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58年的假设》,一个笑侃的帖子,一个老去的未来,一个梦醒的现在,转到了大学群里,引发了与卢玉华老师半程人生的对话。老师给予了人生的忠告,甚贵,辑存。</p> <p class="ql-block"> 卢育华老师:@王中文 ,我今年七十六岁,你们大约小我二十余岁,我可以将我的感受讲一下。你假设你们到了耄耋之年会对今天的你有什么想法和希望,那毕竟是假设,不管你想象力多吗丰富,没有实际感受,想象必然与实际有差距,而且差距不会小。所以我讲假如我再有五十岁的年华,我应当干啥。一是努力工作,这种努力不是要求你出憨力气,而是集中你的智慧,总结你工作二三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再付诸实践。大学毕业几十年,作行政工作,有的成了国家总理,有的是乡镇干部;搞业务有的成院士、名医,有的是默默无闻技术人员;经商有的家有万贯,有的忙于糊口……什么原因导致巨大差异,想明白了也许还有一搏。二是不管你干啥,都应当关注自己身体健康。按时起居,不迷恋酒场,适当运动,坚决不拿身体当儿戏。三是坚持学习,我国有几次重视学习的时期,也有几次轻视学习的时候。五十年代夜校雨后春笋,全民学习风气浓厚,到五十年代末期三面红旗高举,无人问津学习,直到文革,学习成了罪过。你们高考时,又是全国学习高潮,不止你们备考,全民都在补课。近年来似乎除为了出路,全民几乎不再学习。谨我所闻所见,凡学习持之以恒者都有好的收获。我在东北时人们对我讲过一人,当时是区(现在的乡镇)长,整天手不离卷,后来大多数区干部是十八级干部,即现在县科局长之类,此人在中央党校工作,是八级干部(相当现在的副省部级)。读书,有的必须读,你搞的业务书籍不得不读,有的是因兴趣爱好而读,可读可不读。你爱好文学,读文学书籍有何不可,何乐不为。能提高修养,能减缓痴呆,能消磨时间,开卷有益,益处多多。不为名利读书,还有李凤芝学习书法等,真是享乐无穷。我是社会边缘的人,说不合时宜的时候难免,切勿见怪!</p> <p class="ql-block"> 王中文:@卢育华老师,作为我们的老师,毕生在尽为师之道,像长辈一样,一直在关注着我们这些学生的成长,从侧面向我们传授着人生经验,希望我们能够正确把握人生的未来。我们这些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公职人员,已经是临近退居二线的年龄,五十多岁的年纪,也开始感悟人生。其实走过的人生,有些事已经不能回头,有些事还可以做些事后弥补。作为我,事业看到了尽头,放下了财富,没有了功利,唯有生活。年轻时不怎么喝酒,现在学着尝受其中的滋味。以前不喝茶,现在也学着喝出茶中的滋味。酒、茶都是中华民族非常久远的文化,存在就有其理由。坚持走路上班或骑车上班,保持适量运动。最近两年,也尝试着看些书,实际上日常不读书的人,培养读书习惯非常难,我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找到兴趣点。主要看了国学方面的一些书,史记,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诗经,山海经,王阳明,也看了一些现代文学,最近新借了《周易》,刚看了一点,规划中希望能再看一些释家的书。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来源,看书,是与大师的对话,没有功利取向,只是愉悦大脑,拜访先辈。有时也写点美文,我文采不好,缺少浪漫情怀,更多是在写些人生感悟,记录生活的点滴。唯一的爱好就是拍照片,以前用手机拍,现在用相机拍,以前拍花,现在拍人,聘模特有费用,就以媳妇作模特。还有二厘方田,早晚躬耕庭前,种花种菜种豆😊😊😊。</p> <p class="ql-block"> 卢育华老师:@王中文 ,我估计你会有这些想法,我不想也不能改变你的想法,用那句话说:人各有志,不能强勉。这也就是我说的你可以设想多年以后,会认为你现在应当干啥,实际上真正生活到多年后你的想法与你现在的想法可能会有天壤之别。你们这代人寿命会长,寿过百岁也许不是新鲜事,你现在就认为功成名就,或者船到码头车到站,以后漫长的岁月如何度过呢?酒可以喝,那是为了身体健康,聚会或有客人时喝酒,人之常情,非常必要,那酒是协调关系的手段。如果认为喝酒是享受,我愚昧地认为那是不可取的。我相信你阅读不少书,下过功夫出过力,持之以恒必有收获。今天我们谈的都是子虚乌有想法,莫当真。</p> <p class="ql-block"> 王中文:@卢育华老师,我们这些同学,正处于人生转段时期,我也在转段,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我现在也在转段思维,对于未来的认识,思想还不成熟,实际上思想上没做好准备,就到了事业的末期。事业到了尽头,学着享受生活,中间思想会走些弯路,希望尽量做到生活充实,有时也去放纵心情,追寻些热闹。</p> <p class="ql-block"> 王中文:@同学们,老师以前就教导我们不要轻易言老,现在又在忠告我们,人生才过了一半,下半程还很长,思想上要做准备,身体上要珍重,希望下半生,活的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 卢育华老师:@王中文 ,我感觉我们之间交流很愉快,你若能有收获,我也有满足之感。我们彼此作些交流,用用手动动脑,或许比总看他人网文强。愿我们今生今世总能敞开心扉交流心里话,作知心朋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编后语:面对即将老去的未来,面对人生变老的迷茫,老师以人生经历,一直在忠告学生不要沉迷酒精,珍惜现在,爱惜身体,珍爱人生。其实,有老师忠告,我从不贪杯,偶尔感受其味,感受中国文化的根源,追求生活的多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