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color: rgb(51, 51, 51); 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er;">首语</span>:在医院建院六十周年之际,作为一个在院工作近四十年,又退休多年的老职工常常会回忆起来院工作时自己的老师;回忆起那些老专家、老同事、老领导;回忆起医院一步步的发展历程。心中充满了怀念,也有一种冲动,想把它记下来,便制作了《我的医院六十年》。由于本人水平和资料有限,许多记忆不一定准确,很多观点也是个人看法,因此篇中与事实有出入或有不同意见者请以院方院史为准,谢谢关注。</h1> <h1> 我院是伴随着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在党中央、毛主席关于我们也要造一点原子弹的指示下,1958年我国原子能事业迅猛发展。1958年5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批准了第二机械工业部(即核 工 业部)上报的“五厂三矿选点方案”。紧接着其中的一厂两矿(272厂、711矿、712矿)在湖南衡阳、郴县、衡东大埔相继开工建设。这时,这些建设者们的健康保健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1958年下半年,当时二机部的中南矿业公司(座落在湖南衡阳江东区苗圃街道)报请部十二局批准在衡阳筹建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中心医院。计划设置治疗病床300张、疗养病床200张,全部建筑面积34241平方米,总投资400一500万元。以服务于中南地区核工业系统单位职工、家属的医疗、疗养和保健。</h1><h1> 1959年元月,中南矿业公司选定衡阳市江东区酃湖公社新民大队(现珠晖区和平乡新民村)一个俗称五马归槽的大片山丘和水塘稻田作为院址,征地近600亩,作为医院基建用地(后于1969年、1972年,按衡阳市要求,划拨部分土地建自来水厂和硅酸盐厂,村民收回部分土地,医院现占地360余亩),座落在此的衡阳市委党校的四栋宿舍楼划归医院(即医院1.2.3.4号楼,后在医院建设发展过程中陆续拆除),作为医院的办公,生活用房。 </h1><h1> 1958年12月首批医务人员54人从广州来到衡阳,紧接着1959年2月春节刚过,又有100余名医务人员从上海来到衡阳。其间还陆续从部队,从省内外其他单位调入部分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人员。 他们刚来院时大部分只有二、三十岁,年龄大一点的也只有四十岁左右。他们许多人是原单位的专业骨干,学科专家,有的新婚不久,有的孩子还很小,但为了祖国的原子能事业,他们毫不犹豫,听从祖国的调配。广州的元勋们在临近1959年元旦时告别了家人,登上北上的火车,上海的元勋们接到通知三天便离开了繁华的大都市,上到专列上还不知道自己是去哪里。</h1> <h3>外科专家姚川汶与营养学专家徐润枝(前排左二、左三)在上海结婚时的照片。</h3> <h3>罗道森主任年轻时在广州。</h3> <h3>小儿科廖仕英护士长五十年代与大女儿在广州</h3> <h1> 建院初期,医院的条件相当艰苦。当时这里还是农村,只有山坡、池塘、菜地、水田和几幢小房子,没有自来水,泥巴路到了雨天便是泥水交溶,泞滑难行。厕所由几块木板搭建、四面通风。当时人们形象的比喻这里是:水不清,灯不明,路不平,上厕所,鼻子碰苍蝇。对这些一直生活在上海、广州的医生护士们来说,生活工作环境真是天壤之别。但他们毫无怨言,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国家的需要高于一切。</h1><h1> </h1> <h3>几位元老1984年医院开院二十周年时所写的回忆,回忆录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当年的情景和他们的情怀。</h3> <h1> 医院组建时命名为衡阳医院,1959年9月1日更名为415医院,核工业单位的名称都是用代号表示,这是当时保密的需要,也给医院增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听医院的老人说,415这个代号是医院当时基建设计图纸的编号(只是传说,没有落实☺️),这个代号依次往下也成了核工业部其他几所直属医院的名称(四川成都416医院、陕西临潼417医院、山东青岛418医院、广东韶关419医院)。医院的名称几经变更,但是,在移交南华大学成附属南华医院之前,415的代号始终未变。1964年1月更名为湖南415医院,通信地址:衡阳市二号信箱,1984年6月又更名为核工业部415医院,1988年随着国家机构改革核工业部更名为核工业总公司,相应医院也更名为核工业415医院,直至移交南华大学后,才于2003年元月改名为现在的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h1><h1> 1959年3月,医院开始地质勘察,规划设计。在医院整个建设期间,创业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医疗工作。首批医务人员1958年12月到衡,1959年元月15日便开设了简易门诊,1960年5月又利用宿舍开设35张病床,接收厂矿急需住院病人。在此期间成功抢救712矿一名烧伤面积达42%严重烧伤病人,得到二机部的通报表扬。1959年11月衡阳矿冶学院(二机部属,即现南华大学)发生大规模流感,人数达1000余人,医院及时派出医务人员,很快控制了流感蔓延。1960年5月至6月,272厂先后两次发生严重砷中毒,1230名中毒病人,门诊治疗1048人,住院治疗182人,无一例死亡。他们组织医疗队下厂矿,去地质队巡迴体检,去基层厂矿医疗站、卫生所帮助指导工作。通过下厂矿体检,及时发现矽肺病人和职工中出现中性粒细胞增高的比例较高情况,并及时报告二机部,促使加快医院基本建设。在此期间,部分职工还被送到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地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派遣到169、165、459等部队医院帮助工作。</h1> <h3>1963年前后,部分医务人员在广州进修学习时的合影</h3> <h1> 留下的职工参与医院基本建设,为整理基建材料,购置医疗器械而忙禄。拿手术刀、听诊器、注射器的医生护士们学会了按基建计划计算要用多少钢筋、水泥、石子、沙子、砖瓦,学会了怎样计算木材立方数。1960年初夏,衡阳进入雨季,湘江河水猛涨,医院的基建木材停靠在江边,随时都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全院男女职工在院党支部的号召下,奔赴江边,顶着大风,冒着大雨跳上木排,解开绳索,肩扛手抬,在泞泥中前行,将木材转移到安全地带。</h1><h1> 随着职工家属子女的到来,孩子们面临着就学问题,因为孩子们都来自外地,当地村小学语言不通,1960年医院还自办起了小学,校长是张望年老师(我院离休干部,原师范学校毕业,今年90岁高龄)。据张老师介绍,当时的学校教室在现卫校学生宿舍的地方,临时搭建的工棚便是教室,长木板一架成了课桌。全校学生不多,但1至6年级都有。条件很艰苦,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学校于1964年开院后撤销。学生们转至当地的新民村小学。后来这些孩子中许多人成为了医院的职工。成为有关部门的工作骨干。</h1> <h3>当时子弟小学的部分老师和学生</h3> <h1>为了加快医院的基本建设,为了搭配医院开院后的领导班子,1960年从核工业716矿调派莫仲东来院任副院长,1962年又从部队调派盛光有来院任副院长,1963年从衡阳矿冶工程学院调派老红军刘元志来院任副院长,将解放军政治学院刚学习结束的宋允武调派来院任党委书记。加上建院初来院的老红军、院长洪树生,抗战干部、副院长苏光,可见医院那时领导班子配备的规格是很高的。</h1> <h3>左上:老红军刘元志,1936年2月参加革命,来院后任副院长</h3><h3>右上:抗战干部宋允武,1937年10月参加革命,来院后任党委书记</h3><h3>左下:抗战干部莫仲东,1938年9月参加革命,来院后任副院长</h3><h3>右下:抗战干部盛光有,1937年11月参加革命,来院时任副院长。</h3><h3><br></h3> <h1> 经历建设、缓建、再建设,1964年5月医院建成开院,6月1日下午举行开院典礼,二机部刘伟副部长、湖南省矿务管理局罗西芳局长、衡阳市委仇耕田副书记到会祝贺。</h1> <h3>原院党委书记宋允武所写的回忆录</h3> <h3>1964年医院建成时,医疗大楼的全貌(摄于1984年,摄影作者:洪海 刘成厚)</h3> <h3>1964年医疗大楼建成时,药局搬家。</h3> <h3>开院初期林国贞老师在医疗大楼前</h3> <h1> 新建的医疗大楼呈王字型中间少半横。前楼三层,为门诊、药品制剂、医务图书室、会议室和办公用房,中楼三层,主要为检查医技科室,后楼五层,每层两个病区,共设置九个病区加手术室。大楼外观端庄大气,外墙厚实(一楼外墙厚度达50cm,楼内冬暖夏凉)。楼内严格按医院建筑要求,所有顶棚、墙角、墙的转角呈弧形,水磨石地面定时打蜡。楼内设施先进,大楼内安装了电梯(这在当时的衡阳市是不多见的),全楼有开水、热水和供暖系统,病区有病人床头呼叫系统。每层两个病区之间有病人活动室。外环境也很优美,住院楼的南面和大楼的西花园,一大一小两个喷水池。大楼前后种植了很多的花树、柑橘树、桂花树、香樟树。冬天的腊梅,阳春三月时的白玉兰、紫荆、四月里的樱花、红桎木花竞相开放,夏天和秋天,医院的空气中弥漫着栀子花、桂花的香气。主干道旁长长的葡葡架上布满了葡萄藤,成为夏天里天然的遮阳道。</h1><h3> </h3> <h3>白玉兰花(网上图)。记得院内白玉兰树长得最好的是住院楼小儿科北面那棵,有7、8米高,阳春时节,光秃秃的树枝上开满了花,洁白如玉,美丽极了</h3> <h3>紫荆花(网上图)</h3> <h3><font color="#010101">内科郑重主任身后的红桎木是开院时种下的,原长在前楼传染科门诊前,后绿化改造移到此处,这本是灌木树,长得这么高大、这么艳丽是不多见的。</font></h3> <h1> 开院初期,医院开设了矽肺、内、外科、小儿、妇产等7个病区,238张病床。开设了各科门诊,医疗医技科室及后勤各设施设备配套,成为核工业系统建设最早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医院。因为开院前后,医院从广州、上海、北京等地调入了一大批专业实力很强的医学专家和名家,他们中有四十年代毕业于上海震旦、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医学博士内科专家吴晋惠、外科专家姚川汶、广州中山医科大毕业的儿科专家,衡阳市儿科开拓者卓育章、浙江医学院毕业的妇产科专家叶德俊;有50年代广州中医学院的名老中医赵启光;广州调入的检验专家尹大同;有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广慈医院、中山医院、北京阜外医院调入的50年代初、中期毕业于我国医科名校的外科专家罗道森、乌家美;内科专家范积雄、席与纯;肺科专家裴顺基;耳鼻喉科专家黄君玉、陈志锋;病理学专家邬立天;营养学专家徐润枝;放射科专家孟宪富、包承德;还有从广州、上海调入的陈润儿、李斐媲、姚华、姚明华等一大批临床护理专家。正是这样一大批专家,决定了医院开院时医疗水平的起点是很高的,加之新建的宽敞明亮的病房、先进的设施设备、优美的环境,当时堪称湘南地区一流的现代化医院。</h1> <h3>左起上排:吴晋惠、姚川汶、卓育章,中排:邬立天、罗道森、乌家美,下排:叶德俊、赵启光、尹大同</h3> <h3>左起上排:裴顺基、孟宪富、范积雄。中排:黄君玉、陈志锋、包承德。下排:徐润枝、席与纯</h3> <h3>护理专家:左起上排:陈润儿、李斐媲、姚华,中排:姚明华、廖仕英、戈镇芳,下排:关淑琼、林国贞、洪良淑</h3> <h3>儿科专家卓育章</h3> <h3>外科专家罗道森</h3> <h3>内科专家范积雄</h3> <h3>外科专家罗道森、耳鼻喉科专家黄君玉在义诊</h3> <h3>病理学专家邬立天(右二)</h3> <h3>儿科专家庄淑华</h3> <h1>1961年从湖南医学院附一医院调入的眼科专家禹惠兰主任</h1> <h1> 那个年代的部分医院职工。</h1> <h3>六十年代部分儿科医师合影</h3> <h3>六十年代部分医务人员合影</h3> <h3>开院前夕,当时副院长盛光有(前排中)与人事科全体工作人员合影。</h3> <h3>1966年,小儿科卓育章主任、廖仕英护士长与三个孩子在医院西花园。</h3> <h3>1969年,门诊的部分工作人员</h3> <h3>建院时来院的部分老护士长八十年代初在俱乐部傍的蘑菇亭前合影。</h3> <h1><font color="#010101"> 回顾这段历史,心中总是充满了感动和敬仰,也很自豪和骄傲。医院在祖国核事业发展的需要中诞生,虽然没有直接参加原子弹的研制,但身为核工业人,能为原子弹研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这是415人的一份光荣和自豪。</font></h1><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1><font color="#010101"> 此篇的文字资料,有一部分来自医院院史记载。照片的收集得到肖诗银、陈翠琴、庄淑华、罗蕴青、卓岸萍、吕家能、万礼、姚静、郑重、段泽莉等老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并感谢所有照片的原创作者。由于有些资料是凭个人记忆,如有不准确或照片收集不周全请予谅解。</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