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在宁波

雨溪隅石

<h3>一、<span style="line-height: 1.5;">基本情况</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二、政策法规</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三、经费保障</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四、内涵成效</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特殊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医教结合(言语、脑瘫、自闭症等</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五、问题建言</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 /></span></h3> <h3>余姚</h3><h3>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0人,学前卫星班一个,在校学前班一个,职高班两个。在编教职工36人</h3><h3><br /></h3><h3>文件</h3><h3>2014年《姚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到2016)》(余政办发[2014]73号</h3><h3>2017年7月出台《余姚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余政办发[2017 ]68号</h3><h3>2017年《余姚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资源教师的管理制度》</h3><h3><br /></h3><h3>经费保障</h3><h3>1、公用经费的10倍标准,由原来的¥6100提高到¥7100。</h3><h3>2、每生每年不少于¥2000的学习生活补助。</h3><h3>3、每年下拨400,000主要用于爱心营养餐及贫困学生助学金发放。</h3><h3>4、每年安排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指导中心工作经费送教上门等专项经费150万元。</h3><h3>5、普通学校完成资源教室建设验收合格每个给予五万元补助。</h3><h3><br /></h3><h3>办学条件</h3><h3>2014年秋新校投入使用。学校用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630平方米。</h3><h3>2017年上半年投资五万元,下半年改建中资源投资五万元,改建职高教学用洗车房。</h3><h3><br /></h3><h3>送教上门</h3><h3>每月送叫上门不少于两次</h3><h3>送教上门学生全部纳入电子学籍系统管理。 </h3><h3><br /></h3><h3>内涵发展与实效</h3><h3>被评为宁波市首批文明校园。</h3><h3>2017年,两位老师被评为余姚市骨干教师,两位老师被评为余姚市教坛新秀。</h3><h3><br /></h3><h3><br /></h3> <h3>慈溪</h3><h3><br /></h3> <h3>象山</h3><h3><br /></h3><h3>文件</h3><h3>《象山县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h3><h3>《象山县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7至2020年)》</h3><h3>《象山县关于加强轻度残障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若干意见》</h3><h3>巜山县中小学(幼教、特教)学生资助管理,实施细则》</h3><h3> <br /></h3><h3>经费保障</h3><h3>1、特殊学生胜军公用经费,按普通学生拾贝拨付,小学已经达到¥10,000每人每年初中达到¥14,000每人每年</h3><h3>2、每年100万元特殊教育专项经费</h3><h3>3、每年提取5%的残保基金近100万元专项用于特殊教育提升计划。</h3><h3>4、每生每学期营养餐费¥750 ,保育费¥900 ,补小学住宿费¥100 ,初中住宿费¥100;至2015年起为每个学生每年提供¥2000的生活学习补助</h3><h3>5、残联安排15万元,专项救助款用于䃼助在读高中段残疾学生及享受困难残疾人补贴的残疾人子女幼儿园残疾儿童,最高补助¥2000,已经享受困难残疾人补贴的残疾人子女最高补助¥1000。</h3><h3>6、全面推行与象山中学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的绩效工资制</h3><h3>7、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享受特殊教育岗位津贴的二分之一</h3><h3>8、巡回指导教师享受校内班主任津贴</h3><h3>9、送教上门工作至2012年七户的现场年,每年两万元专项经费支持补贴送教教师的加班费,每次¥150。</h3> <h3>宁海</h3> <h3>奉化</h3><h3>基本情况</h3><h3> 奉化全区现有3至18周岁残疾人员260人,其中义务段学生141人,学前段儿童16人,在园就读13人,入园率81.25 %;高中段103人,在校就读52人入学率50.48%;义务段学生141人,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学生46人,在卫星班就读5人,随班就读74人,送教上门16人,入学率达到96.57%。)</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5;">高级教师2名,学科骨干教师1名,宁波市、奉化区教坛新秀7名。师资配备扎实且超过了师生比1:3的要</span></h3><h3><br /></h3><h3><br /></h3><h3>政策制定</h3><h3> </h3><h3>制定了《奉化区第二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h3> <h3>完善了《奉化区特殊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奉化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实施意见》</h3> <h3>《奉化区"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工作评估细则》等文件</h3><h3> 指导中心办公室建章立制,建立了资源教室工作管理、随班就读工作指导、送教工作职责、卫星班工作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加强了对随班就读和卫星班工作的日常管理。</h3><h3><br /></h3><h3>经费保障</h3><h3> <h3>每年100万元的特殊教育专项发展经费</h3></h3><h3>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本地普通同级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10倍拨付;</h3><h3>高中及以上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本地普通同级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5倍拨付。</h3><h3>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按基本工资的15%全额享受特教津贴,普通学校中的资源教师和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班主任的15%特教津贴也已经得到落实。</h3><h3>随班就读工作的班主任教师全额享受特殊教育津贴,对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其他普通学校中的教师享受特殊教育岗位津贴的二分之一,<span style="line-height: 1.5;">校长、教学副校长及教导主任可酌情享受特殊教育岗位津贴的二分之一。</span></h3><h3>对重度残疾学生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的教师,给予200元一次(四课时)的补助</h3><h3><br /></h3><h3>内涵发展</h3><h3> <br /></h3><h3> <h3>"小桔灯"上门送教获好评,<span style="line-height: 1.5;">每周六上午送教上门</span></h3></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 /></span></h3><h3>"小荷露尖角"综合实践课程,有做发夹、粘贴画、挂件制作、衍纸画等等不同特色、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综合课程</h3><h3><br /></h3><h3>跟残联协作,让五位学生在宁波开兹服饰有限公司、宁波派达索塑料玩具有限公司工疗车间参加工作和实习。</h3><h3><br /></h3><h3>存在问题</h3><h3> <br /></h3><h3>一)培智学校缺少相关的专业教师,目前靠其他教师兼任,普遍缺乏"医"的能力。</h3><h3><br /></h3><h3>(二)奉化区培智学校还是租借区残联的场地办学</h3><h3><br /></h3><h3>(三)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有待加强。</h3><h3><br /></h3><h3> <br /></h3> <h3>镇海</h3><h3><br /></h3><h3> 镇海区户籍3~18周岁持证残疾少儿总人数119名,实际入学总人数103名,<span style="line-height: 1.5;">其中,学龄前持证残疾儿童人数11名,实际入园人数11名,</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高中段持证残疾少年人数37名,实际入学人数21名。</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全区6个镇(街道)12所学校(幼儿园)建立了资源教室</span></h3><h3> 特殊教育学校现有教职工共16人,在编教师10人,其中8人为专任教师,1人管理人员,1人为专职校医,中级以上职称占62.5%。学生31人(其中非区内户籍持证残疾儿童人数6名),有自闭症、脑瘫、低智力及多重残疾等多种类型,<span style="line-height: 1.5;">学校还于2017年9月在中兴中学(庄市中心学校)开设了一个卫星班</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 /></span></h3><h3>政策法规</h3><h3>《镇海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镇海区第二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镇海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施管理办法》</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经费保障</span></h3><h3>生均公用经费按同级普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10倍以上拨付,高中段随班就读学生生均经费按同级普通学校生均经费10倍拨付(高中每年2万)。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免费入学,所有特殊儿童学生享受750元/学期营养餐,每年还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免费发放校服</h3><h3><br /></h3><h3>内涵发展</h3><h3>《培智学校教师专业适应与发展的校本培训》获市规划课题三等奖;《景和&quot;七彩生活&quot;培智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荣获2015年宁波市特殊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优秀成果评比二等奖</h3><h3><br /></h3><h3>督导建议</h3><h3>1.建议区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充特教教育资源,提升特教学校校舍、设施,尽快通过搬迁、扩建等措施,使特教学校合乎标准化学校的要求。</h3><h3>2.建议进一步提升多部门协作的长效机制。大力开展残疾儿童的检测与筛查,组织力量为特殊教育学校的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医疗、康复服务。进一步开展残疾儿童的调差摸底工作,做好残疾儿童资料库的建设工作。整合部门的资源优势,加强医教结合专业队伍的建设,推动医教结合可持续发展。</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江北</h3><h3> 区教育局、区残联和宁波恩美儿童福利院(宁波市恩美儿童学校)以合作办学模式,开办"江北区特殊教育学校"。目前,义务教育年龄段共有持证特殊学生160名,其中恩美福利院95人,特殊学校19人(江北区特殊教育学校4人,市内其他特殊学校15人),送教上门12人,随班就读23人。在家4人(程度太重,无法送教),在外地7人。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班(园)率为83.3%。</h3><h3><br /></h3><h3>政策文件</h3><h3>2018年1月发布了《宁波市江北区第二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关于加快推进我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关于开展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施意见》</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保障机制</span></h3><h3> </h3><h3>2013年投入200万元,在江北区洪塘实验学校建立了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h3><h3>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1名专职特教教师,每年给予30万元公用经费补助。</h3><h3>2014年开始,每年投入约10万元专项资金建设资源教室</h3><h3><br /></h3><h3>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两名专职资源教师全额享受基本工资15%的特殊教育津贴,对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包括随班就读,卫星班等),从2014年1月开始享受特殊教育岗位津贴的二分之一,即基本工资的7.5%。特殊教育学校在编职工绩效工资按照一般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结合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发放。</h3><h3><br /></h3><h3>落实学生待遇。辖区内特殊儿童4名,每生给予4万元的补助,享受免费入学的待遇。随班就读的学生,享受免费营养午餐,折合每年发放生活补助约1500元;送教上门学生,每生补助2万元;参加外面康复训练的,每月给予1500-2000元的补助,其中自闭症、脑瘫等均为2000元/月。</h3><h3><br /></h3><h3>内涵发展</h3><h3><br /></h3><h3>资源教师牵头,为每一个学生量身撰写了一份个人教育计划,并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做好记录。</h3><h3>针对每个残疾学生的特点,制定送教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化教育与康复训练。送教服务遵循&quot;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送教上门&quot;的原则,每个服务对象能够保证每周送教上门一次以上,每学年不少于110学时,使重度残障儿童可以享受免费的送教上门服务。2018年,共有12名重度的学生接受送教上门服务。2015年,送教上门工作被宁波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评为&quot;最具影响力助残项目&quot;称号。</h3><h3>资源中心的课题《小学随班就读学生班级归属感辅导的实践研究》获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阿斯伯格儿童个别化教育研究》获宁波市首届特殊教育专项课题成果二等奖。</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鄞州</h3><h3>一基本情况</h3><h3> </h3><h3> 鄞州区拥有特殊教育中心1所、义务段随班就读资源教室38个,联合举办特教中心幼教班2个、职高部1个</h3><h3> <br /></h3><h3>二政策支持</h3><h3> </h3><h3>《鄞州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h3><h3>《鄞州区第二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鄞州区资源教室的使用考核细则》</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三经费保障</span></h3><h3>1、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当地普通学校的十倍拨付</h3><h3>2、<span style="line-height: 1.5;">三残儿童"的学杂费、书簿费、住宿费、保育康复费等做到全部免费,每年每生发放学习生活补助费2000元。</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3、</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建立特殊教育专项资金使用账户,特殊教育专项经费三年实际使用支出1284万元</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四内涵发展</span></h3><h3>教师团队:</h3><h3>鄞州区特教中心拥有在编教师46人,师生比达1:3,另配有12个兼职的巡回指导教师</h3><h3>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11名,先后有27人次受省、市、区级表彰,7名教师分获省市区教坛新秀、学科骨干等称号</h3><h3>学校荣誉:</h3><h3>浙江省特殊教育先进学校、</h3><h3>宁波市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h3><h3>宁波市师德群体创优先进集体、</h3><h3>宁波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h3><h3><br /></h3><h3>医教结合:鄞州区特教中心在2015年与宁波市康复医院签约,邀请市康复医院的医生为学生做康复评估和训练,为特教中心的教师做示范指导,派遣教师专门到市特教中心学习医教结合知识,建立医教结合工作运行机制</h3><h3><br /></h3><h3>两头延伸:<span style="line-height: 1.5;">联合举办特教中心幼教班2个、职高部1个</span></h3><h3>鄞州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每年进行全面考核一次</h3><h3>根据考核结果给予每室7000元的奖励,</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设立免费送教上门等特殊教育专项经费。</span></h3> <h3>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h3><h3>基本情况</h3><h3>学校占地面积107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是一所直属于宁波市教育局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听障义务段9班;视障义务段2班;职业中专9班(听障6班,智障3班)],在校学生222人。在职在编教师76人。 </h3><h3>实践培养"生存有能力、生活有质量、生命有价值"的社会人的育人目标,<span style="line-height: 1.5;">实践"智·爱"特教办学思想和"用爱与智慧托起特殊孩子的明天"的办学理念;</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提出并实践以加快推进特教学校现代化建设为重点,以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改促发展,以科研提内涵,以职教创品牌的工作思路;</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 /></span></h3><h3>政策支持</h3><h3><br /></h3><h3><br /></h3><h3>经费保障</h3><h3>3.5亿</h3><h3>低视力教室、创客空间、感统教室、多感官刺激室、特教科普中心、资源中心、儿童早期干预中心、荣吉农场等相继建成;智慧特教平台、中心网站和宁波特殊教育网站建设基本完成。</h3><h3>内涵发展</h3><h3>德育工作坚持&quot;育人为本、德育为先&quot;教育理念,秉承&quot;立德树人&quot;德育观念,<span style="line-height: 1.5;">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德育功能,以丰富创新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健康生活。</span></h3><h3>教学工作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基准,努力推进学校课改进程。<span style="line-height: 1.5;">通过&quot;学训赛&quot;,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 /></span></h3><h3><br /></h3><h3>学校先后获得的重要荣誉有:首批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省级残疾人文化艺术示范基地、宁波市首批智慧教育试点单位、语文教研组和数学教研组被评为省巾帼文明岗、省级残疾人体育示范基地、宁波市&quot;5A级平安校园&quot;、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quot;医教结合&quot;特教师资培训基地、首批宁波市文明校园、浙江省文明单位、宁波市美丽校园、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h3> <h3>海曙区特殊教育</h3><h3>一、基本情况</h3><h3>全区共有68名教师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其中33位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有209名残疾儿童在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幼儿园)就读,<span style="line-height: 1.5;">38个资源教室,其中列入省特殊教育"十三五"重点项目计划的省示范性资源教室有4个。</span></h3><h3>目前宁波市达敏学校教职工共45人,专任在编教师为30人,临聘教师3名,基本按师生比1:3配足,考虑学校今后事业发展的需要,区编办在2018年下达的编制增至为38人。</h3><h3>海曙区率先开办宁波市第一所全日制弱智儿童学校宁波市达敏学校,率先为宁波市承担探索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随班就读工作模式的任务,率先创建了宁波市最早的支持性教育资源中心,率先在宁波市内普通学校中开设一批资源教室,率先成为浙江省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随班就读工作试点区,是我省特殊教育先行县(市、区)之一。</h3><h3>海曙区的"以融合教育为支撑的区域特殊教育体系"荣获全国地方教育制度创新优秀奖,海曙区的《培智学校社区融合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荣获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区域性随班就读的海曙实践研究》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随班就读资源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获省教科研重点规划课题一等奖……除这些创新成果外,还先后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h3><h3><br /></h3><h3>二、政策法规</h3><h3> 海曙区人民政府统筹区教育局、区发改委、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卫生局、区残联等7个部门联合制定了《海曙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h3><h3> 借助各种强有力措施加以落实。特别是教育、民政、编办、财政、人社、卫生等各个部门,相继出台《关于印发宁波市海曙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支持政策,为残疾儿童提供相应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h3><h3> 海曙区先后出台了《海曙区特殊教育专项督导制度》《海曙区随班就读工作文件》《海曙区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实施细则》《海曙区随班就读工作考核细则》等</h3><h3><br /></h3><h3>三、保障机制</h3><h3> 投资近2500余万元,易地改建了宁波市达敏学校新校园,升级改造了教学用房、学生宿舍、食堂、操场等设施</h3><h3> 单独配置编制人员1名。投入开办费20万元,在海曙信谊小学开设特殊教育卫星班,并单独配制编制人员1名。</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 特教教师基础工资15%30%的特教津贴;</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每年专一列支学校特殊学生送教经费,为教师送教补贴和特殊学生学习支出提供保障;</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殊学校和随班就读学生的生均经费均按普通学校的10倍来拨付。</span></h3><h3><br /></h3><h3> 建立以区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明确了教育、编办、民政、财政、人社、卫生和残联等部门与社会机构推动和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工作职责。</h3><h3>四、内涵成效</h3><h3>特殊学校:</h3><h3>校舍建筑面积及教学用房面积、教学辅助用房面积等关键指标值都达到《浙江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要求,又按照《浙江省培智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试行)》。<span style="line-height: 1.5;">宁波市达敏学校现有专任教师为33人,基本按师生比1:3要求配置,</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2018年区编办重新为宁波达敏学校核定的编制增至38人,一是为了满足义务段师生比1:3外,二是为学前和高中教育的延伸提供相应师资,三是为医务康复、食堂配备相应的人员。</span></h3><h3>目前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名,省特级教师2名,正高级教师1名,市名师1名,市骨干教师2名,区骨干教师3名,是同类学校师资质量最好的学校。</h3><h3>建设品牌课程:早在2012年,宁波市达敏学校支持性教育系列课程《快乐生活》、《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等24本教材已被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确定为浙江地方教材</h3><h3><br /></h3><h3>随班就读、:</h3><h3> 教育局、资源中心、资源教室等三级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同时组建北京师范大学肖非、日本筑波大学圆山繁树等国内外著名教授组成的资源中心专家团队</h3><h3> 学校资源教室中就建立了一对一的教育训练机制,个训老师确定特殊学生的起点和最近发展区域,对每一名随班就读的学生每学期制定一份详细的、可操作的教育训练计划。<span style="line-height: 1.5;">资源中心定期进行巡回指导、开展区内外随班就读教研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们开展。</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探索形成了随班就读&quot;日常课堂教学流程&quot;以及&quot;普通教学与个别化教育相结合&quot;、&quot;大课堂支持教学与小课堂定制辅导整合模式&quot;等具有海曙区特色的课堂有效教育</span></h3><h3> 区域特教坚决打破学校围墙的限制,让孩子走出校园,融入社区,以公园、超市、医院、茶馆等为学习场所,实现学校、社区良性互动,真正实施&quot;全纳融合教育&quot;。</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充分考虑各个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需要,在资源教室里建立不同的支持性教育活动空间,如李兴贵中学的资源教室设立了&quot;动感地带&quot;、&quot;巧手DIY&quot;、&quot;科技苑&quot;、&quot;心情花园&quot;、&quot;自然之友&quot;等活动空间,翰香小学的资源教室里设立了&quot;个训室&quot;、&quot;感觉统合室&quot;、&quot;小手灵动区&quot;、&quot;蒙台梭利活动区&quot;等。</span></h3><h3>送教上门</h3><h3>医教结合(言语、脑瘫、自闭症等):</h3><h3><br /></h3><h3> 利用宁波市达敏学校与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市中医院等相邻的便利,在2008年就开始探索医教结合工作,其中2014年学校专门与宁波市第二医院签订协议,为区域内残疾孩子们的康复搭建平台。</h3><h3> 学校专门研究开设了适合学生运动的&quot;球操、手指操&quot;,对自闭症学生专门设置了个训和融合课程。<span style="line-height: 1.5;">以正面激励为导向,推出学生成长过程、学生个别化提升、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提升和学生认知提升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span></h3><h3>推动教育输出:近五年来,承办国家、省、市等10多个特殊教育工作交流或经验推广会,输出宁波达敏学校教育经验成果。<span style="line-height: 1.5;">推广&quot;中国培智学校自闭症学生课程构建与实施&quot;的成果。</span></h3><h3>对于区域有学籍的重度残疾儿童不能来学校就读的实际,开展学业辅导+康复训练的方式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 /></span></h3><h3><br /></h3><h3>五、问题建言</h3>

特殊教育

学校

随班

就读

宁波市

送教

学生

特教

教师

残疾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