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优秀的共产党员、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任清美,1900年生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县小冶陶村一个贫农家庭里。由于家穷,11岁就开始参加田间劳动,22岁给地主当长工,受尽了压迫和剥削。1937年,小冶陶村来了共产党,任清美积极参加了党所领导的抗日救亡和减租减息斗争,并于1938年春天加入了共产党。在以后的20多年时间里,先后担任过村农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初级社社长、高级社主任和乡党委委员、县人民委员会委员、省人民代表等。由于任清美同志的突出表现,1942年当选为太行区劳动英雄,1950年1月当选为河北省劳动模范,195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59年授予全国林业劳动模范。1959年10月1日应邀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国庆大典,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p><p> 图为:任清美。中央美朮学院伍必端老师1953年绘画。(取自网络。)</p> <p> 危难时他挺身而出。任清美的家乡位于太行山深处的管陶川,管陶川为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梁沟兵工厂就藏身于管陶川的深处。1942年春天,日軍大举扫荡,袭击梁沟兵工厂。小冶陶为日军的必经之地,先后9次遭到烧杀抢掠,全村130余头牲畜被屠杀,仅剩下一驴一牛;主要生产工具被捣毁,仅余5件犁耧;百亩将要成熟的小麦被割掉喂了马;不少村民被杀害,加之大旱成灾,全村有20多人病饿而死。为了战胜敌人,战胜灾荒,任清美挺身而出,担任起村救灾委员会主任,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活动。全村共有整半劳力180多人,他同其他党员一起,挨门挨户,动员群众,成立了15个互助组,男的上山开荒,种粮种菜;女的纺花织布,换回粮食解决断炊的燃眉之急。全村开荒170多亩,当年就收获粮食两万多斤。他还组织起60多名劳力由山西河顺县往阳邑和管陶倒运粮食;组织起90多名妇女和老幼人员到深山中采野菜约4万斤。1943年,全村再没有人饿死。</p><p> 图为:小冶陶村近景。(本照片取自网络。)</p> <p> 绿化山区第一人。1950年元月,任清美到当时的河北省省会保定参加劳模会,看了电影《米丘林》,他从苏联科学家米丘林培养果树的经验里受到很大启示,当时他就想:要学会米丘林这个方法,把管陶川的荒山、荒坡、干河沟栽满树该有多好啊!</p><p> 图为:任清美笑谈小冶陶村的远景规划。</p> <p> 回村后,当晚就向党支部做了汇报,并说出了大搞植树造林、绿化家乡的打算。大家很同意他的意見,但觉得栽树要培育树苗,树苗地不好办(那时土地还是私有的)。任清美说:”地不要紧,俺家有土改分的5亩6分地,拿出两亩来育苗就够了。”支部同意了任清美的意見后,便召开了干部会和群众会。会上虽说有一部分人表示赞同,可是多数群众有思想顾虑。有的说:”穷山秃岭石头多,栽树不沾”;也有的说:”不如种庄稼牢靠”。会后党支部又反复做了研究,针对群众的思想顾虑,继续耐心说服群众。并且,发动一些有植树习惯的农民,利用街头饭市宣传植树的好处,人们慢慢转变了看法,统一了思想。</p><p> 图为:任清美在教青年如何防止树木的病虫害。</p> <p> 任清美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绿化山区的行动,受到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邯郸专署批给了他们3000多棵杨树苗,并派马车送到村里。任清美和大家把这些杨树苗剁成节,插在了他家的地里。为了多植树,任清美还发动大家找树苗,帮助有柳树的农户修理柳树,把裁剪下来的树枝子作树苗。同时,走亲访友,到外村找来了不少柳树枝,树苗问题顺利解决了。</p><p> 图为:任清美带领青年植树途中。</p> <p> 1951年初春,天气晴朗,小冶陶村西南干河滩上,出现了一伙一伙植树的人群,十几天的功夫,干河滩里、村边、场边、地头栽上了很多柳树。过了一个月的功夫,都吐出了嫩芽,老乡们看了可高兴了。1952年春天,他们又栽上了杨树。是年夏天,苏联专家鲁生科在北京听说任清美学习米丘林搞植树造林,专程携夫人到小冶陶访问两天,临行前一再邀请任清美访问苏联。到1957年,白杨绿柳都已成材,当时来这里視察的团中央总书记胡耀帮不住地称赞。</p><p> 图为:植树去。</p> <p> 1955年冬至1956年春,他又带领社员在东山上修整梯田300余亩,栽上各种树木2万余棵,当年收打粮食2万余斤。到他逝世时为止,全村已绿化荒山1500余亩,成材10万多株。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看着挺拔的大白杨说:”这是任清美的大白杨。”</p><p> 图为:小冶陶村社员正在山坡上植树。</p> <p> 农业合作社的带头人。1951年秋,任清美参加了河北省农业合作社工作会议,在听了饶阳县五公村耿長锁的办合作社的经验和省人委杨秀峰主席关于让劳动模范带头试办农业合作社的讲话后,于1952年3月组织12户农民办起了合作社。经过一年的试办,粮食产量超过生产条件较好的富裕农户,当年冬天就将全村83%的农户吸引到合作社中来,正式办起了武安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p><p> 图为:任清美笑谈小冶陶村的远景规划。</p> <p> 以后,小冶陶等9个山村合并成了一个高级社,任清美被选为社主任。为了迅速改变山区面貌,根据新的全面规划,任清美和全体干部领导着广大社员,展开了修筑拦洪坝、挖鱼鳞坑等综合治理山区活动,对这一带的水土保持和农业发展,带来很大好外。过去一般山地每亩只收百十来斤,1953年初级社时全村粮食作物平均亩产260斤;1956年高级社时达到了448斤。生产的发展,使社员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p><p> 图为:植树造林造成生产环境的改变,清澈的山泉水又流了出来。</p> <p> 1956年春,他在万宝山上办起了鸡、兔、猪、羊、蜜蜂综合养殖场,第二年即收入15000余元。</p><p> 图为:小冶陶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羊群。</p> <p> 是年冬,带领群众开始了小水电站的修建,并于1957年7月1日竣工发电。从此,村里照明、灌溉和加工粮食都用上了电。</p><p> 图为:小冶陶村水电站正准备放水发电。</p> <p>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他不断引进新品种,经小面积试种取得经验后再大面积推广。原先管陶川一带种的是红皮土豆,个小产量低,每亩只收500斤左右。1957年腊月,他听说山西左权县有一种白皮土豆,个大产量高,就马上翻山越岭去联系。腊月二十九,又带领社员将土豆种运回。经试种,每亩产量在2000斤以上。从此,管陶川一带都种上了白皮土豆。</p><p> 图为:小冶陶村的山泉水。</p> <p> 留得清白在人间。任清美是著名的劳动模范,长期在村担任干部,又是县和省的人大代表,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以一个普通农民要求自已。每年开会和接待来访占他不少时间,但他每年下地参加劳动时间仍在250天以上。1957年,全社46名干部的补贴工分仅占劳动日总数的1.1%。1963年他得了癌症,仍做了100多个劳动日。病逝的前5天他还往试验田担大粪,看他颤颤巍巍的样子,大家心疼的劝他休息,别干了,他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你们愿意让我当懒汉呀?”</p><p> 图为:任清美和合作社干部们在河滩察看树木生长情况。</p> <p> 他认识的各级领导人很多,但自己的孩子仍在农村当社员;他常常周济困难群众,自己却没盖一间新房,一家5口挤在两间上辈留下来的旧房子里,炕上铺的都是破席片。解放初期,交通不便,农村干部都是挑着铺盖卷到县城开会。任清美每次开会都要担上荆筐,临行前到各家各户转一遍,问买不买什么东西,在县城买下后再担回分给各户,群众说他成了”货郎担”。</p><p> 图为:中央美朮学院伍必端老师1956年带领学生在小冶陶村实习期间写生画。(本图取自网络。)</p> <p> 任清美经常出席劳模会,奖品很多,先后有羊5只,驴两头,牛4头,双轮双铧犁两部,喷雾器1个,耧1部,铱金笔20多支及人民币4600余元,他全部交给了集体。他说:“成绩是大家干的,我不过是个代表。”有一年专区某领导送他一件八成新皮袄,回村后見马車驭手郭富堂衣服单薄,就送给了他。1958年秋,任清美母亲病故,亲戚朋友送来15块幛子,丧事过后,除他妹妹送的外,其余14块全交到大队做了被褥。</p><p> 图为:小冶陶村水电站。</p> <p> 1963年10月14日上午,任清美病危,村干部问他有什么事要嘱咐,他说:”我个人没什么,不放心的有两件:一是村边没有修起拦洪坝,发大水要冲村子;二是咱村还不富,山上还要多栽树。”</p><p> 图为:1953年,我国著名版画家、中央美朮学院版画系主任伍必端带领学生下乡,在小冶陶村与任清美合影,中间站立的白衣老者为任清美。(图片取自网络)</p> <p> 任清美死后,村里群众在他战斗过的山坡上,在丛林绿荫中,立碑留念,以励后人。</p><p> 图为:冶陶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下属村之一的陆渠村近景。1956年,任清美带领群众建立的综合养殖埸就在这个村的山坡上。(本图片取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