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实干抓生产 打井修路促发展
——我的“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侯光荣
2015年8月,我接到组织的通知,被委派担任横山县韩岔镇边则畔村第一书记。说实话,当时的我心里感觉到沉甸甸的,对于一个在司法机关从事刑法执行工作的我,又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去一个贫困村如何与老百姓进行有效交流,如何给老百姓当家做主,如何带领他们发家致富......,我的心里没有一点点谱儿。
山穷水尽疑无路
正当我“整装待发”之时,镇上领导来电话了:“侯书记,你村最近因为换届选举问题有部分村民在上访,请你务必到村,处理好有关事宜。”“my god!”这是在考验我吧!拿起行李,二话没说直接奔村而去——。
山大沟深:
该村位于韩岔镇西南部9.6公里处,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基础建设较落后。全村有高云地、榆小组、雷家梁、生地峁和边则畔5个自然村分布在四座大山和三条深沟之中。
道路曲折:
村里除了一条主干线可以通车以外,多数自然村比较偏僻,只能通“毛驴车”,要想进村入户见到村民,只能徒步进行。
住户分散:
全村分为高云地一组、高云地二组、高云地三组、榆小组、雷家梁组、生地峁组和边则畔组7个村民小组。人口156户705人,分别分散居住在“四山”之上,“三沟”之中。
通讯不畅:
由于地理特殊,各种通讯信号很弱,只能爬到山顶才有点信号,村民大部分在半山居住,村委会办公地甚至在沟里,进入该村就等于进入“世外桃源”。
辗转一个星期,走遍了全村各家各户,了解了村民的想法,经过研究甄别了矛盾的节点。再辗转一个星期,磨破了嘴皮,晒黑了头皮,走蜕了脚皮......,终于,一个月以后,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同志们的帮助下解决了村里的矛盾,健全了村班子。 一波刚平,另一波又起,精准扶贫工作开始了。由于大部分村民思想意识落后,不理解党的政策方针,抢着挤着进入贫困户行列,以望达到政府的丰厚补贴。特别是县上的"8"号文件出台以后,村民理解不了"九条红线"的内涵,部分"退出户"情绪非常激动。面对这种情况,只好再次组织村两委班子、会同镇驻村领导干部以及县驻村工作队,挨家挨户进行宣传、教育,走访、摸底,研究、讨论;再宣传、教育,再走访、摸底,再研究、讨论,历时三个月,最后经两委会、队长会和村民代表会反复讨论并公示,全村确定13户31人为贫困户。
柳暗花明又一村
班子健全了,村民的思想意识有所改变了,村里也相对和谐了,但是我明白,组织派我来不是单单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的任务是带领大伙发家致富,摆脱贫困,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其实,在上面的工作过程中,我已经走遍了全村的沟沟洼洼,熟悉了家家户户,我开始真的热爱这块土地,热爱这里的人们!这里山大,土壤就好,六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宝;沟深,水源就好找,三条深沟里地下水资源均很丰富;人落后,思想就单纯,156户705人就是力量,19名党员可以起模范带头作用,发展潜力很大。路不好可以修;水不足可以找;通讯不畅可以改善;人落后可以教育;技术不足可以引进,有办法! 召集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开会,共商发展大计!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协调相关部门,申报项目,改善落后面貌!
目前,边则畔村协调通讯公司,增大了无线通讯信号的覆盖面。争取项目投资402万元硬化通村道路6.7公里,村组生产道路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初步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得问题。投资28万元开凿大路峁机井一口,维修高山峁自然沟水井一口,解决了四个自然村的人畜饮水问题。发动群众发展中型养羊场一个,羊子饲养量达400只,养鸡场一个,养鸡数量约1100只。个体养羊户14户,每户平均70只左右,其他家畜散户养殖若干。引进技术试种植新品种洋芋220亩,地膜玉米300亩,小香米谷子1000多亩。 经过反复研究计划三年内完成以下目标:
拓宽硬化村组道路5条20公里,从四面与邻村接通,实现道路四通八达目标;年内解决剩余三个自然村的人畜饮水问题;协调铁塔公司,增加信号塔建设,实现整村无线信号全覆盖;维修加固淤地坝三座;每户发展经济林三亩(以苹果树为主);每户治理高产田三亩以上;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侧重发展地方杂粮种植;利用电子商务,建立产品推销平台,打造地方品牌。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我在边则畔村与大家一起努力,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很有成就感,不过我知道,作为第一书记,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现在还是实现少,打算多,虽按计划申报了很多的项目,多半还在审批中,以后的工作任务很艰巨。我相信,有各级领导的关怀,有全体村民的支持,我一定能带领他们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民生工程,积极挖掘潜能,全力打造扶贫新亮点,始终沿着“打造和谐新家园,建设文明新村庄”的道路走下去,努力实现“民富、村美、风气好”的目标,将边则畔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