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常识之入声释疑

见微斋

<h3><font color="#808080">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古代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入声比较特别,很多诗词爱好者对其不了解,甚至感到困惑。还有一些反对新韵的作者认为去掉入声,似乎就断了格律诗词的传承。那么究竟什么是入声呢?本文试从入声的本质、演变和韵书规定等角度进行阐释,希望对正确认识和对待入声有一定帮助。</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一、入声的本质</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我们知道,汉字的读音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其中韵母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如"江"字,其读音为"jiang1",j是声母,iang是韵母,1表示声调为阴平;在韵母iang中,i是韵头,a是韵腹,ng是韵尾。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只有元音i、u和鼻辅音n、ng作韵尾,在古汉语里则不然,而入声就与这个韵尾有关。</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所谓入声,就是由-p、-t、-k三个塞音作韵尾的音节。塞音又称爆破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先形成阻碍,然后气流冲破阻碍而发出。一个完整的塞音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现代普通话里的"b、p、d、t、ɡ、k"六个声母都属于塞音。但是作为入声韵尾的-p、-t、-k三个塞音是无声除阻音,即只有成阻和持阻阶段,但没有最后的气流爆发,类似于英语里的不完全爆破。</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古人云“入声者直而促”,这是因为塞音韵尾的闭塞特性,入声字往往读音短促,一发即收,这也使得入声字在发音上和“平上入”三声有着明显不同。“平上入”三声,其音皆收于元音或鼻辅音,而元音和鼻辅音的发音舒缓,且可以延长。因此,近代有学者提出,应该把“平上入”三声合起来称作舒声,从而形成一个和入声相对的韵类。</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古人所称四声的“声”,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声韵,二是指声调。对应到每个字的读音中,前者主要指韵身(韵腹和韵尾合称韵身),它决定了字的韵部;后者主要指发音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和长短,它决定了字的韵类。从上面对入声的分析可知,入声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声韵上它具有独特的韵尾从而韵身与众不同,二是声调上它的发音较为短促因而自成一类。</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二、入声的演变</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ff8a00">随着时间的变化,入声整体上呈消亡态势。据考证,这种现象从唐朝就开始了,宋词里则经常可以发现以入代平、上、去的现象。到了元代,入声在北方语系中基本消失,原来属于入声的字按照一定规律被分配到平、上、去三声中,此即“入派三声”。现在一些南方语系中虽然还保留有入声,但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演变,处于消亡和即将消亡的过程中。</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ff8a00">入声的消亡过程也有一定规律可循。首先是归并,即以-p、-t、-k三个塞音结尾的字互相合并,当然各方言地区的合并形式和进程并不完全相同,但总的来讲都呈归为一类的趋势。其次是弱化,归并后的塞音韵尾进一步弱化为喉塞音[-ʔ](这个音标看起来像没有点的问号)。喉塞音是一种由声门关闭引起的气流瞬时中断而成的塞音,成阻部位在声门,而原来-p、-t、-k三个塞音的成阻部位,分别在双唇、上齿龈和软腭。再次是脱落,喉塞音[-ʔ]韵尾进一步脱落,此时的入声在形式上已和舒声没有太大区别了。最后是混同,失去喉塞音韵尾的入声再进一步失去其声调调值,最终被派入舒声各调中。</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因此,入声的消亡过程实际上就是入声的舒声化过程。从全国范围看,有的方言入声字的韵尾和调值都不存在,入声已完全消亡,如北京话。有的方言入声字已没有塞音韵尾,仅保留入声调值,如阳新话。在保留塞音韵尾的方言中,有的还比较完整地保存着三种韵尾,如广州话;有的只保留一到两种韵尾,如南昌话;有的已部分或全部弱化为喉塞音,如福州话、苏州话。</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值得一提的是,汉语词汇在传入日语过程中,日语对汉语中的绝大多数入声字进行了开音节化处理。处理的方式是在构成入声的塞音韵尾后面添加元音,使之成为一个独立音节。如日语汉字"国(こく) "的第二个音节"く(ku) "就是在古汉语入声韵尾"k"的基础上添加元音"u"使之独立为音节"ku"。这有点类似于现代汉语音译英语单词时使用的方法,如“bus、Smith、Bush”被翻译成"巴士、史密斯、布什"。日语对汉语入声字的这种开音节化处理,其本质也是一个舒声化的过程,只不过一个是去掉辅音韵尾,一个是添加元音。</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三、诗韵对入声的规定</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我国古代的诗歌大都是有韵脚的,但最初并没有专门的韵书,诗词作者根据当时的语音习惯来安排诗韵。三国时期,魏国的左校令李登编撰《声类》,被称为“韵书之祖”,但实际上该书并未分韵部,而是按照“宫、商、角、徵、羽”五声将入编的汉字分为五类。晋代安复令吕静编撰《韵集》,始分列韵部。南北朝时期,人们对诗歌的韵律越来越重视,为了解决规范用韵的问题,编写韵书称为一种风尚,各种韵书纷纷问世,仅《隋书》记载的就有27中之多,较知名的有周颙的《四声切韵》、沈约的《四声韵补》等。可惜的是,以上诸书均已亡佚。</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到了隋代,音韵学家陆法言等人在参考前人韵书基础上编成《切韵》,成为后代韵书的基准,现在只有少数残卷保存下来。《切韵》共193韵,所有字按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个韵类,其中入声32韵。《切韵》中的字从韵尾角度又可以分为阳声韵、入声韵、阴声韵三类,阳声韵即以鼻辅音-m、-n、-ng作韵尾的韵,入声韵即以塞音-p、-t、-k作韵尾的韵,阴声韵即没有韵尾或以元音i、u作韵尾的韵(入声韵和阳声韵存在一定对应关系,大抵-m对-p、-n对-t、-ng对-k,每组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式不同)。因此,入声兼具声调和声韵的双重属性。从现在普通话角度来看,韵尾m已并入韵尾n中,入声韵已脱掉韵尾变为阴声韵。</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唐代孙愐等人在勘正《切韵》基础上编成《唐韵》,相当于是《切韵》的增修本,原书已佚。从现存的韵目来看,《唐韵》共分195韵,较《切韵》增加2个韵部,其中入声32韵,与《切韵》持平。</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宋代陈彭年等人奉命编成《广韵》,之后丁度等人增订《广韵》而成《集韵》,《广韵》和《集韵》都保存得较完整。《广韵》增加韵部到206韵,入声也相应增加为34韵。《集韵》的分韵和《广韵》相同,只是韵目用字、部分韵目的次序和韵目下面所注的同用、独用的规定稍有不同。</font><br /></h3><h3><font color="#ff8a00"><br /></font></h3><h3><font color="#ff8a00">南宋末年,北方金朝平水官员王文郁刊行《平水新刊韵略》,不久平水人刘渊刊行《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因这两部韵书都和平水有关系,后人便称之为"平水韵"。这两种韵书均已失传,我们今天看到的平水韵实际上是清朝初年编订的《佩文诗韵》。王文郁版《平水韵》将《广韵》、《集韵》中允许同用的韵部进行了合并,同时又将"拯"韵并入"迥"韵,韵部减至106部,其中入声17韵。刘渊版《平水韵》将"拯"韵和"迥"韵分立,其余与王文郁版相同。</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 /></font></h3><h3><font color="#ff8a00">从上面韵书的发展历程可知,分韵有一个由简入繁,再有繁到简的过程。相应地,入声韵也从原来的32韵增至34韵,再合并为17韵。但从《切韵》到《平水韵》,所有中古音系的诗韵书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赋予入声应有的地位。</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四、入声在韵书中的地位</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 /></font></h3><h3><font color="#ff8a00">汉字的读音中,与押韵有关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韵身,一个是声调,前者决定韵部,后者决定韵类。在编写韵书时,应该优先考虑哪个因素呢?对此,不同的韵书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一种是先韵类后韵部,即先按声调不同把所有字分为几个韵类,再在每一韵类下按照韵身不同划为韵部;一种是先韵部后韵类,即先把韵身相同的字划为一部,再在各韵部下按声调不同区分韵类。前述中古音系的韵书,无一例外的采取了第一种处理方式,后来清代的词韵《词林正韵》和现代编写的《中华新韵》则采取的是后一种处理方式。</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 /></font></h3><h3><font color="#ff8a00">那么,究竟哪一种处理方式更好呢?个人觉得是后者。采取第一种方式,首先面临的就是重复分韵,从而增加韵部,使整个韵书体系较为庞杂。拿韵部最少的《平水韵》来说,它先是在平声两卷中从"东"到"咸"分一遍,接着在上声卷中从"董"到"豏"再分一遍,然后在去声卷中从"送"到"陷"又分一遍。打个比方,一个学校有30个班,每个班都有男生、女生和老师,在造全校师生花名册的时候,本来按1班、2班……30班这样排挺好,可是造表的人非要先分老师、男生、女生三类,然后再把老师分为1到30班的老师,男生分为1到30班的男生,女生分为1到30班的女生,岂不重复啰嗦?</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对两种处理方式见仁见智尚可理解。然而,中古音系诗韵书最大的问题还不是韵部的多少,而是对入声的处理。因为入声兼具声调和声韵的双重属性,所以在按平、上、去、入四分将入声单列的时候,实际上暗含着两个分类标准,一个是按声调划分,这个自不待言;一个是按声韵划分,即把韵尾是塞音的入声韵分出去了。也就是说,中古音系韵书在分韵的第一个层面,实际上是标准杂糅的。还用刚才的例子来打比方,学校除了本部30个班以外,分校还有10个班,造全校师生花名册的人造完表后发现把分校的师生落下了,于是接着在表后面造分校1班、分校2班……分校10班,于是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表是这样的:1班老师、2班老师……30班老师,1班男生、2班男生……30班男生,1班女生、2班女生……30班女生,分校1班师生、分校2班师生……分校10班师生。</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 /></font></h3><h3><font color="#ff8a00">那么,或许有人会说,这是造表的人不机灵,他完全可以坚持一个标准,把本校30个班和分校10个班的老师、男生、女生各归为一类。其实造表的人也想这么办,可是却办不到,为什么呢?因为分校这10个班着实有点特殊,他们每个班不能按老师、男生、女生这样来进行分类。如果把老师看成平声,男生看成上声,女生开成去声,分校看成入声,我们就会发现问题所在,分校怎么能和老师、男生、学生并列呢?也就是说入声和平、上、去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如果一定按第一种方式处理,首先应该分为舒声和入声(分别对应本校和分校),舒声在进一步分为平、上、去(分别对应本校的老师、男生、女生)。所以说,中古音系的诗韵书没有赋予入声应有的地位,把一个种概念和另一个平行种概念的属概念进行并列,即把入声作了降格处理。</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按照第二种处理方式,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晚出的词韵《词林正韵》,先按韵身分为19部,前14部为舒声韵,每部分平声、仄声(含上、去两声)两类,后5部为入声韵,不分类。</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 /></font></h3><h3><font color="#ff8a00">其实,《平水韵》等韵书也完全可以比照此种方式编写。如《平水韵》,可以先按韵身分为47部,前30部为舒声韵,每部分平声、上声、去声三类(有的韵部并非三声俱全)。后17部为入声韵,不分类。如果把舒声韵进一步分为阴声韵和阳声韵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平水韵》中有阴声韵13部、阳声韵17部,阳声韵和入声韵仍保持对应关系。</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