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故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h3><h3>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我中华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传统节日。端午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为引导学生过好端午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h3> <h3>【活动一】端午习俗大探秘(班会课)</h3><h3> 端午节前夕,学校德育处组织3-6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通过书籍阅读和上网查询,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在班会上进行交流学习。6月15日,我校开展“感悟传统 粽叶飘香”主题班会活动。</h3> <h3>【活动二】端午才艺大比拼 (假期) </h3><h3> 在主题活动之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1-5年级各中队还布置了假期活动:“五彩香囊感亲恩”活动 、“巧手裹粽传情意”活动 、“龙舟赛出端午意”活动。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感受着民俗文化。</h3> <h3> </h3><h3> <font color="#ed2308"><b>“五彩香囊感亲恩”活动 </b></font></h3> <h3> </h3><h3> <font color="#ed2308"><b>“巧手裹粽传情意”活动 </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 </b>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带香包,蚊虫不来身边闹……”6月15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前夕,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端午文化,让学生度过一个难忘的端午节,体验端午的节日乐趣,六(1)班举行了亲子包粽子活动。</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活动现场家长们准备了糯米、粽叶等材料,孩子们分成了小组,围在一起一边学一边包。在班主任彭淼老师、副班主任彭鹊老师耐心地指导下,大家包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一个个可爱的粽子陆续诞生。 </font></h3> <h3> 折叶、盛料、压实、裹叶、扎绳……孩子们在家长们的指导下,兴奋地学着包粽子的手法。一双双忙碌的小手穿梭在一张张翠绿的粽叶间,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虽然称不上精致美观,但看着桌上一个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特别”粽子,孩子们还是成就感十足,逢人便炫耀自己的学习成果。</h3> <h3> 一道道工序看似简单,想要做好着实不易。有的学生手忙脚乱,米也不听使唤地到处乱跑;有的粽子被“五花大绑”,绳子随便乱捆,让人忍俊不禁;有的拿捏半天,始终变不出粽子的形状,只好胡乱一包,不知是何形状。当然也有高手,在规定时间内轻轻巧巧地做出了相当数量的“正品”粽子,引来旁观老师和家长的一片叫好。</h3> <h3> 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大家都十分享受包粽子的过程,感觉包的不是粽子,而是快乐,包的是大家团结在一起的心。</h3> <h3> 其他班级的孩子们也不甘示弱,有的开开心心在学校与师生们一同品味诱人的粽子,有的则在家中向长辈学习包粽子的技巧,有的通过制作手工作品来欢庆传统节日。</h3> <h3> </h3><h3> <font color="#ed2308"><b>“龙舟赛出端午意”活动</b></font></h3><h3><br></h3> <h3> 而还有一些孩子通过制作龙舟模型,让我们感受到了端午节赛龙舟的节日气氛。一件件精致的作品,让人不由得啧啧称赞。</h3> <h3>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校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去弘扬传统文化,而这个责任,将继续赋予给我们下一代,让我们从传统节庆日教育做起,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h3> <h3>文图编辑:陆 珊</h3><h3>审 核:余立新 史治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