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嶂石岩景区位于河北赞皇县南端嶂石岩乡。它兼具了北国雄奇,南国俊秀之特点,集“丹崖,碧岭,奇峰,幽谷”为一体,其独特的地貌被专家命名为“嶂石岩地貌”,与“张家界地貌”,“丹霞地貌”并称为中国三大地貌。</h3> <h3>👇 嶂石岩地貌与张家界地貌,丹霞地貌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砂岩地貌。嶂石岩地质景观最为典型的是嶂石岩地貌和中元古界长城系砂岩中的层理和层面结构,为国内乃至世界所罕见。可称为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尤其是嶂石岩地貌的命名地,具有极高的地质科研价值。</h3> <h3>👇 2014年暑假,我曾和骑友骑过一次嶂石岩,当时刚刚骑行不久,牛气冲天但实力不济,经验不足,111公里的行程,我们整整骑了16个小时,从晨光乍现一直骑到繁星满天……<br><br>这真真是一次苦逼之旅!</h3> <h3>👇 2018年五一劳动节,与喜德胜骑友约定此行,遂整装出发——再问嶂石岩。<br><br>之所以还想去,一是因为那儿的景色和风光让我难忘,二是因为我爱吹嘘爱嘚瑟的本性,几次天花乱坠的吹,直把几个骑友的胃口吊得老高,哀求着非要我带路再去,没招了只好从了。<br><br>确是硬着头皮答应的!<br><br></h3> <h3>👇 这是位于水磨头乡的口上水库,上次路过时还没竣工,现在傲然挺立在山岭之中,把水磨头宝贵的水资源相拥入怀,留在了山西。<br> <br>以前的这些水,从水磨头一路蜿蜒向东北方向,注入河北赞皇张家湾水库,成就了张家湾水库“蓄能发电”的美名。<br> <br>在七亘村烈士纪念碑的小山岗上,遥望对面山顶处,就能看到张家湾水库上库的大坝,这个修在山顶上的大水池子苑如一口巨锅座落在山上,硬是在七亘村的头顶上支了口巨锅,甚为震撼!</h3> <h3>👇 快出山西了,开始一路爬坡。<br> <br>这是骑友老财。<br><br>可能是五一小长假的缘故,路上的运煤车很少,不像头回去的那样堵车——堵到三五公里长龙一字排队,堵到没法骑只能在大车缝里绕来绕去。</h3> <h3>👇骑友老杨。<br><br>这俩人可不简单,他们曾联手创下4天半骑行泰山的记录,我滴个妈呀~简直神仙放屁——非同凡响!<br><br>咋舌咋舌~ </h3> <h3>👇丁峪村一路向东,路况一流,看不到以前的乱石路了。 <br><br>丁峪村午餐的时候,碰到一帮从石家庄过来的骑友,正兴高采烈的嚷嚷着翻山如何艰难,下山又是如何似腾云驾雾般爽到爆爽到要疯掉。<br><br>在河北大平原上骑行,是永远都体会不到这种快感的!</h3> <h3>👇山西境内最后一个自然村——丹岩村。<br><br>前面就是棋盘山,翻过此山就是赞皇了。 </h3> <h3>👇开始 爬坡了。<br><br>四年前的这段路根本就不是路,地上全是碎石头根本没法骑,只有农用三蹦子之类的车能走。<br><br>那次我们是推车翻越的。</h3> <h3>👇翻越棋盘山,不管怎么说,现在的路况比以前好多了,虽然是没有硬化的土路。</h3> <h3>👇哈将军也在爬坡,满脸汗水气喘如牛,全没了往日威风。 </h3> <h3>👇土路难行,骑不动就推吧,推不动就扛。<br><br>我们就曾扛车翻越过翠枫山后山——而且不止一次 。从后山栈道下来进入景区内部,然后从景区大门呼啸而过,直把几个门卫看得一脸懵逼。<br><br> 这是真事儿!</h3> <h3>👇 登顶,这是垭口簸箕篓,前面是九公里的陡坡下山路。<br><br>虽然到了五一了,但山顶上还是山风阵阵,寒气袭人——那是真冷!</h3> <h3>👇进入赞皇境内, 红色柏油路面平整如新,心情于是大好。</h3> <h3>👇落日余晖在,只是近黄昏。 </h3> <h3>👇 晚霞依旧,车马却寥寥。</h3> <h3>👇快到目的地了,体力也几近透支。 </h3> <h3>👇累的不行了,老财也是血肉之躯,毕竟六十大几了。 </h3> <h3>👇别墅小楼依山傍水,日子殷实又富足。 <br><br>这里海拔较高植被茂密,夏天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是理想的避暑圣地。<br><br>据说这儿有不少京津冀地区的显贵们的豪宅呢。</h3> <h3>👇小长假期间,我们担心去迟了食宿没着落,于是咬牙奋力蹬坡,不敢懈怠。 </h3> <h3>👇摆个pooS何妨,这样方显大家风范!要装就使劲装,装到死!</h3> <h3>👇近20公里的上坡几乎让我们崩溃,大汗淋漓饮用水告罄,嗓子冒烟快疯掉了,这就是作死的代价……<br><br>吃饱了撑的自讨苦吃,活该!</h3> <h3>👇中间那头倔驴偏要背着包骑车,而且谁说也不听,沉甸甸的大包没离过身,就这么一路背下来了,堪称是骑毛驴扛口袋 的升级版。</h3> <h3>👇快到了吧?老哈先看看美女再说,虽然还看不到景点,虽然都累成狗了 😅 </h3> <h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你说啥?门票要65大洋了?我们可是从山西一直骑过来的不能优惠点?门卫回答:“能,但必须60周岁以上!半票!” 哈大帅一句诗没吟完脸就拉长了。<br><br>这下俩老头乐了。</h3> <h3>👇刚过检票口,一个白净的小媳妇热情拦住了我们,她操一口很不普通的 普通话,力荐我们去她家食宿,说饭菜如何可口住宿条件超好等等,看看不贵每人才40,于是欣然前往。</h3> <h3>👇终于到了!<br><br>嶂石岩,我又来了! </h3> <h3>👇空山新雨后,云飘半山腰。</h3> <h3>👇这就是她的家——红叶农家乐。 <br><br>水彩画,不知出自哪位高人之手。女主人用来做微信头像了。</h3> <h3>👇我们住的农家小院。 </h3> <h3>👇房间超整洁,整洁到一尘不染。 </h3> <h3>👇开饭开饭!都快饿疯了。<br><br>饭菜量足,可口,价钱公道。 <br><br>当然二锅头必不可少,完事了洗漱完毕倒头便睡,南柯一梦直到清晨,那是真舒服。</h3> <h3>👇清晨的嶂石岩景区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关键空气好, 好到爆好到要醉氧!<br><br>是那种浸润喉舌沁入肺腑的滋润!</h3> <h3>👇瀑布,水流潺潺常年不息,这里不缺的就是水,而且是优质的山泉水!<br><br></h3> <h3><br>👇 在镇子口的一眼水井旁,我们见到过洗衣洗菜的村妇,一打听,水不要钱白用。<br><br>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哺育了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也成就了今天的世外桃源。 </h3> <h3>👇嶂石岩地貌一瞥。 </h3> <h3>👇嶂石岩地貌一瞥。 </h3> <h3>👇嶂石岩地貌一瞥。 </h3> <h3>👇上个猛料,是时候了。 </h3> <h3>👇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老编也该露露脸了。</h3> <h3>👇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该嘚瑟就嘚瑟。 <br><br>挺有成就感的是不是。</h3> <h3>👇<br><br>别看头发少,洗头用飘柔。</h3> <h3>漫步人生路,有喜又有忧。<br><br>调侃归调侃,我们还是不敢逗留,因为九点还要启程返回呢。</h3> <h3>👇 返程路上,小憩。<br><br>铁腿杨哥遥望嶂石岩,依然是依依不舍~</h3> <h3>👇凯旋!<br><br>我们回来走的另一条更近的路,嶂石岩——里沙瑶——丁峪——昔阳——平定——阳泉。<br><br>回味两次嶂石岩之旅,真真是历尽苦难痴心不改,老骥伏枥不言愁。<br><br>活了大半辈子就赚了两个亿,一个是回忆,一个是不容易!<br><br>老魏到此要收工啦 !脑中灵光一闪,不禁感慨:<br><br>夕阳无限美,只是近黄昏。<br>古道西风瘦,自有寻梦人。<br>生活不冲刺,做个逍遥君。<br>冬日寒鸦噤,待到来日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