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据统计,药物中毒是中国儿童主要伤害之一,且86%发生在家里。一些数据显示,每5名中毒儿童中有2名是药物中毒。1~4岁是高发人群。81.4%药物中毒是儿童主动误服,用药安全的意识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药品安全应当从娃娃抓起,带着这样的目的,身为药师的子蕴妈妈来到了中三班,从自身的专业出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实用性很强的药品安全教育活动。</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一身白大褂的子蕴妈妈突然出现在了小朋友的面前,小朋友们炸开了锅,看到了"白衣天使",立马围着子蕴妈妈问起了各种问题。</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活动即将开始,孩子早早就坐好了,看看宝贝们一脸期待的"认真脸"!</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子蕴妈妈亲切的跟小朋友们打了招呼,然后给孩子们讲述了关于药品的小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儿!</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药品会有各种颜色,孩子们容易将药丸与彩色的糖果混淆,从而发生误食的情况,这样的情况非常危险,因此,引导孩子分辨药丸与糖果非常重要!</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子蕴妈妈说道:生活中,有些药的外表看起来就像小朋友们喜欢吃的糖果,不要为了解馋,把药当成了糖果,所以,不管是看到了糖果还是药丸都不能乱吃,一定要问过爸爸妈妈,这样才能避免吃错了药造成中毒。</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子蕴妈妈还重点强调了一句话:药品不是糖,妈妈拿给我",意思就是要告诉小朋友不要混淆药品和糖果,不要自己擅自拿药,一定要经过大人的同意,如果要吃药,也一定要大人来喂药,不能独自吃药。</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医嘱用药,并详读药品说明书,确保理解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要重视药物的存放,注意将药物放置在安全的位置,不能让孩子随意接触。儿童专用药物要独立保存。</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通过情景图片,子蕴妈妈抛出问题,让孩子们思考和判断对错,并说一说对错的理由,小朋友们都非常踊跃的举手回答了问题。</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如何分辨药物和糖果,子蕴妈妈通过图片,向孩子们讲解了如何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分辨药物和糖果。</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除了图片展示,子蕴妈妈还把糖果和药品放在了药盒里,让孩子们近距离感知,看看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这样的感知,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观察兴趣,加深了孩子们的印象。</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最后,子蕴妈妈打开了百宝箱"药盒",详细地介绍了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幼儿药品,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各种药品的用途,每个药品的药用和药效都是不一样的,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也知道了家里备着一些常用药装在药盒里。</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不知不觉,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意犹未尽,这样的活动意义十足,不仅仅要让成人知道用药安全,孩子也应该要了解,以孩子们能接受的形式讲解药品知识,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这次的助教活动,子蕴妈妈的课前准备做得非常充分,教学方式多种多样,通过故事导入、多媒体图片和彩纸图片展示,实物展示、情景问答等方式,调动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安全课程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这也展示了家长专业资源促进家园共育的有效性,让我们继续期待下一个家长助教活动!</b></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