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季欧洲游(十一)英国-坎特伯雷(下)坎特伯雷大教堂。

Tieq lu (陆铁强)

<p>坎特伯雷大教堂</p> <h3>约克大教堂</h3> <p>从历史看,坎特伯雷是英国基督教的诞生地,是摇篮。从现实看,坎特伯雷大教堂依然是当前英国国教(又称为圣公会)在行政上的第一教堂。现在圣公会有两位大主教分别为坎特伯雷大主教(The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和约克大主教(the Archbishop of York),本身皆为同名教区的主教。The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坎特伯雷大主教)是英格兰圣公会的实际领导教主,其次为约克大主教及及其它主教(bishops)。</p><p><br></p><p>那末,上面提到的英国教(圣公会)是什么样的宗教呢?究竟属新教(基督教),还是旧教(天主教),以及它与英国清教徒是何种关系呢?如果平时不太关心这些课题的人都会有点混。下面稍稍谈一下我的理解。。</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h3>亨利八世</h3> <h3>皇后凯瑟琳</h3> <p>英国历史上有一位奇人国王亨利八世,因为他的第一位太太凱瑟琳没有给他生儿子,就想休了她。但他的太太不是一般等闲之人。她是西班牙的公主,她的母亲就是将摩尔人赶出欧洲,统一西班牙,並资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的女王伊莎贝尔。她的外甥(她姐姐的儿子)是当时统治几乎大半个西欧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所以当亨利八世向罗马教庭提出离婚时,罗马方面拒绝了他的请求,一方面碍于她夫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当时西班牙是罗马教庭的主要支柱),另外天主教教规是不允许离婚,既使你是天王老子都如此。于是这位胖子国王发飚了,"老子的事情不用你管",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与罗马教庭分开了,将英格兰的基督教改成英国国教,又称圣公会。(当然离婚是一个直接的动因,事实上还有许多社会因素在内)。</p> <p>当时正好也是德国马丁路德掀起宗教改革时期,基督教新教在欧洲北部已经形成了。所以当亨利八世将英国基督教脱离罗马教庭时,在英国的新教也就成为了一股势力。但是亨利八世所要与罗马教庭脱离的只是领导权问题,而不是宗教信仰本身的问题。除了"归谁来管"変化之外,其他仪式,等级制度均是換汤不换药。而真正想换汤又换药的,就是英国信奉加尔文教派的清教徒。所以道不同,不相谋,在以后的一系列英国王室,国教(圣公会)与清教徒之后的争斗不断。以至于清教徒被迫害,被驱逐,导致了"五月花"号船出走北美洲,成为美国的先驱者,开創了历史的新纪元。</p><p><br></p><p><br></p> <h3>五月花号</h3> <p>而在英国尽管事实上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也接受了一些基督教新教的理念,但是在礼仅上,等级制度上则完全与旧教(天主教)一样。所以今天的英国国教依然等级分明,坎特伯雷大主教等于英国国教的教皇。所以英国教有它的特殊性,在百度上将英国国教(圣公会)放在新教的一个派系,似乎有点简单化了。</p> <h3>英格兰国教标志。e的字母里加一竪。</h3> <h3>西敏寺大教堂</h3> <p>如果把英国几个大教堂作比较的话,伦敦的西敏士大教堂是无与伦比的。无论从其本身政治,历史地位看,还是从游览角度上来看,里面有那么多代表英国各个方面精英及历代国王的墓室。坎特伯雷大教堂作为宗教意义第一,还是不能与西敏士大教堂相比。但是它作为英国早年历史的缩影,里面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观看。</p><p><br></p><p><br></p> <p>因为星期天教堂举行礼拜活动,正式向游客开放要在下午12点半。所以在这之前,我在外面游览,走在教堂的一侧时,见到一个小门是开放的。里面很喑,有台阶向下,进去一看,原来是教堂的地下墓室。墓室可以通教堂大堂。事实上,礼拜是在大教堂的内庭举行,大堂与地下墓室还是对外开放的。尽管此教堂曾几次修建改造,但地下墓室将近千年没有什么大的变动,所以各种不同形状的立柱与柱头,以及墓室的建筑设计都呈现那种厚重结实的罗马式风格。因为墓室内不允许拍照,所以下面的照片是从书上翻拍下来的。</p> <p>当从幽暗的地下墓室走上大堂时,迎接我的不仅仅是光明,而且还有一片美妙的圣乐。礼拜即将结束,在管风琴的伴奏下,赞美诗歌此起彼伏,有合唱,有独唱,有重唱,其水準之高,真是叹为听之。尤其在宏大的殿堂里,夹带着隐隐的迴音,真像从天堂里传来的声音,与在音乐厅里听到的大不一样,令我一次次感动不已。真是有点后悔,早知道,应该早点进大厅,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p><p><br></p><p>不由使我想20多年前的一次难忘的经历,当时第一次到罗马,在梵底冈博物馆参加了一个有导游讲解的团之后,觉得还不过瘾,于是第二天又来到那里,想一个人再去看个痛快。不料这天是星期天,博物馆关门(不知道现在是否也这样)。没有办法,只好再到圣彼得大教堂去。也正好碰到教堂内在做弥撒,圣彼得大教堂对外是开放的。大堂里挤满了人,我也挤在人群里,与天主教的会众及其他游客一起参加他们的弥撒。因为离讲坛与唱诗班很远,根本看不清楚,而且讲的,唱的都是意大利文,也听不懂,但是非常享受。因为意大利语本身就是阴阳顿挫,如果再加上读讲经文的语调,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而且整个礼拜中,读一段,晿一段,再读再唱,美妙的声音在美伦美焕巴洛克风格大殿的空中回荡,听得我如醉如痴。这辈子很难忘掉这段经历。如果朋友们今后去罗马时,不妨也去体验一下。</p><p><br></p> <h3>殉道者圣堂</h3> <p>这座殉道者圣堂是建在从地下墓室出来,上大堂去的中间一层的一侧。两把利剑架在十字架上,十字架的下端也呈尖端,与两旁利剑的尖端成对应,再加上灯光在墙上造成的投射影,似乎6把利剑一起朝下,直指下面的祭台,营造一种神秘恐怖的气氛。这个地方就是公元1170年这里的大主教贝克特被谋杀的地点。</p><p><br></p> <h3>在坎特伯雷大教堂的玻璃窗画中的托马斯-贝克特大主教(公元1118-1170)</h3> <h3>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公元1133年-1189年)</h3> <p>当时,这是一件轰动整个西欧的大事件。亨利二世与贝克特大主教本来是好朋友,而且交情还不同一般。贝克特在出任坎特伯雷大主教之前,他是国家重臣:大法官兼上议院议长。亨利二世的儿子亨利小王甚至还曾经寄养在他家里,视他如父。在上一任大主教去世后,为了排除罗马教庭的影响,亨利二世设法将贝克特推上了大主教的位置。 没想到的是这位大主教有着非常耿直的性格,而且既然在此位置上,在其职谋其事,也就是从教会角度方面来看问题做事情。而偏偏亨利二世也是一位有为的君王,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都与当时的教会发生了冲突。具体不多写了。最后,四位亨利二世周圍的骑士,就在此地谋杀了贝克特主教。就此罗马教庭马上将贝克特大主教祝圣,並口诛笔伐,大动干戈声言要将亨利二世革藉。亨利二世没办法,只好亲自来到坎特伯雷大教堂,在贝克特墓前,张开双手,匍匐地上,赤裸上身,悲泣痛哭,在周围的教士逐一鞭笞下,血流如注。真是君王的尊严扫地!</p><p><br></p> <h3>亨利二世受鞭苔图</h3> <p>从英国历史上看亨利二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是英国金雀花王朝的开创者,娶了阿基坦(法国一部分)女公爵埃莉诺之后,不仅是英格兰,而且也佔了大片法国地盘的君主。而且在他任上进行司法改革,制定了不少法律,譬如陪审制度,上诉制度,以及对神权的限制,這一些制度即称为英美法系被歐美國家沿用至今。所以可以说他是西方法律的先行者。</p> <h3>黃色部分是他的疆土。</h3><h3><br /></h3> <p>事实上,这种世俗君王与罗马教庭的争斗几乎贯穿了整个欧洲中世纪时代。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历史课题。也就是说,在西方不仅仅在希腊罗马时期就类似于议会选举等民主的因素,即便是在所谓黑暗的中世纪,也有这种权力的制衡。无论君主还是教皇,个人的权力会受到各种因素制衡,不会像中国的皇帝(自命为天子)那样为所欲为。所以西方这种传统从上到下,从古至今是有那种深厚的根基,不像中国,只有一百多年中一帮知识分子热忱的宣传与实践,在官场上,民间中还是缺乏可能在西方人群中的那种习巳为常的民主观念。所以尽管形式上的帝制没有了,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死灰复燃。</p><p><br></p><p>正巧在写这篇游记的前一个星期,我参加的一个旅游微信群(法国西班牙深度预备群)组织的法国深度游中曾去了法国中部的王家修道院,里面安葬了亨利二世,他妻子埃莉诺及他们的儿子狮心王理查德-十字军东征时的一条好汉。下面是他们传来照片。</p> <h3>亨利二世,阿基坦的埃莉诺。</h3> <p>关于他们的故事很多,不多讲。只提一下,自谋杀贝克特大主教之后,这位亨利二世遭到报应,在以后的生涯中,无论与妻儿之间的感情,关系都非常紧张,与儿子兵戎相见、最后给儿子逼死在宫中。 </p><p><br></p><p>顺便提一下,他的两个儿子不同寻常,不仅从英国历史,而且从世界历史上都是载入史册上的人物。一个是上面提到的狮心王理查德,是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的统帅之一,与对方统师阿拉伯的萨拉丁遭遇,如果讲到十字军的历史,是必提到的人物。第二个是那个愚蠢的约翰,因为战争与无能,把英国经济弄得一塌糊涂,于是不得不求下面的財主借钱。结果弄出一个英国大宪章。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要求国王也得服从法律的历史文件。后来美国的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基本上是这部英国大宪章的继续。</p> <h3>英国大宪章(公元1215年)</h3> <p>坎特伯雷大教堂里还有两位英国皇室里的人物的墓柩。一位是国王爱德华特三世的儿子,人称为黑王子。第二位是亨利四世。</p> <h3>黑王子爱德华之墓</h3> <h3>近照(书上翻照)</h3> <p>讲到黑王子,不得不提到历史上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公元1337-1453)。老实说,在坎特伯雷旅游时,对一些历史上的基本概念还是蛮模糊的,而在写此游记时,一面回忆一面读书,这些概念才慢慢地清晰起来,所以不去旅游就不大会去关注,不写游记可能这些关注也会慢慢地遗忘。而且写作尤其对我而言,既是一种锻练与挑战,也是加强记忆与认识的提高。</p><p><br></p><p>百年战争(事实上打了116年)的起因是,法王菲立普去世了,但没有男性后代。法国贵族为了抗衡英国势力的影响一致推举他的姪子作为法王,而这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认为他是这位去世国王的外孙,所以他有资格在做英王时也能再做法王(英法就合併祘了)。而新法王也在动脑筋,想把英国在法国的领地(也就是像诺曼底等土地)收回来。这样就导致了历史上很少见的这么长时间的战争。</p><p><br></p><p>这场战争在世界历史上意义重大。现在世界版图上的英国与法国的界定从此确立。非常凑巧,这场战争结束的 公元1453年,也正好是土耳其伊斯兰攻击了拜占庭的伊斯坦波尔的那年。也就是说在历史的分界上标志了中世纪的结束。</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h3>爱德华三世(1312-1377)</h3> <p>讲到这里,先要梳理一下当时欧洲的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否则真是搞不清楚。当时的欧洲这块地方,大致按地区大小分成王国,公国,伯国等。相对而言,这些地区实际上是独立的。但是在名义上还是有依附关系的。譬如讲"诺曼底"-现在法国北部地区,当年是法国皇帝分封给那位维京人的,所以称为某某公爵。这公爵对这块封地完全有统治权。他的后代跨海征服了英格兰,成了英格兰的国王。于是他的封号有英国国王,诺曼底公爵。如果从现在的观点看,觉得有不可理解,既然已经做了国王,何必再套个公爵,豈不是掉身价?索性将诺曼底也变成英格兰的一部分,不是更好吗?但不那么简单,因为名义上诺曼底还是依附于法国,在英国你可以是国王,但在诺曼底,你只不过管理者而巳。所以在读当时这些帝王,公爵的头銜,其内在意思就在这里。</p><p><br></p><p><br></p><p><br></p><p><br></p> <h3>爱德华黑王子。(1330-1376)</h3><h3><br /></h3> <p>黑王子爱德华就是发动百年战争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长子。这倒不是一个宫庭里养尊处优的王太子,而是从16岁就跟着父亲南征北战,长年驰骋在疆场上彪悍的将军。在百年战争的开始阶段,在他的指挥下,将法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甚至一度将法国国王都俘虏了。尽管他有勇气与军事才能,但好战及战争中表现出的残忍並不为当时人称道。多年的军旅生涯损伤了他的健康,最后不知患了慢性传染病还是癌症,在壮年46岁时去世了。在墓柩盖上,他的雕像依旧穿戴着头盔与盔甲,一付中世纪武士的气派。在他去世的第二年,他父亲爱德华三世也去世了。如果这位黑王子稍稍多活几年的话,"爱德华四世"的英国国王的头衔将落在他的头上。</p><p><br></p><p>因为接下去又要讲到同在这座大教堂里的亨利四世墓,所以把上面的故事继续下去。</p><p><br></p><p>正因为黑王子在他父亲爱德华三世心中的地位,所以在他父亲去世后的王位继承人,不是黑王子的弟弟(肯特的约翰),而是年仅十岁的黑王子的儿子-理查二世。所以当时忠心耿耿为他摄政的是他的叔叔(肯特的约翰),他叔叔的儿子亨利(也就是后来的亨利四世)是这位少年国王的玩伴。但这位理查二世长大之后,开始亲政时没有他父亲那种勇武精神,而表现出狂妄,无能与猜忌。所以不仅在与法国进行的百年战争中失利,国内也动乱不止,而且还废黜了以前帮他辅政的叔叔,並将少年时的同龄的玩伴堂弟亨利给流放了。其中细节不多述了。最后在理查二世32岁时在英国上下众怒之下,被他的堂弟给推翻了。这位堂弟就是亨利四世。从英国传统而言,亨利四世是完全有资格当国王的,因为他也是已故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孙子。</p><p><br></p><p><br></p><p><br></p><p><br></p> <h3>亨利四世(1367-1413)</h3> <h3>在坎特伯雷大教堂内亨利四世的墓柩。</h3> <p>被上议院议员拥立的博林布鲁克的亨利于1399年即位(珍藏于大英图书馆哈雷图书馆)。</p> <p>在我前面关于斯特拉福德的游记中,曾经介绍过莎士比亚纪念碑旁他剧本中四个人物的塑像。其中的两位,王子Hal与福斯塔夫都是剧本"亨利四世"里的人物。剧中亨利四世的本人就是安眠在我们面前的墓柩里的这位君王。</p><p><br></p><p>亨利四世32岁登基,王位得来相对比较容易,但是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和快乐,因疾病缠身而痛苦,被国家事务搞得精疲力尽。47岁就去世了。在位14年间,尽管也在与法国的百年战争期间,相对于前任国王,他显得比较和平,较长一段时期处于休战壮态。但是在国内却内乱不停,大多是各地贵族相继造反。好不容易经过各种文武方面的努力,总祘太平了,但身体垮了。他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基督徒,尽管几位前任都选择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但亨利和妻子却葬在了坎特伯雷大教堂,为了与毗邻圣托马斯·贝克特的神龛在一起,成了在这大教堂中唯一的英国国王。因为当时对贝克特的崇拜十分狂热,从修道院的记录中和诸如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这样的文学作品中的描述都证明了这一点。</p><p><br></p><p>从英国历史上讲,亨利四世可以说是一位英国本土的国王。此话怎么说?因为自在前面温彻斯特游记中提到的威廉一世起,到被亨利四世废黜的理查二世,几乎所有的英国君王其出身与封地都是在法国,尤其在金雀花王朝更是如此。而亨利四世,他父亲是兰开斯特公爵,封地在英国,他出生在英国,道道地地的英国人。在就职宣誓时,他是金雀王王朝以来,第一位用英语的国王。</p><p><br></p><p>他有个轶事也蛮有意思。在他身前有预言宣称,他将死在耶路撒冷,该预言也出现在莎士比亚的戏剧(英语:Henry IV, Part 2)中。亨利四世据此认为这意味着他将会死于十字军东征的途中。但实际上,他是在1413年3月20日,议会召开期间死于威斯敏斯特教堂院长的"耶路撒冷室(英语:Jerusalem Chamber)"里。巧不巧?</p><p><br></p><p><br></p><p><br></p><p><br></p> <h3>接下来再来看看大教堂的建筑。</h3> <p>尽管前面讲到的地下墓以及大教堂外部存留下来的一些建筑式样是罗马式的。但大堂的建筑式样已经是哥特风格了。这是英国最早的哥特风格建筑之一。</p> <h3>在通往内殿的台阶上,抬头仰望,可看到中塔楼精美绝伦的扇形拱顶天花板。</h3> <h3>在大堂的前方。这是十分精美的洗手池及上面的盖子。是17世纪的作品。</h3> <h3>这些是大教堂的镶嵌玻璃窗,其中不少是历代英国国王及大主教的像及圣经里的故事。十分精致。有的还是12世纪的作品。但没有照好。</h3> <h3>这张是从书中翻拍的,这是十二世记(相当于中国宋朝)制成的,多了不起。还蛮有意思的是,这是圣经里的人类始祖亚当的画像,我在猜想可能是描画出了伊甸园的亚当,你看他还在掘地劳动。</h3> <h3>但教堂中最有看头的还是不同年代的墓柩,其分布在教堂的各个角落。</h3> <p>以下这个厅称为St.Michael Chapel(圣米歇尔堂),又称为The Warrior’s Chapel(骑士堂)可以说是整个教室中最富有戏剧性的殿堂。其堂的中央是荷兰玛格丽特与她的两个丈夫的合葬墓。这是上面提到过黑王子的后代,两位丈夫一位是伯爵,一位是公爵(亨利四世的儿子)是当时十分显赫的人物。看来她並不在乎像鲁迅笔下的样林嫂所恐惧的那样,两位丈夫会在地獄里的争斗。</p> <h3>书上翻拍</h3> <h3>以上这位贵妇人的墓是在十五世纪所建,而周围的墓柩大多是在十六-十七世记所建。当时是欧洲流行巴洛克风格的时期。说到巴洛克风格想起一件事,大约十年前,在饭桌上一位朋友讲到在欧洲旅行时,问了一声"伦勃朗属于何种画派?"伦勃朗是无疑是属荷兰的画派,但这只是地区的区别,他的时代也属巴洛克风格时期。但如果把他的画与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的鲁本斯相对照的话,那相差太大了。尽管各种书上或者百度上对巴洛克风格有各种讲法,但都不得要领。就在前一段时间,网上传的一篇什么"10分钟通读艺术史"(原文找不到了),其中用一个字来一个括一代画风。它用一个"戏"来概括巴洛克风格。实在精辟!如果按这一字来欣赏伦勃朗的画时,尽管其画作中的形象与画面的佈置与鲁本斯大不一样,但其对画面上光线的处置,完全符合"戏"的慨念。这样,如果回过头再来看这骑士堂里的墓柩上的雕塑,参照梵底冈圣彼得大教堂中的巴洛克风格的雕塑时,差别也很大,可以说要土头土脑得多。但有一点还是一样,即富有戏剧性,甚至把戏台上幕布搬上了墓柩的顶上。做戏做到了死人的棺材的份上,真是土气得可爱!难怪能出莎士比亚这样的的戏剧大师。</h3> <p>以下这座墓柩墓碑蛮有意思的。这是一座家族的墓,讲述的是二代海员的死亡。父亲死于一次沉船事故,其画面在这位祈祷妇女后面的一张画中(照片中由于反光看不清楚)。儿子死于与西班牙的海战中,在上面雕塑中,可见到两位水手将其尸体放进大海,这是海葬的仪式。</p> <h3>左边的是Dean Nicholas Wotton的墓柩。雕塑非常传神,只见他闭眼下跪,双手捧着圣经,十分虔诚地在祷告。这是一位在英国宗教改革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英国脱离罗马教庭之后第一位坎特伯雷大教堂的主持牧师。</h3> <h3>与上面Dean Nicholas Wotton精美的墓相比,下面这座极其简单的墓柩是天主教在英国的最后一位红衣主教Cardinal Reginald Pole。因为当他去世时,已经在宗教政治上已经失利。</h3> <h3>而下面更简陋的墓柩是属于同情胡诺派(新教)法国Toulouse教区的大主教Oder de Cologne。据说在此被毒害后死亡。</h3> <h3>以下这张照片是在大教室最里面的圣三一圣堂所摄。两座规格完全不同的墓柩(Dean Wotton乌与Cadinal座落在堂的各一边。</h3> <h3>写到这里,心里不禁有所感慨。这所宏大而又美丽的教堂,当充满圣乐引导人们的灵魂朝向天国的时候,显得那么和谐,神圣。但同时这里又是一部世间人类相互争斗的历史,充满了慾望,势利,血腥与苦难。</h3> <h3>下面我再介绍一位十五世记这里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墓柩。</h3> <h3>大主教Henry Chichele (1363-1443),主要活动是在亨利五世,六世年代。亨利六世在军事上不行,但是在教育上创建了伊顿公学与剑桥的国王学院。而这位大主教也在同期创办的牛津的All Souls College,还是一位大学者。</h3> <p>这是一座十分精美而且很有意思的墓柩。我从它的两边都拍了照,还特为照了雕有人物形象的立柱。可能由于一边有栏杆,另一边有椅子挡着了视线,居然当时没有注意这墓柩上的雕塑有两层。在写作时,才在书上发现。上面一层是一位头戴金色主教高帽,身穿富丽华贵的红色长袍,双手合掌,左手臂搁着一根金色的权杖的大主教。而下方却躺着一位瘦骨伶丁,赤身裸体的男子。在墓碑上有墓志铭:"I was a pauper born, then to primate here raised, now I am cut down and served up for worms. Behold my grave. Whoever who may be who will pass by, I ask for your remembrance</p><p>我用古文来试着意译:"生于斯,长于斯,现亡故,终为虫食。墓尚在,若君经过,请铭记。" 这些意味着什么?</p><p><br></p><p>下面是我的理解,就将它作为本文的结束。</p><p><br></p><p>古往今来,无论帝王将相,不管生前多么名声显赫,荣华富贵,面对着死亡,都是赤条条地回去。物质世界中的肉体终将腐朽。而精神可以不朽,如果有人经过我的墓前,请你们记忆起我对上帝的一片虔诚与敬意。</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