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手机摄影习作】</b></h3> <h3> 五月陕北之旅的最后一站,是位于延安市黄陵县的黄帝陵。中午时分,我们和西安的亲人告别了壶口黄河大瀑布,驱车两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了仰慕已久的轩辕黄帝陵。</h3> <h3><font color="#010101"> 黄帝陵位于山清水秀、景色秀丽的桥山,这里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之地,也是《史记》中唯一记载的一座黄帝陵,同时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号称“华夏第一陵”。</font></h3> <h3>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自汉武帝元封元年亲祭黄帝陵以来,这里一直都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同时,这里也是炎黄子孙追根溯源、缅怀先祖的圣地。</h3> <h3> 通过轩辕广场前往桥山黄帝陵时,美丽的沮河平静而又缓缓的绕山而去,从而使得黄帝陵山水相依、风光旖旎。沮河又被称为印池,其寓意为黄帝用印之水,传说黄帝当年经常在此清洗玉玺大印,故称之为“印池”。</h3> <h3> 沮河之上横跨着一座通往黄帝陵轩辕庙的轩辕桥,桥体全部采用花岗岩,每根石梁近6米长,重约10吨。一眼望去,给人以粗犷、古朴、厚重的视觉效果。</h3> <h3><font color="#010101"> 经过轩辕桥后便是与轩辕庙龙尾道相连接的桥北广场,广场上耸立着四根高为4.8米的花岗岩望柱,这是黄帝陵庙前区的标志之一,烘托了庙前的庄严气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轩辕庙前的龙尾道,共有95级石质台阶和5个踏步组,寓意着轩辕黄帝“九五至尊”的至高无上权威。</font></h3> <h3> 随着龙尾道拾级而上,来到了轩辕庙院的山门,庙门正上方为“轩辕庙”醒目庄重的匾额,“轩辕庙”三个大字为蒋鼎文先生于1938年在陕西主政时所题。</h3> <h3> 山门的两边分别是“缅怀初祖,筑梦新时代”和“四海同钦,寻根黄帝陵”引人注目的两行标语。驻足观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拳拳爱国之情由然升起。</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轩辕庙山门内西侧,有一棵高大而又充满沧桑感的古柏,即著名的“黄帝手植柏”,相传此树为轩辕黄帝当年亲手所植,故称之为“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五千余年。</font></h3> <h3> 柏树枝杆苍劲挺拔,树叶青翠,枝干略向南倾斜,树高接近20米,胸径11米,其冠如盖,其势巍峨,为庙内古群柏之首。</h3> <h3> 古柏苍苍、岁月悠悠。游客们头顶烈日,聚精会神的聆听着导游娓娓道来的黄帝手植柏的由来与不老故事。</h3> <h3> 黄帝手植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柏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英国林业专家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同时被评为中华百棵名树之首,享有“世界柏树之冠”的美称。 </h3> <h3><font color="#010101"> 沿中轴线而上就是诚心厅,历代帝王将相、文客墨人及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华裔华侨、港澳同胞等来此谒拜黄帝陵时,都要在此整理衣冠、备好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后,方可进殿顶礼膜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过了诚心亭便是碑亭,碑亭是重要石碑的陈列处,进门的左边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祭黄帝陵文”手迹和邓小平亲笔题写的“炎黄子孙”四个大字。右边是时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所作的“黄帝赞”词一首,还有蒋介石先生1942年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font></h3> <h3> 在黄帝脚印石旁,有一棵汉武挂甲柏,又称将军柏,据说是因汉武帝征朔归来挂甲于此树而得其名。此树干斑痕密布,纵横成行,似有断钉在内,是所有古柏之中最为奇特的一株。</h3> <h3><font color="#010101"> 人文初祖大殿是祭祀黄帝的正殿,也是庙院的主体建筑,坐落于庙院的中心。大殿正中供放着一尊巨大的石刻轩辕黄帝的浮雕像,是由香港同胞捐款制作而成。</font></h3> <h3> 游客们在这里用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方式祭拜轩辕黄帝,他们不仅深切地表达了炎黄子孙的浓浓缅怀之情,而且也祈福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庭幸福。</h3> <h3><font color="#010101"> 轩辕庙山门至人文初祖大殿中轴线的东西两边,有两个按汉代建筑风格修建而成的碑廊,西侧碑廊依次陈列着历朝历代祭祖与记事的古碑,东侧碑廊则依次陈列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现代书法家赞颂黄帝功德的碑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人文初祖大殿北上是占地1万平方米的祭祀广场,可容纳5000人的祭祀活动。广场东面置放了一口龙魂大钟,西面则立一面龙威大鼓,同时东西两边旌旗迎风飘扬,整个祭祀广场威风凛然、庄严肃穆。</font></h3> <h3> 若有所思的凝视着祭祀广场两边威风凛凛的鲜艳旌旗,愰若经历了一次五千年的时光穿越,似曾看到了黄帝与蚩尤两军对垒时金弋铁马、刀光剑影、战鼓声急的峰火岁月,历经艰辛最终实现了华夏民族的首次统一,奠定了华夏民族的宏伟基业,其丰功伟绩永垂千秋、后人不忘。</h3> <h3> 这是用于公祭轩辕黄帝的龙魂大钟,钟的正面铸有“龙魂”二字。钟的整体造型庄重与精美,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钟铭盛世、龙凤呈祥与天人合一的美好意蕴。</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祭祀广场的北端,在总高六米的石台上,巍巍矗立着轩辕殿,整个建筑凭借山川地貌与植被构成的大环境,充分体现出了“大象无形”的道家境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轩辕殿的建筑充分体现了“黄帝明堂”的风貌,是庙区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整个建筑简洁古朴、宏伟庄严。特别是屋顶中央有直径14米的圆形天光,整个空间显得恢宏神圣而又通透明亮。轩辕殿的设计取“天圆地方”之意,象征着中华远祖质朴的宇宙理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轩辕殿内中央偏北处,安放着轩辕黄帝石碑像,其造型特点既像传统的祖宗牌位,又如传统陵墓前的石碑,还似一座古朴的神龛。整个大殿气势恢宏、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是炎黄子孙祭祖的“圣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轩辕殿的西侧有一条大道,从这里或坐车或步行可以前往桥山之顶的黄帝陵,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次最终未能继续前行,给这次的追根溯源之行留下了深深地遗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据资料介绍,在通往山顶黄帝陵的山道中,有象征着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中华世纪柏;有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8万多株古柏群;有黄帝陵的守护神天竜神慧等重要的景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黄帝陵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祭亭前安放着郭沫若当年受毛主席委托书写的“黄帝陵”石碑。从古至今,每年的祭祀大典都在这里举行,成为了炎黄子孙追思先祖功德、抒发民族情感的重要场所,成为了华夏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与心灵的寄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古往今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中华民族对轩辕黄帝的祭祀活动从未间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同胞回国祭拜轩辕黄帝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不远千里万里寻根问祖,不忘家乡故土,充分体现了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同根同祖的赤子之情。</font></h3> <h3>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血亲始祖。如果说陕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那么,黄帝陵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象征,是凝聚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