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6月29日,晨6时余 ,金桥。</h3><h3> 将与50位社区朋友结伴共游浙江德清,为期三日两夜。</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路欢声笑语。约三个半小时后车到德清。</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先游览“防风特色小镇”。此名见于行程单,至于为何取此名,以下照片中我周围“堆砌”着的这些个建筑各意味着什么,均不得而知。</font></h3> <h3> 除了我们, 街道上几乎空无一人。</h3> <h3> 转角拐弯处。</h3> <h3> 似有店铺,却几乎都“闭门大吉”。</h3> <h3> 在附近一个叫“高老庄”的农家乐饭店吃了这次旅游的第一餐“团餐”后,乘车几分钟到“下渚湖”码头上游船。</h3> <h3> 有过多次的游湖经验,如此湖景也就“不在话下”。</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将要上的“朱鹮岛”的远景:照片放大看,绿树丛中白色的星星点点,全是白鹭。朱鹮是据说能与大熊猫比肩的珍稀动物,岂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岛所能容下!</font></h3> <h3> 虽这里的朱鹮早已绝迹让成千上万的白鹭取而代之占“岛”为王,这个小岛仍名曰:朱鹮岛。</h3> <h3> 这朱鹮群雕,实际看来脏兮兮的一副破落相,拍出来倒还像那么回事。</h3> <h3> 树丛高处鸟巢里传来鸣叫声的白鹭鸟倒是“货真价实”的。</h3> <h3> 外面阳光太强,还是进这个小小的鸟类博物馆兜一圈吧。</h3> <h3> 再乘游船登上第二个岛:所谓“生态岛”,俗称“荷花岛”。</h3><h3> 登上一个三层楼的“塔”俯瞰下渚湖湿地景色。</h3> <h3> 纷纷留影,“到此一游”。</h3> <h3> 暂歇聊天</h3> <h3> 这儿多的是芦苇荡。</h3> <h3> 虽算不上“接天莲叶无穷碧”,倒也值得一看。</h3> <h3> 这个位置算是和荷花合影的最佳摄影点了。</h3> <h3> 随队“摄影师”</h3> <h3> 岛上唯一的茶室里,朋友请客绿豆棒冰解暑。</h3> <h3> 走向另一个游船码头将登回程往旅馆。</h3> <h3> 到位于德清长途汽车站旁的“澳尚酒店”时才下午2点多。</h3> <h3> 出发去吃晚饭前,在旅馆局促的“大堂”合影。</h3> <h3> 说是“酒店”其实只是农家乐水平的住宿,不供正餐。步行大约10分钟到一个小饭馆吃晚饭。</h3> <h3> 里面装修似乎比中午那个“高老庄”好一点,说是“九菜一汤”的量实在不敢恭维,农家菜的水平不能要求太高,但至少也得“下”得了“饭”呀,听导游说明天还要将在此进餐,便集体提出“抗议”:要求发还餐费自己联系饭馆自己吃。</h3> <h3> 6月30日晨,德清澳尚酒店外。</h3><h3> “城市家园”的朋友“闻鸡起舞”打太极拳。</h3> <h3> 早餐后约7:00上大巴,直往莫干山景区。</h3><h3> 1小时左右的车程,盘山公路果然“九曲十八弯”。因是“打有准备之仗”,车内有闭目养神的,有借说笑分散注意力的,有用小音响不断放乐曲乃至轻声哼唱的;故而晕车的并不多见。</h3><h3> </h3> <h3> 可惜今天老天爷似乎不如昨天帮忙。</h3> <h3>“旭光台”跟标志碑“合影”。</h3> <h3>登“高”望远</h3> <h3>门洞下合影</h3> <h3> 下一景点武陵村——据说是蒋介石的“行宫”。</h3> <h3> 起雾了!虽不是“霾”,但雾蒙蒙的实在不是个好兆头!</h3> <h3> 果然一会就给我们脸色看:几乎都来不及从包里掏出伞,豆大的雨点就重重地砸了下来。</h3> <h3> 雨愈发大起来,只能先在这好像是办公管理楼的狭长的檐下避雨。</h3> <h3> 今天是周六,游客比平时要多,入口处挤满了避雨的人们,一个个都焦急地望着天空。看样子有不少是上班族,难得一个双休日组队出来竟碰到这样的鬼天气,真比我们还要不幸!</h3> <h3> 匆匆登楼,往各陈列室和平台兜了一圈,竟不见一个熟人。担心掉队,又匆匆下得楼来。找到“大部队”后方知,以为楼上只照片没看头也便懒得上去。其实不然,如下图。不过估计这些旧陈设也没什么文物价值,否则怎么连一个管理人员也不见呢?</h3> <h3> 从武陵村出来,雨似乎小了一些。原本被打消了的去剑池一探个究竟的念头,竟又“死灰复燃”,互相鼓着劲:去,来也来了,干嘛不去?去去看,大不了走不动了折回来!</h3> <h3></h3><h3> 雨还是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相机是最怕雨淋最怕摔的,只好频繁地拿出来又塞进包内,幸好带了块原本用来擦汗的小毛巾,拍一次擦一次。双手既要打伞(当然一起走的朋友也会时不时地帮我打)还要拿根拐杖,更怕会像上次那样不慎把相机掉地上,所以一路不住叮嘱自己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如此则虽一路风景尚可,拍照兴致也就大减。</h3><h3> 一鼓作气,终于下到了剑池边上。原来不过是谷底这么个小池,旁边的石崖上刻了不知何朝文人墨迹。人们纷纷攀爬上去,与其说想跟它合影,还不如说是为自己辛苦求索终达“小目标”的勇气而点赞。 </h3><h3> 正当我端着相机为一个个同伴按下快门时,不料其中一个,在与上一个交替上下时不慎滑入池中,我顿时慌乱了神……直到她在众人帮助下跳上岸来站稳脚跟对着我的镜头继续笑眯眯地摆造型时,我一颗心才算落了地。</h3> <h3></h3><h3> 以前总对“上山容易下山难”不太相信,这回却是信了。从剑池上去,虽然还是老的那条狭窄的两边没有任何扶手的石路,却觉得比下来时要容易得多。一路不止一次念叨:太感谢我哥我侄女了,要不是他们提醒,我,以及好几个队友也许都不会记得带拐杖,有了拐杖,山路真是好走得多也安全多啦!</h3><h3> “好事多磨”。从莫干山景区出来,完成了重任,本以为可以早一点吃中饭下午好好在宾馆休息,殊不知,就在到以下这个地方时,被告知我们的大巴一个轮胎瘪了,驾驶员自己没带工具换不了新轮胎,我们必须下车在原地休息“待命”。</h3><h3> 既来之,则安之。于是弯进一家土产店纷纷选购要带回家送人的礼物。</h3><h3> </h3> <h3> 之后我们6个又在对面塑胶跑道玩起了“走秀拗造型”,反正不用胶卷,不论时间,拍了无数张照片,在此略选一二。</h3> <h3></h3><h3> 下午2点多,终于等来了临时接我们去吃饭的另一辆大巴。</h3><h3> 吃完中饭已是下午3点,我们自己的那辆要换轮胎的大巴还没来。自发地,还是以拍照来消磨时间。这回是按队拍照了。</h3><h3> 以下是在饭馆大堂里拍的我们助乐二队的集体照。</h3> <h3> 以下是柔力球队集体照</h3> <h3> 以下为手工坊队集体照</h3> <h3></h3><h3> 以下是在饭店旁边不知什么门面前的我艳阳天九月天写作班联队集体照。</h3><h3> </h3> <h3> 城市家园太极拳队集体照</h3> <h3> 回到酒店已下午3点多了,说好晚上5点半大堂集合,去头天自己联系的一家小饭店吃晚饭。</h3><h3> 回房休息间,室友沈老师要我为她在房间里拍张裙装照,说是带来还没穿过,明天要下雨穿裙子怕车上会冷,就没机会拍照啦。我说房间太小又乱,还是在为走廊里选个位置吧。</h3> <h3> 这家饭店据说从来没一下子接待这么多顾客。菜都是现炒的,真材实料,果然不错,多得吃不完,只比原来每人多付4元钱。可惜我们第二天就要走,没有“下一次”了!</h3> <h3> 以下是当晚在我和沈老师的房间,边吃西瓜(沈老师请客)边聊天边看《灵与肉》第37、38集。</h3> <h3> 而后我们几个一起研究微信用法。丁老师给我们拍了以下这张。</h3> <h3></h3><h3> 7月1日上午,往新市老街路上,在“长安"停车购物。</h3><h3> 嘉兴粽子飘香,并没能勾起我们的消费欲。</h3> <h3><font color="#010101"> 黄澄澄的一片 不知是什么土产。反正我昨天已有买好,对此一律毫无兴趣,只顾见什么抓拍什么。</font></h3> <h3> 买豆制品的人倒是不少。</h3> <h3> 女同胞们尽管个个声称家中丝巾多得“满抽屉”,在五彩缤纷的丝巾面前还是迈不开步。</h3> <h3></h3><h3> 半小时后继续上车赶路。</h3><h3> 车上说好的,到新市老街下车后先找地方给整个旅队拍张集体照然后再分散自由活动。</h3> <h3> 拍完集体照大约9点40分,导游说10点40分集合上车。</h3> <h3> 时间紧迫。我们唯一的兴趣就是四处取景拍照。</h3> <h3> “新市狗狗”也来凑热闹</h3> <h3> 为别人拍了许多照后,也请别人为我“代劳”。</h3> <h3> </h3> <h3> 受他们启发,我们换个位置换个“造型”吧。</h3> <h3> 好敬业的摄影师啊!</h3> <h3> 自我欣赏</h3> <h3> 先睹为快</h3> <h3> 时装模特</h3> <h3> 快点,快点!人家都已等在车上了!</h3> <h3> 再来最后一张吧!</h3> <h3></h3><h3> 往桐乡路上,又起“波折”——被要求收齐全队人身份证检查。</h3><h3> 车厢里议论纷纷: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h3><h3> 后听驾驶员解释说,要追查的是个冒充旅游者拐卖小孩的内蒙来的老年通缉犯。</h3><h3> 果不出我所料!记得新疆旅游时,路上虽查得紧,但每每遇到我们老年旅行团时,路警往往瞟一眼便一挥手让通过,要不是查老年要犯哪有对老年旅团这么紧的!</h3> <h3> 在桐乡皮货市场楼上大食堂草草用了最后一顿正餐。</h3> <h3></h3><h3> 原来这是旅行社的一次购物项目。虽并不强求购买,女旅友的购物积极性还是相当高涨。 </h3><h3> 也许人就是有一种从众心理,我最终也买了一条才8元钱但蛮心仪的大红底色牡丹花丝围巾,也算为此次旅行买一个小小的纪念品吧。</h3> <h3> 经同伴提醒,这才记起几年前也有过社区组织的一次来这里免费参观购物的经历,当时还曾花了一百二三十元为自己和老伴各买了一件所谓羊毛衫,看看很好,穿了不久就起球得不行。</h3><h3> 没办法,有规定逗留的时间,外面又下着雨,只得在市场走走坐坐,四处弥漫着皮臭味,无聊至极。</h3> <h3> 于是向丁、沈二位老师提议,昨天别的团队都已按组织拍过集体照,唯独写作班没有。这次我们的人又来得少,且由我们三个“同学”代表我们写作班来“刷"个”存在感“吧。</h3> <h3></h3><h3> 12:45从皮货市场出来,一路畅通无阻。下午3点左右就回到上海浦东金桥我们“温馨的家”。</h3><h3> 虽离开这里才两三天,那高高的太茂商场,那车水马龙的金高路佳林路交叉路口甚至横道线上那些个正穿着马路的人们,以及那宽敞整洁的金桥文体中心广场和旁边的绿化地——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的亲切!</h3><h3> </h3><h3> </h3> <h3> 再见了,朋友!有机会再同行结伴,或许今后咱也可以来个“说走就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