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驻村日志30】

尘缘

<h3> 今天是脱贫攻坚驻村第30天。</h3><h3> 昨晚睡觉睡得还算早,还未入睡时,零星的看见天空划过若干道闪电,猜测估计今晚也得下雨了。闷热的屋子里蚊子不停的忙碌,寻找着它那炙口的血液,而且对它来说,只有新鲜的血液才能引起它的兴趣。</h3><h3> 今早醒来,走在庄房村的那座标志性大桥上,远远望去,浓重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好象从天上降下了一个极厚而又极宽大的窗帘,把庄房村全都笼罩了进去。看着山腰被雾截成了两半,我心里不由想到:“要是半山上的人就在此刻透过雾看我,是不是我也被雾截成了两半截?”这样想着,我钻到了雾层里,径直朝村委会走去。</h3> <h3> 上午,在仁村镇领导、干部的参与下,老甘,仁村镇包扶庄房村干部,向庄房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传达了仁村镇政府对当前脱贫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及“两力两率”宣传等相关事宜,同时就当前的工作,老甘就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一些工作技巧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分享、交流,以便更好的做好当前的工作。</h3> <h3> 中午,接到县脱贫办关于学习《陕西省脱贫攻坚指挥部学习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驻村工作队队长高度重视,立即组织镇、村干部,集中学习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h3> <h3> 在学习《通知》过程中,老队长涂立生同志就结合文件精神和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情况,他强调:所有脱贫攻坚驻村队员要高度重视,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把握住脱真贫真脱贫的实质意义,将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使人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增加获得感。</h3> <h3> 下午,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老支书孙某家,看望老支书,向老支书请教农村建设和农村管理的经验,以便启发和推动我们更好的做好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h3> <h3> 老支书的家是土坯房,其房内依旧摆放着简陋的家具和各种各样的农具,老支书的右手因为受伤攀在肩膀上,一切显得是那么萧条、凄凉。然而,就是这个土坯房,丝毫没有遮挡无语间透出的力量:那是表率的力量,鼓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并清晰地记录下一个老党员的闪光风范:吃苦在先,享受在后。</h3> <h3> 看着眼前的一切,使我们深为触动: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这样坚持党的信念,忠诚党的事业,自我严格以党纪律己,以实际行动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普通党员为基石,才全方位维护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与少数说大话、空话,虚事实干,实事不见,巧言骗取领导信任,一旦谋到权位,就胡作为,搞腐败的人相比,真是天地之别。我们和许许多多的人一样,从内心崇敬这些老党员。这次拜访老支书,突有一种以老支书的榜样精神为茶,细细酌取冗杂的村情,从中品出新的发展思路,受到传统教育的情怀。这个过程,不失也是一种别样的精神享受。</h3> <h3> 今天的主题是:责任。</h3><h3>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h3><h3> “上帝,什么叫责任?”有一天,彼得问上帝,上帝笑了笑,说:“哦,那你就去人间走一趟吧!”于是,彼得就开始了他的旅行。</h3><h3> 彼得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公园,一位园丁正在辛勤地给草木剪枝,彼得上前问道:“为什么你要在这剪枝呢?”园丁边工作边说:“唉,让它们长得更好是我的责任。”彼得明白了,原来让草生长得更好就是责任。</h3><h3> 接着,彼得来到了一间咖啡厅,一位服务员正在为顾客送咖啡,彼得问道:“为什么他自己不来取,却要你送过去呢?”服务员轻声地说:“因为那是我的责任。”彼得明白了,原来为顾客送咖啡就是责任。</h3> <h3> 最后彼得来到一家医院,一名护士正在照料一位非典病人,彼得上前问道:“难道你不怕被传染吗?”“唉。”护士微笑着说:“当然怕,但这是我的责任。”彼得明白了原来照顾非典病人就是责任。</h3><h3> 彼得结束了他的旅程,回到了天界,上帝问他:“彼得,你知道什么叫责任了吗?”彼得果断地说:“是的,上帝,我明白了,责任就是让草生长得更好,就是为顾客送咖啡,就是照顾非典病人。”</h3><h3> 上帝听后,笑着说:“孩子,这些只是责任的一部分,责任是无处不在的,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做好你应做的事,这就是你的责任。孩子,你明白了吗?”</h3> <h3> 责任,一个很有分量的词语。它或是一份儿我们愿意竭尽所能偿还的“感情债”;或是一种我们对他人、对社会的承诺……可无论是哪一种,“责任”总与社会角色相伴,与“担当”共生。</h3> <h3> 对于责任,通常可以理解为做份内的事情。当意识到这件事情是一种责任的时候,内心就会有一股动力,自发的鞭策自己,不断的前进,奋力上游。不过责任也十分沉重,给人们的是一种沉沉的担子。而且很多责任也是与生俱来的,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可能不喜欢,但是又不得不去做,这就是责任的含义。</h3> <h3> 当然,一个人一旦有了责任心,他的生活就会闪光;一个人一旦有了责任心,他就有了至高无上的灵魂;一个人一旦有了责任心,他在别人的心中就犹如一座很高的山,不可逾越,不可移动。</h3> <h3> 可能是趋于在社会生存,我们对自己的生活不是很满意,更谈不上责任,但是我们必须尽责做好当前的工作,只有我们慢慢培养自己热爱当前的工作,我们就会懂得如何尽责。要懂得培养自己内心的热情,使自己真正投入到工作中,进而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在工作中快乐、充实、完整。</h3> <h3> 也许,我们也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奇迹。懂得责任的人,做任何事情时,更懂得三思而后行,更懂得一切来之不易,更懂得自己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因此他们会获得别人的支持和理解,吸引更多的指导和机会,为自己的成长与成功铺好砖、修好路。</h3> <h3> 脱贫攻坚亦是如此,带着责任、带着情感走近贫困群众,与贫困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情感。与贫困群众心贴心、面对面 、同坐一条凳子、同吃一桌饭、摸清贫困户的情况、分析致贫的原因、了解群众的需求、找准脱贫的潜力,思想上与贫困群众融为一体,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破解群众的住房难、饮水难、行路难、增收难、就医难等问题,这就是尽到了脱贫攻坚的责任。</h3> <h3> 航船有了压舱石,吃水就深,航行就稳。人生如船,信仰就是压舱石。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样需要压舱石,需要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坚定信仰、鼓足干劲、强化担当,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苦干实干,承担起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担。所谓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心中才有阳光,脚下才更有力量。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的精神才会富足不“缺钙”,才不会得“软骨病”,从而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进程中,时刻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调动一切力量扶真贫、真扶贫,为群众解难事、办成事,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勇立潮头争先锋。</h3> <h3> 古语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发展的引擎,创新是脱贫的绝招。牛栏关猫是不行的。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要主动深入基层,带头与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与贫困群众交心谈心,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结合扶贫政策和村情民意,发挥聪明才智和优势所长,在思想上先人一步,将改革创新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开拓出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路子,为脱贫攻坚引入源头活水,让脱贫工作有声、有色、有效果,做到脱贫不返贫、脱贫能致富、致富能持久。</h3> <h3>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h3> <h3>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的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员甘当排头兵,勇战第一线、擂鼓前行,攻克艰难,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彰显了党员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乐于奉献的精神。</h3> <h3> 最后,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结束今天的日志:行百里者半九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要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党政机关定点扶贫,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和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联动。</h3><h3> 加油吧,青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