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动”起来——六年级数学组创新课堂

陈东小白

<h3>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通过数学活动才有可能被激活,才能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把课堂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的方式生活化,用动手实践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紧闭的心智,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知识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丰满、鲜活起来。 </h3> <h3>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们"动"起来呢,如何让我们的"动"有效果呢?我们六年级数学组的同事们经过不断的探讨交流,共同研磨,在我们的课堂上做了许多尝试,努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乐趣,让我们的孩子们真正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h3> <h3>  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生活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认识负数》这节课前预习中,让孩子们去调查、了解生活中的正负数现象,然后在课上讨论汇报。学生展示了储蓄卡、收支记帐本,谈到了海拔高度、电梯升降、进球失球等正负数现象,使我由衷地敬佩,他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h3> <h3>  观察这一学习过程,我们感到学生在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真可谓"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h3> <h3>  《抽屉原理》一课中,在导入新课时,我们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玩"抢凳子"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至少有两位同学坐在同一个凳子上的现象。这个游戏虽简单却能真实的反映"抽屉原理"的本质。通过小游戏,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好玩又有意义。</h3><h3><br /></h3> <h3>  《掷一掷》是一节活动性很强的课,本节课的设计,通过学生掷色子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可能性的大小与掷色子点数和的可能出现情况的多少有关。通过学生两人演示实验,小组实验,全班数据累加,到电脑代替操作过程使次数增至1000,让学生体会到掷色子的规律与实验次数有关。虽然一次随机实验中某个事件发生是带有偶然性的,随着掷出次数越多,越能呈现出明显的数量规律。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体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求知欲。</h3><h3> 在活动中孩子明白了:只要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就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我们可以在实践操作中得到结论、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学习数学已不再是枯燥乏味、而变得十分有意义和愉快的事了,学生自然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数学问题的活动中去。</h3> <h3>练习册有这样一道题,</h3> <h3>  这是在孩子刚刚接触圆柱的第一课遇到的问题,任凭想象应该只有极个别思维较好的孩子能够做的出来,为了让每个孩子对圆柱形沙包的来历了如指掌,我们提前布置了一项手工作业,做圆柱形沙包,目的就在于体验沙包的形成过程,看看缝的线在哪里,哪条线走的是圆柱的高,哪条线走的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底面周长为什么等于长方形的长?在缝制过程中,这些问题一一迎刃而解,这就是做数学,在做中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模型思想等数学核心素养默默地建构。</h3> <h3>  第二天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完成了沙包的缝制任务,并分享做沙包的经历与技巧。</h3> <h3>  做沙包,不仅仅是解决了一道数学问题,更加深学生对圆柱结构、线条、表面的认识,让学生借助两块圆形布和一块长方形的布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圆柱形沙包,不在于多么漂亮,也不在于大小,关键在于去做,认真体会做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长方形的两条宽先缝合在一起,感受高的意义,再把两个圆形布和长方形缝合在一起,圆的周长要和长方形的长相等,才能够缝合在一起,再次感受圆柱侧面展开的情况,之所以能缝成一个沙包,三块布的大小至关重要。这些空间观念的建构仅凭老师一张嘴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实现,放在动手操作中,轻而易举。并且为后面学习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提供了想象和推理的原型支撑,有了这些支撑,孩子便可以有的放矢。</h3> <h3>  &nbsp;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多做、多想,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从中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h3><h3><br /></h3><h3> 让我们立足以"新"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秉承"创新力第一"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铸就新的辉煌。<br /></h3><h3><br /></h3>

学生

沙包

数学

圆柱

课堂

学习

孩子

探究

体验

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