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雁塔最早源自印度。相传很久之前,古印度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信奉小乘佛教,可吃三净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雁群,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取名雁塔。最初的雁塔为印度样式,5层,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式。</h3> <h3>大、小雁塔均建于唐初,大雁塔是武则天的老公高宗李治时唐僧修建,小雁塔是武则天的儿子中宗李显时道岸律师所建,前后相差55年。现在大雁塔7层64米,小雁塔13层43米。</h3> <h3>小雁塔是唐朝宫女们集资修建的,为了给自己求个解脱,修个安稳自由的来世。这两个都是出资人的功德碑</h3> <h3>最初小雁塔是15层,明朝的时候震塌了两层,明朝时还三次把小雁塔从上至下震开了缝,后工匠们悄悄修复了,对外宣称塔是自己合上的,所谓"神合"。</h3> <h3>明清时,小雁塔是武状元们"雁塔题名"处。</h3> <h3>民国时,发现小雁塔有地宫,但既没有想象中的金银财宝,也没有应该有的佛经舍利。人们据此怀疑塔身下还有隐藏的"暗室",又勾起人浮想联翩。</h3> <h3>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6级大地震,小雁塔塔身自上而下被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又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九月,一位名叫王鹤的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和尚讲的这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在小雁塔门楣刻石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h3><h3>此后在明嘉靖三十四年,小雁塔因华县大地震“塔裂为二”,嘉靖四十二年复震,“塔合无痕”;康熙辛未“塔又裂”,“辛丑复合”。对于一座砖塔而言,经过数次地震开裂而不倒塌,反能自然复合,也确是一件奇事了。建国后,工匠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古代能工巧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不倒翁”一样,虽历经数十次地震,仍屹立不倒,实在令人叹服</h3> <h3>玲珑秀丽的小雁塔与雄伟庄严的大雁塔风格迥异。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高43.38米,建造时共15级,现存13级。塔的底层最高,以上逐层递减,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每层皆有迭涩出檐,檐下砌有两层菱角牙子,形成重檐密阁、飒爽秀丽的美感效果。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h3> <h3>白衣阁 这是明代初建,清代翻新以后的建筑——白衣阁。白衣阁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地方,传说观音喜欢穿白色衣服,人们称她为白衣大仕,白衣阁因此而得名。观音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相貌慈祥,是救苦救难的象征。</h3> <h3>最重要的一点,大雁塔的慈恩寺是收费的,小雁塔的荐福寺是免费的。可这里平日里游人很少,没有大雁塔旁的熙熙攘攘,多了些恬淡清幽。</h3> <h3>"雁塔晨钟"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此处雁塔指"小雁塔",而非"大雁塔"。而小雁塔之钟也不是自己的,是从100公里外武功县崇教寺搬过来的。其铸于824年前的大金国,当年金世宗完颜雍崇敬李世民孝母,要求所铸之钟在音律结构上要有关中话"妈......妈唔"的声韵。此钟被称为"妈唔神钟",若思念远方亲人,将亲人名字和去处写于黄表纸上,敲击钟身,亲人虽远隔千里也能听到。</h3> <h3>西安碑林博物院存有朱集义的诗画《关中八景图》,其中的【雁塔晨钟】中绘制的景物正是小雁塔300多年前的样子,画上题诗: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由此诗画看来,至少在清朝康熙年间,雁塔晨钟中的“雁塔”指的确实是小雁塔。至于那口钟,原是武功崇教禅院故物,后来流失沉落渭河河底。清代康熙年间,重新发现这口巨钟,《咸宁长安两县续志》中记载:“遂以巨车载之移置于上都大荐福寺,悬于殿右”,挂在小雁塔旁的钟楼内。民国时期,此钟被“某军驻寺时毁裂”,使“雁塔晨钟”绝响多年。1993年焊修了裂痕,到1998年又重新铸了一口新钟供游人敲击。</h3> <h3>小雁塔曾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数国高僧在长安弘法的重要场所,唐代设在寺内的“义净译场”是外来佛教文化最为繁荣的传播地,近年来院内又考古挖掘出了能充分体现西域文化的佛教造像和我国通过丝绸之路向外输出的陶器、瓷器等类型器物。小雁塔,以有形的文物载体和无形的文化价值向世人呈现了它的原有气势和格局,它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兴衰;见证了佛教在唐代长安的盛行,生动反映了丝绸之路及由“丝绸之路”传入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相互融合;见证了丝绸之路起始地———古都长安的辉煌历史,体现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突出价值。</h3> <h3>在明清时代,小雁塔内从拂晓到午时,钟声断断续续可以敲击到八百多下,如今虽然洪钟犹在,但钟声却稀疏了很多。</h3> <h3>春天的小雁塔,到处生机盎然,花香四溢,与拥挤的大雁塔比起来显得格外的清幽,淡然,像个内敛的女子一般在闹市中默默地绽放着美丽。</h3> <h3>走在荐福寺内,不得不注意的是那些散布在院落里的古树。它们虬曲苍劲,坚韧不拔的树干缠绕着岁月的故事;鲜亮透明的青叶吸附着光阴的活力。它们上千年如一日的在这里守卫着庄严的古刹,即便在烈日炎炎之际,在这些古树的树影的下仍颇有森森之意。抚摸着皲裂的树皮,仿佛也能从中汲取到千年来历史沉淀出的信息,让人感觉非比寻常。</h3> <h3>荐福寺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寺内的古木共计十棵,九为国槐,一为楸树。其中最古老的一棵国槐几乎与寺龄同期,俗称“龙槐”,树围2.7米,株高9.2米,树冠投影面积35.23米,真可谓大树底下好乘凉。</h3> <h3>这些古树在历朝历代都有专人守卫,即使在战乱时代也不例外,正是因为这一代代古树卫士的守卫,如此原生态的古树群落才得以保存。如今,这里的每一株古树都有一个“身份证”,上边记录了每一棵树的详细信息</h3> <h3>在这里还有一个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和陕博比起来没有太多的亮点,但它却是了解西安的最佳场所,博物院以“古都西安”为主题,一千多年建都史为主线,反映了西安13朝古都的发展进程。一进入展馆,地面的地砖就是一副大唐的地图,门口有个小剧场,里面放映的是小雁塔的轶事,门票10块。里面的展品也很丰富,藏有“三彩诞马”、“蒜头壶”等汉唐精品文物,很有意思的是在里面看到了一个“三彩杂技俑”,出了博物院的绿地上也有一个现代扩大版的,有兴趣的可以找找,博物院和小雁塔在同一个院子,是一张门票,不收费凭身份证领票,可以和小雁塔一起游览,登塔30。</h3> <h3>西安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博物馆(文物展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者、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创意设计,整体外观以天圆地方理念创作,突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同院的小雁塔以及荐福寺古建筑群相得益彰、交相辉映。2004年在新闻媒体发起的评选活动中,该博物馆被评为西安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h3> <h3>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周秦文明”部分,周秦时期,西安地区是我国青铜时代最主要的铸造中心之一,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铜、锡、铅为主要元素的三元合金,是我国金属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因为颜色发青,所以被称为青铜器。我们国家历史上有一段时间在大量地使用青铜铸造的各种用具,历史学家们将这一时期称之为“青铜时代”。</h3> <h3>鼎就是古时用来煮肉的大锅,虽然它只是一种炊具,但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器,是国家和权利的象征。对于使用鼎,在当时是有着非常严格的制度,被称为“列鼎制”。根据记载,在西周时期: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而一般的百姓是不可以使用鼎的。大家知道,在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从外型来区分鼎,可以分为圆形三足鼎和方形四足鼎两种。</h3> <h3>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在我们陕西出土过多次,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敲钟,用青铜铸成,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西周时期的编钟只有五个音,宫、商、角、徵zhi、羽,就是今天的12356,我们所熟知的古筝、古琴都是五个音,所以我们常说五音不全,其实五个音照样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比如08年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就是五个音。1978年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战国初期的编钟,共六十五枚,十二音律具全,可以演奏现代的交响乐,被称为我国古代“编钟之王”。</h3> <h3>展柜中四件大小、形制、文饰都相同的器物的名字叫做簋。北京有条著名的小吃街叫做簋街,就是这个簋字。,虽然簋是一种炊具,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礼器。在古代一些重大的祭祀活动或者宴会活动当中,奇数的鼎和偶数的簋相配合使用就是身份和等级的一种象征。在西周时期,天子用九鼎八簋,在九个鼎当中盛放不同肉食,在八个簋当中盛放不同的主食。依次类推: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两簋。</h3> <h3> 中国最早是活人陪葬的,陶俑的出现就是代替活人陪葬的,是古代丧葬习俗中最重要的一个门类。因为它们出现的思想根源是中国人的丧葬观,叫做事死如事生,古人认为人死以后,只是生命的终结,而不是精神的终结,所以死者的精神灵魂并没有死,而是去了另外的一个世界,但是为了确保他到了另一个世界还能拥有身前拥有并享受的生活状态,哪怕这个人身前并不是非常富有,可人们为了他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能过比身前过得更好,所以古人十分重视丧葬!</h3><h3> 三彩腾空马,1966年在西安西郊制药厂出土,通高38厘米,长52厘米,唐三彩是高温烧胎,低温烧釉的铅釉陶瓷器,它颜色艳丽多变,主要是以黄、绿、白为基本釉色,所以称之为“唐三彩”,这件马四蹄腾空,马背上坐着一个胡人少年,双臂前伸,正在驾驭奔马,这件文物的珍贵之处不只在于它的艺术表现,古代工匠在制作这件陶俑的时候,跳出了过去的惯性思维,做了这个绝无仅有的腾空飞奔造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h3> <h3>在僻静的小道上随处可见这些栓马桩立在道路两侧,仔细看来,每个栓马桩上的雕像都不同,他(它)们表情丰富,形态各异,有的笑的还真是萌呢</h3> <h3>拴马桩 拴马桩也称“拴马石”。过去是在乡绅大户人家门前用以拴马的,栓马桩上的造型都有一定的意义,比如这件,一匹马上骑一个人,则寓意马上封侯或者背背(辈辈同音)封侯,再如有猴子形象的,就是取《西游记》中孙悟空当过弼马温的故事,中国古代传说猴子是马的保护神有避瘟的作用,马棚中一般都悬挂猴的图像。</h3> <h3>这件拴马桩是国家一级文物,是西安博物院的“拴马桩之王”,造型为“一狮驮五人”,在一只狮子上雕刻有五位形象惟妙惟肖的人物,这将我国古代的的雕刻水平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h3> <h3>这么悠然静谧的地方也是美院的学生喜欢的地方,在某个角落也许你就会看见这些写生的同学们。</h3> <h3>如果你想亲手制作一个碑拓,这里可以哦~</h3> <h3>还有有趣的皮影制作</h3> <h3>四月,这里的百花竞开,美得不要不要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