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是我2016年前编写的红军故事。在各个网群互相交流学习,传送,在我的十多个战友,同学,同事,朋友微信群里十多次反复转载。大家都喜欢这篇红军故事文章。</h3> <h3>七一建党节和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战友情,同学情,同事情,朋友情,满满的正能量鼓舞着我,把两年前编写的红军长征血性故事创作美篇,再一次传送这篇文章与战友们,同学们,同事们,微信朋友,美篇美友,分享!</h3> <h3>一个民族,没有英雄,很可悲。
但是,有了英雄,又漠视英雄,更加可悲!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不论是“厉害了,我的国”,还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能够挺起中华民族脊梁的,必须是那些中华民族英雄!
能够让中华民族崛起的,是全体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英雄的崇敬与尊崇!<br></h3> <h3>《我辈绝不可忘却的过去》</h3><div> 陈树湘当时28岁是红34师的师长,红34师是断后部队。红军长征路上遭遇了一场最惨烈的战役——湘江血战, 那一战红军差一点全军覆没。红34师本来已经到了江边,但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江,返身又扑进了敌人的包围圈,最后全军覆没,陈树湘也因为腹部被手榴弹炸伤而被俘。他被抬在担架上连夜送去报功,路上,抬担架的士兵突然觉得脚下一滑,旁边的人打着火把一看,在场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年仅28岁、黄埔二期毕业的陈树湘竟然用手把自己的肠子拽出绞肠而死。</div> <h3>董振堂如果活到解放,至少是开国元勋,因为他当时已经是军团长,和林彪、彭德怀平起平坐,可惜他在西路军的战役中壮烈牺牲。</h3><div><br></div> <h3>长征路上的一天,陈慧清突然要生孩子了。早不生晚不生,偏偏在一场激烈的突围战刚一打响时要生了,而且是难产。当时陈慧清疼得满地打滚,身边没有一个医护人员,只有几个红军小战士。</h3> <h3>仅仅1公里以外,董振堂正率领战士拼死作战,眼看着顶不住了,董振堂拎着枪冲回来问:到底还有多少时间能把孩子生下来?没人能够回答。于是董振堂再次冲入阵地,大声喊道:“你们一定要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来!”结果战士们死守了几个小时,硬是等陈慧清把孩子生了下来。</h3> <h3>战斗结束后,一些战士经过产妇身边时都怒目而视,因为很多兄弟战死了,但董振堂又说了一句足以载入史册的话:“你们瞪什么瞪?我们流血和牺牲不就是为了这些孩子吗?!”80年前,在那样的情形下,一个军人说出这句话,这样的情怀你能想象吗?</h3> <h3>我在想:我们缺故事吗?我们不缺;我们缺英雄吗?我们不缺。只是没人给孩子们讲这些,我们的孩子们不知道这些故事,也不知道80年前这些军人曾经付出了什么。</h3> <h3>朱德元帅。大家知道朱德在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前是什么人吗?去云南陆军讲武堂参观,那里有一张照片,早年的朱德穿着裘皮大衣、绫罗绸缎,留着大八字胡,他当时是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中将军衔,要枪有枪,要兵有兵,要钱有钱。但朱德抛弃了这些荣华富贵,就是要加入中国共产党,重新开始一番艰苦卓绝的事业。一开始,朱德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还碰了壁,陈独秀对他说:对不起,旧军人我们不要。朱德远赴千里之外,在德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朱德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最后起义部队在广东潮汕的汤坑被打散了,周恩来、叶挺、贺龙等人坐船离开了,朱德带着后卫部队去找主力,遇到一群残兵。当时有人主张各奔东西,但朱德把剩下的2000人拢在一起,带领大家继续革命,到最后只剩下800多人上了井冈山。在这800人中,就有后来立下赫赫战功的林彪、陈毅、粟裕等人。毫不夸张地说,这800人,就是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基本班底。</h3> <h3>长征一共穿越了中国15个省区,翻越了20多座崇山峻岭, 走过了30多个急流险滩;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一共遭遇了 400多场战斗,平均每3天就发生一场遭遇战。但即使如此, 红军依然保持着平均每天25公里的行军速度。所以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一次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它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三大远征之首。</h3> <h3>为什么美国军人直到今天都对中国军人充满着敬畏和好奇?因为他们发现,60多年前的那场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大批师团级将领都经历过长征,所以他们得出一个结论:长征锻造出中国最强悍的一代军人!</h3><div><br></div> <h3>再来看一组数据。长征是付出巨大的牺牲换来的:长征出发的时候,红军一方面军 86000人,最后到达终点时不到7000人;红四方面军出发时有10万大军,最后零零散散到达终点的不过3万人。</h3> <h3>1995年王平将军讲起过这个故事。当时大部队已经过了草地,突然彭德怀来找他,说还有一个营的部队没有到,让他回去找。王平带着警卫员走到班佑河边时, 正是黄昏,玫瑰色的夕阳挂在天边,他远远看见几百个红军小战士背靠着背在睡觉,他当时勃然大怒,走过去就推那些小战士,谁知推一个倒一个, 700 多个红军小战士再也经不起体力透支、饥寒交迫,在睡梦中全部死去了。王平将军讲到这里时老泪纵横,他说: “你知道那天有多安静吗?鸟都不飞,鸟都不叫。我把他们一个个放平,他们还都是一群孩子呀!”</h3> <h3>还有一组数据。红军军团长一级的平均年龄为25岁,一线作战的师团级干部平均年龄为 20岁,14岁到18岁的红军小战士占60%。所以,长征还是历史上罕见的青年血脉贲张的历史事件。那一代年轻人虽然不像我们今天这么富足、这么安宁,但是他们背负着光荣和梦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核心脊梁。我们虽然成不了英雄, 但可以成就英雄的梦想我在这一路上,依然能感受到长征的影响在今天的延续。纪念长征85周年,我缅怀的英烈们。</h3> <h3>这个时代,有一种力量一直在凝聚。烽烟落日,铁马长河,不仅是一种豪情,更是一场信念的砥砺。无需华丽的转身,无需优雅的谈吐,无需诗情的画意,有的是血与火的拼搏,血与火的洗礼,血与火的浇铸。骨节铮铮,战旗猎猎,枪膛声声,这里只有速度,只有力量,只有青春的激情!</h3><h3>作者 心似流云</h3><h3>谢谢才友心似流云美诗雅评!</h3> <h3>回复 楚河汉街金:峥嵘岁月,他们的音容依然。有些东西,一旦融入身体,就会成为血脉。冰天雪地,听过我的呼喊;戈壁荒漠,懂得我的情怀;军徽领章,凝聚我的挚爱。敬一个庄严的军礼,给这块熟悉的土地,给亲爱的战友,给美丽的祖国。心,从这里出发;梦,依然在胸中……</h3><h3>作者 心似流云</h3><h3>多谢才友心似流云精彩点评和高赞!</h3> <h3>所以,长征还是历史上罕见的青年血脉贲张的历史事件。那一代年轻人虽然不像我们今天这么富足、这么安宁,但是他们背负着光荣和梦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核心脊梁。我们虽然成不了英雄, 但可以成就英雄的梦想。在这一路上,我依然能感受到长征的影响在今天的延续。纪念长征81周年,更要缅怀的英烈。 </h3> <p class="ql-block">一部壮烈长征精神史诗巨篇!一部震奋人心,促人奋进的鸿篇巨制!一部值得每位国人认真一读再读,精心精制经典大作!回望过去,珍惜今天!由衷感谢才华卓著的楚河汉街金老师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点评作者风轻云淡</p> <p class="ql-block">七律——颂七一建党节</p><p class="ql-block">中华巨变五洲惊,九七春秋面貌更。</p><p class="ql-block">满目疮痍成历史,红军先辈铁如坚。</p><p class="ql-block">民安国泰四邻靖,政肃人和百业兴。</p><p class="ql-block">伟绩丰功载青史,辉煌再创好前程。</p><p class="ql-block">点评作者琴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