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名字叫知青一一台峰知青生活杂记 (第1、2集)

老鹰

<p>  &nbsp;我们的名字叫知青</p><p> 一一台峰知青生活杂记</p><p> (第1、2集)</p><p> &nbsp;</p><p> 【前言:从2015年7月开始至今,我陆续写了有关回忆知青的微信52篇,值此纪念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周年之际,为了便于保存和交流,我将其整理编集美篇,也算是一种纪念。】</p> <h3>  第1集</h3><h3> </h3><h3> 昨天.我们一行十五人.踏上回乡的路.回到40年前我们上山下乡的村子一一沙埕台峰村。</h3><h3><br /></h3><h3> 那时.那山.那水.那人.那故事....这里的一切都深深铭刻在我们的心上.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出现在我们的梦中……</h3> <h3>  台峰.是处于福建东北角的小村庄.她屹立在著名的沙埕港的西面.与沙埕镇隔港而居.与台山岛.嵛山岛.台湾岛隔海相望.</h3><h3><br></h3><h3> 台峰.有几百年的历史.曾经村名是陈家洋.据说最早生活在此处的是陈姓族人.后来遭海盗血洗灭门.再后来来自山西太原王姓子民.迁徒定居.现在大都王姓.我的本家。</h3><h3> 台峰.是个有历史有文化有底蕴有故事富有传奇的村庄.。</h3> <p>  台峰知青点.创建于一九七四年七月.先后共有22名知青在这里生活.若按照下乡时间順序划分,初步统计有五批知青在此落户.他们分別是:</p><p> 一九七四年七月.笫一批名单:陈雪娟(女.沙埕中学七四届高中毕业生).夏雪珍(女.福鼎一中七四届高中毕业生).刘正英(沙中).林峰(一中).黄传苗.(沙中).陈照希(沙中).江招鹊(沙中.已故).共有七人。</p><p> 一九七五年七月十五日.第二批名单:刘真娥(女.沙中).姚锦玲(女.沙中).朱昌勇(沙中).王海鹰(沙中).共有四人.</p><p> 一九七五年八月初.第三批名单:吴永勇(一中).吴永胜(一中.已故).共二人.兄弟俩。</p><p>一九七五年八月十五日.第四批名单:潘觉新(女.沙中).朱梅生(女.沙中).高植鹏(沙中).周孝辉(沙中).温亦仙(沙中.已故).共五人。</p><p><br></p><p> 一九七七年二月及后.第五批名单:杨华丽(女.沙中、一中),陈书清(沙中、一中),朱承雄(一中).林艳秋(沙中).共有四人.</p><p><br></p><p>我们</p><p>有个共同的名字.</p><p>…... 知青</p><p>人们都这样称呼</p><p>那年月</p><p>母亲生了太多的儿女</p><p>她贫困交加</p><p>把我们托付给</p><p>那些生长粮食的地方</p><p>母亲</p><p>给我们起了个乳名</p><p>......知青</p><p>(知青诗摘)</p><p><br></p> <p>【留言摘录一一</p><p>我们的名字叫知青…这标题好!一一果子</p><p>向知青致敬!一一柚子面</p><p>难忘四十年。一一大熊猫</p><p>你们还有个念想的地方,我插队的地方已淹没在水里了。一一李进</p><p>老师您昨天去台峰,我不知道,</p><p>我最近安排安征迁项目办工作。一一徐而菜</p><p>台峰农民他们都称我们叫 青年知识,这样的叫听了很亲切[强]一一高植鹏</p><p>海鹰你好!谢谢你们一直那么尊重我,我们在艰苦的劳动生活中结下了深厚情谊,终生温暖,回味无穷,永远难忘,我有时间还是会回去与你们相聚。那山那水那人在我心中留下永远的情结。代我向台峰老表们问好,也祝大家玩得开心!.....夏雪珍</p><p>谢谢各位朋友点赞和评论,知青生活在我们心身上的印记.如同胎记.永远抹不去.隨着时光流逝.我们越发珍存这段记忆.我愿意陆续通过微信.和朋友们分享.和知青朋友一同交流.也希望得到各位微友理解和点评。</p><p> 时间己久远,许多回忆恐多有误,敬请知情人等指正。一一王海鹰】</p><p><br></p><p>2015.7.25</p><p>记于沙埕台峰</p><p>2015.7.26</p><p>稿于福鼎桐山</p> <p>  第2集</p><p> </p><p> "上山下乡"一词最早见于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这个概念,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p><p> 最早的上山下乡行为始于1955年,(为缩小城乡差距),这年的8月9日,北京青年杨华、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团北京市委提出到边疆区垦荒,11月份获得北京团市委的批准与鼓励,随后引起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垦荒的热潮。</p><p> </p><p>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此后到1978年,有1700多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但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因此,广义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 </p><p> 真正形成一场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治运动应是1968年开始,至今己有五十年,其中的酸楚苦痛、是非功过,一言难尽,谁人能说清。</p><p> </p> <h3> 1975年7月15日.这一天.我们沙埕中学七五届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踏上征途的第一天,我们永远铭记.以下是我的一些片断回忆:</h3><h3> 沙中七五届高中只有一个班.共46人(女12人).其中大部分是回乡知青.大约只有11人是下乡对象。</h3><h3> 回乡和下乡的区別是这样的.同学中有些本来就是从农村来的,属农村户口,因此回了农村原居住地,称为"回乡知识青年"。而原来是居民户口的而变更成农业户口的学生,落户到农村务农的则为下乡知识青年。</h3><h3> 我觉的,知青应是回乡知青和下乡知青的统称。</h3><h3> (胡温时期.有人大代表提议案.反映一个问题.即回乡知识青年不管在农村多久,都是不算工龄的。如今,有人把回乡知识青年的工龄问题提了出来,并以《我有问题问总理》为题在网上发表,引发热议。)</h3> <p>  我所知道有七位下乡对象分別去了两个知青点.</p><p> 一是刘剑.李德建.刘丽云三位同学去小白鹭知青点落户;二是朱昌勇.姚锦玲.刘真娥.王海鹰我们四人去台峰知青点。</p><p> 没有毕业典礼.更没有聚会,只有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写下几句留言。</p><p> 75年6月1日儿童节那一天,大家匆匆在母校沙埕中学教室前,大树旁操场上拍下一张毕业留影,46位同学鸟散鱼溃似的消失在乡村里、海岛上...…</p> <h3>【留言摘录:</h3><h3> 爱回忆,意会着你的心慢慢老去[呲牙],老鹰,写一部知青传记。</h3><h3> 一一缘聚</h3><h3>垦荒本是好事,但一锅蜂涌现成为国人通病,社会问题不断,之后还有几个热潮也是一样。</h3><h3>一一柚子面</h3><h3>知青代表照片第一排右一是王贞春老师姐夫,去年偶然在福鼎火车站碰到,他们居然还认识我。[呲牙]。 一一大熊猫</h3><h3>是林朝成同志.当年沙埕公社知青办主要负责人。大熊猫[握手]你好.你念书时.文科特好.心思丰富.请你也多多写作.不吝赐稿.有可能,那一天,我们编集成书.要有你文字出现。</h3><h3>一一老鹰</h3><h3>首代找不到老鹰你[偷笑]</h3><h3>一一糖糖</h3><h3>糖糖[握手]你好.我是落后派,积极分子先进代表没我的份.当年我人瘦体弱.思想落后.不够格.相片中后两排是下乡回乡先进代表.四男四女.前排是当时公社领导和贫下中农代表[微笑]。 一一老鹰</h3><h3>这张《沙埕公社出席县首届知青积代会留影》照片太珍贵了,有李双英,姚双玉,阿费伯,谢谢丽云,转告丽云,我很想她,想念你们每一个人!祝愿大家健健康康,每一天都快快乐乐!</h3><h3>一一夏雪珍于深圳</h3><h3> 离家</h3><h3>水涨码头欧鹭低,</h3><h3>小舟离岸各东西。</h3><h3>台峰白露山头望,</h3><h3>半是沙湾半是泥。</h3><h3> 一一海边沙子</h3><h3>读海边沙子诗作《离家》.仿彿回到四十年前同学奔赴农村分别情景.让人浮想.让人感慨.试和其诗一首. </h3><h3>潮涌海港东风劲, </h3><h3>启航笛声鸥鹭惊。</h3><h3>同窗泪別家人忧,</h3><h3>挥手徬徨踏浪行。</h3><h3>......心中千言.拙作几行.不成诗句.聊表情思。</h3><h3>一一老鹰</h3><h3>海鹰,你还记得当时上山下乡的口号吗,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我凭感觉写。得到你的共鸣和唱酬我很高兴。你的诗让四十年前沙埕码头欢送知青的场景历历在目,亲切还有点伤感!</h3><h3>一一海边沙子</h3><h3>海沙[握手]读你诗作和留言,记起口号."半是红心半是泥"是有典故的[强]."滚一身泥巴.炼一顆红心"当年多么响亮的口号.现实中.让泥巴和红心一起滚打.其状必会惨痛伤感。 一一老鹰</h3><h3>我不要惨痛伤感,改诗!</h3><h3>一一海边沙子</h3><h3>[微笑]刚见海边沙子改诗,有感,胡哼四句:</h3><h3>白露沙滩风景地,</h3><h3>曾经我友艰难行。</h3><h3>今日改诗不伤感,</h3><h3>只因红心有真情。</h3><h3>一一老鹰】</h3><h3><br /></h3><h3>2015.7.28</h3><h3>于桐城菜园里</h3><h3>【编后:为保存微信发朋友圈当时的朋友互动情况,我尽量把有关留言呈现为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