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凤凰——2018年走访学生家庭工作手记

小小的太阳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寻找凤凰</h3><div> ——2018年家访工作日志一则</div><div> 罗文芳 </div><div> 白花花的太阳炙烤着三湘大地,我们穿行在崇山峻岭间,田园阡陌上。</div><div> 今年的走访是从6月24 日开始的。出门前,我报告此行带队的海涛书记:我们这趟出差的行程安排主要集中在邵阳、永州两个地区。主要工作任务有:精准扶贫(去省煤监局扶贫点邵阳新宁马头桥镇六合村对接扶贫相关事宜)、访贫问苦(走访10余名贫困学生家庭)、上门报喜(为近三年来获省级及以上表彰的部分优秀学生代表送奖到家)、看望慰问招生宣传工作人员。不管是扶贫点还是学生家庭,都非常偏远,因其他工作冲突,第5天必须赶回,时间很紧,万一无法完成,下次我再来。书记指示:请通知其他同行人员,做好相关准备,提前规划好路线,尽量全部完成。</div><div> 于是,我们开始日夜兼程。</div><div> 到达精准扶贫点后立即与省局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见面,概览该村全貌、调研产业培植情况、走访帮扶对象、座谈交流商议帮扶方案等等暂且不表,重点还是想记录走访学生家庭的感受。</div><div> 今年的走访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家里特别贫困,在校表现不错的学生;一类是在校期间拿了许多奖项、获得了许多荣誉的学生,包括今年的省级优秀毕业生。走来走去,发现其实都可以归为一类。首先,这些孩子都很优秀。即便是进校时间不长,可能还没拿过什么大奖,但我觉得,等到他们毕业时,甚至不要等到毕业,他们也会活跃在学院给他们提供的各个平台,尽情展示他们的才华和美好;其次,他们的家庭条件都不好,但妨碍不了他们有出息。有的现在好一点,以前也并不好,有的现在不好,但全家人都在努力改变现状;其三,都非常明白事理,懂得感恩。许多孩子,你不走进他的家,不听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介绍,你永远都无法想象,在这些98后的成长过程中,竟然也承受了这么多无法承受之痛,却没有一个悲观丧气,埋怨家人,相反,他们都非常孝顺,非常珍惜家里克服一切困难给创造的学习机会。</div><div> 这一路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无需用任何华丽的词藻和特别的修辞来描述。我只力求如实记录这些故事,转发这些故事,让我更多的同事看到,更多的安院学子看到。我想,他们如我一样,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div><div> 家住武冈市马坪乡的向同学,父亲二十几年前脑部受了重创,手术、治疗花费了不少钱,致使本来就困难的家一贫如洗,身体稍微恢复一些就出去打工,也干不了重活,仅能维系一家老小五口的日常生活所需。走访时八十多岁的奶奶从地里赶回来,跟我们讲起自己的孙子,不时眼泛热泪,种种欣慰和不舍。</div><div> 周同学的父母生下他却没能力抚养,被过继给了伯伯,伯伯也是从小意外导致双目失明,加上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一家七口挤在一套二十几年前盖的简陋的房子里。几个大人都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就靠田里地头一些微薄的产出,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近日听说周同学还想“专升本”,这位眼睛看不见心里却明镜似的父亲,竟然表示只要孩子考上了,无论如何也会让他读。</div><div> 洞口蒋同学的妈妈,更是让人动容。从小得了小儿麻痹症的她腿脚极不便利,经人介绍嫁给同样家境贫寒却很勤快老实的丈夫,生了一双儿女,以为找到了终生的依靠,有了幸福美满的人生。不曾想,08年房子因自然灾害坍塌,一家四口加上外公外婆一起寄住到了村里一处废弃的窝棚。屋漏偏遭连夜雨,父亲因常年高强度劳作、有病硬撑终有一天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蒋同学的妈妈硬是以一副残疾之躯操持起了这个家。没有房子,儿女也慢慢大了,不便挤在一个床上,就用雨布把窝棚隔出三个能放下一张小床的小间;没钱买药、没钱手术,就去寻偏方、扯草药、自学做按摩艾灸帮丈夫治病,同时还在镇上的电子厂打点小工供两个孩子读书。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丈夫的身体出现了医生认为“不可能的奇迹”,今年已能站起来走动;女儿蒋同学在学校表现也非常优秀,不仅在班上担任班干部,成绩也很拔尖,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小儿子在上小学,成绩也很好,非常听话。听蒋妈妈说起这些,我们一行同事无不唏嘘,她的脸上却始终挂满了由衷的笑容,说起再艰难的时候也是云淡风轻,仿佛那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她一再地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学校和老师。对自己家庭今后的建设,特别是孩子的成长成才,蒋妈妈充满信心,她甚至说,觉得自己很幸福!</div><div> 洞口的杨增浩同学家里条件原本也并不太好,父母兄弟姊妹众多,没有什么底子,全靠苦力劳动,后来哥哥早早外出海南打工赚了钱才建了房子。当他父母看到书记递上的喜报,得知儿子在校期间拿了技能竞赛省赛一等奖、国赛二等奖,还取得了其他许许多多成绩时,高兴得合不拢嘴。杨增浩同学现已从安院毕业,已顺利通过“专升本”考试被吉首大学录取,他本人和家人都一致表示,学校领导给予这么高评价、这么大鼓励,他将继续努力完成本科的学习,接下来还要考研读博,争取掌握更多本领将来回报母校、回报社会。</div><div> 双牌马同学的家,是91岁的爷爷年轻时盖的房子,现在已有50多个年头,摇摇欲坠了,同样一张塑料雨布隔出的小屋内一张简陋的床、一张破旧的书桌子就是马同学的房间。家中爷爷奶奶 都是八九十岁高龄,体弱多病。年轻时经历了家庭破散大变故的父亲沉默寡言,一个人远在浙江务工,微薄工资仅够维持自己吃药的开支。可马同学却始终阳光积极地面对生活,在学校更是格外努力,学习刻苦,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div><div> 走访仍在继续。有些故事,甚至不便讲述。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不幸,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无法言说的苦痛。但孩子父母的开朗、坚韧和积极的心态以及孩子们的刻苦、勤奋、阳光都如出一辙,让我们深深感动。当我们送上事先准备好的一点慰问金,送上喜报,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在校学习、生活、思想表现等情况,当我们征求他们对学院管理、教育教学、保障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家长们无不深受鼓舞、深表感谢,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均表示了极高的认同和支持。他们认为,安院必定是改变孩子乃至他们整个家庭命运的地方。背负着这沉甸甸的信任与期许,一路上书记与我们交流了许多,面对这些孩子、这些家庭,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我们能做的事情太多。现有结对帮扶政策的落实、长效帮扶机制的建立、贫困生日常教育与管理,都是我们探讨和计划推进的内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本身而言,我想得更多的是,不可忘记选择教育事业的初心,不可忘了来路,更不可迷失将去往的方向。</div><div> 人们习惯把穷山僻壤中走出的优秀儿女比喻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我们走访的这些孩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当他们拥有了知识和力量,终有一日,必将展翅翱翔。</div><div> 今天要去的地方是新田和江华,学校另几支队伍也在路上。</div><div> 我们,继续寻找凤凰……</div><div> ——2018年6月27日上午匆匆于走访途中</div> <h3>上门报喜</h3> <h3>与杨增浩同学一家分享获奖的喜悦</h3> <h3>蒋同学的爸爸也能站起来与我们合影了,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h3> <h3>蒋妈妈的笑容,要多美有多美。</h3> <h3>走访双牌马同学家</h3> <h3>马同学90多岁高龄的爷爷还是自己料理自己和老伴的饮食起居,听说我们要走,坚持送到门口</h3> <h3>为欧阳宁江同学的爷爷奶奶送上喜报</h3> <h3>现在乡里的路比早几年出来走访好了很多,但还是有车开不进去的地方。只有想办法绕行或步行进村。</h3> <h3>走访武冈马坪乡向同学家</h3> <h3>走访武冈陶田村周同学家</h3> <h3>奶奶带大的孙女李翠萍同学在大学期间拿了许多奖,今年大学毕业了,评了全省优秀毕业生,已经找到了好的工作,奶奶好开心啊。</h3> <h3>邵东姜军同学进校时找的我,当时担心测绘专业有无出路,我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只要你好好学,专业学扎实了,毕业时不是单位挑你,而是你挑单位。</h3> <h3>一处房子</h3> <h3>家徒四壁大概就是这样的</h3> <h3>房间上下所有摆设加起来应该不到200块钱。</h3> <h3>阳光下,我们的脚步匆匆而坚定……</h3><h3>不忘初心,继续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