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培训 口语交际课课例 ――《看图讲故事》及大会总结

教师工作室

<h3>  清晨的天空,一碧千里,清新灵动,让人不由地看了又看。由于来的太早,整个会场廖廖数人,只有一首淡淡的音乐在流淌。</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八点整,观摩课开始,今天授课的是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郭广源老师,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口语交际课《看图讲故事》。</font></h3> <h3> 出示《父与子》封面,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教师总结:漫画通过夸张来表现故事情节的。</h3> <h3>  导入新课:今天学习看图讲故事。翻开课本79页。观察图,谁来说说你看懂了什么?指名回答。</h3> <h3> 先观察第一幅图,用自己话来说说这幅图的内容?</h3><h3> 教师分别点评:能联系人物动作以及后面的图来说,还关注了细节,想到人物对话等。</h3><div><br></div> <h3>  对照学习单,把观察到的连起来说,完成学习任务。</h3> <h3>  学生练说,其余同学静听。</h3><h3> 指名点评。</h3> <h3> 教师相机点评:善于观察和想像才能讲清楚。</h3> <h3>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前,老师提醒交流小组合作时应注意什么:认真倾听,不插话,声音不能太大以免影响别人。</h3> <h3>小组开始合作学习,老师巡视指导。</h3> <h3>  小组上台交流,其余同学认真倾听。(每次有同学发言时,老师会问同学们应怎样倾听。)</h3> <h3> 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发言。师:同样的五幅图,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叙述的也不相同。</h3> <h3>再次交流,其他同学思考你最喜欢谁的描叙。</h3> <h3>点评发言的同学。</h3> <h3> 再次观察,发现什么?(少了一幅图)</h3><h3>学生猜测结尾。</h3> <h3>出示最后一幅图,观察结尾。</h3> <h3>  再次对照任务单,把故事完整讲一讲。</h3> <h3>  小小故事会。指名讲,其他同学当评委认真倾听,思考: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h3> <h3>小评委们点评。</h3> <h3>  教师出示《父与子》其他的插图,激发孩子们阅读兴趣。</h3> <h3>  课后作业,阅读《父与子》,讲述其中的插图。</h3> <h3><font color="#010101"> 教师课后反思,以创设交际情景,提升交际能力为主,领会教材编排意图,落实课标要求。双线组织教学,创设浓浓交际氛围。</font></h3> <h3> 统编小学语文二、三年级教材培训会结束时,省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张琳老师寄语:</h3><div>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用好统编教材。<br></div><div> 1.张琳老师告诫我们下去一定还要认真学习朱部长的讲话,不要认为自己只是语文老师,这些跟你没关系。并以《最后一课》为例告诉我们,语言是没有番号的部队,力量无穷【这个比喻真好】,如果我们培养的对象对国家没有情感,是多么可怕的事,很多历史事实证明这一点,这就是证明教科书的重要性,不仅仅关注语文知识,因为我们影响的群体太大了。一定要重视,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有这个觉悟和眼光。</div><div> 2.纠正一个说法,这套教材是国家牵头,多部委联动出版的统编版教材,不是部编版教材,也不是人教版教材。</div><div> 二、成绩及问题。宏观上,全国教材培训、省级培训,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你是来干什么的,不要掂着脑袋就来了。别想着浑浑噩噩就来了,稀里糊涂回去了,回去一定要好好学习。希望各个团队重视统编版教材,优质课导向这个版本的教材。</div><div> (一)成绩</div><div> 1.老师们在教学目标的认识和制定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有些地方还是很值得商榷。</div><div> 2.课堂风格很好,无论年龄大小,对课堂的表现都是听说读写,很实在,不要用花里胡哨的东西欺骗任何人。有的可能不成熟,但是假以时日,就像开车一样,需要一定的有公里数。</div><div>3.教学风气和风格。教学靠的不是容貌,我们讲得是立德树人,《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就是美的典范。品格高的人学问才会好,希望老师不断修行,走的更远。</div><div> (二)问题</div><div> 1.教师的基本功要加强修炼。一个语文老师字写不好不能原谅,要创造条件练习,因为你的字直接影响你的学生,这次讲课虽然黑板光滑,书写有困难,但是还是能看出来差距。想一想学生的字被我们训练的歪七扭八的,多可悲。拜托老师们努力修炼吧</div><div> 2.教学方面需要注意教材解读的偏差</div><div> 内容上的偏差</div><div> ①主旨把握不够准确,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多种想法表达出来,但是应尊重文本,要引导学生把握准,不能随便主观想象,不要想当然。</div><div> ②把握作者的意图。人家讲鲁迅的,你非说是祥林嫂,那是不行的。</div><div> 文体意识的偏差</div><div> ①不看文章写什么,只顾品词析句分析,看清楚文体,每一种文体该如何教自己做到心中有数。</div><div> 注意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思考问题要成熟,全面。</div><div> ②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说到这一块,张老师特别表扬李老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方面做得特别好,并举例说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一上课拿到图标就开始对课文抽筋,这样培养的人没有灵魂的,非常可怕。</div><div> ③学生的主体意识比较淡薄。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发言,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要做的就是解惑,不能听到像没听到一样。评课时要看到课的优点和不足,不要从那儿学到一个词语就到处卖弄。不能拿虚头巴脑的东西糊弄老师。不要拿自己的喜欢强加给学生,试试把问题放给学生,让他们说话,一定有很多精彩。只有一个结果,那还有什么意思,所以,不一样对我们来说很重要。</div><div> ⑤要学生质疑。没有思维能力,创新从何而来?建议大家读一读《每个人不一样,每个人都不同》俯下身子问一问学生,看学生有什么诉求。</div><div> ⑥教学要有方法。</div><div> 教学环节要简明扼要,是有梯度的。大家要思考什么是难,没有方法就是难,有方法就不难。还有一种难是你不以学生为本。你把它搞难了。低年级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来教学,比如出示字典里词语的意思,有的课中出示的解释太多了。不要用大段抽象的东西给学生,高年级要适当用,低年级要减少用。</div><div> ⑦识字教学不能脱离学情,字理教学可以用,但不能太随便,要简化。过于追本求源适得其反,也加重学生的负担,还是要关注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div><div> ⑧一节课不要堆积过多的方法和目标,删繁就简。</div> <h3>  为期三天的河南省统编二三年级教材培训虽已结束,但我们的探索与实践刚刚起步,我们将不辱使命,奋勇向前!</h3>

教材

学生

老师

教学

统编

语文

同学

交际

出示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