和电影组成。这是耗资3100万美元重建后的帝国战争博物馆的中心部分……</p><p> (美*联社1989年6月29日关于英国重建后的帝国战争博物馆即将开馆的报道) </p><p> #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农村女孩子,因借给男同学一支钢笔而被同学嘲笑为这个男生的“媳妇”。她的座位还贴上了红纸剪成的“喜”字,评“三好”也吹了灯。她怕这个“名声”传到父母耳朵里会被“勒死”而差点寻了短见。最后在日记里写道:“将来……我要当一名教师,决不让第二个女生像我一样不幸!” </p><p> 这是河南省商丘花坟中学郝红梅同学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文《名声》的梗概。这篇作文在最近揭晓的1986年全国中小学生作文邀请赛活动中获一等奖。评委们称赞它是“对封建残余思想的血泪控诉,以人深省,堪称佳作。” </p><p> (新华社1987年11月9日关于1986年度全国中小学生作文比赛揭晓的消息) </p><p> 此种导语,确如美*国新闻学家威廉.梅茨在《怎样写新闻》一书中所言:“以新颖而别出心裁的手法叙述老题目,能够给单调但却很重要的消息注入新的生命。” </p><p> 三、二元素以上导语: </p><p> 有两个以上同样重要的事实必须同时写进导语的称为二元素以上导语。 </p><p> #法*新社德里1983年3月28日电 在印度南方城市马德拉斯,偷用饮用水将成为一种罪行,偷水者将被判有期徒刑。 </p><p> 据今天收到的消息,这个城市300万居民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水荒。市政府已向居民发放了饮水定量卡,上面载有每户的人口和供水量。此外,当局还要求市民揭发任何“非法蓄水”事件。 </p><p> 这则导语突出的两个新闻事实是:(1)印度马德拉斯市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水荒;(2)在这个城市,多用一点水也成了罪行。 </p><p> #路*透社喀什1983年6月7日电 农民侯赛因.迈哈迈德富得太快了,他所在村庄还没有通电,他就买了电视机。 </p><p> 去年,迈哈迈德一家净收入9000元…… </p><p> 路*透社北京记者罗杰.克莱伯发自我国新疆喀什的这篇报道,在导语中突出两个新闻事实:(1)通过农民侯赛因.迈哈迈德买电视机之事,说明喀什维族农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指引下迅速富裕;(2)喑示那里不久就会通电。 </p><p> 四、复合导语:有两个以上自然段组成的导语,称为复合导语。它打破了导语通常是第一个自然段的惯例,正如美*国麦克道格尔在《新闻的结构》中所说:“导语并不能和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划等号。有些新闻用一句一段的表达方式,这时,导语就以几个段落来概述新闻内容。所以,导语的涵义只是指组成新闻的头一个单位,它所担负的任务是以凝练的形式表述新闻的主要内容。” </p><p> #明明印着“开箱时间:上午11:00,下午17:00” 的郑州货站街信箱,却长达10个月无人开取,人称这个大肚子信箱是“十月怀胎”。 </p><p> 这几天,信箱周围用户纷纷向记者反映情况,怒斥这个“坑人箱”。 </p><p> (新华社郑州1991年4月14日电《郑州货站街信箱变成“坑人箱”》) </p><p> #“你今天见报一篇稿,明天我就可以发射一颗原子弹。”柘城县慈圣乡武楼村农民陈继周,在18年前听过这样的讽刺话。 </p><p> 如今,打赌者未能兑现诺言,而他却放了一颗“原子弹”---上个月,他因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表稿件1200多篇,而被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 </p><p> 日前,记者从地区劳动人事局获悉:1985年以来,全区已有24名通讯员,作为闲散科技人员被录用为国家干部。这些同志,均发表多篇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好新闻,被评为地区以上模范通讯员。 </p><p> (《全区24名通讯员转为干部》,1987年12月12日《 商丘报》) </p> <p> 五、特写式导语: </p><p> 有人还称特写式导语为第三代导语。所谓特写式导语,是在消息开头把新闻事实的一个最生动的场面、一个最感人的片断描绘出来,让读者看清某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获得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其写作手法比传统的描绘式导语,更注重情景“再现”,更刻意细节描绘,更具文学色彩。 </p><p> #拉萨市中心的八廓街的香炉,今天不知由哪位起早的信*徒点燃。清晨八时许,当记者来到这里时,天刚刚发亮,香烟却已缭绕八廓街上空。这座古城迎来了九十年代第一天。 </p><p> (《热闹的拉萨元旦街头》,新华社1990年1月1日电) </p><p> #6月16日下午3 点多钟,在阜城县城关镇后寨村东,一辆银白色小汽车,像磨道里的小叫驴,在打麦场上“嗖嗖”地打转转---用汽车轧麦子,村里人围着看稀罕!是谁这么“现代化”?说起来,“官”还不算大--- 阜城县建设银行副行长钱向金。 </p><p> (1987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钱向金动用“拉达”轧场火烧连营》) </p><p> 以上种种导语,均被人们称为第三代导语。细观一一例举的这些导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划分的标准并不一致:间接导语依据写作手法,与开门见山、直书其事的直接导语相搭配;延缓导语依据时间远近点分类法,与点明最近发生时间要素的直接导语相搭配;二元素以上导语依据报道事实的数量,与仅仅点明一个新闻要素的单元素导语相搭配;复合导语依据消息开头几个自然段和数量,与通常由第一个自然段构成的单段导语相搭配;特写式导语则依据细节描写,“再现”是其最主要的特色……如果变动其划分的标准,则同一导语既可以是这种导语,也可以是那种导语。 第三代导语既不同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南北战争以后出现的新闻五要素俱全的第一代导语---“晒衣绳式导语”,又不同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出现的由部分新闻要素组成的第二代导语---“要点式导语”(又称微型导语)。它虽然也由部分新闻要素组成,但确是对第一代导语,特别是对第二代导语的继承和发展。 </p><p> 《现代新闻写作技巧》一书(洪天国著)指出:“一条优秀导语的标准有两条即可,一是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使读者读导语以后而略知全篇新闻,二是能吸引住读者的目光,迫使他不得不接着读导语下面的新闻主体。”美国新闻学者罗.彼.克拉克说这种导语“对读者来说,既像一份菜单,写有具体的事实,也是一种承诺,预告好戏还在后头。”(见《美国优秀新闻写作选》)鉴于此,写作第三代导语既要特别警惕洋洋洒洒,离题千里,使读者如坠五里雾中,也要防止文笔拙劣,像没有磁性的铁棒吸引不住铁屑那样,“抓”不住读者。我认为第三代导语是“丰富多彩型导语”,是“请读下去导语”。它呈现了“消息散文化”的倾向,确实成了“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在与现代传播媒介---电视竞争的今天,潜心研究并勇于创新实践第三代导语,对于报纸、广播、通讯社来说,十分重要。 </p><p> (原载1993年第 2期《新闻爱好者》杂志,作者:张同德)</p> <h3><b>附件七: </b></h3><h3><b> 绿丝带结下的友情 </b></h3><h3><b></b><b>一一记新华社社长穆青和宁陵农民潘从正的友谊</b></h3><h3><b><br></b></h3><h3> 一行行树木, 似一条条绿色的丝带,把万庄林场装扮得美丽壮观。绿树掩映,一溜堂屋,当门墙上挂着一幅笔力苍劲的中堂,上书----
绿荫老人 林业世家 </h3><h3> 题赠潘从正及其家人
庚午年 穆青
望着这幅中堂,人们无不感慨万端:中顾委委员、新华社社长、中国新闻学院院长穆青,与宁陵县石桥乡万庄农民潘从正之间的友谊,像梨花纯洁无瑕,如梧桐叶茂根深。
(一)
时光如流水。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事情淡忘了,但是,四年前碰见的一件小事,却使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1986年4月,穆青第四次走访“老坚决”不久,我和地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结伴专访潘劳模。走在万庄去林场的坡路上,见到一位身材消瘦、胡子雪白的老人。他不是站着远眺景色,也不是坐着与人闲谈,更不是躺着休息养性,而是趴下身子,双膝着地,一只手用铲子支撑地面,另一只手拖着鼓囊囊的布袋,两眼紧盯着路中间的洼坑,艰难地趴着,爬着……他把袋里的土倒进洼坑,用铲子拍了两下,又掉转身子,向路边的松土挪去。一颗颗的汗珠爬满了老汉的脸庞,一声声的喘息撞击着我的耳膜,我的心猛地一震!
潘从正的二儿子、万庄党支部书记潘富修正陪着我们去林场。他说:“他,就是俺爹。上个月穆青来时,俺爹用手指比着说:`俺 ,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你已经来看俺四次了.’穆青说:’我活到你这个岁数,还要再来四次。’俺爹记住了这句话。他看去林场的这段路坑坑洼洼,打那以后,瞅空便来垫路。”
稍停片刻,潘富修接着说:“1982年,俺爹被一头老公羊顶伤了腰,好几个月行动不便,经常跪在地里伺弄树苗。上个月穆青来时提起这事,问他是不是落下毛病?俺爹笑着说:’没有,没有,早就好朗利了。’可实际上,他……”
我的鼻子一酸。从此85岁高龄的老人眼盯土坑 、跪地拖袋的情景,便如雕塑一般,刻在了我的心里。
这天,我们住在了潘从正的家里。
夜色朦胧,苗圃里鸦雀无声,唯有潘老汉及其家人与我们娓娓而谈。他们谈了许多许多,这些往事,每每使我激动不已,尤其两棵樱桃树的事儿令人难忘。后来,穆青在他的散文《心上的树》里,也谈起了这件事:
“第二年秋天(本文作者注:指1982年秋天) ,我因事再去豫东,又顺路到他的苗圃看望了他。在参观他新培育的树苗时,老人指着几棵樱桃树对我说,这是专门给我栽种的,并且说,他已经培育了两年,都长得不好,只有今年这几棵最好。当时,我心里不觉一怔,后来才忽然想起,我七九年第二次访问他的时候,曾同他谈起过’樱桃好吃树难栽’的事.当时,他还说, ‘说难也不难,将来我给你栽两棵试试。’这件事我早已忘了,没想到他却当成一件大事在那里默默地试种了好几年。
“到83年春天,老坚决果然托人给我送来了两棵樱桃树。据来人对我说,这两棵树苗,连带培育它的湿土,都是老人亲自包扎好,让他一路小心着用扁担挑过来的。老坚决并带话给我:’ 选个向阳的地方,趁季节赶紧种,只要种时浇足了水,能活。’
“如今,这两棵樱桃树都种在新华社的大院里,虽然因为盖大楼迁移了两次,但始终长得很好,只是还没有开花结果。我每次打它们面前经过,总禁不住要停下脚步,深情地望着它们,就好像看着老汉正弯着腰,仰着脸,微笑着站在我的面前一样。”
(二)
豫东有句土话,叫做“人心换人心,半斤对八两”。宁陵县农民潘从正为 什么对穆青一片真情?正是因为穆青与其心心相印,结成了血肉相联的关系。正如1987年3月他回答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所说,我养成了与劳动群众在一起的习惯,与他们相处,有共同语言,很融洽。我有许多农民朋友,如植棉能手吴吉昌、种树模范“老坚决”潘从正,至今与我来往。
在1965年、1979、1982、1986年,穆青曾四次采访并看望河南省林业模范潘从正。其中,在他第二次采访后,满含激情地写了著名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详述了潘从正的事迹,倾注了对潘劳模的深深的热爱。在文章的结尾,穆青几乎是与潘从正一起,喊出了“不能再折腾了!”这一共同的心声。
从1965年冬穆青第一次采访“老坚决”,到潘从正1989冬去世,历经24载。这24年人世沧桑,两人都经历了许多磨难,但彼此的心是相通的。两人的友谊,如白腊条坚韧不拔,似长江水川流不息。
1980年6月,潘从正曾到北京在穆青家里做客。那是当年5月,穆青接到“老坚决”一封来信。从字里行间,他看出了老人想来北京看看的愿望。穆青想,一个为人民种了一辈子树木的老人,在垂暮之年想看看北京,这一心愿无论如何应该得到尊重。他当即给 “老坚决”的孙子园林写 了信。信中说:’ 你爷爷想到北京来看看,可以给县里说一说,找个机会派人陪他来。这事我已经给赵文甫写了信,让县里和他联系一下,啥时候能来请省里给具体按排。来前最好先给我写封信,因为七月和九月我可能不在北京。如果我在北京,我可以派人带他到处看看,不然北京太大,没有人管可不行。”
就在那年的6月,“老坚决”穿着一身新衣服来到了北京。穆青按排他住下,派秘书陪着他,坐着小轿车逛了北京城。“老坚决”亲眼看到想望已久的天安门城楼,游览了过去皇帝住过的故宫, 参观了繁华的城市、著名的古迹,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一天晚饭后,他坐在穆青家的小院里与穆青 闲谈,感慨地说:“想不到我这老头子,土埋半截了,还有这么大的福气。过去,俺庄户人,人老几辈谁想着能到北京呀,这回俺就来啦,真像做梦一样……”
6月26日,经穆青介绍,潘从正来到了林业部,受到林业部部长罗玉川的接见和鼓励。就在这次接见时,他谈起本大队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后,由于没有明确林权和管理责任,万碧风口的防护林被刨掉100多棵树,向林业部提出了实行林业生产责任制,保护好现有树木的建议。罗部长听后,连连点头。新华社及时对此作了报道,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林业生产。
“老坚决”在北京住了一个星期后,离京返家。后来,他家承包了苗圃,成了林业专业户。为了多作贡献,他把卖树苗和更新大树所得的收入,拿 出5000元为村里办电,买了一台变压器,又拿出3000元给了小学支援教育。
园林时常提起穆青。他说:“穆老四次看望俺爷,九次见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话儿还得从1982年9月下旬穆青第三次来访谈起。那次交谈中,潘从正附在穆青的耳朵上,说了几句悄悄话。穆青边听边点头,末了说:“好,你等着我的回信吧!”事隔不久,穆青来了信。信中说,关于园林自费上林业学校的事,他已通过省政府领导同志与有关学校联系。
后来,园林进了洛阳林业学校。他牢记穆青“学点知识比啥都重要”,“有了知识和技术不愁没有用武之地”的教诲,刻苦攻读,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985年回乡后,他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其他同志合作进行了“农田防护林人工生态系统研究”的科研课题,获得了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
1989年12月3日,潘从正猝然去世。次日,穆青发来了唁电--
“惊闻劳模潘从正去世不胜哀痛,请代我向其家属致意。潘从正为人民植树造林操劳一生,为我国农民树起一代风范。他的形象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穆青 12.4”
之后,穆青应宁陵县委 、县政府约请,为潘从正撰写了碑文,并题写了中堂,派人专程送至宁陵。碑文优美、动人,酷似一篇散文,全文如下--
长眠在这里的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名叫潘从正,人称“老坚决”。
他在世87年,却有半个世纪抛家离舍同妻子住在沙荒地培育苗圃,植树造林。风沙曾掩埋过他,断粮几乎使他送命;病了他不肯离开,老了还趴在地上拖着土袋修了50米坡路。
他千辛万苦培育的苗圃和防护林,历经劫难,几起几落,但他亳不气馁。他说:“他毁,俺栽,他再毁,俺再栽,俺再栽,俺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
此处原有棵老柿树,年年都挂果,纵是压弯了腰也硬撑着。他常夸这柿树不偷懒,说人生也是一棵树,也应多结果,老柿树移栽别处后,他对家人说:“我老了,就埋在这里。”
如今,他的遗愿实现了。经他培育的树苗已经绿满了宁陵大地。4里长的防风林已堵住了万碧风口,2000多亩风沙地也已变成良田。他年复一年地把自己的岁月刻进了树木的年轮,用滿头的白发换来了大地的锦绣。你看,那高大的树干,是他坚实的身影;雪白的梨花,是他高洁的灵魂;绿色的风涛,是他爽朗的笑声;郁郁葱葱的林带,是他生命长青的丰碑……
他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我国一代农民的风范。他为国家为人民缀网劳珠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历史将会证明,他比我们更年轻。
一九九零年春三月 穆青撰并书”
1990年5月22日,400多名干部群众参加了在万庄林场举行的潘从正同志墓碑揭墓仪式。当宁陵县委书记、县长揭开披在墓碑上的丝绸,露出穆青苍劲、秀丽的笔迹时,人们不仅为其散文式的笔法所吸引,更为文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而赞叹!
愿广大干部都能像穆青这样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愿人民群众都能像潘从正这样缀网劳蛛,克已奉献!
祝穆青与潘从正式的友谊万古长青!
(原载1990年5月31日《商丘日报》,此文被评为全国林业好新闻一等奖 、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省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br></h3><h3><br></h3> <p><b>另附1:</b></p><p><b> 四年接触 一腔激情</b></p><p><b> ——通讯《绿丝带结下的友情》采写经过</b></p><p><br></p><p> 长期的接触和情感孕育,终于使我写出一篇获得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省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的通讯《绿丝带结下的友情--记新华社社长穆青和农民潘从正的友谊》。</p><p> 它是历经了4年采写而成的。 采访始于1986年4月15日。那是穆青第四次走访“老坚决”不久,我和地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结伴专访潘劳模。当我提出要在“老坚决”家里吃、住时,宣传部的同志出于好意,劝我回县委招待所住宿,继而又提出“带被子下乡”的建议。我一再坚持己见,婉言谢绝。</p><p> 走在万庄去林场的坡路上,我们看见一位身体消瘦、胡子雪白的老人。他趴下身子,双膝着地,一只手用铲子支撑地面,另一只手拖着鼓囊囊的布袋,两眼紧盯着路中间的洼坑,艰难地趴着,爬着……他把袋里的土倒进洼坑,用铲子拍了两下,又掉转身子,向路边的松土挪去。一颗颗的汗珠爬滿了老汉的脸庞,一声声的喘息撞击着我的耳膜,我的心猛地一震!</p><p> 潘从正的二儿子.万庄党支部书记潘富修正陪着我们去林场。他说:“他,就是俺爹。上个月穆青来时,俺爹用手指比着说:“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你已经来看俺四次了。“穆青说:“我活到你这个岁数,还要再来四次。“俺爹记住了这句话。他看去林场的这段路坑坑洼,打那以后,瞅空便来垫路。”</p><p> 此情此景,使我的鼻子猛地一酸。</p><p> 当夜,我们住在了潘从正的家里。</p><p> 这是一溜五间相通的平房。最东边,是一间牲口屋;最西边,是潘从正老汉的住室。我俩住在西起第二间。夜深人静,我们与潘从正及其家人长谈之后,躺在高梁秸搭成的床上,盖着潘家的花被子,眼望光秃秃的梁檩.黑乎乎的秫秸箔,牲口嚼草的声音如在耳畔。牲口的气息扑鼻而来…… </p><p> 次日,我们踏访了万碧风口、“老坚决”选定的林场墓地……</p><p> “活着俺栽树,死了俺也要守着林场,看着树苗长成材。”——躺在河边的沙滩上,我和李欣想起“老坚决”这金子般的誓言,激动不已。遂下斗胆为《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作一续篇,记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老坚决”及其子孙们继续造林的事迹。后来,通讯《绿色丰碑的背后》在《河南林业》杂志刊登,先后获得“绿色文学”征文鼓励奖、全国林业好新闻二等奖。</p><p> 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事儿淡忘了,85岁高龄的老人眼盯土坑、跪地拖袋的情景,却如雕塑一般,刻在了我的心里。难道这件事仅仅反映了党的一位高级领导干部与一位普通农民的纯真友谊吗?联想到党风、社会风气,一股激情涌上心头,愈来愈强烈地驱使我,开始了长达四年的采访…… 我征得“老坚决”家人的同意,复印了穆青同志给潘劳模的所有来信;我尽量多地搜集穆青同志谈与人民群众建立感情,特别是记述他与潘从正交往的文章,如《心上的树》; 我尽可能地搜集有关材料,如记述穆青同志1987年3月回答光明日报记者的访问记 ……</p><p> 1989年12月3日,潘从正猝然去世。惊闻此事,我悲痛万分。</p><p> 次年3月12日,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我决意配合《决定》,尽快报道。</p><p> 新闻由头终于盼来了——穆青同志为潘从正撰写了碑文,揭碑仪式5月22日在宁陵县石桥乡万庄林场举行。</p><p> 车到万庄林场,揭碑仪式刚刚开始。在当年潘劳模指给我看的墓地里,立着新坟、石碑。我边听新华社河南分社,地、县领导同志的讲话,边站在碑旁抄写碑文。事后,当我看到穆青同志唯恐不尽其意,亲笔书写的两篇碑文时,对照发现相差二字,我自然引用了立在墓前的碑文。</p><p> 回到商丘,《绿丝带结下的友情》一气哈成,刊于1990年5月31日《商丘日报》一版头题。接着,《新闻出版报》、《河南日报》等多家新闻单位刊载或转载。</p><p> 穆青同志在1991年1月接见我时,听取了此文的采写经过,对吃、住农家的采访作风表示赞许。</p><p> 写作时,我先推出一个特写镜头:“一行行树木,似一条条绿色的丝带,把万庄林场装扮得美丽壮观。绿树掩映,一溜堂屋,当门墙上挂着一幅笔办苍劲的中堂,上书——林业老人,绿色世家 题赠潘从正及其家人 庚午年 穆青”。在给读者留下印象后,继而文分三部:第一部分详写85岁高龄的潘老汉趴着爬着,拖袋补路,盼望老朋友再访的细节;第二部分略写两人的诸多交往,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显得情真意切,令人信服;第三部分打破一般不宜长篇引文的惯例,全文引用碑文。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碑文恰似一首悲壮优美、催人泪下的散文,更在于它能够充分体现通讯主旨——讴歌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成为宣传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主旋律中的一支和谐的奏鸣曲。</p><p> 谈及体会,感触颇多,但主要一点是通讯写作应具有真情实意,以情感人。《红楼梦》中林黛玉教授香菱写作的技巧时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我们所说的情,当然非林黛玉所指的才子佳人之“意趣”,而是无产阶级之情,人民大众之情。但写诗著文强调情深意切,我们却与林小姐的看法相同。穆青同志说过:“有人说我的某些报道社会效果好,主要是我会做文章。我觉得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也没有说到点子上。如果说我的作品还有些感人的力量的话,那么,这首先是由于人民群众的崇高品质唤起了我对他们的真诚热爱。”有了这股激情,方能感动自己,自然也能感动读者。因此,我们要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下大气力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p><p>(原载1991年第11期《新闻爱好者》杂志,作者:张同德)</p><p><b>另附2:民权县顺河乡农民王鸿飞来信摘录</b></p><p>民权县顺河乡张井村农民王鸿飞,1991年10月21日给我写信,谈到他和乡亲们听到我釆写的记述穆青与“老坚决”友谊通讯的广播时,这样写道:</p><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时,在场的有年逾六旬的老人,也有我们这些自认有泪不轻弹的男子汉,但我们都流泪了。为您那情感横溢的文笔,为播音员那声情并茂的播音,更为穆老和潘从正老汉之间质朴可贵的友谊一一事后,我们村有四家有录音机的一起在第二次播音时录下了这盘珍贵的纪念。”</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还谈及感受:“张老师,尤令我们感动的是潘老扛着布袋,一步一步爬着修路的一段。我想,如果您不深入生活,那么您不可能捕捉住这样感人的情节的。试想,按一般来说,当一位新华社社长来访时,群众有的只是敬慕,而潘老竟置年愈古稀于不顾,爬着为穆老修路(仅仅是为了穆老的一句话)。就这一个情节,已将穆老和潘老之间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如果潘老所迎接的不是穆老,而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社长,那么,这样的情节也许不会出现吧。这篇通讯我想让某些名不符实的'公仆'听了,他们的心里一定会生出许多感想吧!”</span></h1> <p><b>附件八:</b></p><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午餐》新闻与“《午餐》效应”</b></p><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span class="ql-cursor"></span>——《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的反响和采写体会与自评</b></p> <p><b>附件九:</b></p><p><b>张同德:新闻路上“勿忘人民”</b></p><p> 本报记者 李 岩</p><p><br></p><p> 见到张同德老师的时候,他刚从内蒙古呼伦贝尔旅游归来,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了,但精神状态和多年前一样,谈笑风生、意气风发。</p><p><br></p><p> “我1949年7月出生,作为共和国同龄人,我的人生也像我们的祖国一样,在磨难中成长!”没有寒暄,张同德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地说。</p><p><br></p><p> 从学生时代起,张同德就爱好语文,喜欢看书。上世纪60年代末,张同德从水电部黄河水利学校毕业后先在虞城当知青,后到商丘汽车运输公司做钳工。“你给广播站写个新闻稿呗,也能挣个烟钱!”在长途汽车站做文书时,亲戚的一句玩笑语使张同德萌生了写稿的想法。1981年,张同德写的第一篇稿件《商丘长途汽车站提前完成上半年产量利润计划》被商丘市广播站播发,他收到了人生的第一笔稿费——七角钱!</p><p><br></p><p> 张同德笑着说:“现在看,那篇稿件哪叫稿件啊,通篇都是数字。”认识到自己底子差、缺少专业知识,张同德就想方设法找人请教。他将新闻名篇抄写下来,比着葫芦画瓢学写新闻。经过勤学苦练、笔耕不缀,张同德采写的稿件屡屡见诸报端。特别是1982年,他撰写的消息《豫鲁皖苏联合开辟省际班车》经新华社播发并被《人民日报》第一版刊发后,张同德的知名度愈来愈高。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张同德连年获得商丘地区一等模范通讯员称号,参加《河南日报》组织的全省通讯员表彰大会,并受到国家交通部等部门表彰,这些荣誉和经历激发了张同德更大的创作热情。</p><p><br></p><p> 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1984年7月,一纸调令把张同德调入正在筹备的商丘日报社。《商丘市居民争相购买窝窝头》《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情系任羊成》等一篇篇用心写就的稿件,见证了张同德作为一名记者与时代同行、与改革开放同步的赤诚之心。</p><p><br></p><p> 在新闻之路上,张同德有一位特殊老师,他就是新华社原社长穆青。1986年4月,穆青到宁陵第四次走访“老坚决”潘从正不久,张同德便与人结伴,踏着穆青的足迹来到宁陵县万庄采访,亲眼见到了潘从正老人跪地拖袋修路企盼穆青再来的情景。这一体现亲密无间、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细节,仿佛雕塑一般刻在了张同德的心里、产生了震撼。</p><p><br></p><p> 潘从正去世后,远在北京的穆青发来唁电,后又专门为其撰写碑文。1990年5月22日,张同德在参加潘从正墓揭碑仪式以后,历经4年采访的一个个镜头涌上心头。他心潮澎湃,一气呵成,写出了获全国林业好新闻一等奖、河南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绿丝带结下的友情——记新华社社长穆青和宁陵农民潘从正的友谊》,成为记录穆青和“老坚决”潘从正纯朴友情的佳作。</p><p><br></p><p> 1991年1月,张同德到北京学习期间慕名拜访了时任新华社社长穆青。时近两个小时,穆青全面阐述了“勿忘人民”的新闻理念,并在张同德的采访本上题写“勿忘人民”四个字,后又亲笔修改了他采写的通讯《“勿忘人民”——访新华社社长穆青》。从此以后,张同德认准并努力践行穆青“勿忘人民”的思想,在主持创办《商丘日报·农村版》期间,组织16次科技下乡,与农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商丘日报·农村版》实施“新闻扶贫”的做法被《人民日报》刊文点名表扬。回忆起20多年前的历历往事,张同德记忆犹新。他说:“我三次与穆老零距离接触,可以说穆老‘勿忘人民’的思想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深刻感悟到做记者就要下大气力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真正做到‘勿忘人民’。”</p><p><br></p><p> 2003年10月11日,穆青溘然长逝。2004年11月,郑州大学成立穆青研究中心,后又与新华通讯社合作创办。2005年10月29日,张同德被聘为该研究中心研究员,并代表被聘任的来自新华社、复旦大学等全国各地的14名研究员作大会表态发言。</p><p><br></p><p> 退居二线乃至退休以后,张同德受邀任商丘科技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他任教12年,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把自己30多年从事新闻采写工作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学生;他历经数载、呕心呖血写出《从穆青教我当记者感悟记者成长之路》,把多年来自己聆听、见证、践行穆青“勿忘人民”新闻观的感人经历与深刻感悟,作为每学年的第一课予以讲授。</p><p><br></p><p> 张同德认为:“许多采访对象都是我的老师。”穆青笔下采写的10个共产党员,张同德便见证了其中的任羊成、潘从正二人,从他们及其他许多采访对象身上汲取了无穷的力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张同德将这些经历、感悟写成论文,与会研讨、广泛传播,还应邀给高校的大学生及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讲授,热情传播穆青的“勿忘人民”精神、潘从正的“缀网劳蛛”精神及任羊成等劳模体现的红旗渠精神。</p><p>(原载2019年6月28日《商丘日报》第一版,河南日报客户端7月2日转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