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亚民书画作品欣赏

翰墨缘书画艺术交流中心

<h3> 姚亚民书法艺术浅谈</h3><h3> </h3><h3> 张平生</h3><h3> </h3><h3>姚亚民先生习练书法已近40年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就知道他在练字,也会装裱手艺。字画装裱在那个时代还比较稀缺,因此他结识了许多当时在省城有名气的艺术家。后来我们熟了,还成为邻居,接触更多,对他的艺术生活了解也多了。一晃三四十年,他的书画艺术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早已小有名气。</h3><h3>姚亚民先生书法艺术生活,我认为最突出的特点是他对经典的领悟和继承。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书写艺术,也是十分注重承传的艺术门类。亚民也是对经典碑帖下过长期功夫的。他从小在报社长大,垂髫之年即受文墨的熏陶,自幼就迷恋上了习帖练字。他曾拜省城诸多名家为师,向古代先贤大师问道。他从唐楷入门,继而上追汉魏。尤其对"二王"悉心研习,便奠定了坚实的学书基础,稍后,又将目光移至颜鲁公、米芾乃至晚明诸家,使他的书法学习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我常常注意观察他挥就的行草横披,比如他写得最多的《心经》《千字文》、毛主席诗词等,章法布局开张大气,用笔轻盈灵动,如行云流水,舒缓自在。近期他复追秦汉,对汉隶《张迁碑》《曹全碑》用功颇勤,反映在他近期作品里,多了古雅肃穆之气。他最擅长也最爱写的还是小草斗方,幅面不大而雅致,笔墨轻重徐缓自适,表达自我意趣而少事作态,犹如空谷幽兰,读之、赏之,令人心悦神逸,已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亚民先生也还画画,说到兰花,也是他多年来一直画的题材,他还画竹、画梅,画风清雅静洁,追求散淡飘逸。</h3><h3>书法首先是写字,但又不是简单的写字,而是利用特定的工具材料,通过必要的技巧方式来书写文字。当然,在达到一定的技巧水平以后,或是对某种书体风格来说,挥毫落墨之际,考虑更多的是笔势的娴熟流动、字形的呼应变化以及气韵的连贯充足,此时写字的含义相对淡化或隐退,转化为潜在的支撑和不自觉的习惯,但即便如此,也还是在书写文字。可以说,只要是书法作品,一定离不开两项要素:文字结构和书写意趣。所以书法归根结底还是写字!只是看谁写得好、写得妙、写得有技巧而又有个性风格。</h3><h3>我尝与亚民先生交流探讨书艺,感到他对书法有他独特的领悟,他意识到,必须运用造型、结构、空间、笔墨等语言、手段,来塑造"心中之所独得",表现汉字的韵律和神采。书法艺术是黑白艺术,是汉字表达艺术,至纯至简而奥妙无穷。它能够表情达意,向人们传达一种思想、一种灵魂、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幅好的书法,就像一曲悠扬的音乐,就像一首抒情的诗歌,就像一尊优美的雕塑,它能启人心智,给人以美的享受。古人云:"书,心画也。"也即"字如其人"之意。有什么样的修养,就有什么样的格调,也就有什么样的书法。亚民先生广泛涉猎,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培育自己的艺术品格,不断做着超越的准备。</h3><h3>亚民先生是一个勤奋的人,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常常利用节假日、工作之余的时间,如饥似渴学习、创作。他很好解决了学习书法同促进工作的关系,利用自己在书画圈的良好人脉,为工作创造了诸多便利。尤其他在基层挂职近五年时期,数次组织书画家深入所帮扶的农村、乡镇,积极踊跃为群众写春联,送祝福,送文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拉近了同群众的感情,受到群众和有关领导的肯定和好评。</h3><h3> </h3><h3> 戊戌孟夏于二爨堂</h3><h3> </h3><h3> </h3><h3> </h3><h3>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姚亚民,号吾味斋,1963年生于甘肃兰州,甘肃日报社工会政工师,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省直机关书画协会理事。</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作品曾多次入展全国及全省展览,并多次荣获各种奖项。其作品主要以魏晋入手,长期临习二王、王铎、米芾、汉隶曹全碑,坚持不懈的临帖,对圣教序领悟较深,风格变化各异,酷爱书法、因长期从事工会工作更有时间创作书法作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