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色”诱

薄荷茶

<h1>  “八山一水一分田,旖旎风光在贵州”。这是贵州旅游的宣传口号。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造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给我们一个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的贵州。<br></h1><h1>    绿 <br> 绿,是春的初吻,是花的伴侣,是生命的象征。喜欢那深藏于绿色背后浓浓的生机和希望,喜欢在它的荫庇与护佑下的情深和浪漫以及蓬勃的生机。贵州山多且绿,水也是绿的,绿的是那样深沉,那样纯净,那样晶莹,我怀疑那潭里,溪里,河里铺满了翡翠。<br>  我惊诧荔波小七孔桥下响水河的绿,称其为“绿宝石”名符其实。看着那绿,我想起朱自清的《绿》中描述梅雨潭的绿,不像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那么淡了。又不像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那么浓了。更不像西湖的波那么明了,秦淮河的那么暗了。那时,到处都是绿,仅仅是绿的不同。而现在大工业发展,西湖,秦准河的绿走丢了。躲在深山中响水河,却依然绿的醉人,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马岭河,舞阳河,犀牛潭也呈现给人们都是厚积着的绿,是绿宝石界最高等级的“祖母绿”,远远望着像翡翠般明亮且嫩滑。它温和而碧绿的颜色抚慰和消除人们的疲劳,令人神清气爽。<br> 贵州给我最深印象就是满眼的绿。因我到贵州时恰逢是那里的春日。山和田野到处葱葱茏茏,似翠绿的碧浪在翻滚。被徐霞客赞叹:“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的万峰林也披上绿装 ,田里是刚插下的小禾如“草色遥看近却无” 的嫩绿,绿的出尘。万峰林景区如一动态画面绿出多种层次,浅的如碧玉、翡翠,深的如一潭春水,在阳光下闪着熠熠生辉的绿光,这不亚于春花的姹紫嫣红和千娇百媚,足以让人心神荡漾,浮想联翩!这是洗尘之绿,洗心之绿,让心浸润在浓得化不开的绿中,清洗掉浊世之尘,一下子可把心都染绿了,生机勃勃!<br> 山塑水形,水显山势,贵州就在那山水间演绎着秀美山川!<br> 白 <br> 水是无色的,如果开花了便是白色的。贵州是瀑布的故乡,在那里看见了无数开花的水。看到了水上开花的奇观。水遇见了石头便开了花,那么洁白,那么纯净,那么秀美。黄果树瀑布,马岭河瀑布群,荔波的68级瀑布,亚木沟的瀑布,这些山涧泉水都是那么坚强,义无反顾扑向山崖岩石,水花,忽而落地开花,忽而四处迸发,忽而在半空中绽放,忽而在岩石上跳跃。你们总是迎着坚石的阻挡而怒放。阻力愈大,冲力愈强,你却愈开愈欢快。水花,你是映月的梨花,你是凝寒的雪花,你是扶摇的白莲。<br> 同行朋友要拍出水的灵魂,采用慢门摄影技术,慢慢对焦,慢慢等待时机。我便有时间去听水的吟唱。望着黄果树瀑布,我仿佛看见那瀑布白色帷幕后面一位天神战将镇定自若,在万鼓齐鸣中,率千军万马,奋勇厮杀,以排山倒海之势取得胜利。壮阔的黄果树大瀑布,他不是战场却有着“千雷震地”厮杀声。 <br> 贵州的瀑布有浑厚高亢的之声,也有轻快柔和之声。马岭河峡谷瀑布就像仙女以陡峭的山崖为舞台,和着《山林小溪》之歌,舞动着那长长白色水袖,柔美的身姿,不仅给人视觉的冲击,而且让耳朵也享受一场听觉的盛宴。荔波68级瀑布,银链坠瀑布的水花就像一群着白衣的小顽童晿着欢快的小曲,跳跃着前行,身上的银佩饰发出清脆的悦耳之声,勇敢地与峡谷溪流下横着几块石头撞击,演绎着以柔克刚的神奇。溪流有了波折才有了美丽的浪花啊。人生也正是因为有了波折和挫折,有了坎坷和阻碍,人生才会像花儿一样美丽的开放。 <br> 灰<br> 灰色,有些陈旧,但也蕴含着质朴。就像年代久远的古装书。在铜仁梵净山顶就有存放千年灰色的书籍。<br> 为了登上山顶看那无字天书,要登八千多台阶,这是挑战极限。好在现在修建了缆车省下不少时间和体力。但要上山顶去阅读天书就要攀沿一段峡小如笔陡的山崖,上山的路仅能容一人通行,依崖而凿,壁附铁索,人们须抓紧铁链,全身紧贴崖壁,上拉下蹬方能通过。时而人在石缝中行走,抬头望去石崖倾欲压顶,疑是无路,人行其间心惊肉跳。时而还会有瀑水从上方滴落,坠下如珠似雨,石阶被水冲刷光亮,穿行其间,须全神贯注,以防坠落壁立万仞的山崖下。且还要左闪右挪,才能躲过瀑水,也不失野趣横生。正当我们气喘嘘嘘之际,终于登上山顶,“万卷书崖”便赫然映入眼帘。整座山体都是层层叠叠、堆砌有序的页岩,势如卷帙浩繁的古代典册齐天堆放,气势宏伟,人称“万卷书”。仔细观察万卷书是由一层一层深灰浅灰的石板组成,就像一页一页的书一样,层层石板似书页,书写净山万年春。<br>  登上山,我已读懂了这书,它告诉我们读书犹如登山,每一步都必须脚踏实地,只有不断向上,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登山过程中,山路有时平缓、有时陡峭。读书,时而也要沉思默想,时而也要攻艰克难,最后才能豁然开朗,这是登山与品书的节奏和乐趣。“万卷书”虽然是灰色的,但我透过那灰色看到是金色阳光,因为书籍,会给人们带来多彩的人生!<br> 黄<br>  站在西江千户苗寨的观景台上,满目是一片耀眼的金黄色。 这是苗寨吊脚楼反射出的光。苗寨的苗族建筑,没有水泥,没有青砖,全部以是木质的吊脚楼,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一千多栋的吊脚楼顺着两个山坡依次而上,青瓦相连,层层叠叠。为了防木柱,木板霉蛀,便刷上一层透明漆保护。在阳光下闪耀金黄色的光芒。<br> 苗族的独特的建筑,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在感叹同时又令我扼腕叹息。千户苗寨已被商业浸润了,苗人的生活只能到博物馆里去找寻了。走访了几户人,均是外地人租下吊脚楼经营客栈饭店。人们来西江苗寨,主要是体验一下苗族的文化信息,独特的民俗民风,正是这些增添了苗寨的生命内涵。可这些内涵正在消失,让我感觉心酸,感觉心痛,我怎么也找不到苗寨的原来的神韵了。纯朴的民风,宁静的院落再也不见了,只留下那一抹的黄。我真希望那黄是光华之黄,而不是枯萎之黄…… <br>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在贵州的奇山异水间穿行,走进大山,走近江河,走了森林,走进了书斋,山水皆在心中,看山山含情,见水水似梦,心灵变的澄明,内心云淡风清,一片光明。这就是智者,仁者的境界吧?</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