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家坡七.一党员前往会宁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瞻仰先烈遗物!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

过往云烟

<h1>常常听村里的老人们说“现在的生活多好呀,天下太平了,有吃的,有穿的,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时候,啃树皮,穿草鞋,经历千山万水、艰难险阻,红军长征真可谓是一段让整个民族刻骨铭心的记忆,它点燃了整个民族复兴的火种,点亮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的梦。同时,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我们应该更加深切地了解当年革命斗争的艰难困苦,先烈用鲜血染红五星红旗的大无畏精神,也更应该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2018年7月1日怀着无比的憧憬和仰慕之情,我们非常荣幸的参加了村里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和“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前往会宁参观1936年红军长征三军会师的旧址,感受会宁的山山水水、乡土人情,追随先烈们的足迹,柃起那段难忘的经历。<br>会宁是一片厚重的土地,是一片被打上深深红色烙印的黄土地。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此,标志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会宁会师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革命力量的大汇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长征史上的丰碑。<br>红军会宁会师期间,留下了一大批极为珍贵的革命遗址、遗迹和文物,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红军会师旧址是长征路上最富有教育意义的红色经典。其主要建筑“会师楼”始建于明洪武六年,是三军会宁会师的物证,也是会宁古城的象征。“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由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名,陈列着红军会师期间留下的大量文物。1986年,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暨长征胜利50周年、缅怀在长征途中壮烈牺牲的数十万红军将士、激励后人永远发扬红军精神,政府修建了高28.78米、共11层的会师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漫漫长征路,巍巍会师塔,当我们抬头仰望会师塔的时候,无不感觉到先烈们在风雨如磐、血雨腥风里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br>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长征红军纪念馆、会师塔及会师楼。在参观的过程中,红军长征的艰辛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我们认识到人的潜力、毅力、创造力、人的意志、信念、理想的无限可能,我们的心灵被深深的震撼,精神得到了升华。在参观“弘扬长征精神建设红色热土部分”部分,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从红军开始长征到胜利会师,一张张照片诉说着历史的悲壮,一件件文物展现着革命的艰辛。在一张稚嫩的红军小战士画像前,解说员讲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1936年10月的一次战斗中,会宁县城遭敌机轰炸,一颗炸弹落在两岁多的魏煜的身边,正在刷标语的红军小战士以迅雷不急掩耳的速度冲了上去,用身体护住了魏煜。魏煜得救了,小战士却牺牲了,牺牲的时候他也不过年仅14岁,甚至连他的姓名我们至今都无从得知。魏煜成家立业后,给他的三个儿子分别取名继征、续征、长征,合起来叫“继续长征”,表达对红军救命之恩的一腔真情。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泪的洗礼。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br>参观学习是短暂的,大家用万分之一的时间走完了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途,但是留在每个人心中的记忆却是永恒的。一次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去过了大半个世纪。回首向来风雨路,万里长征任疾驱。历史无言,精神不朽。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韧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这次三军会师旧址的参观更加坚定了我们不怕艰苦、认真工作、努力奋斗的决心。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一定以这次参观为一个新的起点,严格以“长征”的精神要求自己,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艰苦奋斗,一往无前,努力做一名合格党员!<br>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从改革开放到构建和谐社会,几多风雨,几经沉浮,今天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昨日交上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锐意进取的浪潮为祖国的明天奏响了一曲强劲的乐章。我们要将长征精神传承到底,坚定跟着党走的信念,更加努力地干好本职工作,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7.1日</div></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全体党员在庄严而神圣的纪念馆前重温入党誓词!</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