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又是一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弥漫着粽子的清香,一年一度的端阳花市也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赏花、买花;怡情、休闲……对我来说,没有父亲的端午,再浓的粽香,再热闹的花市,也不过是他人的粽香,他人的花市,与我无关!</h3> <h3>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我对父亲深深地思念,是我与父亲的心灵对白。在氤氲的粽香的街道行走,我没有一点想吃的欲望,脑子里满是父亲在时包粽子的情节。</h3> <h3>父亲是左邻右舍公认的乐善好施、能文能武的好人,而在我记忆里,父亲更是个做事认真、细致、踏实、不畏惧困难、凡事要问个究竟的人!就是凭着他的认真、细致、踏实、不畏惧困难、凡事要问个究的品质,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教书匠,父亲每到一个学校都能教出好成绩,都能赢得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可,留下了很好的口碑。这是父亲的骄傲,也是我们一家子的骄傲!父亲不仅书教的好,还是做农活和家务的好手。父亲每天工作之余都要赶着回家干农活,插秧、收割、种菜……没有哪一样农活难道过他,父亲甚至还成为左邻右舍的免费的农业技术顾问,他种出的甘蔗、烤烟都曾经成为样板。</h3> <h3>父亲的能文能武为家里增加了不少收入,在当时一工一农的家庭,还要供养三个孩子上学,解决了很多经济上的问题,让我们兄妹几人毫无顾虑的完成学业。我想,在父亲心里我们的成功才是他最值得骄傲的事吧!</h3> <h3>父亲还是做家务的好手。每到节日就成了父亲的专场:中秋节的蒸糕、春节时的糍粑、清明节的黄花粑粑、端午节的粽子,每一样从原材料的准备到制作的过程,平时挑剔的母亲都放心交给父亲,让我们幸福地享受父亲带来的美食。</h3> <h3>记得每一年的端午节,父亲要提前几天做准备:上好的糯米、饭豆、红糖、亲手晒下的橘子皮、亲自腌制的腊肉、长得旺的茅草、大个的蚕豆……无一不是父亲精心准备的,无一不是父亲用满满的爱意去准备的,而主内的母亲此刻只用准备下粽叶就可以了。</h3> <h3>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五月初四这天,我们一家子就围在父亲身边享受父亲做粽子的过程。父亲一大早起来,先将饭豆反复淘洗后放在罗锅里用文火煮熟、闷透,在铁锅里将带着太阳味的青茅草烧成草灰;然后指挥母亲和我们把粽叶洗净,把腊肉切成丁,把蚕豆剥好;最让我们期待的是抄豆沙。父亲在大锅里放入自己炼制的猪油,放入橘子皮,文火炒出香味后把橘子皮铲出,放入煮好的饭豆和切好的红糖,用大铁锅炒用力搨、抄、翻,直至饭豆细糯、糖味渗透,粽叶、糯米、茅草的清香,豆沙里橘子皮、红糖、猪油混合的独特香味,使整个家弥漫着幸福、诱人的香味。每逢这时,父亲都先铲出一大碗豆沙,微笑着说:“刚炒好的豆沙最香,最好吃,你们趁热多吃点!”我想,今生今世,我再也吃不到这样美味的豆沙了。</h3> <h3>母亲包的是五花粽子,不仅讲究质量——包得紧,不会散开;还讲究样式——要有棱有角。父亲和母亲在包粽子可真是默契得珠联璧合!包好的粽子被我们小心地放入大锅,将水倒至漫过粽子,放上咸鸭蛋、几束大蒜,就期待着粽子煮熟时刻的到来。因为母亲的高超手艺,初四的粽子要在大锅里煮上整整一夜才能煮熟。而这一夜添柴、凑火的工作就全部落到父亲的身上。没有一次熟透的粽子,二回合再怎么煮都煮不透心,为此,父亲一晚上要爬起来好多次。回想一下,父亲可能好几次添好柴才倒下睡着几分钟就惊醒起来。但父亲从不抱怨,每年的端午早上,我们还在床上,父亲就带着愉快的声音叫我们:“粽子熟了,赶快起床!”我们每年端午早上都在父亲愉快的叫声中愉快地起床,愉快地享受充满爱的粽子。</h3> <h3>现在,父亲走了,永远地走了,再也不能吃到父亲亲手做的豆沙,再也听不到父亲愉快的叫声,再也吃不到带着温暖、带着爱意的粽子了。那弥漫在大街小巷的粽香,是别人家的粽香,是别人家的幸福,这幸福里没有我和父亲。</h3> <h3>不知是思念太深,还是父亲与我心心相印,很长不梦见父亲的我昨晚又见到他了。模糊中,我背着父亲这个季节爱吃的苦竹笋,正给母亲他俩送去。笋子很重,背起来很吃力,想着打个电话给父亲,让他来接我,又觉得电话似乎忘带了。不知何时却发现父亲正站在我身边,还是微笑的脸庞,只是觉得不太有精神,模糊中知道父亲病了。我高兴地对父亲絮叨:“这是你爱吃的苦竹笋,回到家弄熟后我分成小袋放在冰冻层里,你和妈每次只要拿出来解冻过热水一下就可以吃了。”父亲没说什么,只是“嗯”了一声,恍惚中我觉得父亲不是走了吗?为何还在这里?是不是我记错了?可能是太高兴,一下子醒过来,父亲不在了,父亲的笑脸消失了,只有无边的夜色和夜鼠磨牙的吱吱声!我打开手机,凌晨2:45。我是个无神论者,但此刻我相信父亲一定在天上微笑地看着我!</h3> <h3>氤氲粽子香,悠悠思父情!父亲永远在我心里,父亲的微笑永远是我生命的阳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