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 清晨的风雨,用一窗的清凉敲开黎明前的宁静,肃清浊世的尘纷,浅送五月明净的时光。风从外面撞进来,随意掀起洁白的纱帘,泊了人一身的凉意,携裹着薄薄的水汽一并渗入人心,立刻把人内心中周末的懒愚涤扫一空。遂起身,打开所有窗户,让清凉如流水般的时光随静雅清幽的古琴韵律,交织着轻轻地流泻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梳洗落世纤尘。渐渐的,心随音乐的舒缓而飘渺远方,跨越百年,千年,乃至万年。揭谛天地万物的灵犀,入我心帷,点点滴滴,风是心的羽翼,雨为心的物语,天地一瞬,心逐历史,携一缕出于烟火的心愫,安于宿命轮回的红尘一隅,与一窗凉薄的烟雨相契,清风茹素……</h1> <h1><br></h1><h1> 收归思绪,数着雨滴,恬静地煮一杯茶,置一碟小点,静静地翻开宋词精本,一边阅读,一边享受,生活,瞬间风平浪静,停止了波澜。静坐在文字里,世界渐行渐远,沉浸于书中的日子,生活成为一湖清静微皱的粼波碧水,文字便是度人生命的小舟,悠悠地载着岁月,度尽繁华,度尽颠簸,度尽凡尘俗世的潇然。纵暗流汹涌,表面亦风平浪静,纵暴风骤雨,纵春光明媚,终会度尽所有,化作云烟杳遁时空,复归淡然。</h1> <h1><br></h1><h1> 此刻,沉浸在清泠泠的风雨中,任雨滴纷乱地敲打着一个人的光阴,把书中词作者的境遇渲染成一个个真实的世界,让自己穿越到主人公的身上,随他们的人生际遇而沉浮、而虚妄、而欢喜、而悲壮、而瞬间心生柔软、而突然泪流满面,飘渺的岁月,从远古渐渐泊来,与生命契结乃至重合,和心意相通遂而共鸣。生活,化为虚虚实实的万相,若古,若今,若远,若近,让人茫然空蒙,缘来时一瞬入心,缘去却一世念远,忘尘于一隅时光,忘机于世俗执滞,一时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故事,全是人生漫漫,全是浮世悲欢。</h1> <h1> </h1><h1> 不断地沉浮于红尘的残剥披离中,时间久了,便以为自己早已练就了一颗金刚不坏之心,足以抵御生活的所有沦陷和种种坷磨,足以用豁达去兼融生命的一切疼痛,以为内心的多情早已磨尽风雨,化为勾兑文字的流殇。然总是在生命的拐角,亦或者千回百转之处,或喜悦得不能自抑,或疼痛至难以脱拔,人生路上的必然与突然,一半悲喜,一半慌乱;一半平淡,一半艰难;一半执着,一半萧索。而只有坦然接受,平静地看淡,方能半世安然。</h1> <h1><br></h1><h1> 曾几何时,我们悄然脱离了童年的无忧无虑,没入到沉浮无定的岁月中,一程山水,两肩霜尘,把抛舍不下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地担负奋行,其中的艰辛和委屈,皆化作了欲哭无泪的怆然,酸辛深溺,悲欢随缘,以饮泪为歌的笑容化世途艰涩,从此风雨潇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轮回间一年又一年,早已缷去当初的纯真和无邪,被岁月蒙上一层层霜尘,每于登高忘俗之际,便欲寻隐一清净之地安托身心,然情之深系,却总是无法卸脱红尘的羁绊。交过的心,握过的手,走过的路,看过的景,经历过的艰辛,繁华过的情致,皆淹没于漫漫苍茫的岁月长河中,相约无期,相去念远,唯此一窗风雨净空凡疴。</h1> <h1><br></h1><h1> 年轻时,最喜欢纳兰性德的词,语言精致哀婉,词风真挚凄恻,拨动着人灵感深处最柔软的心弦,每每读来,内心总是翻起千重浪,重重叠叠间,一点一滴都是疼痛和不忍,心心念念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也因此而无法遏制地爱上了诗词。那时候,也曾步韵,作了许多缠绵悱恻的诗词,却总是觉得不能尽述百千万种愁情别绪在心头,百万千种风情弱水绕指柔。及至渐渐进入不惑,却犹喜辛弃疾诗词,喜欢他那种万千情绪藏心中,一腔热血报家国的千古豪情一行一言间,尽显亦刚亦柔的迤逦风骨。</h1> <h1><br></h1><h1> 尤其一阙《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道尽了岁月种种的萧瑟磨砺之后的难言之痛和欲言难尽、却左顾而言他慨叹。生活的教科书让人在愈加明了之际,也愈加无言,愈加温情地对待生活的种种际遇。</h1> <h1> </h1><h1> 而今,却更爱苏轼文笔及生活态度,生活不尽的盘剥,渐渐磨砺了他坦然面对、陶然处之的豁达怡悦之博大胸怀,生活以痛吻我,我皆报之以歌。在最艰苦的日子里,他练就了金刚不坏之心,练就了怎样干出事业,活出自我,怎样吃出美食,喝尽佳茗,怎样享受风物,风花雪月,怎样施展才华,诗书歌赋……,他的文字容自然、自趣,自我、自慰、自嘲、自乐、自爱、自珍等诸多情怀为一体,活出了生命的无限厚度与广度,让人无不叹服和热爱。</h1> <h1> </h1><h1> 不知不觉中,雨声渐小,风清云淡,尘世的喧嚣重新繁华了五月的花红柳绿,时光匆匆,记忆里还是昨日的泼天春绿,此刻却已经是遍地麦茬上长出了秋苗。自然界以多变的物华滋养着芸芸众生,也以多变的时序掳去艳芳华年,回想去年的今天,犹如方才走过的前日,那历历在目的情景,如放映般展现于眼前,而伸手之间,却已成为无法触及的遥远。慨然感叹之余,怎能不让人不放下一切执念,一并释然?怎能不让人不感念所有遇见,从此向善;怎能不让人不看淡远方,从此珍惜眼前;怎能不让人不苦乐随喜,得失安然……</h1><div><br></div> <h1>作者简介<br>姚竹梅,中华诗词协会理事,陕西诗词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人物专访作家,西北书画交流中心总编,西部都市网记者,学子读写报特约记者,蓝田沐心阁文化社副社长,大唐文化艺术社秘书长,西安金领书画院秘书长,沣西墨林书画家协会秘书长,长安开发报等固定作者。作品发表于《当代中华诗词库》、《中华诗词》月刊、《陕西文艺界》、《神州•时代艺术》专刊、《诗文荟萃•艺斋漫话》、《耀辉文苑》、《幸福南城》、《美篇精品》等多家刊物和网站。</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