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 言</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直珍藏着的,唯一的一枚母校的校徽。</b></h1> <h3> 提到母校,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想起那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想起那所我们就读过的学校。鹿道铁路学校。在那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有我们快乐的印记。十岁不愁,二十不悔。对于我们这些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童年和学生时代,可能是我们内心中最深刻的记忆。因为我们的学生时代,是最清纯最快乐的花季,虽然那时的物资生活很贫乏,和现在的社会反差太大。可是我们经历了许多许多。学到了许多许多。当时有许多的迷惑。随着岁月的积淀。我们也读懂了那段历史。我们怀念那个纯真的年代,怀念那个红色的年代,怀念那个激情的年代,怀念那个“绿色”的年代。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今天,我要写一写对母校的怀念和记忆,写一些我们这些横跨50、60年代出生的,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们的那些往事,以此纪念我们曾经过往的童年和青春的岁月。我倾听了60多岁的学长们讲述,当年他们是在怎样艰苦的环境里学习,又是怎样的在勤工俭学中付出了汗水。可是当鹿道铁中教学楼竣工的那一天。他们却毕业了。还没有在崭新的教室里上过一堂课。感叹他们上山下乡时的狂热和无奈。返城时的疯狂和悲哀。我回味着我们小学时的童真和中学时代</h3><h3>的动荡。毕业时的变革和那个让我迷茫的特殊名词:“待业青年”。我会想起那些学弟学妹前往100多公里外的城市去读书。在他乡被欺负的眼泪。也许,时他们会想起,能回到故乡的母校读书,该多好啊!</h3><h3> 我时常想,我们的母校,究竟是走过了怎样的一段经历呢?我的种种疑惑,在父亲那里,得到了解答,父亲在学校从教30多年。在与父亲的对话中,母校的印记逐渐清晰。与我的记忆相溶,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是一幅纯真的画卷。</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鹿道铁路中学成立的历史及当时的历史背景</b></h1> <h3> 1947年5月,图们铁路管理部根据牡丹江铁路管理局的指示,为了解决铁路职工子女上学读书的问题.成立了鹿道铁路员工子弟小学,学制六年,当时有5个班,215名学生,8名教职工。1964年7月。鹿道铁路工读中学成立,1967年,由布维成、刘文清创办鹿道育红中学。1969年11月将小学并入鹿道铁路中学,将小学班级改为小学部。当时小学有10个班,教职工17人,初中6个班。教职工15人,1972年8月设高中班,按5、2、2年限。成为小学、初中、高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973年8月鹿道铁中搬入新建的教学楼。1975年发展为小学有10个班,408名学生。初中6个班,248名学生。高中4个班258名学生。全校计950名学生。教职员工41人。1968年8月。分居革委会派出“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搞“斗、批、改”和“清队”工作。10月初高中毕业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毕业下乡插队落户。1969年,响应党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家家户户挖防空洞。</h3><h3> 1971年。"工农兵登讲台"。"小将登讲台"1974年“学工学农学军。”1973年7月辽宁省白塔公社下乡知识青年张铁生高考交了白卷。从此开始了“反潮流”的荒唐闹剧。1974年。学校建立了气象预报点,、地震测记点。学校成立了木工厂。制作象棋、镐把。把应届毕业班分成红医班,机电班、会计班、木工班。1983年,鹿道铁中高中部取消。。。。。</h3> <p class="ql-block">国内形势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走进鹿道</b></h1><p class="ql-block"><br></p> <h3>1969年6月,我和姐姐随父亲第一次来到鹿道。来到爸爸工作的新单位---鹿道铁路学校。看到的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夏日的清晨,宽敞干净的学校。操场上轻雾缭绕,走上小河的堤坝,看到的是清澈的河水,河水中央有一长满青草的小岛。把河水分为一宽一窄的两条河流。下得堤坝来到河边,浅浅的河水中,翻开巴掌大的石头,就会看到石头底下躲藏着4-5条小鱼。这对于我这个从城市来的孩子,简直就是天大的乐趣。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小山村了。</h3><h3> 1969年10月,我们全家从图们搬到鹿道。先后还有韩耀华和李明复两家也从图们搬到鹿道。与父亲同在铁中任教。(1969年11月,小学并入鹿道铁路中学,将小学班级改为小学部。当时小学有10个班,教职工17人,初中6个班。教职工15人,)</h3><h3> 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小学操场的西侧,靠近铁路俱乐部的下面,是篮球场。有两个篮球架子。篮球场中像小湖一样积满了水,水中有两块跳板,上面还放了一把课椅,学生们下课时就会来此嬉戏、划水。模糊的记得小学教师办公室的门前,有一个用水泥铸就,小白碎石头粘面的高大约3-4米,宽约4-5米的屏风一样的建筑,正面好像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背面好像是主席</h3><h3>的教育方针标语。(后来被拆毁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我的鹿道铁小</b></h1> <h3>1971年,我九岁。1981年,我十九岁。我的十年学业,是在鹿道铁路学校完成的。现在想起来。对学校的印象还是整洁的校舍,平坦的操场,那时小学是5年制。一个年级两个班,一共是十个班。小学靠近公寓的地方是教师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后面是一排长长的教室,从房子中间的大门进入。便看到了摆在正中靠墙的毛主席的半身塑像。左边有三个教室,右边三个教室 ,分别是一二三年级。五年级的两个班在后面的灰房子教室里。操场靠近大河的一侧是一长排的公厕。左面是女厕,右面是男厕。操场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足球大门。靠近教师办公室东侧有一个打乒乓球用的水泥台。操场南北方向用白灰画出四人或六人的一百米跑道。环操场画出四人道的二百米的跑道。南侧靠近河堤处有三阶梯式的单杠,还有双杠和练习跳远的沙坑,还有练习臂力的攀爬绳索。靠近连接中学部的木桥边有三间教室。我们称之谓“三间房”。这是我上小学时学校的规模。在我看来应该是设施齐全的了。 </h3> <h3> 那时教室的布置是这样的,前面是老师的讲台,墙上是木制黑板(后来改成水泥的了)黑板正上方是毛主席的画像,左右分别张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 。学生俩人一个双人课桌。男女同学搭配一桌。为的是让女生管一管男生。男孩子小时淘气。女孩子相对文静一些。也懂事一些。一排八位学生。分为四至五排。每班学生在三十名左右。后面也是黑板,写板报,表扬班级的好人好事,墙上张贴着写的好的范文。哪位同学的范文张贴在墙上,同学们都很羡慕啊。 一年级的时候要写田字方格。要学习绘画。要唱歌,要练习走步,向左向右转 。用线串起一串蒿子杆。练习数数。 </h3> <h3>记得课本的扉页上写着毛主席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那时候。我们幼小的心灵接受的是红色的教育。是学习英雄人物的教育。我们热爱劳动,每个周六的下午。各个班级都会用锯末子把教室的地面擦的干干净净。冬天俩人一组,全班同学轮流点炉子, </h3> <h3> 那时我们学的是英雄人物的事迹,现在我还能清晰的记得那些英雄的名字:炸碉堡的董存瑞、堵枪眼的黄继光、救朝鲜落水儿童的罗盛教、烧木炭的张思德、救民兵的王杰、拦惊马的蔡永祥、宁死不屈的刘胡兰、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珍宝岛的英雄于庆阳、救儿童的戴碧蓉、保护集体羊群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英雄主义的信念。</h3> <h3> 这也是我们60年代出生的人区别与他人的特点。我们看的小人书是描写人与人友善的内容。是热爱劳动。助人为乐、学习雷锋的做好事内容。寒假其间,我们会拉着小爬犁,上面放着小筐,拾捡牛粪和马粪。开春开学时集中送到学校,制作“营养方”,山上有我们的学校试验田。</h3> <h3>课间5分钟休息时间,还是很紧的。第二节课下课是做间操时间,全体师生在操场上列队做广播体操,第三节课间还要做眼保健操。</h3><h3> 记得应该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一天上午,学校组织全校的学生,到建筑院内去搬砖,目的地是正在修建的铁中教学楼。当时我们只能搬动2-3块红砖,老师说大楼就快建成了。我们幻想着能到大楼里去读书。后来才知道,要到中学才会到楼里去的。哈哈。(史记:1973年8月,鹿道铁中搬入新建的教学楼) 我们四年级是在小学三间房中间的教室学习。(历史背景:1971年。"工农兵登讲台"。"小将登讲台"1974年“学工学农学军。”1973年7月辽宁省白塔公社下乡知识青年张铁生高考交了白卷。从此开始了“反潮流”的荒唐闹剧。1974年。学校建立了气象预报点,、地震侧记点。学校成立了木工厂。制作象棋、镐把。红医班,机电班、木工班、会计班。)</h3><h3> </h3> <h3> 当时有农村的王秀成老师给我们讲音乐课。还教我们唱歌,歌名记不清了,好像是关于农民伯伯赶车的歌曲。那节课我们很开心啊。在4-5年级的时候,就出现了反潮流,学黄帅的形势。老师叫我们给班主任写大字报,我们无法理解,老师说是帮助班主任改正错误。结果是战战兢兢的写了几张大字报,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其间我们还经历了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大讲儒法斗争史。</h3> <h3> 再后来就是学农,我们学的农常课,讲的是看云识天气等好多农业方面的知识,秋季我们学校各班排队支农。浩浩荡荡到农村去扒苞米。自己带饭,农民伯伯给我们做豆腐汤喝。</h3> <h3> 五年级我们的教室是那两间灰房子里度过的。我是五年二班。在左边的教室。我的班主任是位年轻的留校教师,闫德福老师。他比我们大十岁。五年级末和六年级初,我参加了地震组,每天放学后到三间房靠小桥的那间地震室去记录数据。观测重心锤。很自豪的。东山小山包下的防空洞内,还安装着地震仪器。那时学校的活动很丰富啊。学校有宣传队。时常在铁路俱乐部表演节目。多次在分局汇演中获奖。大家一定会记得我们班的“小山羊".以至于大家都忽略了她的名字。当年有一个我们上一届同学表演的歌舞《火车向着韶山跑》,到现在还记得。还有我们的速滑队,长跑队。篮球队。美术组。我为我们的学校骄傲。</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我们的运动会</b></h1> <h3>运动会,是我们60后记忆最深刻的。因为。那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每年六一前。各班级开始做运动会前的准备工作。班主任竭尽全力和我们商讨班里每名同学参加的项目。每班还有团体操。记忆里好像道具是一米长的木棒,一端涂蓝色一端涂红色。叫体操棒。团体起舞很漂亮。还有红缨枪,原来我们家还保留着一杆呢!中学的哥哥姐姐们有木制的长枪。表演集体刺杀。最难的是我们的服装。白衬衫、蓝裤子。脖子上系着鲜艳的红领巾。多漂亮,在现在看来,我们60后依然觉得那是最漂亮的校服。可是,当时很多家庭因为孩子多。无力满足这个在现在看来是多么简单的要求。有多少学生只能在凳子上傻坐着,给同学们看管衣物。不能参加这场心仪的运动会入场式。。</h3><h3> 每年运动会的入场仪式都很隆重,鼓乐响起。红旗招展。标语牌扛起。我们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组成方队。互相比试着看哪个班级衣着整齐、步伐整齐、口号响亮。记得口号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大喇叭中播放着运动员进行曲。项目有千米、百米、50米。接力、4乘1、跳远、跳高、铅球、撑杆跳。当然还有教职员工和校外辅导员以及学生家长参加的令人捧腹大笑的项目、寻物赛跑、穿衣上学、拔河、百米竞赛、二人三足。我的体育不是很好,只记得小学运动会时只得过铅笔、田字方格本。橡皮。最喜欢的是我获得的那本彩色连环画《送鹅》,是描写红小兵拾鹅养鹅送鹅的故事。冬季里,小学操场和中学操场会浇筑冰场。冬季的运动会同样隆重热烈。蓝色带白杠的运动服,白、蓝相间的滑冰帽。清一色的速滑让我感受青春的活力。我们小学生只能穿“划子”比赛。还有打尕比赛、冰车比赛。</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我们的课外活动</b></h1> <h3>小学我们放学时要排队回家,那时的情景至今难忘。有一年冬季。我们列队路过大桥时,忽然听到后面有响声,一看,原来是走在后面的一名同学掉到了桥下。落在了冰面上,幸亏人小体轻。我们搀扶至家中。还好并无大碍。我们的课后作业并不是很多。还有学习小组。轮流到各家学习写作业。课外时间我们的游戏很多啊。女同学的跳皮筋、玩嘎拉哈、跳房子、男同学的就多了,打杏核、煽偏几、打灵前(沙包)、弹溜溜、推铁圈、打尕、开枪、抓特务、藏猫呼、木头人、玩黄泥,冰棍。陆海空。到河里抓鱼、洗澡、还有我们最疯狂的活动,到农村大队场院的麦杆垛去玩。我们常去二队的场院去玩。山一样的麦杆像柔软的海绵,我们尽情的翻着跟头、挖洞、躲猫猫。体育课中的前滚翻和后滚翻动作。可以在这里得到充分的练习和提高。不到天黑是不会回家的。代价是衣服里灌满了麦杆。冬天我们滑冰车,沾“冰鞋”,打冰尕,打雪仗,滚雪球。哈哈,我们有很多玩不完的游戏。</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小学毕业</b></h1> <h3> 1976年。我们小学毕业了,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东山小山包的偏坡处。拍下了这张难忘的小学毕业照片、谢谢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我们童年珍贵的回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我的鹿道中学</b></h1> <h3> 我的回忆从1969年10 月开始。那时铁中的教室是一排黄色的房子。有4个教室。后面还有一间小房子。好像是老师的办公室,后来有老师在此居住。教室前和操场的西侧栽着一排杨树。 操场东侧有一个小山包。还在山坡上挖了一条没人深的战壕直通山包顶端。</h3> <h3>1973年教学楼建成后。原来的教室就扒掉了。教学楼后面的操场西侧有单双杠。南侧有篮球场。1976年8月。我们走过小木桥。开始进入中学教学楼读书。6年1班。一楼右侧最里间的那个教室,中间有过在其它教室上课的经历。最终我们在那间教室高中毕业。我摘下了伴随我成长的红领巾。戴上了红卫兵袖标。(历史背景: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中国人民以各种方式进行悼念活动,“四人帮”却竭力压制,加上“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继续,激起了民愤。北京、南京、太原等地民众自发地发动了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声势浩大的民众运动。当时将其定为“反革命事件”,并错误地处理了邓小平。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10月6日,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共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我们到学校的木工厂体验制作镐把的流程。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当时全国上下一片悲哀。铁路俱乐部也布置了主席的灵堂,供大家吊唁。我们的脸上失去了笑容。也在担忧主席逝世后国家的命运。。。后来,国家的形势有了一系列的变化。红卫兵的袖标摘下。文革结束了。我加入了共青团组织。戴上了团徽。国家形势和运动的频繁变化,影响着我们这一代频繁的应对和参与社会的变革。我们经历的太多太多。上中学时我们的班主任是郭秀琴老师。她教我们唱的那首《快乐的节日》,至今难忘。整个中学时期我们男女同学间很少说话。男女同桌的课桌上基本上是全部在中间画上了“三八线”。一不小心过界会被同桌用肘部拐的。后来都变成了男同学一排,女同学一排了。 </h3> <h3>至于冬季的取暖方法依然是全班轮流点炉子。只不过是变成了大肚子的炉子。散热面积更大。教室里更暖和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班有几名家住“五道村”的同学。冬季有时大雪狂舞,他们早早的起床,翻山越岭顶风冒雪行程十余里来到学校。当他们推开教室的门时,我们已经坐在温暖的教室里开始上课了。当他们几名男女同学如雪人一般站在那里时,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的眼睛,全班同学都乐了。我们乐的是:这么大的雪,他们还是来上学了,他们如雪人般的形象,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同时,我们也很敬佩他们。那时的间操,已记不得是做第几套了。冬季下雪后。利用间操时间全体学生列队绕操场跑步。那阵势很壮观啊!121的口令声此起彼伏。6、7年级时冬季积肥,春季种试验田。秋季收获。西山有一大片地。东山草甸子上有学校的梯田,东山国防公路上边有一块田地。我们的游戏也变成了火药枪、打黄豆的枪、打纸条的枪、弹弓、链条枪、用钢锯条制作的飞刀。疯狂的时候我们班的后门被扎满了刀痕。都透亮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关于上山下乡的感受</b></h1> <h3>记不得从几年级开始,每年7月份左右。开始欢送毕业的哥哥姐姐们下乡去。夏季的鹿道,风光旖旎。上午第三节课后,我们就到东山的草甸子上去采花,红的百合、紫的马莲、黄的金针。我们每人采摘一捧鲜花。午饭后集中在铁小教师办公室前,下乡的哥哥姐姐们身背行李。斜挎书包整装待发,学姐学妹们或抬或扛的帮助抬着箱子。领导讲话:今天,我们鹿道铁中XX届毕业生,积极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然后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二踢脚。还有能从天上降下好多降落伞的花炮。我们夹道欢送,手中挥舞着鲜花。高呼:欢送欢送,热烈欢送!。。。。</h3> <h3>当时我们小,只知道很热闹,随着年龄的增长。哥哥和姐姐也陆续的下乡了。再后来,当哥哥姐姐从乡下回家时,我看到的是晒黑了的面庞,磨出老茧伴有裂口的双手。吃饭时狼吞虎咽的可怜相。告诉我们的是铲地时一眼望不到头的垄。晚上睡觉时浑身像散了骨头架子一样的疼,冬季屋里睡觉要戴棉帽子。干了一年的活年底还欠大队的“工分”?那时下乡的地点是杨木村、金坑村、二麻沟村、光明村。我还去过杨木一次。看到二哥他们知青点的知青正在打篮球,在那吃了一顿饭,好像是高粱米饭。光明村是最大的知青集体户。我到那里看望过姐姐。只记得晚上睡觉时,纸糊的棚顶上有很多老鼠在“赛跑”。这样艰苦的环境,锻炼了这些时代的“骄子”。付出了青春和血汗。那里有一个很大的水库,就是那个时期修建的,叫“红卫兵”水库。父亲做为学校派出的带点干部,在光明知青点和知识青年们共同生活了一年半的时间。</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九、哥哥姐姐们的故事</b></h1> <h3> 鹿道铁中的前身是鹿道育红中学,后改为鹿道工读中学。鹿道铁路中学。鹿道铁路中学那一排黄色的教室,原来是日伪时期留下的建筑。从中学开始招收沿线的铁路子弟来上学。其中原铁小教师办公室内西侧的那间屋子和后来的会计室,便是沿线通学的学生的两个班学习的教室。从1968年应届毕业生开始上山下乡到1977届最后一批毕业生上山下乡为止.其间1971届毕业生最为幸运。根据当时的形势,黑龙江省省长王启生的指示。应届毕业生按“四个面向 ”的精神全部充实到工作岗位,也就是说全部分配工作。有去镜泊湖果树场的、渤海机电厂的、三陵发电厂的、物探队的。1972年因更改毕业时间没有毕业生。1973届毕业生在铁中教学楼建成的时候。没有在教学楼中上一堂课便奔赴了“农村那个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去了。”1974届的毕业生应该是学到知识最多的一届。只有1975届是最惨的一届,在他们九年级的时候。正赶上开始了开门办学的热潮。他们被变成了红医班、机电班、会计班和木工班。我还会记起他们在小学操场东侧架大锅熬大烟的情景。最终已这种形式毕业,奔赴农村那个大学校去了。76届、到77届最后的知青为止。79届毕业的悄无声息。80届应该说是硕果累累的一届,有多名同学考上了技校和中专。81届,也就是我们这一届,没法说了。一会我给你讲我们的糗事。</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再见了,鹿道铁中 </b></h1> <h3>1981年6月。我们毕业了,那时的学制已经是十年一贯制了。我们在鹿道铁中读了十年书 。可是我们对高考很茫然。好像与我们无关。老师叫我们报考。我们漠然。老师带我们乘车去高考。第二日高考现场。考文科时我们没问题。因为我们文科很好。可是考理科时我们三人就不会了,在考场没坐上10钟,就相约退场了。带队的老师很生气。是啊,现在想来,我们是代表鹿道铁中来参加高考的。老师很没面子啊。结果可想而知。我们这一届当年无一人考入技校、中专或其它高等学府。惭愧啊!说到当时在校即将毕业时的心情。我们都有一种要解放了的感觉。觉得学校是牢笼。社会多美好!可是,当我们真正走上社会这个大泥潭时,并不是我们当时想像的那么美好。脱离了学校和老师的庇护。我们像刚刚出飞的雏燕。在社会青年抢军帽的械斗中,在喇叭裤、蛤蟆镜、霹雳舞、爆炸头的喧闹中、在四喇叭录音机里传出港台绵绵的流行歌曲中挣扎。混乱的社会中没有人把我们还当作学生看待。我们已经是“社会人”了。一路滚爬、跌跌撞撞、有的“头破血流。”我们是没有目标和方向的“待业青年”。有时真想还回到从前,回到母校和老师庇护的羽翼下,可是,已经回不去了!!!!!</h3><h3></h3><h3></h3><h3></h3><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一、我所知道的鹿道铁中的校舍和老师</b></h1> <h3>小学教师办公室。修建年代无法考证。估计是伪满时期遗留下来的吧。八十年代末期被扒掉。小学那一趟教室是1968年-1969年间建成的。现在还在。后面的两间灰房子教室也应该是那时建造的。那一长趟的公共厕所是我上学后建成的。现在已经没有了。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拐角的教室,已和原来的教室连为一体。三间房是1970年后建成的。现在还在。中学1973年建成的教学楼还在.那里永远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想当年学校鼎盛时期,学生近千人。小学操场和中学操场上,整齐的站满了做广播操的学生。大喇叭播出振奋人心的广播操音乐。同学们整齐的动作,振奋人心啊。每年的清明节,我们全校师生排着长队去祭扫烈士墓。在墓前表决心,在烈士的墓前,为红小兵戴上红领巾,宣誓。我们一直认为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一角,所以我们很珍惜,我们的行为要无愧于先烈们。很多同学回到鹿道,都要到学校去看看。想当初。鹿道铁中聚集着很多优秀的教师。1971-1977.有很多国家名牌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来鹿道铁中任教。当年教74届学生的陈维新、林政龙、李志国、谢振华四位老师的精彩教学。被称为“四人台”。这样的教学在后来不胜枚举。可以说。鹿道铁中当时的师资力量。是远近闻名的。在当时那种社会动荡的背景条件下。依然把各种冲击和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降低到最低点。我们感谢老师们的辛劳。在鹿道铁中毕业的哥哥姐姐们的心里,一定还记得那些老师的名字。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也许当年对我们严厉了些、也许语言上过于刻薄、行为上过于粗鲁。现在想想。都是为我们好、都是恨铁不成钢啊。我们不会记恨老师的。因为是老师,一步步的教会我们文化和知识。我做为教师的子弟。很惭愧,没有考入高等学府。很多人以为,教师的子女一定会考入大学的。因为家长是老师。可以随时辅导自己的孩子。你们错了。那时候老师的心血,全部都用在班级上。有耐心辅导其它的学生,没有时间和耐心辅导自己的孩子。有的只是严厉的训斥。那些能考上大学的教师子弟,都是经过自己刻苦努力学习的结果。作为教师的孩子。我更能体会教师的辛劳。我骄傲。我有一个当教师的父亲。我感谢,感谢所有曾经在鹿道铁中任教的老师们。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已不再办学。文教、医疗已全部划归地方政府管理。现在的鹿道铁中,已移交地方政府办学。校长是当年在鹿道铁中毕业后考入大学的学生。岁月更迭。现在由他管理这所学校。现在回鹿道,只能见到一位当年的老师了。他就是冮俊岩老师。其它的老师,都搬到其它的城市居住了。10年、20年、30年、40年过去了。我们还会记得我们的母校。我们的老师。那位教我们美术课的侯淑兰老师,那位给我们讲《新来的小石柱》的关云培老师。我们的班主任郭秀琴老师和那她教我们的那首《快乐的节日》。。。。。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十二、我们的“幸福时光”</b></h1> <h3>70年代初,在车站下面,有一排铁瓦盖的房子。左边是粮店,右面是供销社。(以前都是供应铁路职工的铁路部门,70年代前已划归地方管理)那时是供给制。我们吃的零食就是橘子掰糖,彩色糖球。老公寓对面,三棵大杨树下卖樱桃的老奶奶,那一毛钱一酒盅的樱桃,酸甜可口。我最爱光顾的地方,是供销社靠门边卖小人书的柜台。用节省下来的钱买我喜欢的小人书。上学时穿的是蓝色的裤子和衣服。有时还要打“补丁”,白衬衫,蓝裤子。是当时我们最高档的衣着配置。小姑娘的白衬衫搭配红裙子。两只小辫上用粉色的绸带各扎一个蝴蝶结。在我们的心目中,这才是小学生最美的打扮。70年代中末期,部队的蓝裤子。海魂衫,绿军帽。成了我们追捧的对象。再后来,一双十六元钱的上海产的“回力鞋”,成了最美的炫耀。教室里水泥地上的湿鞋印。会引得同学们的羡慕。毕业前夕,小帆布的工作服也很“时毛”。啷当到臀部的“军挎”书包。里面“垫报纸”的军帽。像章被抢、军帽被抢。很多很多。我们还会记得。。。。。</h3><h3> </h3> <h3> 铁路俱乐部里常常放电影、演节目。林场的露天电影、农村大队的露天电影、铁路车站前的露天电影。都留下过我们的足迹。那部在铁路俱乐部观看的《燕红岭下》影片,至今不忘。还有“五七”家属队的面条厂。去买一毛钱苞米面的“打糕”我们曾在鹿道铁中读过书的朋友们,都会记得吧!回想学生时代的幸福时光。微笑就会浮现在我们的脸上。说起我们的母校---鹿道铁中。就会引出很多的回忆和故事。那些甜美的记忆,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h3> <h3> 多年以后,我们这些从鹿道铁中毕业的同学,还会念念不忘那个让人魂牵梦绕的故乡,那所心中的圣殿:鹿道铁中教学楼。只是因为时间和工作的关系,无法相聚在母校的身边,追忆那段过往的青春。那么,今天让我把这个愿望帮您实现。看看下面的照片。让我们在梦里,聚集在母校的身边。母校与我们同在。祝福所有从鹿道铁中走出来的同学和老师们。健康一生,幸福一生,快乐一生。</h3> <h3>同时也祝福所有从鹿道走出来的同学和老师们。健康一生,幸福一生,快乐一生。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卧虎藏泷。2013年8月28日</b></h1><h3></h3><h3>后记</h3><h3></h3><h3> 2013年8月,由原鹿道铁中校长牵头,在图们市组织了一次曾经在鹿道铁中任教教师的聚会,部分教师参加了这次聚会。我们祝福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幸福一生! </h3> <h3>仅以此篇,献给所有曾在鹿道铁中任教的教师们,以及在鹿道铁中毕业的同学们。以此纪念我们曾经过往的青春和印记!</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卧虎藏泷2018年6月26日修改发表于美篇</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