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40年前,电视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目前被称为第九艺术的电视的地位、巨大影响和强大威力日益被人们所关注,甚至能改变人们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我最庆幸的是,自己的成长是伴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而走过的,在电视最前沿记者行列过了半辈子的瘾,而且从采访、拍摄、编辑到主持、配音的每个环节、每项业务都做过尝试,这在记者队伍中也不多见。为此,我的女性身份、浓浓的书卷气息、爱思考、爱钻研的精神都曾经成为一阶段人们关注的话题。摄影记者职业给了我很多的风光和启迪,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阅历,培养了我的公德意识和善心,促进了我的知识更新。感谢这个职业让我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潇洒的人生,难以忘怀的人生,为此,我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欣慰的,无怨无悔的。</h3><h3> 1990年,我作为电视记者主持人在街头做新闻栏目的评论</h3><h3><br></h3> <h3> 电视采访、摄影、编辑是我的专业,从1976年末北京广播学院大学毕业以后,我就一直在省级电视台新闻部摸爬滚打了14年。在1990年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我又主动进军了电视主持行业。当然摄影是我的主业,一直不曾丢过,为此,我写了一本《我爱摄影机》一书。</h3><h3><br></h3> <h3> 28年前,1990年,当时的中国电视上还没有出现过记者主持人,我在黑龙江电视台领导的支持下,首先跨界进入了主持人的行列。</h3><h3> 即使到如今,在电视界你肯定听说过某位编辑做了主持人,也一定会听说过某位摄影记者做了编辑,这种跨界与合一似乎名正言顺,但是摄影和主持绝对是两个行道,反正至今我没听说过哪个摄影人去做主持了?更没听说过哪个主持人去搞摄影了?(这里指专业的,不包括业余的)不知是我的孤陋寡闻,还是这个两行业的确不搭嘎,所以很难去跨界。而我恰恰就要闯这个禁区,做主持人这对我来说也是追求全能记者最难的一个跨界,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大胆的尝试了,不仅勇敢地踏出了这一步,而且实践了十多年。本书介绍的就是我做记者主持人的甜酸苦辣,收获以及感悟。</h3><h3> 我在《本周话题》的演播室主持节目<br></h3><h3><br></h3> <h3> 1990年我开始在演播室主持新闻性栏目《本周话题》这是电视摄影记者走入主持人行列的大胆尝试,早于央视的《焦点访谈》栏目三年(央视是编辑走入主持,至今除了我和我当年的搭档之外,还没听说有摄影记者走入演播室主持的例子) </h3><h3> 1990年电视台改革节目,推出了一档新闻评论性的《本周话题》栏目,把重任交给了我。在我和全组记者的策划下,终于开始尝试做全能记者了,它的含义是要求做到采访、拍摄、编辑、主持为一体,拳打脚踢什么都干的记者,相当不容易,现在也不提倡。我就是个爱尝试,爱折腾的人,所以,自己欣赏这样的全能记者,也整整做了两年的记者主持人,栏目总策划人和责任编辑,拍摄画面是我的专业,更是自己亲历亲为了,着实过了一把电视全能记者的瘾。
做记者主持人需要经常在现场对新闻事件作评论,这是和播音员的最大区别。播音员主持人也到现场介绍或评论,不过都是编辑写好的解说词,而记者主持人都是自己写评论词,好多都是即兴出镜主持的
<br></h3> <h3> 我知道自己的才能是有限的,但我也深知自己可以靠热爱和激情、靠勤奋和默默耕耘来提高,在《本周话题》栏目的日子里,我大胆地进入了一个对自己来说是全新的陌生的领域——栏目总策划和进入演播室主持节目,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尝试做全能记者。
做记者主持人,到现场采访是必须的,同期采访给电视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使新闻报道更真实、更深入、更贴近百姓,那时我们话题经常深入到工厂、农村实地采访,发现问题、探讨问题。</h3><h3> 我和小崔在辽宁全国电视新闻研讨会上,他是我《本周话题》的搭档,我们俩人是省台最早的记者主持人,我们还都是北京广播学院摄影专业毕业的(我1976年,他1982年毕业)</h3><h3><br></h3> <h3> 一、总策划的能力
我作为《本周话题》栏目负责人一上任就着手设置节目整体策划、宗旨、目的、形式、片头的设计等等。《记者观察》是把以往的电视新闻一分钟的动态性报道拿出来剖析,向观众介绍事件的背景、记者的观点、社会的反响;《周末论坛》是为了引导观众、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而对某个事件进行评论;《凡人启示录》要一改以往高、大、全式的劳模、英雄人物,而是侧重人性,宣传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正直的人应该有什么样的情操、道德和觉悟;《社会瞭望》是对于社会的不文明现象,用镜头抓拍,在栏目中展示给大家,起到警示作用,这样的批评性报道当时还几乎没有;《观众回音》为了多听观众的呼声,反馈百姓的意见,第一次在省级电视台新闻栏目中架起了观众与电视的桥梁;栏目的主导思想是:让新闻生动活泼,既有政治上的严肃性,又为观众所喜闻乐见。了解、帮助、启发、提高观众的新闻素质和鉴赏水平,在原来指导性的基础上加强启发性,更为群众喜闻乐见。
</h3> <h3> 栏目的形式由记者做主持人,这是一个大胆甚至不太且实际的设想。因为当时刚刚兴起的主持人热,还局限在播音员和演员中,记者能否胜任还是个未知数。开始领导并不认可,提出还是按传统的方式,由播音员来主持。我们坚持了自己的意见,领导只好同意试试看。回想起来,我的确感谢全组人员给我的支持和勇气,使我是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步入了主持人的行列。
我是栏目组组长,又是总策划人和主持人,所以第一期节目由我来做,也就是给整个栏目定位,做出个样板了。说实在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我动了许多脑筋。我还采访了省长邵奇惠,他首先为我们栏目的推出进行了祝愿,我想:全省各种报刊、各种杂志、电视台各类节目,大概都没有享受到省长祝词的待遇吧,我们栏目很荣幸。我那时作政教记者,整天拍省长的活动和会议,和省领导比较熟悉,这点请求省长还是给面子了。第一期的《周末论坛》也是由省长亲自做评论,题目是:科技兴省势在必行,应该是很有分量的。</h3><h3><br></h3> <h3> 在《凡人启示》栏目里,我向观众朋友介绍了《吉尼斯名人录》中的哈尔滨姑娘勾艳玲,她以熟记15000个电话号码的记录被列为吉尼斯名人。她创造了一套“勾式”背号法,十分简便易背。我在介绍她成名的同时,还介绍了她的性格和苦恼,同事眼中的勾艳玲等,从不同侧面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这在当时的报道中还很少见。
第一期《本周话题》做得很圆满,领导也比较满意。节目播出后的确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群众来信说《本周话题》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早已习惯了的事情,是新闻改革的一个新的尝试。我为自己作为全能记者的成功和努力感到欣慰。的确在那两年中,我全力以赴,不敢有半点放松和休息的念头,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栏目当中,不断地摸索、探讨,使我们的电视新闻杂志性栏目初见成效。</h3><h3><br></h3> <h3> 我们的《本周话题》节目,从第二年开始涉及的社会问题比较多,乘车难、行路难、住房难,集中供热的效果如何、市场的供应情况和卫生状况以及治安问题等等,都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兴趣的话题。我作为记者经常出现在火车站、公共汽车上、街头巷尾、居民大院,与群众接触,反映他们的呼声。而且在“观众回音”栏目中,我们还经常播发群众来信反映的社会道德问题、公共事业和上层建筑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好多人都把我们当成了包青天,有什么冤假错案,有什么委屈通通写给我们,这种信任使我很受感动。作为主持人,可以说我们是栏目的化身,观众把我们看成了真理和正义的代言人,这是对我们莫大的鼓励和百倍的鞭策。所以不管多忙,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给一批观众回信。
特别是那些对生活、对前途绝望的人和遇到困难、麻烦而不开心的人,我一定要写信去鼓励他们战胜困难,看到光明,看到前途,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有时也会把他们请到办公室唠一唠,我想我不仅要在屏幕上与观众交流,在生活中,我也要做他们的良师益友。</h3> <h3> 身兼数职的我,那时充满了追求和理想,充满了激情和干劲,充满了信心和勇气,要为记者增光,要为人民说话,那是一段青春朝气蓬勃的日子,是一段奋斗难忘的日子 。</h3><h3><br></h3> <h3> 集编、采、摄、播于一身,做全能记者,是从八十年代中期电视改用摄录机后,我就开始做的梦和追求的理想。这曾是一个美丽的梦,一个遥远的梦,如今这个梦离我越来越近。我觉得做全能记者最难的还是驾驭整个栏目,从节目的形式风格、选题的确定、主题的提炼到画面的构思、编辑的再创作全过程、指导和参与。那两年在《本周话题》的采访和实践,对我来说真是全面的考验、锻炼和提高的过程,使我得以向全能记者的水平靠近。
在话题组,我虽然出境做了主持人,但画面还是尽量自己拍摄,毕竟合作的人都是学文科的,对摄影是外行,这也是我说的采摄编播的全能记者的模式
做记者后我一直是自己管好自己,报道都是独立的新闻和专题,虽然做科长、副主任,但都没有机会策划栏目,组织综合性大型报道,《本周话题》给了我这样的锻炼机会。</h3><h3><br></h3> <h3> 栏目总策划的实践让我有许多感受和想说的话,于是我又进行了总结,写了一篇《论电视栏目总策划》(获省级论文三等奖),对总策划的意义作用等问题作了论述和评论,有感而发,以下是论文的部分观点:
电视栏目总策划顾名思义即对栏目总体思路的设计,总体节目的选择,总体内容的编排。试想,如果一个栏目设了总策划,那么无论前期和后期采编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管理,有人负责,有人指挥。工作必定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合理进行;然而不设总策划,大家眉毛胡子一把抓,各干各的,老死不相往来,节目很难风格统一,人员很难步调一致。</h3><h3> 作为组长,整个栏目的总策划也由我完成,所以那时我是满轴转的,没有节假日,没有休闲的时光,全身心地投入到话题的创作上,满负荷的工作给我带来了充实和激情,带来了荣誉和知名度,我付出了也得到了回报,所以,我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h3><h3><br></h3> <h3> 总策划既然对一个栏目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其本身的素质将是决定是否能做好总策划的关键。同时笔者认为,要想作好一个总策划,除了本身的素质外,必须给其一定的地位和权力,才能让其更好地发挥才能和承担职责。
按政治经济学的规律讲,劳动是有价值的,付出的多,就应得到多,付出的少,自然得到的报酬少。本人在《本周话题》时,集编、采、摄、播、主持、策划与一身,起早贪黑地干,也没多拿一分钱;这样的体制,这样的管理,肯定不会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h3> <h3> 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克朗凯特,不但政治上有较高的知名度,而且经济收入相当可观,年薪可与总理媲美。我们大概只有望洋兴叹了。老子说过:有才不难,能善用其才则难。我想,总策划对电视栏目有如此重的意义,为何不招贤聘能呢?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我们的决策者们是否可以拿出较高的物资条件来吸引有能力的人才向总策划这个职业倾斜呢? </h3><h3> 两年的实践,我有无数成功的喜悦,也有过矛盾和挫折,两年中,我放弃了自己的所有业余爱好,不敢参与那些与业务无关应酬活<font color="#167efb">动</font>,绝对是踏踏实实的低头拉车、任劳任怨地去实现自己的诺言。
1990年,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追求——做全能记者,开始了采、摄、编、播、主持于一体的电视记者工作,那是我追梦的脚步,是值得记忆的日子。</h3><h3> 本周话题节目组成员,那时,电视台大学生还不是很多,但是我挑选的都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领导竟然如此都同意了。左一:王伟(黑大中文系)左二:李永和(复旦大学新闻系)左三:陈小钢(人大新闻系)右一是我、右二崔崇坤(北广摄影专业)右三董健(吉大新闻系),怎么样?我们这个团队还够档次吧。年轻人在一起 ,大家还真是通力合作、点子不少,搞了许多创新。</h3><h3><br></h3> <h3> 现场采访都是自己设计问题,随时提出问题,无论是出镜访谈还是背后的采访都需要我来掌控,这就是记者主持人的特点。</h3><h3> 每次到现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观众,我都可以找到话题,并且谈笑风生,这就需要记者放下架子,主动热情的和被采访对象交流,人家才会愿意开口说话,给你提供信息。</h3> <h3> 二、走入演播室主持
自从看到美籍华人靳羽西主持的节目后,自从听到美国第一个知名的新闻主持人克朗凯特的名字以后,我就曾暗暗下决心自己也要当一个新闻栏目的主持人。为自己定的目标是自己拍摄和采访、自己主持和播音、自己写稿和编辑的全能记者。这个目标确立以后,我在苦苦等待机会,等待着为此拼搏和奋斗。
1990年,我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尽管当时从中央到地方没有这样的栏目和形式,尽管部、台领导还有异议,但是在我们的坚持下,还是仓促上马了。客观上我们没有任何借鉴的资料,没有机会外出学习,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在屏幕上播出时,观众并不知道这一切,使我们像丑小鸭一样呈现在广大群众面前。
</h3><h3><br></h3> <h3> 1990年1月《本周话题》第一期节目,我也是第一次坐在演播室中做栏目主持人,非常激动,也没有经验,所以有些紧张,我们录制时,连监看的编辑都没有。第一期节目仓促上马,还没有设计背景,就用虚画面打上字幕了,效果不大好,因为我穿的衣服和背景色彩重合了,这样不利于突出主体和主持人</h3><h3> 记得在演播室录制第一期节目时,一点经验也没有,更糟糕的是没有人负责监看,没有编导,我自己坐在演播室就说,眼睛都不知道应该往那个摄像机看。录的结果,身体是侧面的,眼睛看一边,根本没朝观众方向看,没有和大家交流的意思,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竟然顺利通过,播出了。回想起来真有些无地自容的感觉,尽管起步如此艰难,我还是咬牙坚持过来了,真正体会到万事开头难。</h3><h3> 怎么样?我的演播室主持风格够随意、够简单、够凉快、够平民吧,这也是我们当时追求的效果,就是要和正规的播音员有所区别,就是表示记者主持要说老百姓的话,谈观众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以往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带有政府官腔的新闻。</h3><h3><br></h3> <h3> 这是最初我们自己设计的主持人栏目背景,三个五星颜色分别是红绿蓝,代表着电视的三原色,星下面的字母是本周话题四个字字头拼音的大写,从左到右拼音是四个字的全拼,背景中不同的颜色代表着这是一个新闻综合性的多色彩的栏目 </h3><h3> 记者主持人没有统一服装,没有化妆师,要求也不严格,所以我就穿着自己平时的衣服上镜。刚刚出现记者主持人的形式,领导、我们和观众都处于尝试和探讨阶段,台长和主任对我们很放手、很信任,不太干预,让我们自由创意和发展,给了我们很宽松的空间,现在想想真是非常感谢组织那时的信任和重用。</h3><h3> </h3> <h3> 作为摄影记者和主持人可以说是两个行道,我和小崔虽然信心十足,但毕竟没经过专门训练,没搞过电视新闻杂志性栏目,没在镜头面前尝试过,因此刚上镜时有些狼狈。特别是干了一年后,回头看最初的主持生硬、拘谨和不成熟,这只能作为一种遗憾留给社会,留给自己的历史了。
接着又遇到语流语调及标准发音的问题,我原想记者做主持人嘛,对这些不要太苛刻了,但却不符合群众的口味,还必须往标准发音上靠。为此我又下了一番功夫,上业余播音班,从最基础的吐字发音学起,练习朗诵,请专家指导,才逐步有所提高和上路。<br></h3><h3> 我在基层现场采访,这是我的专业,所以能够自然流畅,潇洒自如,可以放得开,不像在演播室里那样紧张和缺乏信心。我发现在演播室里主持节目看似简单,实质绝对需要口才和历练,我的功夫还差远了。</h3><h3> <br></h3> <h3> 上图:在工厂采访 下图:采访乡村干部 </h3> <h3> 再说背稿子,我这个人平时也不大会侃,嘴皮子功夫很差,所以常常是利用一切时间背稿子,还是不自信。面对镜头、面对观众我总是表现的紧张,特别一坐在演播室里,我就生出许多杂念,自己声音不如播音员好,形象不如演员漂亮,观众是否能接受我呢?有时明明已经背好的稿子,面对镜头就会出现停止思维的瞬间,每当这时,我总是在心里默默地骂自己无能。好在我既懂拍摄又懂编辑,而且参与播出前的每一个环节,所以在不断地利用各种手段,掩饰自己的不足。另外我采取让被采访对象多说,多用画面的方法,那些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和那些写实画面给我遮了不少丑,还显示出我的谦虚和低调,这也是我一贯的风格。总之,我在努力寻找突破自我的路子。</h3><h3> </h3><h3></h3><h3></h3> <h3> 我们最初设计的背景领导没提任何异议,几个月后大家又征求了观众意见,认为背景太乱,不易突出主体和主题,所以更改了。 这是修改后的演播室背景简洁、明快,大家也比较满意。</h3><h3> 主持几个月以后,也知道化些浓妆,这样人的立体感效果更好些,上镜好看一些,因为化淡妆聚光灯一照和没化一样。至此化妆、烫头、讲究服饰,我开始了一段不平常的、浪漫的、本该不属于的生活工作状态,虽然时间不长,但让我记忆犹新,终生难忘</h3><h3> 其实就本人性格属于内向型的,不喜欢张扬和在大庭广众下演讲,所以非常不适合做主持人。但是那时我不知什么原因一直在追求一种理想的境地——全能记者,为此硬给自己加压力和担子,做自己最弱项的主持,付出了不少心血和精力,效果平平并不出众。</h3><h3> </h3> <h3> 在这里我要感谢全组同志的支持和信任,董健、李永和、王伟,他们默默地支持我的工作,没有一个人贬低我、讽刺我、挖苦我的,反而都是记者做主持人的积极倡导者。没有他们,我一个人肯定不会有信心坚持下来;没有他们,在总编、主任以及个别观众来信反对记者做主持人的观念的压力下,我大概也会半途停止,败下阵来。大家的支持是我坚持做主持人的巨大精神力量。
之后,我决定给自己减压,尽量到外景做主持,这样让我更放松、更自然
两年的实践使我的业务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的《本周话题》栏目也在不断完善,不断充实、不断改进。在几百封群众来信中,许多人赞扬我们的栏目,敢讲真话,敢揭露阴暗面,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是对我们最高的褒奖。</h3><h3> 我在街头做评论,这是本周话题的风格,如今已经不稀奇了,28年前,可还是挺新鲜的。</h3><h3><br></h3> <h3> 当记者主持人也真是够辛苦的,采、摄、编、播,每一个环节都要参与,都要付出劳动。我和崔崇昆当时就是这样做的,现在的记者主持人可没有自己扛机器拍摄的。我经常是半夜起来写稿子,在通勤车上背文稿,到了演播室产生灵感现改稿子。当我一次次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时候;当我不断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发表议论,反映群众的呼声的时候;当我捧着一封封观众对我的信任、赞扬的来信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激动的。我觉得自己的汗水没白流,心血没白费,我付出多少,也同样收获多少。社会对我是公平的,客观给了我机遇,又给了我荣誉,使我在为社会服务,为观众服务的同时,不断充实了自己,提高了知名度,所以我是幸运的。<br></h3><h3> 选择有花有树的地方主持,比较亲近大自然,好多外景都是到儿童公园取的,一离我们单位比较近,二有色彩。镜头拉远点,也就不那么紧张了,呵呵,自己说了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被别人约束,感觉特爽。</h3><h3><br></h3> <h3> 1986年我在日本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时,记者问到我今后的愿望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我想做全能记者。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在话题组的日子里,我身兼数职,压力最大的还数总策划和责任编辑,整个一期节目的内容、指导思想、社会新闻、人物选择、画面取舍、总体定位的把握都要考虑周全,不光指挥定夺,还要亲力亲为的参与每一个节目的拍摄、主持和编辑,所以全能真不是好干的,需要思想、能力、体力和调动全组人员的指挥力及亲和力。像我论文中说的,那时我们只讲付出,不讲回报,没有奖金和外快,全凭一腔热情的投入采访,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挺过来的
《本周话题》第二年,我的部分主持由演播室移到了室外,我觉得在室外在生活中主持似乎更自然,更亲切,更贴近社会。<br></h3><h3><br></h3> <h3> 这个阶段也是我自己比较注重外在形象,化妆、服装最讲究的时期,因为毕竟经常出境,总的对得起观众和记者的这份责任。之前的摄影记者假小子的性格和装束淡化了许多;之后不做出镜记者,也不主持节目了,又松懈和不讲究了。</h3> <h3> 呵呵,记者、责任编辑、主持人、再加上摄影人,绝对的全能记者身份,虽然我在追求这一目标,但是确实不适合一个人干,太累了,短时间的还可以,长时间谁也受不了,而且不会做的很精,肯定是样样涉及,每一项都不精,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承受太多的负担,这是规律,所以不少人反对我的全能记者的提法和干法,说不切合实际,事实也证明了大家的观点,所以全能记者在全国电视台也没推广,也没实施,我有幸在37至38岁之际干了两年的全能记者工作(之后再也没进演播室主持过,只是在现场评论,也算是全能记者的活),实践的过程是幸福的,也是被同行称赞和羡慕的,是一般人很难驾驭的,我完成了,起码别人没敢想没敢做的事,我尝试了,所以感觉挺荣耀、挺自豪的。<br></h3><h3><br></h3> <h3> 如今本人更是老大妈一个,不喜欢打扮,所有的衣服虽然还能穿,但是也都放在柜里万岁了。人的惰性其实很大,我是最不讲究外在因素的人,是时代和工作让我浪漫了十几年,想想也心存感激,毕竟曾经尝试过青春和美丽,曾经拥有过追求和充实,我的人生也算值了。
人年轻真好,这是1992年我39岁时,在南京开会中山陵公园留念。<br></h3> <h3> 中央台是晚我们三年推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也是记者主持,我看到他们的形象同样是普通人,播音也不标准,但是毕竟人家的平台不一样,站的更高、看的更远、节目更有深度,这是我们地方台无法企及和比拟的。很快央视的记者主持人被观众认可和喜欢,记者主持人的形式也在全国推广开来。央视的记者主持人白岩松、敬一丹、崔永元都是我的广院校友,他们在节目中大度潇洒、自信深刻的论让我感到自愧不如,让我找到很多差距。我为他们骄傲,为广院培养了一批电视界的精英们感到自豪。<br></h3> <h3> 我是在全国进入记者主持人行列最早的人,但是干的时间却很短(两年),当然有经历、有尝试还是很欣慰的。做记者主持人使我有机会频频出镜,那两年在观众中也混了个脸熟,走在街上,逛市场,经常有陌生人与我搭话,谈论我们的话题,让我感到了自身的价值和做公众人物的快乐。
如今的电视主持人,无论是播音员主持还是记者编辑主持,都是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现场掌控能力很强,十分活跃,所以像我这样沉闷的人,在大场面活动中缺少自信的人,迟早会被历史淘汰,这也是我自知知明,尽早退出的原因。我觉得电视这个舞台更适合年轻人,适合有知识、有活力、有特长、有张力的人,这也是我缺乏的,我更适合做镜头后面的摄影和编辑,所以人还是扬长避短最好。<br></h3><h3><br></h3> <h3> 三、 与一丹合作的收获
1990年8月,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准备拍一部反映黑龙江风土人情和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专题片,在中央台的《八面来风》节目中播出。请我与她共同主持,并由我负责摄影,我满口答应,非常高兴得到这样的信任和机会,于是我们有了半个多月的合作。
敬一丹既是我的广院校友(比我低两届),又曾共事过,我们俩曾经有着共同的经历和追求,所以有许多共同的语言和话题。<br></h3><h3> 我和敬一丹(右)在《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专题片中共同主持节目,这是她作为央视经济部记者对我的邀请,让我在全国人民面前有个露脸的机会,这是我们两个在哈尔滨松花江大桥边做主持。</h3><h3><br></h3> <p class="ql-block"> 敬一丹曾是我们省台播音员,她凭着自己的毅力和追求,重新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她又一次做出重大选择,宁愿不要户口和人事关系,也要去中央电视台,她认为她需要的是实践,中国电视播音战线也需要高学历的播音员。她的一次次选择,都令我刮目相看。我敬佩她人生道路上的几次拼搏及抉择;敬佩她的为人和敬业精神。她主持节目时气质不凡,和蔼可亲,从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她是当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中唯一的研究生,能集编、采、播于一身,她是我们黑龙江人的骄傲。 </p><p class="ql-block"> 我与敬一丹合作过程也是一次业务的探讨过程。小敬仅比我小三岁,但她作为播音专业的研究生、中央台主持人,有许许多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与敬一丹合作,身上带着双重任务,我的话题节目必须在这一个月中搞出3期8个左右的栏目和内容来,所以不能掉以轻心,在配合老同学拍摄的同时,找出自己的选题并拍素材,会比较辛苦。 </p><p class="ql-block"> 1991年,我和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采访时任省长邵奇惠,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前一年,我找省长给话题栏目题字时,他的谦和、配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p> <h3> 整个报道以速战速决的速度,仅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我们摄制组仅有三个人,中央台只有一丹一个人来,台里又给我配了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陈小钢。说实在的,当时一般搞20分钟的大片都要有一批经费,搭一个班子。可是我们没提任何要求,没赞助一分钱,就拼下了这个报道。其实这是我一贯的作风和风格,我想也是敬一丹的风格。我喜欢这种做法,欣赏这一作风,也在一直按着这种风格搞报道,难忘的是我遇到了两个好搭档。
1、亲民的主持风格
因为敬一丹也是知青,按她的思路需要拍一组农场改革的内容,全国各地的老知青们一定很关注。这是敬一丹做节目的风格,她在做《一丹话题》时无论谈多大的话题,多有分量的角度,都会从小处着眼,从观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说起,我很欣赏她的这种亲民的主持意识和节目风格,对我的《本周话题》栏目相当有启发。至于地点,她认为她下乡的清河农场知名度不如我下乡的查哈阳,所以决定去我们连队,这对我来说太意外了。 离开农场快20年了,我还没回去过,这次的采访机会太难得了。<br></h3><h3> 我们摄制小组共三个人,中:敬一丹、左:我、右:陈小钢(他从中国人大刚毕业分配来省台,当时做我的助手,如今已经是新闻频道主任了)<br></h3><h3><br></h3> <h3> 到了农场给我们开车的司机师傅听说我们要采访知青便风趣地说,二十年前找知青满地都是,都绊脚;现在找知青,就跟寻找古董一样难。
</h3><h3> 刚到连队就见到了当年的老职工,我向她热情问候,都被拍在我的话题片子中。<br></h3><h3><br></h3> <h3> 来到查哈阳,我的心情别提多激动了,快要到 连队时,我不停的朝车窗外张望,希望可以看到熟悉的大地、熟悉的宿舍、熟悉的面孔。
终于下车了,一切都太亲切了,但是遗憾的是一切都没有变化,20年了,路还是那样泥泞,房子还是那样破旧,只是过去的知青宿舍变成农舍了。
</h3><h3> 我和上海知青梁如刚在交流。</h3><h3><br></h3> <h3> 我们见到了上海知青梁如钢,的确像司机师傅说的那样,我们连队的200多知青也只剩下三位了,他就是其中之一。小梁和我一样都是1969年初中毕后下乡的。现在他做连队会计,因为和本地青年结婚,没有返城。他已经是两个男孩的父亲了,他说:自己也有条件回上海,可是不适应上海的生活了。在农场,他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家里的活,夫人全包了,对他体贴照顾有加,他每天上班管管账,其余都是自由的时间,他对生活很满足。
</h3><h3> 敬一丹采访了梁如钢,让他谈了留在农场的感受,谈了对已经返城的知青的寄语和希望。在连队,我还见到了留下来的两位知青,他们还记得我,大家在一起交流着20年的变化和走过的路,我们熟悉的人的情况。时间太暂短了,我们的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张,所以我不得不和大家说再见了,如果是我一个人去,一定要住上几天,好好走访走访当年的老连队,老熟人。<br></h3><h3><br></h3> <h3> 坐在梁如钢家的炕头上聊天看照片,左敬一丹、右梁如钢、右二我、左二留在连队的知青。梁如钢拿出当年的照片,把我们的思绪带回那青春岁月的年代。谈起知青所走过的道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番难以形容的感慨。<br></h3><h3><br></h3> <h3> 在炕头和大家交流的镜头都被拍摄下来,作为专题片和我们话题的内容介绍给全国的电视观众。我想兵团战友们也一定在关心着这片黑土地的建设,关心着第二故乡的发展。
然后,我抓紧时间在连队的地头录了两段我们话题作为记者在现场的报道,第一段是这样说的:<br></h3><h3><br></h3> <h3> 1969年我下乡来到这里,相隔了20年旧地重游,感慨万千。在许多人的记忆里都还保留这样一些通信地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钢字、铁字、建字多少信箱,它的全称是,建设钢铁边防,是当时兵团一师到六师的通信地址。这些地址曾经容纳了成千成万的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它也曾经牵动了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地以及全省无数个家庭父母的心。无论历史对这场大规模的运动如何评说,它毕竟在我们这代人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br></h3><h3><br></h3> <h3> 另一段是这样说的:
查哈阳农场第五生产队,就是当年我下乡的兵团五师五十团十五连,在这片玉米地里,就曾经留下了我和许多知青的汗水,此时此刻我多么希望他们也能和我一起分享阔别二十年后重返故居的喜悦心情。其实我作为当年知青中的一员,打心眼里没有忘记第二故乡人们给我们的教育,更没有忘记,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被留下来的知青战友,我也相信,社会上还有许许多多家庭和人们,都在关注着农场的发展。<br></h3><h3><br></h3> <h3> 接着我们来到场部丰收针织厂车间主任顾福妹的家,她原来和我在一个排,是上海知青,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和天津知青李宝昌结婚后,留在了当时的营部。我们相逢后,看着当年在连队时的照片话题很多,摄像机为我们留下了这难忘的时刻。
在当年的团部,我们还采访了农场一中的音乐老师上海知青王玉燕;历史老师北京知青张素英和生物老师天津知青马彩云,她们都已经扎根在这里,并为农场培养新一代的孩子们。她们都谈了自己的理想以及留在这里的苦与乐。我为她们骄傲,她们也是知青的骄傲。<br></h3><h3> 在顾福妹家做客,我和他们一家四口人聊天</h3><h3><br></h3> <h3> 面对查哈阳的知青,面对我昔日的下乡战友,我感慨万千,虽然他们并没有豪言壮语,而且由于许多实实在在的原因,永久的生活在这里,虽然他们没有显赫的地位,荣誉的桂冠,是普普通通的一代知青,然而他们的闪光点却在于,他们像一个螺丝钉一样,在黑土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奉献着。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全部抛洒在农场的事业上,全部奉献给北大荒。他们也许的确太平凡了,但是在农场的发展史上和我们这一代心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我在《凡人启示》栏目“重返查哈阳农场”节目中,尽情宣泄了对连队的向往和记忆,说了这样一段话:在这里,我还想向留在农场的知青们道一声敬意,再代表家乡人们向你们道一声深情的问候。我们这一代人走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是我相信,这一代人,能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成为祖国建设大业的栋梁和支柱。这期节目所有的现场采访都是敬一丹在屏幕上,所有演播室主持和现场评论都是我自己在做,拍摄、编辑和配音也都是由我完成。然后字幕打上“与中央台敬一丹合作”。
在稻田地里采访农场负责人</h3><h3> <br></h3> <h3> 在《记者观察》栏目里,我还介绍了丰收农场的水稻生产改革和改良,这里一直被称为“鱼米之乡”。两个栏目大约10多分钟,我应我们连队上海知青的请求转成了1/2带寄给了他们。反馈消息是,你太吝啬了,拍得太少了,我们都没看够。当年的宿舍为什么不拍?我们的食堂为什么没有镜头?老职工们见到的太少了,等等。我非常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我也没给他们解释。
这是我唯一的一次回到连队,且来去匆匆,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h3><h3> 接着,我和敬一丹去了黑龙江改革开放的前沿——黑河口岸。这里也是中国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所以敬一丹她专题片的题目是在《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h3><h3> 查哈阳的稻田地一望无边<br></h3><h3> </h3> <h3> 为了拍好日出,我把闹表调到4点,第二天悄悄地起来,还是惊动了一丹,我告诉她,睡个懒觉,不用起来了,我自己去就行。
清晨的黑龙江边还没有游人。我和小钢架好机器,等待日出的最佳时刻。这时敬一丹还是跑了过来,我开玩笑说:怎么,不放心我们的水平呀?亲自来监督。一丹说:我也来欣赏美景呀。她告诉我:在新疆拍片时,给她累坏了,同样是拍日出,她最先起来,挨个叫摄像和助手,画面的角度和内容也要逐一交代明确,稍一疏忽就拍砸。所以她说和我合作,她太放心,太省心了。她可以最后一个起来,最后一个到现场,空出精力来,好好构思脚本和考虑更多的采访内容。
</h3><h3> 敬一丹还给了我单独出镜评论的机会,我很感谢她不断地鼓舞我、提携我,让我在主持的行业里更大胆、更沉稳一些,更灵活、更智慧一些 。</h3><h3><br></h3> <h3> 整个片子都是我拍摄的,小敬做现场采访。在黑河拍片,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老百姓都认识我,和我打招呼的人很多。原来当时黑河只能收到中央一套和黑龙江台的节目,而敬一丹在二套经济频道主持节目,所以黑河地区能看到我主持的《本周话题》节目,而看不到敬一丹的节目。主持人依托电视,依托节目,才会有知名度,一点也不假。观众和我交流最多的还是:来我们这搞什么话题呀?哪一期节目我看了,感觉如何等等。我看到大家对我、对我们节目的关注,感到很欣慰,很开心。
</h3><h3> 我在黑河康拜因上拍摄画面<br></h3><h3><br></h3> <h3> 黑河拍完,我们又过境到布拉格维申斯克市观光旅游了一天,因为不允许带摄像机,我们只好作为游客走了一趟。这是我第一次到苏联,第一次跨过黑龙江的边界,自然有许多的新奇感。印象最深得是布市很干净,人员素质比较高,据说青年人中大学生的比例比中国高多了;还有布市的孩子非常漂亮,简直就像一个个洋娃娃,我最喜欢和当地的孩子们照相。<br></h3><h3> 在布拉格维申斯克和俄罗斯少女合影</h3><h3><br></h3> <h3> 之后,我们又来到齐齐哈尔梅里斯区,这是达斡尔族聚集区。在这里我们新奇的发现,达斡尔族人房子的门,除了有向南开的外,还有向西开的。这在汉族人家是不多见的。当地人和我们说,向西开的窗户是为了冬天采光方便,他们还告诉我过去的一个传说,由于过去统治者迫害达斡尔族,统治者经常到达斡尔族家抓人。达斡尔族人在房子西边开了一个窗户,好在官兵到来时逃走。时间长了在西边开窗户就成了一种习惯传了下来。
在采访中我还发现,达斡尔族人的一些传统和习俗依然保持着,比如:自己民族的语言,青年人喜欢曲棍球,对老人的尊重,还有盛大的群众文体性活动敖包会等。<br></h3><h3> 在黑河采访农业机械化,我要做自己话题的节目还需要出镜访谈</h3><h3><br></h3> <h3> 我感觉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下,他们的一些传统观念也在改变。达斡尔族人特别喜欢喝牛奶,所以很多家庭饲养奶牛,生产出来的牛奶自己消费很少去卖,因为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做买卖是不光彩的事,随着观念的改变,达斡尔族人也意识到,饲养奶牛是很好的致富的途径,所以越来越多人卖起了自己家出的牛奶。
达斡尔族人的生产观念也产生了变化,他们修水利、优选种、靠集体的力量发挥大家的智慧搞副业,从达斡尔族农民生活、生产的几个侧面我们看到,他们生存发展的内在力量,它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是最重要的,同时民族传统与新事物相结合,才能使经济不断振兴,民族永远强盛。<br></h3><h3> 摄制组与黑河的接待人员合影,右四的是我,中间是敬一丹<br></h3><h3><br></h3> <h3> 回到台里,小敬希望我把这部20分钟专题片《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编出来,当时我们栏目的编辑和播出也迫在眉睫。我就和小敬商量,是否可以让我的助手编辑,小敬坚决反对,她说就信任我,就是冲着我来合作的。我一看她要生气,便满口答应了专题片的编辑任务。最后,她拿着我编好的成片,回中央台配音主持,修改,于是就省事多了。
事后,敬一丹对我说:和我合作她很省心,因为我又能拍,又能编,有创意,有思路,她对我拍摄的镜头和编辑能力非常放心。</h3><h3> 片头和片尾都是我和敬一丹一起在现场主持的,小敬专门找人多的地方拍摄,弄得我很紧张,好在一般都是小敬多说,让我少说,她尽量把我的情绪带动起来,每次录现场主持语,我都会冒一身冷汗。
在松花江边和敬一丹在中央台播出的专题片中共同主持节目,我们两个交流着说,这是我唯一一次在中央台亮相<br></h3> <h3> 我曾问过敬一丹,面对镜头是如何把握自己的风度的。她说:关键是要战胜自己。最初她面对镜头时,也有找不到北的感觉,紧张、盲目,无所适从。现在有没有镜头对着她,开没开机,观众围不围观,对她都毫无干扰,完全在自由王国里主持节目。我想要达到这个境界,没有长时间的修炼是不可能的。
业务上我们互相支持,互相弥补,很顺利,很成功地完成了报道任务;生活上、观念上,我们也很谈得来,我年龄比她大几岁,谈的一些人生体会和观念也很令她得益。整个采访过程中,我们起早(拍日出)贪黑(看录好的带子)地干,谁也没有怨言,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一次愉快有意义的合作,真是令人难忘。
此专题片《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不仅全部镜头都是我拍摄和编辑的,也是我唯一的一部在央视亮相主持的片子,而且是和当今著名的主持人敬一丹共同完成的,我很珍惜那次的合作,也感到很荣幸,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与她合作,更没有上央视亮相的机会了。</h3><h3> 我(右一)敬一丹(左一)在当年的营部采访上海知青顾福妹和她的丈夫
</h3> <h3> 四、企业改革探究
《本周话题》本身就是改革的推出的栏目,每个话题的采访和制作我们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我觉得下功夫最大、探索最有深度的报道要算《重振脊梁的雄风》了。
上世纪90年代初,黑龙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走入低谷,面对企业的改革,一直是个棘手的话题,问题复杂、矛盾纵横,所以,我们总也不敢触及。1991年4月末,我们话题终于大胆地深入了。我和小钢本着边采访、边学习、边探讨的态度来到了我们省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的齐齐哈尔。我们在齐齐哈尔跑了近十个企业及单位,与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厂长和职工进行了广泛的交谈,了解企业现状。开始人们还是习惯谈成绩、谈优势,当我们说明来意诚恳地希望讲现状、讲问题时,才了解到真实情况。当集中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后,我们发现我省的大中型企业已经千疮百孔,难以自拔。<br></h3><h3> 小钢(左)我(中)敬一丹(右)在中苏边境轮船上。</h3> <h3> 和平厂厂长周燕生说:“去年一年我创造了四个第一,这在和平厂来说也是很艰难的一年。建厂以来第一次欠发工资;第一次全厂性亏损;第一次向职工借钱;第一次摘取全行业亏损金牌;这四个第一可以说明我们和平厂经营方面的一个缩影,当然这个不完全是我个人的问题。”
周厂长面对摄像机镜头能这样坦诚地公布自己的问题和矛盾,真是太令人震惊了,我欣赏他敢于讲真话的勇气,敢于向社会暴露企业困难的魄力,这也是我采访十几年以来听到的最真实、最精彩的话。我觉得这样的人,要比讲大话、空话、套话的人强得多,而且这样的报道会更受群众的欢迎。
回来后,我们把所有录像带看一遍,针对采访中提出发现的所有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整理,面对大量的素材,我们进行了反复的推敲和提炼,找了好多角度、商量了好几个题目都觉得不理想,最后我们受到鲁迅先生一句话的启发,他曾把埋头苦干者、拼命硬干者称为中国的脊梁,那么大中型企业不就是黑龙江经济的脊梁吗?为此我们确定了题目为“重振脊梁的雄风”分上下两集播出。<br></h3><h3> 采访703研究所所长</h3><h3><br></h3> <h3> 我省大中型企业上百万职工,几十年如一日,埋头骨干,默默的奉献,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动脉源源不断地输送了血液,为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说大中型企业是国家和黑龙江省经济的脊梁。尤其是近几年大中型企业在原材料涨价,技术装备落后,流动资金紧张的困扰下。为保证国家的利益,不惜超负荷运转,拼命硬干,更显示出脊梁的风范。
我们很顺利的编辑完成了上集,因为采访中问题发现了不少,也罗列了很多,确定角度和主题后,归纳和叙述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如何从理论上分析解剖现象,为企业和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下集《重振脊梁的雄风》。 </h3><h3> 在采访中,我们经常听取一线工人的意见,采访领导我们也很少坐在办公室里说,而是需要到现场或室外,有环境有背景</h3><h3><br></h3> <h3>上图:我在采访,小钢给我做摄像。</h3><h3>下图:我和小钢到俄罗斯布市和孩子们在一起。</h3> <h3> 这部分政策性很强,理论实践都涉及很多,当时从中央到地方对大中型企业还没有什么说法,新闻界也是正面报道多,典型报道多,而我们对全省综合情况的调查、分析,是以问题为主,不仅采访难度很大,后期编辑上升到理论难度更大,说深了怕被认为否定改革的成果;说浅了又实在没有意义,不解决任何问题。我们觉得有些难以驾驭,可以说这是我在《本周话题》两年中最有分量、最有深度的选题,也是我从事记者工作后难度最大的报道。
</h3><h3> 这时,我们想出了一个高招:去黑龙江大学请教专家和学者。我们按着自己的思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脊梁精神曾被鲁迅先生赞誉过,然而我们省经济的脊梁——大中型企业,却因失血过多,营养不良而步入了病区。采访中我们看到职工和厂长们都在为没钱而苦恼,为挣钱而拼搏,那么是不是给大中型企业输血就能解决问题呢?
1990年在瑷珲历史博物馆前,右是陈小钢,中间敬一丹,我们三个合作得很愉快</h3><h3><br></h3> <h3> 我们黑龙江去年经济增长率在全国是倒第二,经济效益在全国也处于落后地位,大中型企业作为工业脊梁,弯的这么快原因有许多,但是我们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没有理顺。<br></h3><h3> 享受每期节目主持拍摄的过程 </h3> <h3> 我们探讨了在搞活大中型企业中如何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等问题,这个近30分钟的节目我始终在现场提问、采访和介绍,并在演播室中主持,整个节目浑然一体,有事实,有企业领导和职工以及专家学者的参与,更有我们记者自己的观点和评论。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工厂的职工们来信说:感谢电视台为我们讲了真情实话,为企业办了一件实事。同时它还引起了各级政府企业家们以及全省人民的忧患意识。省委有关部门的领导也满意地说:这个报道有深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的报道播出后一个月, 中央于6月召开了搞好大中型企业的工作会议, 制定了12条优化外部环境的措施和8个方面转换经营机制的规定。
《本周话题》节目利用两期30分钟的节目集中讨论一个话题,还是第一次,我觉得大中型企业的改革的调查,无论从它的社会意义,还是现实意义来讲,都有一定的分量,简直赶上了一部纪录片,确实是我在所有报道的探索中比较有力度、比较满意的一次节目,台长和省委领导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br></h3><h3><br></h3> <h3> 在《本周话题》采访的日日夜夜,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那是我实现自己全能记者奋斗的日子,是全心全意钻研和探索业务的日子,是执著的实施记者权利和义务的日子,是红红火火大干事业的日子,是我超水平发挥、超负荷工作的日子,是观众给我回报最多的日子,是我人生最有价值的日子,也是最值得我骄傲和自豪的日子。
</h3><h3> 我做记者主持人,经常在室外录评论,免去了化妆和进演播室的麻烦,比较适合新闻的快节奏</h3><h3><br></h3> <h3> 五:论文代表作</h3><h3> 《本周话题》并不是一个绝对出色的栏目,但它毕竟是黑龙江电视台1990年改革推出的第一档节目,且在观众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那一段时间被人们看成是很有特色的新闻深度报道;它倾注了我全部的心血、智慧和才干。
1992年,不甘寂寞的我总结了两年《本周话题》的实践,写出了《记者做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栏目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文章,这篇论文发表在1993年第3期《中国电视研究》和1994年第4期《中国广播电视研究》。我的同学(包括敬一丹)和同行们都说,央视改革刚刚推出了《焦点访谈》,你的论文都写出来了,也太超前了吧。的确,我是第一个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这个论点,并认为记者做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栏目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愿把这篇文章亮出来,请大家鉴别和品评1993年我的观点是否超前,是否有它的意义和价值,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和检验。以下是这篇论文的要点:<br></h3><h3> 这是我们广院七四摄影班六位参加辽宁全国新闻研讨会议的同学合影,我在左二,左一王纪言,后来成为凤凰电视台台长,右二张长明成为中央电视台副台长。</h3> <h3> <br></h3> <h3> 参加全国电视新闻研讨会。上图:我在风景区拍照留念。下图:广院74和75届摄影班参会11位同学合影,我在中间。</h3> <h3> 我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是1978年开始发展起来的。特别是1988年中央台拍摄的电视系列节目“话说主持人”后,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声望日日见高,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只想就新闻栏目主持人的发展谈些粗浅的见解。<br></h3> <h3> 在国外,电视主持人早于我国20多年而风行起来。凡是电视台,都有自己的超级主持人,他们成为观众最尊重、最热爱的电视明星,这是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h3><h3> 毕竟是女性主持人,比较喜欢有花有绿有水的地方做评论,我也不例外。</h3><h3> <br></h3> <h3> 1、禁区如何突破
关于主持人,权威概括有两种,一是播讲式主持人,二是主编式主持人。前者属初级主持人,后者属高级节目主持人。
我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仅仅有10年的历史,基本上由演员和播音员担任。新闻栏目主持人起步更晚,而且大部分属于初级主持人。采用播音员做新闻栏目主持人固然是个渠道,也是个捷径。但笔者认为,由记者担任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栏目发展的必然趋势。
虽然目前看来,这还是个禁区,而且多数记者还不能胜任这项工作,占领不了这个阵地,但就笔者曾经主持两年的《本周话题》栏目的实践以及对世界发达国家电视新闻栏目走过的道路分析看,记者做主持人的屏幕时代已经为期不远了。我们国家应该尽快开始培养主编式的节目主持人,培养编、采、播合一并能驾驭整个栏目的记者主持人。
禁区的突破,的确需要领导的胆识、舆论的引导和记者素质的全面提高。<br></h3><h3><br></h3> <h3> 2、韩国新闻栏目主持人的启示
韩国电视的新闻栏目,在最初选主持人时也是只重视声音和形象,招来的主持人都是大美人。结果是:人们往往对新闻内容不感兴趣,而对主持人的一招一式、服饰、眼神、发式等议论纷纷,出现了许多写情书、单相思笑话。
之后,韩国电视台再招新闻栏目主持人时,必须具备两个以上学位的人才有资格报考。由此,主持人的素质和档次一下子提高了许多。韩国电视新闻栏目主持人再也不靠外表美,而靠学问、知识 水平和较高的整体素质出现在广大观众面前。甚至有些主持人已经成为“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的专家。他们在屏幕上出现和评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可信性。
韩国新闻栏目主持人的发展变化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成熟是衡量一个国家节目主持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主持人不能只重形式,更要重实质和内容,因为主持人的魅力气质和威望是靠一个人的综合知识水平、文化修养程度和充分得体的表达能力来体现的。<br></h3><h3> 我在话题节目组时采访部队干部<br></h3> <h3> 我们国家新闻栏目主持人还处于韩国的初级阶段,这是新闻栏目主持人的必由之路。我想,有了前车之鉴,我们是否应加快脚步,缩短距离,在主持人的行列里,尽快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br></h3><h3> 我在各行各业的基层釆访,上图:机关干部,下图:工厂工人。</h3> <h3> 尤其在中东战争时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当时各台都是24小时不中断的报道战况,甚至与事件发展同步进行报道和直播,记者根本不可能有准备思考的时间和余地,全靠平时的锻炼积累和干练的才能。他们不仅能把整个中东战争有条不紊依次通过自己的叙述报道给观众,而且一个阶段完毕,立刻能把报道的事情加以概括、总结,然后将预测事态发展趋势扼要的总结给观众。那段时间,节目主持人在演播室一坐至少8小时,连续不停的报道,镇定自若、出口成章、应付自如、简直不敢令人想象。<br></h3><h3> 面对 社会各阶层人物的采访是我的长项,亲切和蔼的启发其开口说话,让对方不紧张,畅所欲言,才能达到深入地调查,了解真情的目的。<br></h3><h3> </h3> <h3> 3、美国新闻主持人的风采
电视栏目主持人首先是在新闻栏目出现的。1952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驻苏联莫斯科记者兼分社社长沃尔特.克朗凯特在CBS对两党大会的报道中进行了尝试。当时他以真实的个人身份组织、串联节目内容,同时又亲自进行报道,从头到尾在节目中起主导作用。这不同凡响的报道,不仅使电视新闻的潜在功能得到显示,而且使克朗凯特成为日后的超级电视明星。许多美国青年人承认,他们是听着克朗凯特大叔的报道长大的。有人说:克朗凯特把电视新闻引入大好时光。在美国与世界报道杂志举办的美国决策人物一年一度的民意调查中,克朗凯特曾五次当选为“美国十大有影响的决策人物”
进入八十年代,美国明星主持人群体已经形成,电视新闻的竞争正朝着高质高速的趋势发展。我的一位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朋友来信这样评价美国电视记者和主持人的风采:美国的电视新闻都是由记者自己来配解说,并有现场出镜议论的镜头。<br></h3><h3> 我在哈尔滨市某劳教所采访。</h3><h3><br></h3> <h3> 看了朋友的介绍,深感我国电视新闻主持人所缺乏的正是美国主持人的优势,即任何时候都能驾驭新闻事件,并有资深记者的观点和评论,起到介绍事件,引导观众的作用。
4、记者做主持人的优势
新闻栏目的特点是:及时性、真实性、权威性、深刻性,由记者做主持人,可以很好地完成这四个特性。
(1)空间意识----及时性
新闻栏目的首要特性就是报道及时,让观众先睹为快。而记者做主持人更拓宽了电视的空间意识和及时的特性。比如我们《本周话题》栏目,经常是当周采访、拍摄和编辑。从策划到采编,记者(即主持人)参与全过程,节省了许多环节,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电视本身的空间意识就优于报纸、杂志,再加上记者做主持人,岂不是优上加优吗?<br></h3><h3> 在黑龙江大学采访日本留学生。</h3><h3><br></h3> <h3> (2)“我在场”意识----真实性</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栏目的重要属性。记者做主持人,不仅在时间与观众之间起到了一种媒介作用,使两者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而且增强了现场感,真实感,强调了“我在场”意识。我们《本周话题》的两位主持人都到现场采访、议论,使观众感到亲切、可信、真实。中国有句俗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记者做主持人的“我在场”意识,大大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
</span><h3> 我在某科研所采访专家学者<br></h3> <h3> (3)观众信服意识---权威性
韩国必备两个学位条件招考的主持人,美国明星主持人的权威性都在于此。本人曾作为《本周话题》的组长和主持人,感到在报道权威上有些多优势,其一:有决策权,无论是采访的选题,报道的角度,画面的选择、文字的定夺等都有决策权,删改权,这样的主持人完全可以驾驭栏目。其二:风格统一,《本周话题》节目由于集编采播合一,所以显得节目比较紧凑、连贯、流畅,完全按照主持人的意志、个性形成了栏目的独特风格。其三:易在群众中产生权威性的氛围。一位观众来信说:你跑遍了全省各地采访,既接触省长,又接近百姓,见多识广,说的话既深刻又有道理,我们信任你。<br></h3><h3> 在企业采访,和工人及管理人员交流 <br></h3><h3><br></h3> <h3> (4)再创造意识----深刻性</h3><div><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作为新闻栏目主持人需要随时出现在报道现场,根据事件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进行同期采访、现场评论,所以要求主持人必须具备记者的嗅觉、胆识、头脑、活动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知识面的宽阔,这样才能抓住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跟踪到底,直到水落石出。这种即兴的现场报道,靠别人提词、出主意,绝对不行,必须自己具备再创造意识。 </h3><h3> 我在采访佳木斯市市长,采访各级领导,我都会认真听取他们的各种政见,一方面下情上达,希望他们对观众感兴趣的问题给于解答。另一方面,自己也是学习长见识的过程。他们的成熟稳重,他们的政论观点总会对我的报道有启发,有引导,有帮助的作用。</h3><h3> </h3></div> <h3> 电视新闻栏目主持人还必须具备编导能力,要能按照主持人节目的特点,熟练的编写解说词,串联节目。在主持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主持手段,要有驾驭栏目的能力,才能胜任新闻栏目的主持工作。本人在主持时,就是集编、采、摄、播于一身,可以在现场提问、写稿、拍摄、主持,配音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修改和再创造,这样使报道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达到采访既有一定深度,又能比较全面的目的。</h3><h3> 我在七台河现场拍摄冰灯夜景</h3><h3><br></h3> <h3> (5)屏幕的肖像意识---优劣比较</h3><h3> 记者做主持人,在形象、风度、语言工夫上自然比播音员逊色不少,一般来说,这是记者最大的劣势,也是播音员最大的优势。但我相信,如果给记者创造一定的机遇和记者在采访中能树立自己的屏幕肖像和主持人意识,电视栏目中将会出现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记者主持人。如果能有更多的伯乐去挖掘和培养,记者队伍中口才出众,气度不凡的人才还是大有人在的。</h3><h3> 新闻栏目主持人政治性强、难度大、要求高,所以说新闻栏目主持人的作用和影响超过其他类型的主持人
中国急需重新树立新闻栏目主持人的形象。</h3><h3> 1991年,我在南京参加全国电视节目评奖会</h3> <h3> 目前,西方国家电视机构不惜一切手段和代价竞相争夺超级新闻主持人,他们的主持人不仅成为同好莱坞任何一个大明星齐名的明星,而且成为全国最冒尖的记者。</h3><h3> 我常想:中国为什么不能推出像美国沃尔特.克朗凯特那样的高级明星主持人呢?电视事业的发展,观众的需求都在疾呼:新闻栏目应该培养高级主持人,主编式主持人,重新树立中国新闻栏目主持人的形象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br></h3><h3> 我在牡丹江工厂采访。</h3> <h3> 目前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可以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栏目主持人,甚至没有迹象表明在培养和招聘这类主持人。作为电视行业的一名普通记者,真为中国电视起步之晚、发展之慢、认识之迟而感到着急和遗憾。笔者即使是作为丑小鸭,也毕竟在电视上迈出了这许多同仁没人走过的第一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地方台的领导魄力似乎更大些。</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电视已经把最无遮无拦的空间让给了主持人,而作为电视主体的新闻栏目主持人的位置大概是最宝贵、最显眼、最难得的寸金之地。笔者真切的希望:中国电视能给那些具有编采播于一身的新闻栏目主持人创造一个宽松的空间,以最优惠的条件吸引人才来占领这寸金之地;</span><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我在外景地录制《本周话题》节目的主持词,的确比在演播里更随意、更放松啦。</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br></span></h3> <h3> 话题的每一期采访和报道都令我感动、感慨、记忆犹新,全能记者的新闻触角应该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人民的利益呼喊、为伸张正义、为社会树立公德意识。我作为“全能”记者,那两年不断探索新角度,扛着机器深入到现场拍摄,用手中的话筒作现场介绍和评论,我感到浑身有无穷的力量。
1991年10月台领导告知我结束《本周话题》工作,另有新的安排。我是绝对服从命令的,第90期〈本周话题〉栏目是我最后主持的一期节目,在我即将离开自己心爱的记者主持人岗位之际,我很想与观众说几句知心话,于是我在演播室记录了以下一段话:
晚上好,观众朋友,今天我是最后一次为您主持节目了,所以心情很激动,作为电视记者,能率先在主持人的领域里尝试了近两年,并得到观众朋友的厚爱和理解,我深感荣幸!并向您表示谢意。回想两年来,做主持人甜酸苦辣的体验,一切都是值得的,这其中使我最珍惜的是我与观众朋友之间建立的友谊,它将永久地留在我的记忆当中。 </h3><h3> 在农村主持节目现场拍摄<br></h3><h3><br></h3> <h3> 话很朴实,没有过杠的,仅仅有一点点个人感情的色彩,但那时不允许主持人带有个人倾向</h3><h3>,所以在播出前上面那段话全部被领导减掉,这样我就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话题组。年底台里要一份本周话题的节目的总结,我作为栏目负责人做了如下的归纳。</h3><h3> 《本周话题》栏目有如下特点:
一是新闻节目的深度报道。当时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一分钟的新闻报道为主,所以深刻性及评论性的内容几乎没有,为此节目一经推出,在社会上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二是以记者做主持人是全国电视新闻栏目最早的形式之一。记者做主持人让观众不仅有一个全新的感觉,而且体现了新闻栏目的真实、迅速、全面、深刻的原则。
三是贴近群众,深入生活,使新闻不再是高高在上,远离观众的说教节目了。当时全国新闻还以正面报道为主,反映领导与英雄人物为主。本栏目突破就在于注重抓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取暖、治安、菜篮子、行车难等问题,深受群众的欢迎。 </h3><h3> 我在农村采访时现场评论<br></h3><h3><br></h3> <h3> 希望那些思想敏锐、知识渊博、口才流利、风度不凡的高层次人才,能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一展你们的风采,能使中国新闻栏目主持人有一个质的飞跃。在这块天地中去感应收视者的心灵,去探索和美化人类文化活动的舞台。
我相信:时代造就英雄,也能造就出一代电视新闻节目的记者明星主持人。</h3><h3> 1993年,我的论文发表当年,中央台推出《焦点访谈》栏目,开始有了记者主持人,之后,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等一批主播式记者主持人在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深受观众的喜爱和好评。我不敢说巧合,也不敢说自己的论文起了怎么的推波助澜作用,但是起码我的实践,观点和理论得到了证实,它的预见性、它的准确性、它对中国电视新闻的意义,它的理论的指导性都突显出来。难怪《中国电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研究》收到我的稿件后会及时刊载,这也是我自己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一篇论文。<br></h3><h3> 这是我在牡丹江香橡胶厂现场录制主持人的情景。</h3><h3><br></h3> <h3> 本栏目推出后在社会上反响较大,每天都能收到观众来信,栏目定期选择播出,给观众以反馈。有些重大报道等受到省政府的关注和好评。
总结写完之后交上去了,后来才知道因为我们《本周话题》栏目的新颖和独特被收入《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91年本第278页。
《本周话题》的两年使我实现了电视编、采、播、摄、主持全能记者的梦,喜欢和自己较劲的我也从中得到了锻炼、提高和升华。
目前电视行业,摄影与编辑合一的记者有之,编辑和主持合一的也不少, 但是,摄影、编辑、主持同时合一的人少之又少,我庆幸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并为之奋斗了十年。当然仅就摄影、编辑和主持某一项,我都不是出类拔萃的,大概我更喜欢挑战别人做不了或不愿意做的事,而我却有机会有条件去尝试、去感受其中的过程、细节和乐趣,让自己从中产生激情和兴趣、增添动力和毅力,最终得到成就的满足。这不一定是优点,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br></h3><h3><br></h3> <h3> 《本周话题》的两年是我事业拼搏的两年、业务不断进步的两年,是我人生记忆的长河中值得记忆和珍藏的两年。<br></h3> <h3>新老《本周话题》成员,右一王伟、右三董建、中崔崇昆、左一李永和、左二陈小钢、左三周伟,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令我怀念 <br></h3> <h3> 六、为摄影辞官</h3><h3> 在《本周话题》之前的五年,1985年我32岁时被提拔为新闻部副主任,成了全厅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之一,大好的前程摆在我面前了,这是组织的信任,本是件好事,但是我不喜欢当领导(其一在兵团和大学我都是领导比自己年龄大的人,感到不自信;其二不大喜欢官位上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应酬;其三摄影职业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了,我不想放弃),所以当总编找我谈话公布这项决定时,我马上表态:“我不适合做领导工作,更希望从事记者业务。”虽然我提出了异议,但毫无作用,最终还是接受了组织的安排,走向了领导的岗位,我想也许自己可以尝试着接受这个职位。</h3><h3> 在农村做现场评论报道<br></h3><h3><br></h3> <h3> 大学毕业后,我当了8年的记者,认认真真干着自己喜爱的电视摄影业务,心情蛮好的。1985年一纸命书,不但没给我新的喜悦,反而却增添了不少烦恼。(这或许是个人思维的局限,或许是我太超脱了,大概像我这样不愿意当官的人太另类了)
任职的一年中,我每天值班、审稿、开会、管卫生、纪律、防火、党务,还有记者外出采访经常出现这个人缺灯,那个人少线等等杂乱事,做主任的都需要帮忙解决,没有时间和精力搞业务。作为领导,已经没有权利占用一台摄像机,偶尔与人合作,扛机器出去采访也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这一切令我好困惑。我把我的电视摄影看成高于一切的事,把对它的追求当成无穷的乐趣。记得那时,每当我扛起摄影机时,就感到青春和欢乐充满了全身,每当采访和拍摄时,就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那时尽管也有许多矛盾和疲劳,但我的感觉是幸福的,是苦中有乐的。可是如今做行政工作,对我来说琐事多与业务,烦恼多与快乐。 <br></h3><h3><br></h3> <h3> 在苦闷和徘徊中,组织上又安排我去省委整党半年。对别人来说,也许是锻炼提拔的好机会,对我来说就是彻底脱离摄影,完全搞思想行政工作了。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让业务干部搞业务之外的工作,它与我的理想和追求大相径庭。</h3><h3> 我直接向组织提出自己的意见,希望他们能重新考虑换行政干部去参加整党。此事不但没通过,而且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领导大概认为我这个新干部骄傲自满,不服从组织的安排,工作挑肥拣瘦,从个人利益出发,不考虑全局利益。总之,我必须去,还要减分。这件事其实是导火索,促使我重新考虑自己的定位和人生坐标。</h3><h3> 我(左一)在车上高角度和一帮男记者们抢拍全景镜头。</h3> <h3> 我终于鼓起勇气向组织提交了辞职报告。这就意味着我已决定放弃副处级的待遇,而去做一名普通电视摄影记者,但是我还是选择了这条路,因为我觉得虽然失去官位、名利和地位,但却可以继续追求自己的电视梦,这就是当时我所追求的人生哲理:“舍”会带来“得”。
然而辞职后我被冷落了两年,那时对我来说,是事业处于低潮、情绪悲哀的时期,又是对自我认识深刻不断战胜自我的时期。我亦不自卑、不自傲,脚踏实地的面对现实,面对人生。在此我想记住两位名人的话.
韦恩 : “理智的哀悼过去的伤痛,明智的趋避未来的不幸。”
爱因斯坦:“真正的笑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快乐,对事业。</h3><h3><br></h3> <h3> 辞职后,我被冷落了两年,1990年领导又重新启用我做《本周话题》的创新节目。我又名正言顺的重新扛起了摄影机,它是我的眼睛和武器,我十分珍惜它<br></h3> <h3> 尝试了跨界主持,拿起话筒,我又重新焕发了青春,开始追求全能记着之路。</h3> <h3> 选择与追求</h3><div> </div><h3> 人生旅途做抉择, <span style="font-size: 17px;">面对命运多变革, </span></h3><h3> 追求仍需淡泊名, <span style="font-size: 17px;">内</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心坐标重审核。</span></h3><h3> </h3><h3> 仕途之路多坎坷,<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重</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拾摄影寻快乐, </span></h3><h3> 能上能下不自馁, <span style="font-size: 17px;">胸怀坦荡笑蹉跎。 </span></h3><div> </div><h3> 采访一线无沉默, <span style="font-size: 17px;">蔑视虚荣仍守则。</span></h3><h3> 重打锣鼓再起步, <span style="font-size: 17px;">终将命运自把握。</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br></span></h3> <h3>在农村,老乡炕头上做最接地气的采访</h3> <h3>跟随全国老艺术家访问大庆并与他们合影,左一是我</h3> <h3> 离开《本周话题》后,我没有停止做深度报道时的主持人和追求全能记者之路的脚步。这是1992年拍摄《洋倒爷在哈尔滨》的专题片,并在全国获奖</h3><h3><br></h3> <h3> 1993年,我又自编自导自拍了《赫哲情系邕城》,这是片中的两位主角,在参加民运会比赛的期间,利用业余时间配合我完成了这部片子。</h3> <h3> 1993年, 我还拍摄了专题片《国门都市的喜与忧》,可以说是我全能记者的代表作。自己拍摄、主持、编辑,并在全国获奖。</h3> <h3> 1994年,我拍摄的纪录片《爱的绝唱》记录了齐齐哈尔sos儿童村老师们付出的爱。</h3><h3><br></h3> <h3> 两年的《本周话题》实践证明了我跨界主持尝试是成功的,证明了我的实力和能力,而且没有先前的行政官职的辞职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我感到自己的电视路选择对了,没有误在行政事务之中,始终沿着自己的梦想前行。
《本周话题》之后,我虽然没有机会再到演播室主持节目,但是在专题片和记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我仍然坚持走自己的全能记者之路,尽量争取自己主持和拍摄,自己编辑和配音,当然也经常会有摄像员和播音员的配合,但是我都会参与其中,甚至有些片子就是我一个人完成的。
我对自己的跨界主持和全能记者的追求有时是在苦涩和尴尬中进行的,但它没有影响我前进的脚步,风平浪静也好,磕磕绊绊也罢,我都面对了、我都经历了,我都无怨无悔地走过了。穿越这段记忆河时,我付出更多的是责任、理智、耐力和坚强。回首往事,我会为自己始终的激情和坚守感到骄傲和自豪。<br></h3><h3> 注:本文70%的照片是电视片截图,质量较差,抱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