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游西欧6+1🚉八、列车画廊

老景

<h1>第9天,5月1日星期二。<br>行程是:乘坐[金色山口列车]游览百里画廊,游览因特拉肯小镇,之后前往法国小镇第戎并入住。<br>话说包导在琉森火车站里领着我们全团38人,根据车票上的信息,寻找我们所乘列车的站台,很快找到了一辆红白相间的列车,进入列车停靠的站台,进入列车,找到两节挨着的空车厢,让大家找座位坐好,告诉大家不要走离这两节车厢,何时下车会提前通知大家,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看管好自己的物品,不要让陌生人插入我们的座位,因为,中途有停靠站,有上下车的乘客,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是充分欣赏车外的风景了,这里有百里画廊之称。一切都是在快节奏中进行的,在不知不觉中列车静悄悄的启动了,我们看到列车外的建筑物在向后移动。随着车速的加快,开始有漂亮的景色闪现于车窗,逐渐的美景不断让人目不暇接,列车外近处的、远处的、前边的、后边的,列车另一侧车窗外边的;漂亮的、靓丽的、恬静的、温润的、娴雅的、娟秀的、清纯的、田园的……多姿多彩的美丽画卷接连不断地展现在车窗外。车厢内的赞美声、赞叹声、惊觉声、欢叫声、惊艳声,伴随着照相机的咔咔声不绝于耳。真是名不虚传美得一塌糊涂,然而也偶尔传出遗憾的叹息声,那是因为有时候火车开得过快,漂亮的美景一闪而过,没能收入到镜头里而发出的惋惜。我的照片只有画廊的百分之一点点,所以还是走进百里画廊亲自看一看,而且我总觉得照片不如双眼看到的美。又所以,亲自去看了而拍不到所看到的美景,又会平添许多遗憾、烦恼与纠结。我一想起火车经过的美景,因为我的原因而丧失掉的众多的画面,不是眼睛看到相机照不到,就是相机拍到或是模糊或是曝光不够或是曝光过曝。这个火车坐的,是整个行程中遗憾最多的一段旅程。这些遗憾要记录下来,寻找时机把它弥补回来。</h1> <h1>琉森火车站正面,我们与大巴车和司机师傅分道而行的地方。司机师傅开着空车到因特拉肯小镇,我们坐着火车到因特拉肯,最后在那里汇合。</h1> <h1>琉森火车站右侧面,我在照完这张照片走到火车站大门时听到对讲机呼叫的地方。那个钟表记录了我前往集合地点的时刻,我到了集合地点至少晚两、三分钟吧。这应该不算迟到哈。</h1> <h3>进了火车站,迎面碰到我们的团队,一边跟着走一边拍照这些漂亮的火车。</h3> <h1>这就是我们要坐的那班列车,车头标有车票记录的所乘列车的信息。圆乎乎的车头好可爱,色泽也非常漂亮。</h1> <h3>大家陆陆续续的由这个门登上列车。</h3> <h1>我们同团的女旅友,高高的个子,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两个人物在列车门口,这场景也使得照片更加富有灵气。</h1> <h3>烟雨朦胧锁山中,随风飘落洒窗棂。</h3><h3>若知我等游此处,何必挥泪这多情。</h3> <h1>中途停车的车站,我所在的车门有个男列车员过来,打开车门下到站台上,看我拿着照相机,就朝着我说了两句话,我听不明白就摇了摇头,他又朝我招手,又用手指着车站路口的前方,比划一下照相的动作,噢!我恍然大悟,赶紧下到站台上照了两张。我不知道列车能停多长时间,刚接触到列车员我看不出他是列车员,没有制服,也没看到身上有什么标志,列车门旁边有个按钮,谁下车,上去按一下,门就开了,所以,我完全没有认出他是列车员,就不敢下车。我慌慌张张照了两张,就很快回到车上,他却在下边又站了大约半分钟才上车,然后关好车门,冲我笑了笑,朝别的车厢走去。这时,我才醒过梦来,这就是语言障碍导致的,不然列车停这两、三分钟时间,我可以走远一些,照两张没有遮挡物的清晰的自然风景照。</h1> <h3>中途换乘站,我们在这里从这辆红色的火车上下来,换乘另一辆,转向因特拉肯。</h3> <h3>上午11:05换上同颜色的另一辆火车,一切仍是在匆匆忙忙中进行着。</h3><h3>站在火车头旁边,背着红色斜挎包的那位师傅,就是瑞士的列车员或是司机师傅,然而他们没有铁路上明显的标志,与乘客在一起还真不容易区分。</h3> <h1>中途换乘车站,上车后我们团队的人就分散到多个车厢了。包导挨个车厢查找清点着团队的成员,直到确定全体成员都在。</h1> <h1>到达因特拉肯火车站,包导带着我们一行人下了火车,又走出火车站。忽然感觉哪点不对劲?恍然觉得我们上车下车到出站都没有检票,而且车站也没有人员把守的进出站口,这个是包导轻车熟路带着我们走捷径,减少了那些琐碎的关卡。不对,坐火车的人很多,都是这样上下车出站。听说瑞士交通管理特别严厉,如果列车上查到逃票的人,处罚非常狠,除了几十倍于票款的罚款外,甚至有牢狱之灾。</h1> <h3>酷似积木玩具般的列车车厢</h3> <h1>蓝色黄色相间的列车,不但环境美丽如画,而且拉着游客在画中跑的火车,也是五颜六色锦上添花,配合着如诗如画的环境,演绎着多姿多彩的旅游胜地之华彩乐章。</h1> <h3>因特拉肯小镇火车站进出站口,由地面引导线提示乘客进出火车站的方向。</h3> <h1>因特拉肯小镇的火车站,小巧温馨的火车站。<br>因特拉肯位于伯尔尼高地的一个冲积平原上,图恩湖和布里恩兹湖之间,又名湖间镇,以一年四季的醉人风景享誉世界。艾格峰、僧侣峰和少女峰三座山峰之间,每天都有许多滑翔伞爱好者在飞翔。<br>因特拉肯不大,虽是小小的一个镇,但绝对值得你住上几晚,她的精致小巧,配上周围那些雄伟大气的高山湖泊,就像一个娇小可爱的美人,得到众多英俊潇洒的男子呵护一般。因特拉肯的主要街道和商业中心是何维克大街,赌场、教堂等也在这条街上。<br>因特拉肯意思是两湖中间,上帝的蓝眼睛—布里恩兹湖在东面,上帝的绿眼睛图恩湖在西面。阿勒河流经因特拉肯连接着这两个美丽的湖。</h1> <h3>烟雾缭绕,两山之间的因特拉肯。</h3> <h3>路旁的花园绿地</h3> 如此艳丽大美的环境,怎不叫人为之心动,不管你如何的美眉,环境只需露出一点点就足够了。 <h1>维多利亚酒店,是因特拉肯小镇的五星级酒店,非常高档的酒店,不是一般人住得起的,这也说明因特拉肯为有钱人所钟爱,但穷游的旅者它也举双手欢迎。</h1> <h1>维多利亚酒店大楼前的法国梧桐树,张牙舞爪的样子,就像一个头朝下的八爪鱼。</h1> <h1>路边的马车,我感觉是整个小镇唯一的一驾马车,拉着游客围着小镇转一圈,让你体验一下用中世纪的步伐来欣赏这座花园小镇。<br>小镇不大,我看到照片中的游客,在拍这张照片时坐上马车走了,正好我和老伴儿也往小镇里走,逛逛街,看看手表店、眼镜店、饭店等,四十分钟后回来,恰好这马车也刚刚转了一圈回来,不过我们只是走了小镇的四分之一。</h1> <h3>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峰一直在云雾中,不肯露出她的美貌。</h3> <h3>因特拉肯小镇上简单整洁的街道</h3> <h3>山坳中的美丽小镇</h3> 在大山怀抱中的小镇 <h3>街头的花坛</h3> <h3>饭店门前的花</h3> <h3>因特拉肯小镇的人们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h3> <h1>草坪上时而会飞来小鸟,在草丛里觅食最爱的虫子。</h1> <h1>一只黑色的大鸟落到草地上,也在草丛中和泥土里寻找着昆虫和蚯蚓。这鸟与皮拉图斯山顶看到的“寒鸦”一模一样的,就是一直没听到它的鸣叫声,它的歌声会像云雀一样的动听吗。</h1> <h1>我时常的瞄着对面的山峰,觉得在云雾缭绕的纱幔后面是一张美丽俊俏的面孔。可是那个纱幔总是不肯摘去,这让我对她就更加着迷而感兴趣。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少女峰]。<br>少女峰,位于瑞士中心地带,是瑞士观光的精华所在,也是瑞士最早申遗的自然风景,被人们称之为“欧洲屋脊”。<br>我们在因特拉肯小镇只有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也只是在小镇里走走转转,不过在因特拉肯小镇的任何角度都可以望到少女峰。</h1> <h1>忽而,天空出现了一个白色的滑翔伞,在空中画出漂亮的一条弧线,然后飘向草坪的中心落地。</h1> <h1>又一个红色的飘下来了,红色在蓝天白云间较为显眼,发现的比较早。</h1> <h1>这个红色的滑翔伞在空中滑出去得比较远,之后又转回来了。</h1> 落地时宛若一缕彩红 <h1>这些滑翔伞好像微风中的蒲公英,不知由何处飘落,当接近地面时,你拍照的动作稍慢一点,伞忽的一下就落地了。</h1> <h3>又一张淡绿色的滑翔伞落地</h3> <h1>少女峰正是因为有了这玉带般地面纱,婆娑迷离婀娜多姿的身影忽隐忽现,神秘感使人更想走近她。我也总是下意识的时不时的望一望她,举起相机按一下快门。好在,我们要离开因特拉肯的时候,她终于掀开面纱的一角。<br>少女峰是伯尔尼高地最迷人的景观,最著名的山峰之一,她与中国安徽黄山的姊妹峰友好关系更让中国游客倍感亲近。已有百年历史的著名的少女峰铁道(Jungfraujoch Railway)会带着每一位游客到达海拔3454米的欧洲最高火车站—少女峰火车站。在这里有齐全的餐饮服务设施,游客还可以亲身前往在冰河下凿建出来的超级冰宫,体验冰河内部世界,在斯芬克斯观景台和普拉特观景台可以观赏到阿尔卑斯山壮观的全景图。另外在冰河雪地中有游客喜欢的室外运动。<br>这个地区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因而吸引着更多人的瞩目。1996年这里就启用了欧洲最高的观景台及瑞士最高速的升降机,在海拔3571米的斯芬克斯观景台,游客可以观赏到阿尔卑斯山壮观的全景图,包括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阿莱奇冰川,它全长24公里,是阿尔卑斯山中最长的冰川。阿尔卑斯山在伯尔尼州、瓦莱州的部分及汝拉山脉的部分景观,在晴朗的日子里还可以看到德国境内的黑森林。<br>到达方式:从因特拉肯东站搭乘火车到劳特布伦嫩或格林德瓦,转乘火车Kleine Scheidegg,再换乘少女峰列车到山顶。</h1> <h1>大树右边,美丽含羞的少女峰,在我们将要离别时,方才撩起面纱的一角,虽然看不清少女的真容,但也算是为我们送行露出一点害羞的面容吧。谢谢你!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峰。</h1> <h1>下午2:50 ,包导带着我们来到因特拉肯的一处停车场,我看到一辆漂亮的白色大巴车和它后面的一棵红色高大的彩叶树,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面。于是,乘着大家上车的时间,走到那辆车前拍下了这张照片。</h1> <h3>大巴车出发了,快速的奔驰在图恩湖沿岸的公路上,车窗外时常闪现着湖光山色秀丽的风光。</h3> <h3>大巴车时而经过美丽的村镇,</h3> <h3>大巴车时而又经过漂亮的田野村庄,</h3> <h1>经过两个小时的奔波,包导忽然告诉大家,我们进入了法国的境内,昏昏欲睡的我们,突然感觉有了精神,车外风景依然是那么美丽。今天要到达法国的[第戎],在那里入住酒店。</h1> 恍若隔世,是在画中,还是在童话里,噢!行走在路上。 <h3>一片丰收景象</h3> <h3>收获的色彩</h3> <h1>大巴车奔波了5个多小时,于傍晚20:00点到达了第戎小镇,晚上八点,天还亮着。我们的客房是在一排东西方向的平房里,有近100米长,客房背靠背南北双向住客,南面北面客房门前用玻璃暖廊围起来,所有客房门都封闭在玻璃暖廊里,虽说外边(没有看到院落)都是土地,但是进了暖廊还是很干净的。这一排单面有20多间客房,我们刚放好行李,接着又来了一个团,也是北京的旅游团,而且有与我们团相识的旅友,他(她)们住在与我们背对背的另一面,这一下这个酒店基本是满客了。奔波了一天,也该休息了。<br><h1>下集[自由巴黎]等待您的光临。</h1><h1><h1><br></h1>感谢您的光临和陪伴!</h1></h1><h1></h1><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