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个星期我们进行学习的观点是“为人父母,最得体的退出是学会闭嘴、学会等待。对于他所拥有的、我们从未见过的未来,保持善意的好奇与宝贵的沉默<b><i><font color="#b04fbb">。</font></i></b><br></h3> <h3>我之所以把这个命题做为议题,是因为我觉得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有点小见解,与大家分享。</h3> <h3>妈妈的爱可以使孩子在快乐中成长,也可以使孩子无所适从,成为成长的障碍。</h3> <h3>每个孩子就像天下的树叶,没有相同的,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们需要耐心的等待孩子成长,就想等待一朵美丽的花即将开放一样。</h3> <h3>当我看到儿子成绩直线下降,那种无助和无奈都快把我逼疯了,我忘了寻找原因,对儿子大打出手,儿子却无动于衷,儿子用无声的对抗让我措手不及。</h3> <h3>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压力有时候会把人压垮,但是又不能没有压力,这个度真的很难把握。</h3> <h3>我总是认为,有付出就要有回报,我付出的是爱,孩子就应该用好的成绩作为回报,但是现实是残酷的。</h3> <h3>希望大家在教育孩子要张弛有度,爱本身没有错,但是带上压力的爱会毁了孩子。</h3> <h3>人世间没有后悔药,现在的我再也不会因为成绩下降,而对他又骂又打,因为越是这样成绩越是下降。</h3> <h3>当儿子用大眼睛瞪着我的时候,我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我真是个失败的母亲。</h3> <h3>我们总是以为,天天提醒他,他就不会犯错误,可是在孩子的眼中就是唠叨,所以即使孩子有满腹的话,也不说了,所以家长要多看、多听、少说话,有的时候更应闭嘴。</h3> <h3>这两位家长的建议非常的好,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一味唠叨,唠叨其实是一种不尊重人的交流方式。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了极大伤害。</h3> <h1><b><i><font color="#b04fbb">说得很对,时代变了,现在的孩子出现了问题,再也不能用打骂的方式去解决了,否则适得其反。</font></i></b></h1> <h3>两位家长说得很对,我就是因为方法不当,才造成了我儿子厌学的后果,我没有耐心的等待,每天都是你们说的样子。</h3> <h3>孩子学习不好,也不要放弃,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孩子学习好固然好,但是学习不好也有可能在别的领域发光。</h3> <h3><b><i><font color="#ff8a00">孩子的心只能轻轻敲打,才能奏出美妙的音符。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用力过猛就会一损俱损。当最亲近的人也觉得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时,孩子的自尊心可能受到永久的伤害,甚至会产生绝望感。</font></i></b></h3> <h3>这是我带着女儿去清华园的留影,我觉得一味的说教不一定达到我想要的结果,决定用实际行动引导孩子努力学习。</h3> <h3>看着两位老师的认真负责,看着她们自信的笑脸,我的心暖暖的,孩子能在两个老师的教导下度过小学时光,大家都是幸运的。</h3> <h1><b><i><font color="#b04fbb">无可否认孩子是家庭的核心之一,孩子的将来过于重要,使我们作为家长,总是迷失方向找不到解决自家孩子问题的钥匙,人都在成长,希望有一天,我们都能看到孩子成功的笑脸。</font></i></b></h1> <h1><b><i><font color="#b04fbb">每个孩子,都有优点缺点,优点适当表扬,缺点是必须改正的,但不能像我一样,一直采取过激行为,害了孩子。</font></i></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font color="#ed2308">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用心去陪伴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的。</font></i></b></h1> <h1><i><font color="#39b54a"><b>给与孩子宽容和尊重也许会比一味的唠叨效果要好。他们有可能会在别的方面更优秀。</b></font></i></h1> <h1><b><u style=""><font color="#b04fbb">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信任会让孩子对我们敞开心扉。</font></u></b></h1> <h3>看着这幸福的一家人,我却想到自己,孩子调皮了,犯错了,就会动手打孩子并责骂孩子,长期活在打骂之下。</h3> <h3>看到这个背影,我想了很多,越骂孩子孩子离我越远,孩子容易喜怒无常、焦虑不安、性格怪癖,好孩子需要从小严管。</h3> <h3>看到这束花是不是觉得很美,严格管教不等于犯了错就要打骂,有方法的父母不打骂也能调教出好孩子,孩子也一样是一朵美丽的花。</h3> <h1>最后我想表达一下对刘老师和周老师,感谢两位老师的辛勤耕耘,感谢家长的支持,有孩子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咱们孩子身上的亮点越来越多,孩子会越来越优秀,做好独一无二的自己就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