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爱与成长学习小组

浅浅

<h3> 为满足朋友们深入学习亲子教育、探索自我成长的需求,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专家孟慧君老师计划再次开设线下父母课堂。</h3><h3><br /></h3> <h3>一、课程内容</h3><h3>1、全面系统地解读《无条件养育》和《P.E.T.父母效能训练》,并指导实践。</h3><h3>2、课程主要议题:</h3><h3>什么是无条件的爱?什么是无条件养育?</h3><h3>当孩子有困扰时,如何运用倾听技巧协助孩子处理问题?</h3><h3>当父母有困扰时,如何运用面质技巧坦诚地表达自己,赢得孩子的理解与合作?</h3><h3>当父母和孩子有冲突时,如何运用第三法解决问题?</h3><h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专注力、坚毅品质? </h3><h3> </h3><h3><br /></h3> <h3>二、课程形式</h3><h3>1、每周一次线下课,每次课时长2小时,共8次课。课程期间微信陪伴,线上答疑。</h3><h3>2、小组团队学习,6~12人,互分享,共成长。</h3><h3> </h3><h3>三、学习时间、地点、费用</h3><h3>时间:每周日上午10:00~12:00,连续8周。第一次课7月8日。</h3><h3>地点:天门.西湖御苑.岬咖啡</h3><h3>费用:1200元/人(每次课150元,共8次课,另含课程期间不限次答疑)</h3><h3> </h3><h3><br /></h3><h3><br /></h3><h3>报名电话: 18207225820 (微信同步)</h3> <h3>  带着崇敬之心,分享前人的智慧,同时以真诚的情怀,聆听大家的故事。欢迎你来,我们一起探讨养育的心得,相处的美学,心灵的智慧!</h3> <h3>附:</h3><h3>&nbsp;</h3><h3>爱与成长学习小组课程内容介绍</h3><h3>&nbsp;</h3><h3>第一课 &nbsp;关键词:爱</h3><h3>爱不仅仅是一种意愿,更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上。爱不是一厢情愿的情感,不取决于我们认为自己有多爱对方,而是取决于对方是否真正感受到被爱。</h3><h3>在这堂课上,将和大家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中那些&quot;非爱&quot;行为,及其可能对孩子产生的远期影响。在此基础上,为大家阐释什么真正的无条件的爱,解读行为与需求的关系。</h3><h3>&nbsp;</h3><h3>第二课&nbsp; 关键词:界限</h3><h3>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有些方面,本该放手孩子自由探索,父母们却常常过度干涉;而在另一些方面,需要施以影响,却又严重缺失。那么,该如何区分其中的界限呢?</h3><h3>在这堂课上,将为大家解读在关系中,我们是如何混淆了相互间的界限,并为大家讲解界定界限的方法及相应的应对方式。</h3><h3>&nbsp;</h3><h3>第三课&nbsp; 关键词:不越界、倾听</h3><h3>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主要靠自身内在的力量长大成人的,那么,作为父母,如何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尽到守护、协助的责任,让孩子在我们的关注中感受到无限爱意,同时又能通过自己的历练成长为自信、独立、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呢?</h3><h3>在这堂课上,您将了解到孩子的行为背后有着怎样的感受与需求,并学习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关爱、理解、尊重、接纳,助力孩子的成长。</h3><h3>&nbsp;</h3><h3>第四课&nbsp; 关键词:负责任、无伤害</h3><h3>在关系中,爱与被爱是双方的事,让孩子感受到被爱是一件重要的事,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同等重要。那么,当父母有困扰,不能接纳孩子的行为时可以怎么做呢?</h3><h3>在这堂课上,您将学会以&quot;负责任、无伤害、一致性&quot;的沟通方式来为自己的感受与需求负责,赢得孩子的理解与合作,且让孩子在这种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成长为富有同理心、懂得体贴关爱他人的人。</h3><h3>&nbsp;</h3><h3>第五课&nbsp; 关键词:赞美、表白、预防</h3><h3>我们都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鼓励和肯定,这些声音最初会像镜子一样映射到孩子身上,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当一个孩子长期生活在被肯定、被鼓励的环境中,往往能发展出更自信阳光的品质。但人们惯常使用的表扬方式却存在很多不利影响。那么,有哪些非评判、无伤害的方式可以替代表扬呢?</h3><h3>预防胜过治疗,我们并不需要总是等问题发生了来应对,有一些方式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冲突的发生,让家中拥有更多温馨愉悦的美好时光。</h3><h3>&nbsp;</h3><h3>第六课&nbsp; 关键词:冲突、第三法、第三方</h3><h3>当父母和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父母们往往采用的是&quot;非赢即输&quot;的方式解决问题。经常使用权威压制孩子的父母会剥夺孩子学习自律、为自己负责的机会,导致孩子心理上的压抑与怨恨;而经常妥协的父母又可能培养出放纵、缺乏自控力、社会适应能力差的孩子。那么该如何做呢?第三法为您解决烦恼。</h3><h3>对于不可避免的、频繁发生的孩子之间的冲突,父母们往往扮演着法官、裁判的角色,然后发现很多时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导致所有当事人都不愉快的结果。其实,这样的时刻,我们可以以更积极的方式介入,轻松解决问题。</h3><h3>&nbsp;</h3><h3>第七课&nbsp; 关键词:抗挫折能力、成长型思维</h3><h3>不畏难、肯坚持这是最重要的成功素质,但是孩子常常 &quot;输不起&quot;的表现是很多父母为之苦恼的问题,那么,如何增强孩子坚毅的品质呢?</h3><h3>在这堂课上,将为您解读什么是真正的&quot;挫折教育&quot;,一起学习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h3><h3>&nbsp;</h3><h3>第八课&nbsp; 分享与总结</h3><h3>&nbsp;</h3><h3>除了这些议题,还有哪些话题是您关心和希望探讨和交流的呢?</h3><h3>报名参与课程后可以提交您的问题,在一同学习的过程中,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