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班自主游戏分享——好玩的扑克牌

快乐之女

<h3>  扑克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玩的一种娱乐用具,孩子们经常接触到,有的甚至也玩过。扑克牌上有图形、有数字,而且简便轻巧,玩起来能千变万化、引人入胜。于是,我尝试着将扑克牌投放到班上的材料区,并作为低结构材料,让孩子们自主游戏,探索各种玩法。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拓展孩子们的认知经验,同时挖掘扑克牌所蕴含的教育元素,拓展幼儿的思维。</h3><h3> 游戏初期,孩子们各自玩着自己的花样,他们有的学大人的样子轮流发牌,有的在一起比比谁手上的牌最多、最大,还有的在一起"打牌",每人拿一些牌,有模有样的轮流出牌放在桌面上,每种玩法都让孩子们乐在其中……</h3> <h3>  仔细一看,符永清小朋友有着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玩法。只见他把两张扑克牌一起立起来,并把顶端部分碰到一起,但两张牌都倒下了,尝试了几次,两张扑克牌终于不倒了。于是他接着往两张牌顶端再放一张牌,可是这个时候所有的牌都倒下了。看到这里,我就忍不住问了他一句:"你在做什么呀?"永清说:"我想让他们站好搭高起来。"听到这里,我为他的想法而感到惊喜,于是我用鼓励的口气对他说:"你的想法真好,但是用什么方法才能让扑克牌站好,并搭高起来呢?&quot;听完我的话,永清一脸不放弃的样子,他接着尝试用四张牌在底下共同撑柱顶端的一张牌,终于很快就成功了,但当他想把牌继续往上搭的时候,全部的牌又都倒下了。</h3> <h3>  看到他茫然的样子,旁边的小朋友也跟着他一起尝试起来,可是几经周折过后,孩子们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大家都没有办法让扑克牌站好并搭高起来。这时,我开始启发孩子们说:"你们想一想,能不能用变形的方法来让扑克牌站起来呢?"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纷纷跃跃欲试起来,终于,他们想到了用对折的方法能让纸牌站起来,那一刻,孩子们是多么地开心!</h3> <h3>  瞧!这是我们用扑克牌对折后站起来做成的隧道,里面还有火车通过呢!</h3> <h3>  浩宇小朋友更有想法,他说这是蚂蚁车!</h3> <h3>  我们还可以用原扑克牌与对折后的牌一起搭成房子呢!</h3> <h3>  有了这些经验后,在后来的自主游戏时间里,就有很多孩子们在玩搭房子的游戏。&quot;来,我们一起合作,你来折,我来搭……&quot;</h3> <h3>  &quot;老师你看,我搭的房子有多高!&quot;</h3> <h3>  以上游戏持续了好多天,孩子们都玩得不亦乐乎。为了增加游戏的丰富性,我开始在材料区投放一些数学符号(&quot;>&quot;、&quot;<&quot;、&quot;+&quot;、&quot;-&quot;、&quot;=&quot;),并将它们和扑克牌放在一起,同时引导孩子们:&quot;你们看看,他们在一起还可以玩什么游戏呢?&quot;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发现原来扑克牌上的数字和这些符号在一起还可以玩数学游戏呢!看,我们是这样玩的!</h3> <h3>  说到数学游戏,孩子们又想起还可以玩其他不一样的数学游戏,比如:分类、排序、找相邻数……</h3> <h3>  自主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孩子们在幼儿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它能让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而教师不能因为自主游戏是幼儿的自我探索活动而放任不管,须知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导航者、解读者和支持者,孩子们游戏的过程,教师要细心地观察,发现他们有什么创新的举动,教师可以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在不打断幼儿游戏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启发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促使游戏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在游戏中适当地投放材料,增加游戏的丰富性和趣味性。</h3><h3> 通过自主游戏——好玩的扑克牌,让幼儿了解到扑克牌不仅仅用来娱乐,还是高尚的益智玩具,还可以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幼儿通过感兴趣的自主游戏活动,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愉悦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游戏的快乐,以获得个体不同程度的发展。期待以后孩子们在自主游戏中,能玩出更多的精彩……</h3>

游戏

扑克牌

孩子

幼儿

自主

一起

小朋友

教师

起来

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