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家访开始”———记倍磊小学三(2)班暑期家访活动

月宝

<h3>  假期来临,倍磊小学的老师们又开始了新的忙碌-----实地家访。虽说现在老师和家长交流的方式多样,面谈、电话、QQ、微信等,但实地家访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接地气的交流方式,没有之一。</h3><h3> 六月底的太阳已然炙热,但无法阻挡老师们火热的心。学校一提出实地家访活动,老师们便行动起来。全校班主任和配班、科任老师们齐出动,深入每一户学生家庭。在走访中,我和杜老师对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状况,提出暑期安全、合理安排假期生活等建议,征求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h3><h3> 有老师说:"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缩影,要想读懂孩子必先了解他们的家庭。借助家访的常态化,真实地走进学生的家庭,用眼睛去观察家庭生活中的孩子,用心灵去倾听家长的困惑与期望,在与家长的一次次的对话交流中,开出思维的火花,点燃教育的智慧。因此,家访绝不是一项任务,它更多的是一门教育的艺术,一颗真诚爱生的心。哪怕会吃到闭门羹,哪怕只是一杯清茶,我们也愿意在烈日和风雨中挨家挨户走访每一个家庭。"又有说:"在家访过程中,我看到了家长对儿女的殷切希望,体会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从家长朴素的言语和对老师的热情中,我感受到肩上的担子和责任这样本真的家访拉近了老师与家长的距离,也让我近距离地感受孩子的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家长说:"感谢老师们!通过近距离和老师坐在一起聊自己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有一种被尊重和非常温馨的感觉,希望大家心贴在一起,劲往一处使。"</h3><h3><br /></h3> <h3>  教育一定是需要合作的,老师和家长一定是需要沟通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老师必须了解,必须真正意义地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h3><h3> 通过家访,我们深刻明白: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只是传递与被传递的关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情感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我们的家访活动还在以各种形式继续,我们的爱还在家访路上继续延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