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无垠魅力无限的非洲大地

苏嵋

<h3>有幸加入北美摄影协会组织的非洲摄影一团在Winston总带领下和Perter Cai技术总监指导下我们一行18人浩浩荡荡5辆特制吉普车开启了为时短暂的肯尼亚旅程。</h3><div><br></div><div>这是一次很愉悦快乐的旅程,八天蜻蜓点水式的一游,马赛马拉的奇丽、蓝天、金合欢树,大草原、骄阳似火,神秘,原始,狂野的异域风情留给我的却是回味无穷的情怀和重返非洲的強烈欲望。</div><div> </div><div>肯尼亚不仅是动物摄影的天堂,也是风光和人文摄影的殿堂。 </div><div><br></div><div>唯一遗憾的我只带着"小米加步枪"(100一400MM) 的镜头,这个镜头对打🐦和远程动物拍摄来说确实不够,加之第一次拍🐦和动物,很多技巧都是从Peter和同行的资深摄友那里学来的。团队高手用高射炮打到非常漂亮的各种不同的🐦和瞬间抓拍。我跟着他们打酱油却意犹未尽。时间和空间在非洲广袤的土地上换了一种计量单位,大自然面前,我们却成了一部分,而不是主导者。享受这个被主导的过程远远美过了这个遗憾。</div><div><br></div><h3><br></h3> <h3>第一天博格里亚湖<br></h3><div>早餐后驱车前往博戈里亚湖,途经东非大裂谷,拍摄裂谷壮观景象。</div><div>下午到达博戈里亚湖原生态旅店,周围驼鸟,长尾🐒,一点没有与人类生疏的感觉。博戈里亚湖是东非大裂谷其中的一个咸水湖,湖畔有地热蒸汽,上百万只的火烈鸟栖息这里,由于刚过雨季湖里水位高准备去的景点路被淹了,只好改道找新景点。远远望去火烈鸟并不太多加之距离较远 ,100一400mm镜头明显不够。</div><div>但是这里风光独好。</div> <h3>东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位于非洲东部,是一个在3500万年前由非洲板块的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地理奇观,造成地球脸上的一道巨大疤痕。 目前观光的主要景点则由肯尼亚进入。<br></h3><h3>这是180度全景接片。 </h3> <h3>原生态旅店周围到处可见各种飞擒走兽。驼鸟们摆着不同的姿式展现它们的魅力。</h3><h3><br></h3> <h3>怒视😠</h3> <h3>远处暴风雨即将来临,驼鸟们继续为我们摆拍.</h3> <h3>长尾🐒</h3> <h3>湖边的火烈鸟有的挺挺玉立,娉娉袅袅,有的翩翩而起,飘飘欲仙,湖光山色好一个美景良辰.</h3> <h3>第二天我们去了纳瓦沙湖,纳瓦沙湖是东非大裂谷里的一颗明珠,是肯尼亚最美丽的淡水湖之一。</h3><h3>我们的主要的目的是乘坐快艇游船拍摄水鸟、和鱼鹰扑鱼以及湖中的河马。</h3> <h3>推开客厅后门我被眼前的景象懵住了,这简至就是活生生的油画,今晚就和它们同住一后院,邻居们好!</h3><div><br></div> <h3>河马白天都呆在水里,晚上才到陆地吃食物,旅店要求天黑后旅客不能擅自出门,每晚都有50多只河马在后院,曾有中国旅客晚上出去拍小河马被大河马袭击至死。</h3> <h3>鹈鹕</h3> <h3>魚鹰</h3> <h3>离开納瓦沙湖 我们驱车来到马赛马拉野生动物园。当天下午参观马赛人村庄。每人交25美金观看半小时表演和参观指定的村庄。</h3><h3><br></h3><h3>以畜牧为生的马赛人是完全的游牧民族,终年成群结队流动放牧,几乎全部依靠牲群的肉、血和奶为生。他们的村庄用带刺灌木围成一个很大的园形篱笆,环绕一圈泥屋构成,可容纳4~8个家庭及其牲畜。在较老的马赛男人中间一夫多妻现象较为普遍,同一年龄组的男人之间可以借妻,娶亲要用牲畜做聘礼。 据说男人至少要拥有10头牛才能有资格取妻。马赛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男子瘦高瘦高的,平均身高超过一米九,左手长矛,右手拎一根半米多长的实心原木,腰间是一柄锋利的刀,身上简单地裹着两块布,下面一块遮羞,上身是一块火红的“束卡”,又帅又威。</h3><h3><br></h3> <h3>穿着Nike衬衣的现代马赛人</h3> <h3>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Ma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早出晚归每三到四人乘一特制吉普专用车驰骋于原野上,常可见斑马成群结队,各种羚羊走动其间,非洲野牛,长颈鹿,猩猩徘徊,大象环顾左右。各种🐦类自由莺歌飞翔。</h3><h3>我们驱车游荡在原野,追随自由生灵的脚步,和豹子擦身而过,和狮子,猎狗狭路相逢;可能季节的原因我们并沒有感受原始肆虐的暴力和血腥,生物们虽弱肉强食,却也懂平衡之道。在这里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独特的原始文化,草原日出、日落的仙境般的美妙,神秘和未知裹挟着我们,却仍有另一种空灵静谧缓缓流淌在心灵之上,体验自然的无穷力量,让我们完全融入到奇妙的大自然中,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一种回归的轻松与快乐。</h3><div><br></div><div><br></div> <h3>我的最爱金合欢树,散乱地站在麦田中,孤独而坚定屹立在草原上,将东非草原挥洒自如的狂野和生动的气息俯美绝伦,极致渲染。</h3><h3>每天我们迎着太阳拥抱你,见证你的</h3><h3>倾国倾城、婀娜多姿、尤如出水芙蓉,告别夕阳吻别你的绝色容颜。</h3> <h3>天边的长颈鹿潇洒自如,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大象慢条斯理,豪气大方,它们正在创作一幅幅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的画像。</h3> <h3>林中之王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样威风凛凛。在这旅程中我才知道公狮子负责保护狮群的领地,并用自己的尿液来标明范围。它们会赶走入侵者和一些可能对自己幼崽产生威胁的动物。虽然雄狮总是代表力量,尊严,和地位,但狮群中真正的猎手其实是母狮子。母狮子会相互配合,采取战术,以提高捕猎的成功率。在草原上,很多食草类动物,如羚羊等,可以跑得比狮子快,而且有些动物的角具有攻击和杀伤性,还有些动物体型要比单只狮子大很多,因此,狮子之间配合捕猎至关重要。</h3> <h3>非洲水牛是非洲的五大兽之一,五大兽是指狮子,大象,水牛,猎豹,犀牛,水牛也是非洲草原最常见的动物之一。脾气暴躁,性情凶猛,虽是纯素食动物,但却是非洲最可怕的猛兽之一。</h3><h3><br></h3> <h3>非洲獵🐆豹</h3><h3>捕猎時速度最高可達到時速120公里,且僅一腳着地,但最多只能跑3分鐘,超過時生理構造使獵豹必須減速,否則它們會因身體過熱而死。通常在1分鐘內即可獵捕到獵物,如果獵豹獵捕失敗,那將是浪費體力。大致上6次捕獵中僅有1次會成功。</h3><h3><br></h3><h3>这是一只独眼猎豹左眼应该是失明。</h3> <h3>东非狒狒在非洲数量颇多,分布也很广泛。因为它们会吃农作物,所以当地的农民非常厌恶东非狒狒,常常射杀它们。</h3> <h3>肯尼亚国鸟又名紫胸佛法僧</h3> <h3>非洲鬣狗是一类强悍的中型猛兽,它们集体猎食瞪羚、斑马、角马等大中型草食动物,甚至可以杀死半吨重的非洲野水牛,并不是靠吃狮子吃剩的残骸和尸骨果腹生活的弱者,相反,狮子则是经常掠夺斑鬣狗的猎物。</h3><div>鬣狗是动物界有名的“机会主义者”。除了自己捕猎之外,还经常抢夺其它肉食动物所捕获的猎物,比如花豹、甚至狮子。</div> <h3>灰冠鶴</h3> <h3>  非洲啄牛鴉 </h3><h3>“小不点儿”调戏“高大汉儿”</h3> <h3>软着陆</h3> <h3>非洲羚羊</h3> <h3>犀牛</h3> <h3>我们每天都迎着西山红霞依依不舍的凯旋而归。短暂的八天我们领略了非洲的别样风景:自然纯粹,人文和蔼,天空异常通透都一览无余。我们置身在广袤无垠的非洲大地,享受着这难得的干净纯净的时空。</h3><h3><br></h3><div>虽然我们团队都在同一时间拍摄同一画面,同一棵金合欢树,同一个擦肩而过的动物,但是我相信我们都在用自已对自然的理解全译着不同的感受。</div><div><br></div><div>非洲我会再来!</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