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6月23日 ,目光聚焦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北院手术室,这里正“上演”着一部3D大片,胃肠外科王冰主任带领微创团队为一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洛阳市第一中医院首例3D腹腔镜下保留肛门的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h3><div> 手术过程中,医生们戴着3D眼镜紧盯屏幕进行手术。戴上3D眼镜后能看到患者体内器官在屏幕上变得立体起来,器官及周围的组织结构清晰可见,更容易、快速且准确地辨认关键手术部位的解剖层次和重要血管神经组织,定位更加精准,大大的提高了手术安全性。</div> <h3> 今年40岁的马女士因“体检发现盆腔肿块3周”来到洛阳市第一中医院胃肠外科就诊,诊断为“直肠腺瘤伴高级别内瘤变”,肿瘤距离肛门仅5cm.</h3><div><br></div><div> 因患者为中年女士,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手术期望较高,强烈要求保住肛门,但病变位置极低,保肛难度非常大,且盆底分布众多重要神经、血管。而腹腔镜手术视野开阔,能清晰看到盆底结构,其放大作用也能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等,防止大出血。在与患者详细沟通后,马女士接受了3D腹腔镜下保留肛门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胃肠外科团队与手术室团队紧密合作,充分完成3D腹腔镜术前各项精细准备。术中几乎“零出血”,完整根治肿瘤的同时,不仅成功保留肛门,且成功避免了重要神经的损伤,术后8天便康复出院。</div> <h1>那么3D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的区别在哪里呢</h1> <h3> 王冰主任解释,传统2D腹腔镜技术虽能够使低位直肠癌切除手术的操作更为直观和清晰,但2D腔镜系统呈现的是平面影像,难以呈现器官、组织自然的立体感,需要不断修正平面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以避开眼和手的误差,从而易增加手术的时间和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几率。腔镜手术具备创伤小、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及患者推崇,已成为外科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外科手术发展史上的又一巨大进步,3D腔镜技术既保留了传统腹腔镜手术精细、微创的特点,又兼得高清立体视野的优点,大大提高手术的精确性。</h3><div> 运用3D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可有效利用3D高清视野创造出立体空间,更精确、细致地进行血管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神经的保护、淋巴结的清扫以及盆底区域的游离,避免损伤重要组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div><div> 3D腔镜系统自带双摄像头,利用这两个摄像头各自拍下腔内图像,再通过各自的显示设备把两个角度的图像同步放映,投放在显示屏上,可使术者左、右眼在显示屏上看到不同的画面,靠两眼的视觉差产生3D立体效果,还原了真实视觉中的三维立体手术视野,可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看得更加清晰。</div><div> 同时,系统具备放大作用,医生仿佛进入了患者体内,可在各脏器间查找有病变的部位,再进行精确地切除及重建,最大限度减少术中脏器、血管和神经的损伤,让手术更安全,同时缩短手术时间,也能有效减少患者痛苦。 </div> <h3> 3D腔镜技术在腹腔镜治疗胃肠道肿瘤方面具有重大应用,并在广泛推广,应用3D腹腔镜系统进行手术操作能获得更明显的视野纵深感和更强的空间定位性,从而在血管的分离裸化和淋巴结清扫等过程中,达到更加精准的效果。</h3> <u><font color="#ed2308"> 洛阳市第一中医院胃肠-疝外科地处洛阳市西工区玻璃厂南路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北院11楼,内辖三个医疗学组:微创胃肠外科学组、微创腹壁外科及疝学组、肿瘤疾病介入学组;我科特色开展小儿腹股沟疝单孔腹腔镜修补术,术后一天即可出院,晚期食管癌梗阻食管支架置入术,快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font></u><div><u><font color="#ed2308"> 健康咨询热线:0379-62212830</font></u></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