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23北京摄影协会函授学院杨晓利老师课

甜笛

<h3>杨晓利 ,男 ,1955年1月23日出生。北京工业大学摄影专业教师,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秘书长,北京长城摄影协会主席。出版专著:《建筑摄影》、《黑白摄影技法》、《相机收藏》、《现代黑白摄影》、《杨晓利摄影作品集》。民族 汉 出生地 西安。出生日期 1955。</h3><h3>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秘书长 北京长城摄影协会会长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华侨摄影学会会员 中国当代摄影学会会员 北京摄影家协会会员。</h3> <h3>所获奖项</h3><h3>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quot;杨晓利摄影作品展览&quot;1988年获中国摄影金像提名奖</h3><h3><br /></h3><h3>杨晓利作品</h3><h3>1989年获北京摄影金像奖</h3><h3>1990年获第16届全国摄影展览铜牌奖</h3><h3>1992年获第18届全国摄影展览银牌奖</h3><h3>1998年、2002年获文化部群星杯摄影评选银牌奖</h3><h3>2003年获得美国、加拿大国际摄影展览金牌奖</h3><h3>2001年至2005年任5届&quot;中国优秀摄影家&quot;评委</h3> <h3>杨晓利 ,男 ,1955年1月23日出生。北京工业大学摄影专业教师,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秘书长,北京长城摄影协会主席。出版专著:《建筑摄影》、《黑白摄影技法》、《相机收藏》、《现代黑白摄影》、《杨晓利摄影作品集》。[1]</h3><h3>中文名</h3><h3>杨晓利</h3><h3>民族</h3><h3>汉</h3><h3>出生地</h3><h3>西安</h3><h3>出生日期</h3><h3>1955</h3><h3>逝世日期</h3><h3>至今</h3> <h3>新课程表</h3> <h3>让人有感动的空间 </h3> <h3>主体眼睛眉毛</h3> <h3>纪实摄影-打伞</h3> <h3>纪实摄影-打伞</h3> <h3>这个长得有几分像马三立的瘦老头儿,一直是我们的全校的男神。</h3><h3>这个老头儿,给了我们不止一碗水,还让我们去追逐去欣赏那一大桶水。</h3><h3>所有上过杨老师课的孩子,都是幸运的……</h3> <h3>主体与陪体</h3> <h3>主体与陪体</h3> <h3>纪实摄影的主陪体。瞬间的摄取。北京函授学院校长吕小中就是纪实摄影</h3> <h3>前景陪衬主体美化主体</h3> <h3>面对大自然的环境的时候,仔细观察风景中什么东西最吸引人,什么东西让你感动</h3> <h3>主体的色彩和陪体一定要不同。彩色的主体一定要用黑、白、灰做背景</h3> <h3>主体是土耳其大使</h3> <h3>暗杀土耳其大使的杀手成了主体</h3> <h3>主体是老头陪体是背影《末代皇宫太监》布列松1949年作品</h3> <h3>一辈子就拍一座山-富士山:日本摄影师羽栗田</h3> <h3>杨老师说摄影师瞬间的艺术没有时间去规划那么严格的位置</h3> <h3>实际上画面并不是按规矩拍的。由于卡特先生由于长时间的做非洲难民的拍摄在获奖两个月之后自杀身亡</h3> <h3>光 物影</h3> <h3>简单的画面</h3> <h3>形状</h3> <h3>形状</h3> <h3>形状</h3> <h3>形状</h3> <h3>形状</h3> <h3>形状</h3> <h3>形状:圆</h3> <h3>杨老师家为了给学生做课件直接找形状</h3> <h3>学生作业:线条</h3> <h3>线条➕形状</h3> <h3>黑的背景白色的主体,曲线与直线的交合</h3> <h3>《雄伟的乐章》-线条之美</h3> <h3>线条之美-</h3> <h3>线条之美-色彩之美-彩色画面揉黑白</h3> <h3>典型的线条-直线</h3> <h3>直线-斜线-曲线-圆的形状-彩色背景白色主体,最为特殊的是两把剪刀的摆放让观者的眼光喜欢</h3> <h3>黑白</h3> <h3>黑白灰就是影调</h3> <h3>彩色的滤色镜是为了黑白摄影而使用的,不同的滤色镜</h3> <h3>白天加的红色滤镜和偏光镜拍的</h3> <h3>最佳毕业作品:完成完了影调-线条-形状-光影。黑白影调</h3> <h3>工大学生作品</h3> <h3>根据作品的要求掌控冷暖色调</h3> <h3>环境是冷色调,烛光主体是暖色调。产生了对比</h3> <h3>这就是相机的记录的真实光是黄的</h3> <h3>船是暖色调其他是冷色调,线条</h3> <h3>背景黑的树叶是暖,光物影</h3> <h3>画面的冷暖对比</h3> <h3>环保主题</h3> <h3>注意环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