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一日》教后记(2018年6月20日六中授课)

浅洼里的鱼

<h1>写在课前</h1><h1> 这是一堂参加参加教学能手大赛的复赛课题。前一天抽签确定上课的节次,第2天上课,对我来说十分困难。部编本的教材十分陌生,整个一个毫无头绪。教案、说课稿,相对于课件来说难度小一些,因为,可以借助网络的便捷通过搜集,借鉴,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文字组合。可是课件则不同,需要掌握许多计算机知识,恰巧这又是我的稀缺之处,看到我紧张兮兮如临大敌的样子,同事们笑着说,看你八年级的老师还怕七年级的课程,说实话从七年级跳到八年级,这一跳恰好与这篇文章失之交臂,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先熟悉课文,笨人自有笨办法,历来都是先将课文读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结构图,再研读教参中的教学建议,接着利用网络,浏览网上名家的教学设计,观看授课视频,在大致做到心中有数后开始设计课件:需要链接的视频,问题的设计,文章主旨该如何突破,人物形象应该怎样分析归纳,有顺序的一一出现在课件上;再请年轻人将我需要的细节添加修改,力求制作得更为完美;边演示边修改,课件初具规模后设计教案,写说课稿。边做、边写、边改、边完善,等弄完天也黑了。父母不在家,回老家去了。一个人的晚饭总是很好办,几个爱里粽子就解决了,简单地填了五脏庙,就又上网搜集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航空史上发生过的空难;并且从网上搜出杨利伟的自传性的科普作品《天地九重》粗略的读了读,力求有所了解。这翻翻,那看看,一直折腾到午夜,眼睛酸胀难受,脑袋发晕才躺下,谁知因为过于紧张,翻来覆去睡不着,半睡半醒中琢磨了一宿的课件、教案。</h1> <h1>  忐忑不安地在评委老师审视的目光中,结结巴巴结束了说课环节,课间操时间走进了七(四)班的教室,试试电脑能否正常使用,一辈子没经过大场面的人特别胆虚,半百的人更是非同一般怯场的,怦怦乱跳的心担心出问题就越有问题,电脑开机异常,手心里湿漉漉的,脸胀的通红,尽力掩饰着心底里慢慢滋生的慌乱不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借着跟浇花的同学搭讪的机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课间操结束了,学生们陆陆续续走进了教室,那一张张稚气十足的脸上洋溢着生机和活力,清澈的眼眸里满是好奇和疑惑,恰好电脑也正常开机了,不由的松了一口气,心情也莫名的平静了下来,比起在三位评委老师面前的那个局促不安的我,简直是判若两人。抓住短短的课前几分钟,与学生沟通联络感情。</h1><h1> </h1> <h1>  课堂实录</h1><h1>上课铃响了,我的开场白直奔主题。</h1><h1>师:刚刚通过我与同学们的交流和观察,我发现这堂课的构思与设计,安全不符合同学们的实际情况。那么,这堂课我不再使用课件与教学设计,临时改弦更章,只抓住人物形象的品悟方法来完成这堂课。</h1><h1>师:人物形象的分析,从"闻其声、观其行、察其色,揣其意、悟其情"五个方面进行。</h1><h1>师:《太空一日》由四个小标题单独成篇,组合在一起完整的叙述了杨利伟在太空一日经历的长篇。在第一篇《我以为我要牺牲了》中,"牺牲"一词,用在什么样的人身上?杨利伟不说"死"却说"牺牲",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h1><h1>生1:为了民族命运、国家利益、人民的生命与财产献出生命的称之为"英雄",我认为合适。因为杨利伟是冒着生命危险,代表着中华民族飞上太空的第一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用"英雄"一词恰如其分。</h1><h1>师:你的思维缜密,叙述的条理清楚,吐字清晰,你是班里的演讲家吧。</h1><h1>生2:对老师,他是我们班的演讲大师。</h1><h1>师:真的是大家风范。</h1><h1>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h1><h1>生3:没有。</h1><h1>师: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献出宝贵生命的称之为''英雄",这位同学说'冒着生命危险'仅仅是'危险',难道经历危险的都称之为"英雄"吗?</h1><h1>生4:因为,探索太空是踏上一条危险重重的道路,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威胁生命安全的未知的突发事件,所以称之为"英雄",一点不为过。</h1><h1>师: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精神,的的确确是英雄的作为。</h1><h1>师:那么在当今这个和平的时期,袁隆平、屠呦呦可以称之为英雄吗?</h1><h1>生5:袁隆平解决了13亿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屠呦呦攻克了困扰医学界多年的难题,使人类在医学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们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可以称之为英雄。</h1><h1>师:可以这样说,在和平的年代里,用智慧造福于人类,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都可以称之为英雄。你还能举个例子吗?</h1><h1>生6:雷锋。</h1><h1>师: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并非是一件事一夜成名,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锤炼出的献身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结出的硕果,还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h1><div><br></div><h3><br></h3> <h1>师:在第二篇《我看到了什么》中,杨立伟开篇便说他看到的地球是一段弧,可我们明明看到的地球是个球形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h1><h1>生7:因为地球的半径6000多公里,而杨利伟的飞船飞行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是343公里,距离近,所以看到的地球是一段弧。我们平常在地理书上看到的球形地球照片,是由飞行轨道更高的同步卫星拍摄的,距离远。</h1><h1>师:回答的有根有据,条理清晰。</h1><h1>师: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有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不能仅凭主观印象妄加评论,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h1><h1>师:他为什么要写传说在月球上能看到长城这件事。他看到了吗?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h1><h1>生8:"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字里行间流露出没有看到的遗憾。因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他渴望看到,却没有看到。有些失望,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h1><h1>生9:在月球上无法看到单体的建筑物。因为长城也是单体的建筑物,是中国的一个建筑物。没有看到有些是遗憾,体现了严谨的工作态度。</h1><h1>师:是中国的一个建筑物,用"中华民族的象征"来替换,更能淋漓尽致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同意吗?</h1><h1>生10:同意!</h1><h1>师:两位同学分别用"事实求是"和"严谨"来表述。你认为哪个词更准确一些呢?</h1><h1>生11:事实求是。因为是验证一件事情的真伪。</h1><h1>师:你抓住了问题的关键。</h1><h3><br></h3><h3><br></h3> <h1>师:第三篇《神秘的敲击声》中,作者提到返回地球后,研究人员模拟声音,他反反复复听了一年多仍不肯签字。你认为有必要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态度?</h1><h1>生11:有必要。因为发生的一切都超出了地球预设的情况,这种神秘的敲击声来自哪里?是谁发出的?确定这种神秘的敲击声的来源,有助于人类对太空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h1><h1>生12:可以解答是否有异生物这个难题。</h1><h1>生13:它不是简单的真伪的判断。是对一个未知的解读,是严谨的工作态度。</h1><h1>师:科学研究上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马虎,也就是说在科学研究上,绝对不能出现"大概"、"差不多"、"可能"、"还行吧"这些词是吗?</h1><h1>生14:是的。</h1><h1>师:那么,那么在这种神秘的敲击声出现之前,他还提到一个"本末倒置"的错觉,用感觉这个词不行吗?</h1><h1>生15:不行。明明是正确的,但他误以是错误的。</h1><h1>师:文中说他用意志花了几十分钟纠正了这种错觉,你不认为他说的有些夸张吗?</h1><h1>生16:不夸张。因为没有人告诉过他会发生这种情况,地面训练中也没有预测过这种现象。突发事件他不会撒谎也不会夸大自己的不良反应。</h1><h1>师:你很擅长分析和归纳。那幺你怎么理解"意志"这个词,你有意志吗?</h1><h1>生17:没有。</h1><h1>师: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才能是有"意志"的表现呢?</h1><h1>生18:有目的、有计划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并且要促成目标的实现。</h1><h1>师:那"孜孜不倦、勤奋学习"这类词能不解具体表达"意志"这个词的含义呢?</h1><h1>生19:不能。它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h1><h1>师: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本身就没有一蹴而就的收获,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常年累月的坚守,几十年的跋涉。对吗?</h1><h1>生20:对</h1><h1>师:科学研究的道路崎岖而漫长,科学研究的过程险情时时在,危险处处有。杨利伟说:"返航如此惊心动魄"这惊心动魄表现在哪里?</h1><h1>生21:表现在船舷破裂、落地后的撞击。</h1><h1>师:在咱们常人看来用到修辞手法,不是更能形象的呈现惊心动魄的场景吗?</h1><h1>生22:对于杨利伟来说不过是训练过的场景,一次真实的再现,也表现了作为宇航员向死而生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h1><h1>师:一语中的!为你点赞!</h1><h1>师:看到船舷破裂,他想到了哥伦比亚空难。你了解那次空难吗?你知道挑战者号发生空难那件事吗?</h1><h1>生23:哥伦比亚号返航途中空中解体,七名宇航员遇难。</h1><h1>师:1986年8月23日,美国挑战者号升空七十三秒后爆炸,七名宇航员遇难,其中包括一位女教师。导致这次空难的原因是燃料箱密封圈上出现的一条细细的裂纹。</h1><h1>生24:一失足成千古恨。</h1><h1>师:这一评论有些不恰当。你能找到更好的,更准确的语言吗?</h1><h1>生25:告诫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因小、微而不在意。细节决定成败。</h1><h1>师2003年10月15日,火箭发射前有人问杨利伟:"哥伦比亚空难你看了嘛?你害怕吗?"他回答:"失败并不可怕,它只是提醒我们要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好。</h1><h1>师:从"闻其声、观其行、察其色、悟其情、揣其意"几个方面来概括杨利伟的形象。</h1><h1>踊跃回答,气氛十分活跃。(3分钟)</h1><h3></h3><h3><br></h3> <h1>师:下面来看段视频,"神舟十号王亚平空中授课"。</h1><h1> 学生观看的十分认真,神情专注,教室里安静极了。(5分钟)</h1><h1>师: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法?假如你是一位宇航员,你想干什么?</h1><h1>生26:像第一位在月球上留下脚印的人一样,做一次太空漫步。</h1><h1>师: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写下又一个中国人的名字,留下又一个中国人的脚印,你是未来的宇航员。加油!</h1><h1>生27:我要采取一些样本回来研究,并带回一块陨石留作纪念。</h1><h1>师:你是未来的科学家。祝贺你!</h1><h1>生28:我想看看月球的背面是什么样的?</h1><h1>师:他是一个不按常规出牌的人,极具冒险精神。而科学研究需要的正是这种向未知领域进军的冒险精神。我们很期待,希望可以看到你实现梦想的那一天。</h1><h1>生29:我在一本书中看到未来会有火星旅行,我要做一次火星旅行。</h1><h1>师:梦想远大。不过火星旅行费用昂贵,为实现火星旅行的梦想,我们要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先要把别人的智慧装进自己的脑袋。你同意吗?</h1><h1>生30:老师我会努力的!</h1><h1>师:这是一个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人。有人说:"你知道自己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h1><h1>生31:我要探测土星。</h1><h1>师:这是一个勇敢的探险家。</h1><h3><br></h3><h3></h3><h3></h3> <h1>师: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失败与欢欣并存,生命与成功相伴,探险者永远都不会停下脚步,他们的勇气与胆魄都将使人类向着宇宙未知的领域一步一步前进,人类的灵魂都将在探险的历程里得到锤炼,人类的智慧在探索中得到发挥,人类的勇敢在解读宇宙密码的过程中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在浩瀚的宇宙里等待着我们是不可预料、不可猜测、不可想象的未知,等着我们去探明、去发现、去解读那未知的世界。希望有一天,在座的同学们中有人能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英雄之一。</h1> <h3><font color="#010101">课后反思</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