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信仰的力量——樟树三中党支部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樟树三中

<h3>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执着坚守。6月22日,阳光明媚,夏花烂漫,樟树三中党支部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体在职党员来到浏阳市文家市,参观秋收起义纪念馆和胡耀邦故居,缅怀革命先烈,感受信仰的力量。</h3> <h3>  在秋收起义纪念馆前的“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雕塑前,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h3> <h3>  在蔚蓝色的天空下,“光辉起点”雕塑更显宏伟壮观,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h3> <h3>  庄严肃穆的秋收起义纪念馆。</h3> <h3>  樟树三中党支部书记黄春如同志步入秋收起义纪念馆。</h3> <h3>  樟树三中副校长杜志林、聂鹏云等同志步入秋收起义纪念馆。</h3> <h3>  樟树三中副校长敖欠华、邓小坚等同志步入秋收起义纪念馆。</h3> <h3>  在“欢迎各单位来馆开展‘不忘初心’党日活动”牌子旁留影纪念。今天来秋收起义纪念馆参观的人还真不少,展馆内人潮涌动。</h3> <h3>  大家分组纷纷在展览馆大厅前宣誓留影纪念,感受信仰的力量。</h3> <h3>  大家跟着解说员,认真聆听党的光辉历史,瞻仰那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感受革命先烈们那为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的顽强斗志。</h3> <h3>  同志们专注地观看着展版,了解秋收起义的全过程,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h3> <h3>  霹雳一声惊雷,秋收起义发动……</h3> <h3>  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谋划着革命的未来。</h3> <h3>  秋收起义革命者武器,与今天祖国强大的军事力量相比,让我们能感受到当时革命者的艰难和新时代的伟大进步。</h3> <h3>  观看秋收起义的视频,现场震撼。</h3> <h3>  创建新军队。</h3> <h3>  三湾改编。</h3> <h3>  水口建党。</h3> <h3>  红旗插上井冈山。</h3> <h3>  驻足观看。</h3> <h3>  苦难辉煌。</h3> <h3>  英名墙展示了先烈们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而又无畏的胸怀。</h3> <h3>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h3> <h3>  秋收起义纪念馆后记。</h3> <h3>  大家来到了此次主题实践活动第二站——胡耀邦故居。</h3> <h3>  长长的石阶延伸到胡耀邦故居。</h3> <h3>  胡耀邦故居门前。</h3> <h3>  胡耀邦故居简介。</h3> <h3>  大家步入胡耀邦故居。</h3> <h3>  门左右两边对联“屋矮能容月,楼高不染尘”,让人看后心生敬意。解说员说:“后来有人把此对联改成‘人矮能容月,位高不染尘’来评价胡耀邦同志。”</h3> <h3>  解说员说到一次兄弟之争。</h3><h3> 1984年的一天,从与北京中南海一堵之隔的一个古老院落里,突然传出了激烈的吵架声。人们不会想到,吵架的人,一方是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另一方则是他的哥哥胡耀福。</h3><div> “耀邦,你这个人忘恩负义!你在北京当总书记,我在家里当农民,要是在过去,我就是皇亲国戚。但是现在,我在家里当农民,日子不宽裕,有人关心一下我家又怎么了?难道德资一个中学生就不能当工人了?”</div><div> 胡耀福越说越气,一拳砸在桌子上,一只茶杯摔在地板上碎了。他接着怒斥道:“别看你是总书记,我是你哥,该教训你照样教训你!”</div><div> 事情是这样的。胡耀福的二子德资在为地方上购买农资时结识了岳阳县委的一位领导,这位领导当然不排除是耀邦故旧的原因,决定将德资及其妻子叶秋娥招工到岳阳。能跳出农门,德资夫妇自然非常高兴,在办招工手续时,就担心万一让叔父知道了有麻烦,为此,索性连父亲也瞒了,待生米煮成熟饭再说。</div><div> 德资的担忧并非多余,果然让耀邦知道了,一个电话打给当时的省委书记毛致用让他立刻批示岳阳县委取消侄儿招工一事。招工不成也就罢了,可耀邦还要在哥哥进京看望他时,刚一进门,就很不客气地批评,不该打着他的旗号以权谋私!不知内情的胡耀福一开始被说得一头雾水,待弄清原委后终于忍不住大怒,“你乱讲!我根本不知道!”于是同弟弟大吵起来。</div><div> 不一会儿,胡耀福怒气冲冲走出来,投奔女儿胡素贞去了,临走时发誓道:“我这一辈子再也不来了!”</div> <h3>  来到胡耀邦同志纪念馆。</h3> <h3>  展厅的正厅展示了胡耀邦同志和农民亲切交谈的画面。</h3> <h3>  革命队伍里的“红小鬼”。</h3> <h3>  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解说。</h3> <h3>  长征路上的宣传员。</h3> <h3>  解说员说:“在长征途中,胡耀邦同志不幸患上疟疾,无法跟上队伍。此时,正巧碰上自己的表哥杨勇同志,杨勇同志把耀邦扶上战马,最终赶上了队伍。”</h3> <h3>  人民军队杰出的政治工作者。</h3> <h3>  解说员说:“在抗日军政大学,因胡耀邦同志个子矮,被安排坐在前排,毛泽东同志来此讲课时,经常提他的问。”</h3> <h3>  主政川北。</h3> <h3>  胡耀邦同志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提出三个要求。</h3> <h3>  胡耀邦同志主持“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h3> <h3>  公仆情怀。</h3> <h3>  大力推进改革开放。</h3> <h3>  看看这张合影里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是哪几个人。</h3> <h3>  尊重知识。</h3> <h3><font color="#010101">  风范长存。</font></h3> 胡耀邦同志改写的一副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div>  胡耀邦同志的一生清正廉洁,一心为公,心系百姓,让人由衷敬佩。</div> <h3>  全体党员合影。</h3> <h3>  <font color="#ed2308"><b>编后感:</b></font></h3><h3> 这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同志们的思想和心灵都受到了极大震撼,得到了充分洗礼。大家都深深地感受到,有一股信仰的暖流正在心头缓缓荡开,有如夏花之烂漫。</h3><h3> 新时代,我们更应牢记历史,牢记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感恩新时代所享有的满满的幸福。同时,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始终保有铿锵前行的精神力量。</h3><div> </div><div><br></div><div> 图/文 吴国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