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魅力成因初探

墨雅斋主马斐

<h3>众所周知,书法艺术家都是在学古人的基础之上发展的!但为何总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书法界直到现今都在讨论笔法问题,似乎笔法就是书法艺术魅力形成的唯一。其实要将毛笔和硬笔书法一起拿来谈,却感笔法又不是书法艺术魅力形成的主因。因为毛笔有八面锋可用。但硬笔却不存在。可硬笔照样能创作出魅力无窮的书法艺术作品来!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书法的艺术魅力成因是什么?</h3><div>其实中国汉字就是两重性。一实用性,二艺术性。二者可相互渗透。当你实用需要时,会減弱字的艺朮性。当你有艺术需求时将实用性减弱,把个性张扬出来。</div><div>这种个性对法爱好者来说,叫字的一种造形美感!对普通书写者来说,是在不知不觉中所形成的书写习惯。书法艺术家与普通人所不同的是,书法艺术家,从事书法艺创作时,将个性化的造形在通篇作品中,用运筹帷幄的手法展现出来。从而形成千姿百态的艺术作品。而普通人几乎不考虑艺术性只考虑实用性!</div><div>为此,我对书法艺术为何会出现因人而异?经过几十年的观察,得出了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结合部分作品加以说明:</div> 比如这两幅字,前一幅采用的就是倒三角形的的造形来完成的。这样看上去头重脚轻,有若似悬涯峭壁之感!强调了艺术性,减弱了实用性。历史上书家米芾就采用了这一造形。而后一幅却正好与前幅相反,为正三角形的造型完成。看上去如座座山峰,稳如泰山。强调了实用性,减弱了艺术性。我们大多人都习惯如此写法。而绝大多数书法艺朮家,是采用了这两个造型一起创作完成作品,最具代表性是女书法家周慧珺 <h3>这兩幅作品从细看没什么区别,但其实在造形上却是完全相反的两幅。主要体现在。左边第一幅按每字左高右低的倾斜度来写整篇作品,形成一种艺术险峻的美感,但这种造形创作很少人采用。右边这幅是按每字左低右高的倾斜度来写整幅作品,扬扬洒洒,气势磅礴!这种造形创作手法自古至今绝大多数人都在使用。近代书法家毛泽东,沙孟海的书法具有代表性。</h3> 这两幅作品其实都属隶书范畴,但看上去左边这一幅有魏碑石刻之韵味,古朴中产生美感。而右边这幅作品却有楷书之韵味,褚意流于笔端。端庄秀丽之美由然与字里行间。其实略细看区别,只是横画弧度方向的变化,改变了字的造形,而产生了两种不同风格的隶书作品。 <h3>这两幅字都是隶书,左边这幅字造形主要以方块形为主,整幅字工整以强调实用性。而右边这幅字造形为长方形,除了强调实用性,也增加了字形的艺术性。</h3> 这两幅隶书造形,左边这幅隶书形态即扁形,自古以来汉隶不管是用笔圆润,方棱都是此造形,也是隶书最明显的特征。而右边这幅看上去艺术韵味很浓厚,其实细看起来就是前面三种造形隶的相互渗透创作出来的作品! 这幅作品看过去隶不隶,楷不楷,魏不魏,行不行。其实以上造形都用上了。从而产生了一种字体艺术美感! 这幅字是隶书,但在用笔上采用藏锋书写就产生了如此造形美感! 这幅字和上一幅正好相反,采用了露锋用笔,而产生了这种造形艺术美感! <h3>这两幅字是在笔划粗细变化上産生造形美感!左边是一字以中锋入书,一字按笔偏侧锋入书来产生造型创作书法作品!右边是在书写一个字时用提按关系让笔划粗细变化来产生造型创作作品。代表人物当代书法大师啟功。</h3> 还有就是排列造形的不同所产生不同的作品美感!如左幅是釆用上下排列有空距,左右之间无空距排列。而右边那幅是釆用,上下左右之间等距的排列造形来创作作品。 <h3>这幅字则是以中间为中轴线,字在中轴线两边,左右错落摆放的造形来创作书法作品美感!</h3> 这两幅字是从排列造形上来创作作品美感!左边是横成行,竖成列来书写作品。右边是横不成行竖成列来书写作品。 这两幅作品也是从排列造形上来创作作品。左边是横成行,竖不成列来书写作品。右边是既不成行也不成列来书写作品。 这两幅作品也属排列造形创作作品,左边一幅是右平齐左伸展,这种写法很少书家书写。右边一幅是左平齐右伸展,这种书写方式较多。代表人物,前任中书协主席张海的小字作品比较突出。 另外还有很多造型创作的方式为书法所用。所以书法是博大精深的。但作为书法爱好者既要学习传统,但又不能固守传统不变。特别是由此证明书法人要形成个人书体风格,其实并不难。但要不断否定自已,求新求变却是要上下求索一辈子之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