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知青

<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 难忘的岁月 </p><p class="ql-block"> (一) 从学生到农民 </p><p class="ql-block"> 1968年11月10日,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我们们佛山一中的同学,在人民体育场开完欢送大会以后,登上敞蓬汽车,前往我们将要插队落户的地方——斗门县白蕉公社。 </p><p class="ql-block"> 从1966年年8月的“红卫兵”成立,“破四旧”,“大串联”,到批“资反”,高考宣布推迟半年,学校全面停课;从1967年初的“夺权”,步行串联,军训团、工宣队进校,下乡抢收抢种,七八月份的抢枪,武斗,到“复课闹革命”。然后是要解决这么一大批学生的去向问题,只能是动员上山下乡。在“左”的思潮影响下,以及年轻人的热血沸腾的缘故,我们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要求去海南岛去不成了,要求去恩平的河排林场也去不成了,那么剩下的最远、最艰苦的地方就是斗门县了,听说那里近海,多有诗意呀,我们一批同学选择了去斗门。</p><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大卡车上,一路高歌,一首接着一首,过了七、八道河,终于在傍晚时分到了斗门白蕉公社。晚饭以后分组,各大队来领人。在鼓号声中,我们打着手电筒,呼着口号,唱着歌,来到我们插队的地方——斗门县白蕉公社立新大队,和我一起被分到歧江村的一共有九位一中同学,四男五女。</p><p class="ql-block"> 歧江村靠山面田,村后是一座树木茂密的小山岗,村前一条小溪,一道基围,再前面就是百多亩的大沙田,后面连绵几座山,山坑里还有田。全村约四十多户人家,地多人少,人均近3亩田,每次农忙都要持续近两个月。</p><p class="ql-block"> 刚下乡的时候,感到就象过去在学校放农忙假下乡似的,充满了兴奋。开始在农民家搭食,每人跟一户,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就是我们后来称之为 “三同户”的农家)。后来建了“知青屋”,自己独立生活了。慢慢地,感到了许多的不习惯。首先是每天都要自己做饭,不做就没得吃。还要种自留地,不然没有蔬菜吃。其次是没有星期天,没有休息日,就这么永远地做下去,看不到尽头。三是劳动强度大受不了,农忙一次两个月。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在理想主义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还是虚心地接受“再教育”吧。</p><p class="ql-block">(我们下乡的地方,叫斗门县白蕉公社立新大队歧江村,后改为白蕉镇黄家乡歧江村。)</p> <p>(二) 在磨难中成长 </p><p> 身在大沙田,条件特别辛苦。看看我们农忙时的装备就知道了:头戴“虾古帽”(防风的),外包头巾(防晒),长袖衫长裤,两手戴着水草编的袖套(防稻草划伤手背),腰里用草绳别着雨衣(防止飘忽不定的雨云),脚上打着三角布巾做的脚绑(防止蚂蝗咬)。</p><p> 印象特别深的有四件事: 第一件是农忙。收获季节,每天将割下来的稻子挑到禾堂(晒谷场)里(我的最高记录是一天连割连运一亩地),晚上用电动打禾机打到将近天亮,累了就躺在草堆上数星星。插秧季节,凌晨四点多钟就要起来,摸着黑去“大金坑“拔秧。那里的田很瘦(没有肥料),蚂蝗很多,还有很多深坑,泥浆没到大腿跟,很是吓人,但表面是看不见的。谁先下去谁倒霉。后来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跳下去后,果然蚂蝗齐聚过来,密密地吸附在大腿上。急忙往手里吐几口口水,用手往腿上一抹,蚂蝗马上就脱下来了,用手摇几摇,蚂蝗缩成一团,使劲往远处一仍,又继续干了。后来踩进了泥潭,越挣扎陷得越深,幸好有人给我伸来了木耙的木柄,才把我拉了出来,吓出了一身大汗。那时候我们已经不搭农民食了,自己开伙了。一般早上、晚上两餐饭,中午吃点稀的或杂粮。可是农忙大时节大家都要开工,累得半死,谁做饭呢?轮流做吧。一次我中午回来没有人做饭,只好从吊着的饭篮里挖了一点昨天的剩饭,从水缸里舀了一勺生水,就这么将就了一餐。</p><p> 第二件事是抗洪。一次下暴雨,大家都躲在屋里等消息。雷声响起,火舌从灯泡口窜出一尺多长,很是吓人。突然锣声响起,“崩基啦!崩基啦!”的喊声越来越急。原来是后山的水流(洪水)太急,把村前的基围冲出一个大缺口,几百亩的稻田成了一片汪洋。队长指挥我们堵缺口。我负责上山砍松树。当我穿着半截雨衣,束着腰,拿着砍刀,穿着“皮底”(一种用车轮皮做的简易鞋),摇摇晃从上上挑着树枝下来的时候,男知青们已经打了好些木桩,将一只船凿沉在缺口处。然后再堵沙包、泥包、树叉。终于将缺口堵住。后来又接到公社书记陈社槐的通知,组织民兵支援向阳队。我们爬上几座山脊,经过变电站,看见山下一片汪洋,稻捆在水里飘浮。可是找不到人,不知该怎么帮助他们,只好原路退回。这次暴雨很刺激。</p><p> 第三件事是救火。一天中午,对面合禾围冒起浓烟,有人敲着锣大叫“失火了!失火了!”我们很冷静,安排一个人看门(不要发生失窃),一个人做“晏”(午餐)。其余人带着水桶跑去。村口只见一些老太婆在拍着大腿呼天抢地的,该村是“上了岸”的原水上人家,特别穷,住的全是茅棚。救火的人分成两批,一批人拆茅棚,用绳子拉倒主樑,切断火路,另一批人排着队用水桶在河里舀水传递上去泼水灭火。不久就将火扑灭了,胜利归来很有成就感。 第四件是"三同户",下乡的头三个月,我们每个知青都分配到一户农民家搭食,我们称"三同户",我所搭食的户主叫明叔,是大队治保主任,他们一家把我当作自家人,管孩子叫我"姑姑"。一次我感冒发烧,老奶奶掘了龙船草、青栋皮(中草药)煲凉茶给我喝,使我很快好转。他们家的田鼠炆黑豆的莱,令我至今念念难忘。一次过年我返了佛山,他们准备的"开年"的丰盛大餐,一直等到我回去才吃。"三同"户的建立,等于让我们认了一门亲戚,这对"人在他乡"的我们,是多了一个依靠。贫下中农以他们纯朴的关怀,送给我们无限的温暖,令我们难忘。即使是几十年后的今天,每次回村,我们都要到“三同户"家中坐,拉拉家常,回望过去艰苦的日子,谈谈今天的美好生活。</p> <p>  (三)集体户就是我们的家</p><p> 我们第一批下乡的有九位同学,都是同一间学校的,后来来了两位佛山的,和我们合成了十一人集体户。广州来了四位知青。开始是两个集体户各煮各的(那时厨房还是茅棚),后来互相借点盐油什么的,互相帮忙,干脆就在新屋建成后,合成了一个集体户,共15人。在我们下乡两三个月后盖起了知青屋,还是我们自己动手盖的(有一个广州知青是木工)。两排八间的平房,两人一间,有一间放粮食杂物。有一个大厨房。在每人230元的安家费里开支。知青屋位于村口。</p><p> 我们满腔热情地出勤(幸好在校时多次农忙假下乡,农活还不太差)、种自留地、“访贫问苦”、教跳“忠”字舞、办夜校,象农民一样在业余时间捞猪草(养了两只猪),跟农民一起出海割“割郎尾”(一种绿肥)和咸水草,捞“白蚬”(用作肥料)。又跟农民去砍蔗、扛蔗上船,冬季去钊泥平整土地。砍蔗一去就是一天,农民家里有人送饭,我们呢,也作了分工,一些人做饭,一些人挑饭到田头。农忙前夕,队里一般放几天假,让大家去准备柴火和副食、草编的袖套和捆稻的草绳等,因为一忙就是一个多月。我们的同学和农民一起出海捞“擂”(一种海产品)。傍晚时分,家家派人去接船,我们也象家人一样的去接船。我还很清晰的记得乘着月色和阵阵凉风去接船的情景。接船的人就是出海人的“家人”,集体户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靠山”,大家走到一起,要同甘共苦,才能坚持下去。我们几个高年级的同学,差不多充当起“家长”的角色。集体户每人每月收5块钱,包含了电费和伙食开支,够省的吧?这5块还是家里给的,三年没分红了。酱油送饭也成为一种奢侈。我们往往是用油爆香了姜葱,再加酱油、盐和水,别人闻见还以为我们有多好的菜呢。鸡是养了不少,那是留到家长来的时候才杀的。可是我们的鸡越养越少,因为老是被人偷掉。有一年,我们种了许多“大头菜”,我还腌了两大糖缸的水咸菜,可以吃几个月了。</p><p> 一次,知青黄汉杰因急性胃出血晕倒在厕所,我们发现后马上用小车将他推到县医院,两位知青为他输了血,我们集体户当即劏鸡燉鸡,为输血者补身子。我们将他的妈妈从佛山接到生产队,让他母子可以常见面,又将卖掉集体养的两只猪积下的钱,为他继续请江门输血团的人输血垫支钱,我们又反映到公社,让公社派人关心过问这件事……黄汉杰救回一条命,离不开知青集体。</p> <p>  从下乡的第二年开始,每年的“10.18”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日子,我们都要举行“百鸡宴”(借用《智取威虎山》的名堂。)我们带了几只鸡到邻村黄家庄,由黄家庄的周锡禧掌勺。我们用床板做桌子,大排席,“疯”它一回。1971年的话动最大型,有落户外地的和其他村的同学参加过我们的“百鸡宴”。也有前来探望我们的老师参加过我们的“狗宴”,那次杀了两只狗,装了几脸盆的狗肉。就这样,我们把苦日子当乐日子过,倒也没有很大的思想波动。我们的集体户一直坚持到最后,即使有人调走,其他的人也没有解散。(1971参加"百鸡宴"全体知青)</p> <h3>1971年参加&quot;百鸡宴“的全体人员</h3> <p>  第二部分 隔不断的思念 </p><p> 在下乡七、八年甚至近十年后,我队知青相继返城。在经历了入职、读书、补学历、结婚、生小孩、工作打拼…后,我们终于缓过气来,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了第一次聚会。 当年同煲同捞的知青兄弟姐妹,比亲兄弟姐妹还亲;当年不离不弃的贫下中农,是我们远在他乡的亲人;当年的河网纵错的大沙田,是我们梦思魂绕的第二故乡。共同的经历使我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难怪有人说,这一代人是那么的喜欢聚会。</p><p>(回城后的第一次聚会)</p> <h3>1987年聚会于广州草暖公园。</h3> <h3>珠海摘荔枝</h3> <h3>珠海金台寺</h3> <h3>黄汉杰从美国归来聚会</h3> <h3>1990年8月12日与新环等几大队知青首次返乡,在鎮府前合影</h3> <h3>在立新大队(黄家乡)部门口</h3> <h3>1990年8月12日带上孩子回村探访。</h3> <h3>黄家庄的探亲团</h3> <h3>与三同户黎炳明一家,左一黎佩琼</h3> <h3>与村干部相聚于珠海白藤湖</h3> <h3>邀请大队干部到访佛山</h3> <h3>知青聚会</h3> <h3>2016返乡参加重阳敬老活动</h3> <p>  第三部分 永远的知青</p><p> (一)纪念上山下乡30周年活动 1998年12月,是我们下乡30周年的日子,我们佛山一中赴斗门白蕉红卫、立新、向阳三个大队插队的知青首次召集,一起重返下乡地,举行纪念活动。</p><p>(出发前集合于荣山中学)</p> <h3>与镇领导一起在镇政府门前合影</h3> <p>在镇政府举办的知青座谈会上,左起:斗门县长,知青代表周本辉(时任珠海市副市长),白蕉镇委书记黎耀余。</p> <p>  周本辉在上山下乡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p><p> 今天,我们近百位来自不同阶层的同学,回到白蕉。这个祖国南疆小镇骤现一支庞大的“还乡团”,显得奇特而热闹。</p><p> 这是一群当年为了一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离开佛山市,乘坐同一条板船在斗门白蕉码头登陆的兄弟姐妹。时隔几十年,这次回来一是叙旧,二是探亲。</p><p> 几年的集体户,几年的和“贫下中农”的结合,知青互相之间,知青和农民之间已建立了血肉般的亲情。当年知青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细菌怕农民,尤其怕知青”.知青一条球裤一件长袖衫就可以过一年了,与农民唯一不同的是,我们有一双象解放军那样的凉鞋,而农民是不穿鞋的。一九六八年起,一代知青以其人生的代价,书写了共和国一段奇特的历史篇章。 虽然我们后来各奔前程,经历了不同的人间风雨,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青。因此我们永远是平等的,我们相聚不分彼此,只有滔滔不绝的话语,只有欢愉和兴奋。</p><p> "知青"是怎么一回事,我至今还是 很”懵懂”的。我们的党,每到一个时候,都有一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但我从没见过,有哪些人决定过我们知青这场运动是什么东西;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结论也没有讲到知青的,只是在批判林彪的时候才提到过知青。知青是什么东西,现在讲不清,民间各有说法,中央没有说过,但我们自己心知肚明。因为这段历史太特别了,在新中国是绝无仅有,今后也不会再有的一段历史;虽然有点荒唐,却也弥足珍贵。</p><p> 知青是一代人,一代很特别的人;知青代表一个年代,一个颠倒黑白的年代;有些地方的知青还经历了一场人生悲剧;,当年不少在三线的知青,有拉着队伍找王震,要求回上海的, 有到天安门静座的。我们来到这里,得到了什么呢?锻炼了人生。能够平安过来,就要多谢这里的老百姓,党委,扶起这帮小孩子,没有出事。第二要感谢毛泽东给我们一个很单一的思想,很幼稚,没有去想那么多歪门邪道,澳门那么近也没有想到去偷渡,时间那么多也没有想到复习功课去搏一搏考大学,只懂得日夜拿着个”忠”字旗去开工。这样是有好处的,没有那么多私心杂念,有一种信仰在里面。</p><p> 刚才有同学提到我们当年写的两副对联,这是精神支柱啊。 两对联内容是“:想当年北京城头热血涌,看今天广阔天地心更红”,横批是"志在四方",和”乐在沙田战恶浪,立志终身滚泥巴”,横批是“红旗扛到底”,这是当年我们精神状态的一个写照——守住信仰,不计效果。</p><p> 无论对错,那段青春岁月,成为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因白蕉而结缘,愿大家常常见面,友谊永在!</p> <h3>歧江村知青在黄家乡政府前合影留念</h3> <h3>歧江村知青在歧江村口、队部室前合影</h3> <h3>  全体知青参观白藤湖度假村和珠海西区各大工程,当年我们许多知青在这里围海造田,流了不知多少汗水和泪水。在这里的红旗农场,在1972年11月8日的一次大风暴中,有朱灿荣等36位知青为抢修大堤牺牲了年轻的生命。</h3> <h3>参观珠海机场</h3> <p>  (二)佛山知青林种植活动 2007年4月12日,当天是植树节。佛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亚艺公园一角开辟"知青林",许多曾经的知青参加了知青林的植树活动。</p> <h3>在火热的植树现场</h3> <p>  (三)下乡四十周年活动 2008年,是我们上山下乡40周年,在当年4月7日,我们重返亚艺公园知青林,察看生机勃勃的树林。</p> <p>  同年6月28日,立新、红卫两大队知青重返白蕉,举行纪念活动。立新大队(黄家乡)知青向村委会赠送牌匾。</p> <h3>知青向村小学赠送书籍</h3> <h3>知青代表讲话</h3> <h3>村书记梁艳美向知青赠送竹笠。</h3> <h3>与村民合影</h3> <h3>与村民合影</h3> <h3>全体参会人员在白蕉镇政府合影</h3> <h3>立新、红卫两大队知青合影</h3> <p>  (四)下乡五十周年活动 </p><p> 今年(2018年)是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纪念。6月21日,歧江村知青与其他一中知青一道,在当年植树的知青林,在佛山著名景点亚艺公园荷花岛相聚,回忆往事,共聚友情,祈望美好的未来。</p> <h3>知青石前</h3> <h3>观景台</h3> <h3>观景台</h3> <h3>亚艺门</h3> <p>  一日"知青",终身"知青"。"知青"是时代打在我们身上的烙印,"知青"的称呼将伴随我们的一生。即使活到一百岁,我们仍然是"知识青年"。知青经历令我们百感交集,令我们磨难成长,令我们坚韧顽强,令我们珍惜友情。知青经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p><p> 我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们和我们的国家一起经历了磨难,又迎来了美好的新时代。让我们仰望蓝天,携手并肩,把握好生活的每一天,迎接更美好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