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6月28日下午,开封天气炎热,高温37度。按照市委党校安排,今天下午到开封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了解开封厚重的历史文化。我们从开封市委党校出发,2:30到开封博物馆。因驾驶员第一次到博物馆,路况不熟,一时找不到停车位,绕博物馆转了一大圈。我们下车后,冒着酷暑也绕了大半圈,开封博物馆太大了,来到博物馆正大门,已经是大汗淋漓。</h3> <h3> 有好多好多人说,想要了解一座城市,首先要从走进她的博物馆开始……我觉得此话非常有理。</h3><div> 因为那里,珍藏着一座城市的回忆。</div><div> 因为那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div><div> 因为那里,是对历史的追溯。</div><div> 因为那里,正在用未来书写过去。</div><div> 因为那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div> <h3> 开封是河南省地级市,简称汴,古称东京、汴京。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的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h3> <h3> 开封和杭州、和衢州,历史上有渊源。开封是北宋的国都,杭州是南宋的国都;因为北宋的灭亡,有了孔子第48代嫡长孙孔端友来到了衢州,有了南宗孔氏家庙;所以我对开封博物馆特别的感兴趣。</h3> <h3>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h3><div> </div> <h3> 公元1127年靖康之耻时,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在南京应天府继承大宋皇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后定都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h3> <h3> 1128年(建炎二年)十一月,南宋高宗赵构在扬州行宫举行继统后首次祀天大典,衍圣公孔端友与从父孔传奉诏陪位。孔端友返曲阜不久,金兵大举 南下,破北京,占兖州,锐不可当。孔端友在从父孔传的支持下,除留胞弟孔端操留守阙里林庙外,遂恭负传家宝“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林像”,率近支族南下扬州扈跸。</h3><h3> 1129年(建炎三年)春,金兵前锋直逼扬州,高宗君臣仓皇渡江东奔杭州。孔端友率族人从跸渡江,到达杭州。宋高宗感于孔端友奉诏南渡之功,赐家衢州,建立南宗孔氏家庙。从此后,衢州就成为孔子后裔的居住地。</h3> <h3> 我国《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h3> <h3> 开封博物馆是开封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一项重大工程,是宋文化的重要展示地,也是开封的新地标。</h3><div> 博物馆各大展厅以开封文化符号为主题,以开封城的历史更迭为依托向观众展现开封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展厅分为城市系列展厅和专题展厅,主要包括开封历史上的水运文化、商业文明、科学技术、世俗风貌等内容。</div> <h3> 博物馆占地面积76亩,建筑面积5.42万平方米,是河南省建成的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博物馆。建筑总体设计遵循“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原则,突出北宋开封城三重城格局特点,体现宋代建筑组群的建筑特征。</h3><div> </div><div> </div> <h3> 新馆共分16个展厅,其中12个为基本陈列,系统讲述开封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明。4个为专题展厅,分别为明清皇家用品展厅、朱仙镇木版年画展厅、石刻展厅、佛像展厅。</h3> <h3> 博物馆分为两层。二层的一至五展厅为开封古代文明展。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代,8000多年的历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2000多件文物展品。</h3> <h3> 在博物馆导游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1号展厅——“新石器时代至隋唐五代时期”。</h3><h3> 我们在时间隧道中穿梭,匆匆地打量,细致地端详,深沉地思考,无边地想象。</h3> <h3> 我们都知道,开封是八朝古都,第一朝古都就是夏朝。夏王朝第七代王把国都迁至老丘,经六位君王,历217年。</h3> <h3> 老丘,古地名,在今河南开封东北陈留城北。《左传》定公十五年“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就指此处。夏代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东北附近),直至第十三世胤甲才迁至西河,共历6世,成为当时夏代民族、政治、经济中心。老丘虽然只是夏朝诸多都城中的一个,但它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却是夏朝其他都城难以比肩的。</h3> <h3> 第二次建国都是公元前365年,战国时期,魏惠王自安邑迁都大梁(开封),共历六君140年。</h3> <h3> 魏惠王(公元前400年 ~ 前319年),姬姓,魏氏,名罃(yīng),又称梁惠王,《竹书纪年》作“梁/魏惠成王”。他是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h3><div> 魏惠王即位正是魏国鼎盛时期,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后,魏国亦称梁国。但在以后的战争中,“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div> <h3> 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国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h3> <h3> 你看,历史上有记载,孔子周游列国到过开封噢。</h3> <h3> 孟子到大梁(开封),以“仁政”学识游说魏惠王。</h3> <h3> 秦灭魏后,大梁从国都变成一个县了。公元576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历史上第一次叫汴。</h3> <h3> 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凿大运河后,经过隋唐几百年的发展,汴州又一跃成为繁华的大都市了。</h3> <h3> 唐朝灭亡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 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期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h3> <h3> 首先是公元907年,开封成为后梁的国都。</h3><h3> 后梁(907~923年),即朱梁,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为梁,建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期间909-913年建都洛阳,史称后梁,唐朝正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h3><h3> 朱温(852年—912年),即后梁太祖,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人,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h3><div> 公元875年,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882年,归附唐军,因镇压义军有功,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又进封梁王,以河南为中心,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div><div> 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定都于开封。</div><div> 这是开封第三次建国都。</div> <h3> 接着于公元936年成为后晋的国都。</h3><h3> 后晋(936年—947年),五代十国之一,从后晋高祖石敬瑭936年灭后唐开国到契丹947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了两个皇帝,12年。为与司马氏的晋朝相区别,又别称为石晋,建都开封。 </h3><h3> 石敬瑭(892年—942年),即后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石敬瑭时为河东节度使,双方互相猜忌。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兵围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石敬瑭称帝灭后唐,定都汴梁,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h3><h3><br></h3> <h3> 公元947年,开封成为后汉的国都。</h3><h3> 后汉(公元947—951年),五代十国之一,刘知远(即后汉高祖)所建,都开封。历二帝,前后约四年。</h3><h3> 刘知远(895—948年),即后汉高祖(947年―948年在位),河东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为刘暠。</h3><div><br></div> <h3> 公元951年,郭威推翻后汉,开封又成为后周的国都了。</h3><h3> 后周(951年-960年),五代中的最后一个朝代,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到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共10年时间,历经三个皇帝。 </h3><h3> 郭威(904年-954年),即后周太祖(951年—954年在位),字文仲,别名郭雀儿。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br></h3><div> 郭威曾为后汉的邺都留守,乾祐三年(950年)冬郭威发兵南向,攻入开封,推翻后汉。广顺元年(951年)2月13日,郭威即位建元,国号周,史称后周。</div> <h3> 呵呵,风水轮流转,皇帝轮流做。</h3><h3> 五代(公元907年-960年) 自907年唐朝灭亡开始,至960年宋朝建立为止,依次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h3><h3> 五个朝代有四个建都开封,足以说明开封在全国的地位。</h3> <h3> 我们在1号展厅参观了一小时左右,之后来到了2号、4号展厅——“宋金时期上、下篇”。 </h3><h3>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北宋咸平三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宋朝时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h3> <h3> 赵匡胤(927年-976年),字元朗,小名香孩儿,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976年11月在位)。</h3><div>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军旅,受周世宗柴荣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div><div> 这是开封第七次建国都。</div> <h3>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h3><h3>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了靖康之耻,北宋覆灭。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继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后期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h3> <h3> 宋代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h3><h3> 宋朝文人辈出,代表人物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苏轼,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朱熹,李清照,辛弃疾,柳永,陆游等等,数不胜数。<br></h3> <h3> 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以女真族执政的北方封建王朝。女真族原为辽朝藩属。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起兵反抗辽朝,统一女真诸部后于翌年在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区)建都立金朝。</h3><h3> 金宣宗时期,金朝外受大蒙古国南侵,内部昏庸内斗、民变不断,被迫于1214年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1233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灭亡。建都20年。</h3><h3> 这是开封第八次建国都。</h3> <h3> 离开4号展厅, 我们先后来到了5号展厅“元明清时期”,6号展厅“开封记忆——近现代社会生活展”参观。</h3> <h3> 元明清时期、中华民国时期,开封基本上是省会所在地。</h3><h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开封是河南省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由开封市迁至郑州市。</h3> <h3> 1:1复原了宋代科技成就代表之作——水运仪象台,并展示了以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就。</h3> <h3>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开封几座城”,开封是一座“城摞城”的城市,地下叠压着六座古代城池。</h3> <h3> 在开封博物馆,我们全班学员穿越时空,在历史的长河中徜徉,面对一件件精美的历史遗存,倾听来自远古的声音。</h3> <h3> 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有着不俗的经历,满含着历史文化的记忆,这片古老、丰厚、神奇、美丽的土地,吸引着我们去探访,去追思,去建设,去想往……</h3><h3><br></h3> <h3> 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肩负起时代重任,着眼于历史经验的借鉴和启迪。</h3><h3>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h3><h3> 不忘历史,砥砺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