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本文作者 张晓(笔名)</h3> <h1><b> 2018年6月19日至20日,来自北京新四军三师研究会寻访团和沈阳新四军三师后代四平寻访团齐聚吉林省四平市,纪念英雄城四平解放七十周年,祭奠烈士,重走父辈当年战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br></b></h1><h1><b>参加纪念活动的有:以黄克诚大将长女黄楠、黄克诚次子黄晴等烈属为团员的北京新四军三师研究会四平寻访团一行14人、沈阳新四军三师后代四平寻访团一行15人。其中沈阳新四军三师后代四平寻访团成员有:新四军三师独立旅三团团长张竭诚少将子女张旭东、张旭阳、张旭光;新四军三师独立旅三团政委李少元少将子女李利利、李宁;新四军三师独立旅一团政治处主任杨弃少将长子杨新平;新四军三师独立旅三团副参谋长杨启轩之子杨汉东;新四军三师独立旅一团某连连长查锦标之子查劲松;新四军三师独立旅旅部宣传科科长王千祥之女王沙西;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政治处主任沈铁兵之女沈洋;新四军三师独立旅后勤部部长张德胜之子张晓华;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某排副排长丁剑锐子女丁毅、丁梅、丁杰;新四军三师独立旅二团某连指导员伍绪彬之女周妮儿。</b></h1> <h1><b>第一排从左至右:伍绪彬之女周妮儿、沈铁兵之女沈洋、丁剑锐之女丁梅、张竭诚之女张旭东、王千祥之女王沙西、李少元之女李利利、丁剑锐之女丁毅、张竭诚之子张旭光</b></h1><h1><b>第二排从左至右:丁剑锐之子丁杰、杨弃之子杨新平、张竭诚之子张旭阳、杨启轩之子杨汉东、查锦标之子查劲松、李少元之子李宁、张德胜之子张晓华</b></h1> <h1><b>沈阳新四军三师后代四平寻访团与北京新四军三师研究会寻访团集体合影,其中黄克诚大将之子女黄晴、黄楠(第一排从左至右第七、第八)</b></h1> <h1><b>张竭诚少将子女在八一军旗前合影:次子张旭阳、次女张旭东、三子张旭光(从左至右)</b></h1> <h1><b>张竭诚少将次女张旭东在军旗上签字</b></h1> <h1><b>李少元少将次女李利利在军旗上签字</b></h1> <h1><b>寻访团中红二十五军后代合影<br></b></h1><h1><b> </b></h1> <h1><b>丁剑锐子女丁梅、丁杰、丁毅合影<br></b></h1><div><br></div> <h1><b>王千祥之女王沙西在四平宾馆门前留影<br> </b></h1> <h1><b>黄克诚大将次子黄晴和杨弃少将长子杨新平合影</b></h1> <h1><b> 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国共双方先后调动了大量兵力,在四平展开四次大战役:第一次是四平解放战;第二次是四平保卫战;第三次是四平攻坚战;第四次是四平战役。在这几次战役中,双方共投入兵力40万人,累计战斗52天,歼灭国民党军队5万多人,我军也牺牲了3万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战四平”。 东北民主联军指战员发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奋勇杀敌,数万名战士的热血洒在四平这块土地上,四平也因此被称为“东方的马德里”。四战四平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为东北民主联军控制东北战场有利局势、打击国民党军有生力量、锻炼提高部队素质、最终赢得东北战场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战四平不仅解放了四平,对东北解放也具有重大意义。 </b></h1> <h1><b>张德胜之子张晓华在四平烈士陵园留影<br></b></h1> <h1><b>寻访团一行首先向四平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随后参观四平革命烈士纪念馆,追忆父辈们的光辉岁月。四平革命烈士纪念馆内,寻访团成员认真聆听四平解放史和四平英烈的事迹。在父辈们的展区前,寻访团成员纷纷驻足凝望,深情讲述父辈的革命故事。</b></h1> <h3>寻访团中苏北籍成员</h3> <h1><b>中间两位分别为黄克诚大将子长女黄楠、次子黄晴</b></h1> <h1><b>张竭诚少将之子张旭光在指挥部旧址留影<br> </b></h1> <h1><b>在四平战役纪念馆,张竭诚少将子女在父亲照片前合影</b></h1> <h1><b>在为期二天的时间里,三师后代寻访团先后参观了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保卫战总指挥部旧址、四平保卫战三道林子战场旧址、瞻仰四平烈士陵园,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参加了由四平战役纪念馆举办的座谈会。</b></h1> <h1><b>以下均出自四平陵园为这次活动写的通稿</b></h1><div> 辗转千里祭英灵</div><h1><b> 在此次新四军后代寻访团中,有一位英雄后代周妮儿来到陵园的过程中专程祭奠他的叔叔张连山,张连山于1925年出生在江苏省沭阳县,1942年参加革命,是原第四纵队的警卫员,1947年在四平攻坚战中牺牲。当她来到烈士张连山的墓前,无尽的思念涌上心头,她将手中的鲜花默默献上并深深鞠躬,当日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仿佛也在为当年牺牲的烈士哭泣,几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烈士的英容笑貌宛如昨天,她伫立在雨中,久久不肯离去……</b></h1><div><br></div><h3><br></h3> <h3><b> 捐赠遗物忆当年</b></h3><div><b style="font-size: 20px;"> 此次寻访活动中,捐赠活动无疑是一个亮点,这些英雄的后代们希望透过那段尘封的历史将革命精神一代代的传承下去。此次捐赠活动涉及书籍、书法作品、画作等共8件遗物,在这里介绍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遗物。</b><br></div><h1><b>第一件是带有开国大将黄克诚的子女署名的字幅“为有牺牲多壮志”。<br>第二件是黄楠请当地知名画家亲自题写的字幅“战地黄花分外香”,此句摘自毛泽东的诗词。<br>第三件是画作《群英图》,是由新四军三师的子弟创作的。黄克诚之女黄楠饱含深情的说:“我父亲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参加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几十年来,他对党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他的后代,我们感到由衷的自豪。今天我们向四平烈士陵园捐赠遗物,是为了使他和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和他们的革命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随后将他父亲的略记《黄克诚年谱》赠与陵园,对于陵园的史料研究非常有价值。<br>第四件是新四军三师四野二纵四十九军老战士的曾外孙女张曦文所画的画作“缴枪不杀”,作者虽年仅8岁,但画作中却向人们诠释了红军精神,深刻体会到“不忘初心”对于当前社会的意义。<br>第五件是新四军三师独立旅三团团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张竭诚将军写的关于四平保卫战的回忆录《峥嵘岁月》,此书由张竭诚将军的子女张旭东、张旭阳、张旭光捐赠。著名书法家吴向明为此次活动创作书法作品“新四军小诗”赠与陵园,在捐赠现场忆起当年父辈的战斗史,老人热泪盈眶,感动全场。书法家张道明也为活动题写“三师英烈血染四平大地,四野忠魂逐鹿九州疆场”的书法作品,缅怀英烈。</b><br></h1> <h1><b>杨弃少将长子杨新平和张竭诚少将次女张旭东合影</b></h1> <h1><b>张竭诚少将次子张旭阳、次女张旭东与四平市政协主席杨枫、张竭诚少将三子张旭光、市民政局局长郑旭武合影</b></h1> <h1><b>四平市政协主席杨枫(中)与张竭诚少将子女合影</b></h1> <h1><b>张旭东、杨新平与四平市政协主席杨枫(右二)、市民政局局长郑旭武(右一)交流张竭诚少将回忆录《峥嵘岁月》中描写四平保卫战的文章</b></h1> <h1><b> 尽管那段奔腾激荡的岁月已经远去,但父辈们投身革命、追求真理、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永远是后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希望捐赠遗物能帮助后代更好地了解老一辈的革命事迹,让革命传统薪火相传。</b></h1> <h1><b>查锦标之子查劲松</b></h1> <h1><b>李少元少将之子李宁</b></h1> <h1><b> 杨启轩之子杨汉东</b></h1> <h1><b>沈铁兵之女沈洋</b></h1> <h1><b>沈阳新四军三师后代四平寻访团姊妹花合影</b></h1> <h1><b> 四平,一座英雄的城市,长眠在这里的上万个革命英烈影响了四平的人文时尚,改变了历史风貌。斗转星移,苍海桑田,多年过去了,他们消失在历史的时空,后人只有在浩瀚的史籍中寻找他们的踪迹,在闲暇的聊天中提到他们的名字。为了缅怀这些英雄人物,人们在这些英雄活动过的遗址,或修缮,或仿造,供子孙后代永世瞻仰。其实面对如此众多的历史财富,无须刻意加工或粉饰,把它活生生摆上来让大家看,就足以令世人深深感动。</b></h1> <h1><b> 整个活动组织周密,内容丰富,使后代们深受教育,纷纷表示,一定传承好革命传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b></h1><div><br></div><h3>本文中的照片均由沈阳新四军三师后代四平寻访团成员提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