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宗桂永编辑整理</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春丽老师之女刘效丽老师提供聚会照片</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六六届毕业生孙成业制作</b></h3> <h3> 五十五年前北京六十八中诞生了,从1963年六十八中诞生到1986年与回中合併,在这短短的二十三年里,她培育了一万多名学子先后走上了祖国的各条战线,她(他)们只是分工不同,在各自的岗位上,她(他)们奋斗拼博,绝大多数学子都为祖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h3><h3> 我们作为老师都深爱我们的教育事业无怨无悔!</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昔日美丽校园</b></h1> <h3>美丽的校门——前身为回民学院</h3> <h3>欧式风格的教学楼——"口字楼"</h3> <h3>八角型角楼</h3> <h3>圆型角楼</h3> <h3>环楼走廊</h3> <h3>口字楼侧影</h3> <h3>"郁郁葱葱一点红"——校园凉亭</h3> <h3>北京六十八中第一仼书记白素琴</h3> <h3>北京六十八中第一仼校长王守忠</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2013年6月18日,师生代表欢聚纪念六十八中五十年前诞生</b></span></h1> <h3> 五年前2013年6月18日,原六十八中的师生代表欢聚在牛街德顺饭庄纪念六十八中五十年前诞生。参加聚会的有建校初首任的党支部书记白素琴老师、敎导主任王春丽老师、参与文革前艰苦奋斗建校的二十多位老师、及后任的党支部书副书记、副校长、合校前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老师及毕业的同学代表共六十多人。</h3><h3><br /></h3> <h3>出席活动的老师和学生代表合影</h3> <h3>白素琴、刘秀兰、宋敬彩、王春丽、李德秀、张芸香、王春丽之女、白素琴之女、王立敏、沈宏恩</h3> <h3>张凤琴、石 洁、满秀珍、赵荣惠、胡跃庭、张小江、马国娟、闵静云、李淑琴、韩益芬</h3> <h3>温惠林、孙建平、薛 放、马长林、马春城、李书方、汤玉莺、安全胜、陈秀英 、 金安平、李桂英</h3> <h3>石中陆、秦 斌、李 彪、张玉琢、林理炯、孙奉来、刘文汉、贾庆光、周广志、宋光志</h3> <h3>王绍文、张志坚、郑玉娥、孙万友、宗桂永、王振家、刘军明、刘继兴、张 淼及夫人魏国娟</h3> <h3>郭 沔、刘天琳、周俊兰、陈艳秀、王湘萍、黑锋利、张 彬、施引芝、李淑兰、刘艳琴</h3> <h3>原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刘军明讲话</h3> <h3>工会负责人、老教师王振家讲话</h3> <h3>学生宣师一附小校长杨英到会祝贺</h3> <h3>学生老师代表汤玉英副教授讲话</h3> <h3>学生代表北大博士生导师金安平讲话</h3> <h3>学生代表问候白素琴书记</h3> <h3>秦斌老师和学生北大博士生导师金安平博士</h3> <h3>学生老师代表汤玉莺副教授的发言</h3><h3>尊敬的各位老师:</h3><h3> 大家上午好!当我听说为庆祝68中成立50周年老师们要聚聚时,心情特别的激动,企盼着6月18日欢聚的时刻。今天我应邀来到这里,兴奋与感慨溢于言表,因为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老师,无论过去还是今天你们将是我永远的老师。见到你们,沟起了过去许多美好的回忆,一种真挚纯朴的师生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此刻,不知说些什么,只想告诉老师们这些年自己在生活中总结出的两点感悟。</h3><h3> 一、要以淡定的心情去追求一种高尚、高雅、高兴的生活。这其中心理健康为首位,因为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处理好得失的关系,保持良好平衡的心态,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身体健康最重要!我的体会是:"健康虽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h3><h3> 二、人除了善良之外,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回想自己的人生,一路走来虽有荆棘、险滩,艰辛、汗水,但盘点下来感到,事业是成功的,家庭是美好的,生活是幸福的。而我无论工作还是生活点点滴滴的成绩与收获,都离不开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言传身教。是你们教我学文化,教我学做人,至今我的"二靠"是得益于你们的教育,那就是:"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h3><h3> 最后,我真诚地告诫老师们,今后的生活要做到三乐:健康快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衷心地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长寿,快乐阳光每一天!</h3> <h3>———————————————</h3><h3>学生代表北大博士生导师 金安平教授的发言</h3><h3>亲爱的各位老师和同学</h3><h3>尊敬的各位领导:</h3><h3> 我是68中1972级的学生金安平。在母校诞生50周年的日子,我代表我们所有在68中学习过和毕业的学生向母校和母校的老师们致以深深地敬意。向已经故去的老师们表示深深地怀念。</h3><h3> 按照"东城富,西城阔,崇文穷,宣武破"的老话,我们的母校68中当年是在破旧贫穷的宣武区一个相对不太富裕地区的普通中学,而且现在还在体制的编制中消失了。但,在我们心中,她是我们不离不弃的永远的母校。</h3><h3> 什么叫母校?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自己最早的学校或者毕业的学校都称作母校,但是来自拉丁文的alma mater 被翻译成汉语母校,说明我们认可了这样一个事实:这是像母亲一样培育了我们的地方。我们所有的毕业生会像儿不嫌母丑一样地永远爱她。就为这个,就值得我们在座的同学向我们的母校和老师们再次致以深深的谢意!</h3><h3>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有一天,我自己也当了老师的时候,当我也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的时候,我才深切地体会到当年我们那些老师们的伟大与不易。那是一个什么年代?那是那是中国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老师们和普通人一样要为生活为生计为家庭焦虑、忧愁和奔波。但是我们从未在老师们身上看出教育我们的懈怠和心不在焉,那时的老师们真是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在我们身上。给了我们那个时代尽可能的最好的教育。</h3><h3> 即使我被北京大学的学生投票选为"我最喜爱的老师"和"十佳教师",我也没有做到当年我的老师们那样对学生投入的精力和热情。在这点上,我是没有达到当年我们老师的境界的。</h3><h3> 我家姐妹三个都是68中毕业的,所以我们合起来可以交叉认识许多68中的老师。来参加这个庆祝活动之前,我们一起回忆起了许多68中的往事。想起了许多课堂上老师教给我们知识的细节。满秀珍老师和张志坚老师的政治课,那种严密的推理,直接奠定了我后来在比较政治学理论上的逻辑基础;当然,如果我当时如果选择了文学和数学专业,我想我一定也是一个不错的学者,因为秦斌老师、朱文昭老师、王绍文老师为我们开启的从语文到文学的启蒙和审美,决定着我一定是可以做好这个专业的。其实我最该选择的专业应该是数学,沈老师宗老师教得那么好,我没学数学真是对不住宗老师,也是我终身的遗憾。我也很感谢68中开设的德语课。虽然这个小语种开始给我带来了不利,但是,也给了我一些出其不意的便利。在访问德国和奥地利的时候它都给了我帮助。顺便我也在这里转达当年德语老师徐静华、史玉玲老师对68中校庆的特别祝福。68中实习的老师相见,我们也一起回忆了68中能想的起来的各位老师。</h3><h3> 哪怕是地理课,也给我极深的印象。张震老师教我们地理时候应该已经快70岁了吧,至今不知道他到底是国民党哪只部队的而后来到68中。不知道别同学如何,他教的地理同样让我痴迷。我清楚地记得,他讲到阿拉斯加从俄罗斯手中到了美国手中后,说可能阿拉斯加最早是中国上海人发现的,阿拉斯加的意思就是阿拉的家,说的时候还大手一挥,好像真的是自己的土地一样。</h3><h3> 我也很感谢和一直想念孟昭生老师。孟昭生老师和我的父亲熟悉,所以我会在这个想念之中有更多的感情,我会想起我故去的父亲。感谢孟昭生书记在当年我们干校劳动时候对我的影响和锻炼,我曾经有过一段三进养猪班的经历。那是我在学生时代一段重要的历练。</h3><h3> 68中的口子楼,今天回想起来是如此的亲切。我们在学校时,埋怨那个楼那么破旧,从没有想到我们是在一个承载在历史进程的文物中上课。这座楼建于1908年,是清代工艺局商品陈列所,那是中国走向近代工业的一个见证。</h3><h3> 几十年来,我们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无论我们后来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有共同的身份:68中的。我们都会记得和感谢68中,因为我们最重要的基础教育是在这里完成的。我们在这里度过了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最无功利的单纯快乐青少年时期。</h3><h3> 我们长大了,老师们老了。但是让我们欣慰的是今天在座的老师们的精气神还是不减当年。</h3><h3> 最后,我代表所有的学生祝愿原68中的老师们身心愉快,健康长寿!</h3> <h3>———————————————</h3><h3>德 顺 楼 618 聚 会 后 记</h3><h3> 为纪念北京六十八中50年前诞生,2013年6月18日11时半60余师生在牛街德顺楼聚会。聚会由沈宏恩主持,会上领导与老师的代表白素琴、王春丽、王振家、刘军明、张志坚、王绍文都作了真挚和感人的发言,学生老师代表汤玉莺、学生代表 金安平作了热情感恩的发言,老师与学生代表们彼此作了亲切的交谈。学生代表宣师一附小校长杨英、副校长李树静也到会祝贺。聚会受到了老师们学生代表的一致好评。聚会后,60余师生合影留念。</h3><h3> </h3><h3> 在学生代表大观园安全负责人薛放的关心支持下,聚会筹备小组在大观园水榭旁召开了准备会。学生代表安全胜特意带来了名茶供老师们聚会时品尝,王春丽之女刘效丽为聚会拍摄了不少照片,在此,聚会筹备小组的沈宏恩、满秀珍、刘继兴、宗桂永、张彬、马国娟六位老师对老师们学生代表们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的谢意。</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昔日留影</b></h1> <h3>七八年建校十五周年全体教职工合影</h3> <h3>史地政教研组合影</h3> <h3>数学教研组合影</h3> <h3>数学教研组合影</h3> <h3>与王守忠校长在颐和园</h3> <h3>与沈恩岩书记在大观园</h3> <h3>与魏公书记在大观园</h3> <h3>与旅美邢守英老师聚会</h3> <h3>2003年的一次聚会(借十五中分校址)</h3> <h3>大观园聚会</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昔日学生剪影</b></span></h1> <h3>76届大兴榆垈学农</h3> <h3>76届6班毕业生师生合影</h3> <h3>84年国庆文艺大军</h3> <h3>85届一班参加国庆文艺大军的同学</h3> <h3>85届学生文艺比赛</h3> <h3>学生香山春游</h3> <h3>1980年与英雄吴运铎座谈</h3> <h3>学生光荣参军保卫国家</h3> <h3>学生光荣参军保卫国家</h3> <h3>植树养鸡,造福首都人民</h3> <h3>72级学生鲁凤岐艰苦创业,多年来造林一千多亩並创建了绿嘟嘟农庄,农庄散养北京油鸡成为我国北方综合运用林地资源的典范,多次在中央台农业节目中展示播放。</h3> <h3>鲁凤岐在"2017年世界动物福利(CIWF)全球颁奖典礼"上领奖,领取其农产品获得的最高级别的五星级"福利养殖金鸡奖"和"福利养殖金蛋奖"。</h3> <h3>85届初三(1)班毕业师生合影</h3> <h3>与72级学生小聚</h3><h3><br /></h3> <h3>与65届初三(5)班同学聚会</h3> <h3>1995年与66届学生在红螺寺聚会</h3><h3><br /></h3> <h3>与66届学生聚会</h3> <h3>与67届山西插队学生在陶然亭公园</h3> <h3>与67届学生聚会</h3> <h3>与68届7班学生聚会</h3> <h3>与68届7班学生聚会</h3> <h3>与68届6班学生聚会</h3> <h3>与68届10班学生聚会</h3> <h3>与68届10班学生聚会</h3> <h3>与72级学生聚会</h3> <h3>与72级学生聚会</h3> <h3> 2013年6月18日纪念六十八中五十年前诞生聚会后发佈了多张照片,由于当时微信尚未普及,有些老师因故没能参加聚会,很多老师无法收集照片留念。今借六十八中五十五年前诞生之日,借微信发表在北京六十八中群上,同时将昔日留存的部分照片一并发表于此供大家参阅留念。</h3><h3> 在此,感谢王春丽老师的二女儿刘效丽老师为我们提供的五十周年近五十张珍贵照片。</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说明:因所掌握的照片资料有限,有不到之处敬请谅解!</span></h1> <h1>备注:点击照片可以放大,并可下载保存。</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