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行走在俄罗斯的大街上,最明显不过的感觉是昔日的辉煌与当今的落后形成强烈的反差。看莫斯科那些百年以上充满欧洲风情的高楼大厦和金碧辉煌的教堂、宫殿,无不大气端庄极尽奢华,而难得一见的现代建筑却不过如此。据说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市中心,政府基本不允许拆旧建新,要建新的写字楼或住宅小区须去郊外。为保留城市原有风貌,没有什么不对。但大巴在郊区行驶,从车窗前闪过的楼盘很少,偶尔能看见一些,外观上也仅仅是中国的县级水平。而在主城区,许多电线还未落地,有的街灯一如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灯光球场,就吊在街道上空的电线上晃荡。</h3> <h3>俄罗斯的国土面积1700多万平方公里,将近中国一倍,人口仅一点四亿。莫斯科市无论地铁还是公交,乘客都不多,街道上也没有熙熙攘攘的景象。奇怪的是还经常堵车。6月5日傍晚,我们从克里姆林宫出来,大巴停放的位置距我们等候的国家杜马对面估计不到两公里,居然堵得让大家在雨中等候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车到了再去一处中餐馆吃饭,又是一路堵啊堵。可见那里的交通管理实在不敢恭维。</h3> <h3>火车则更落后,莫斯科距圣彼得堡700公里,去时跑了八个多小时,返回跑了十个小时。5日晚上十一点多上车,到达圣彼得堡已是6日上午七点半。坐惯了高铁的中国人,再去坐这样的火车,如同一夜回到解放前,无奈中带着些许好笑。听说俄罗斯已经有动车,但我们这样的低价团游客,人家旅行社肯定不让你享受,没说的。</h3> <h3>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是俄罗斯的中央直辖市,列宁格勒州的首府,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和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她是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个,市区内河道纵横,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h3><h3>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从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1924年为纪念列宁而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原名为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是座旅游城市,虽然历史较短,但有众多的历史古迹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h3><h3>圣彼得堡市在俄罗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座大型综合性工业城市,也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许多外国领事馆、跨国公司、银行和其他业务据点均位于圣彼得堡,相对而言,也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城市。</h3> <h3>出了圣彼得堡火车站,迎接我们的导游叫吕杰,东北姑娘,来俄罗斯12年了,先生也在圣彼得堡工作。大巴司机俄罗斯人,71岁,待人和气。我们不明白这么大年龄了为什么还要出来工作。吃完早餐,在大巴上,小吕反复告诫我们,圣彼得堡小偷很多,无孔不入,而且技法高明,出来游玩一定要把包包放在前面,时刻注意。我们问为什么圣彼得堡小偷多,她说不仅仅圣彼得堡,俄罗斯城市小偷都多。因为俄罗斯警察、教师、医护人员工资都不高,服务人员工资最高。很多警察生存困难,长此以往造成了警匪一家现象普遍存在。晚上如果身上没带护照,千万别随便出门,让警察盘问肯定要给好处费。这几年中俄关系好警察对中国人好多了,之前更不行。不过俄罗斯的警察也很有意思,如果他敲诈你要你给500卢布,你给他1000,他会找你500。假如你说不要找了全给他,他会很不高兴,说你是侮辱他看不起他而且非要找还你不可。</h3> <h3>用完早餐,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是喀山教堂,据说这是俄罗斯最大的教堂,建设周期四十年,里面供奉着圣母玛利亚,特别灵验。<span style="line-height: 1.5;">教堂气势雄伟,外面有94根圆柱。导游说,基督教分天主教和东正教,东正教可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俄罗斯百分之九十的人信东正教。进教堂,女士要戴帽子围巾,男士不要。她还教了大家几句俄国的问候语:""你好"俄语叫"玻璃裂呢","谢谢"俄语叫"洗吧睡吧","再见"俄语叫"打死喂大娘"。</span></h3> <h3>6日上午最重要的景点是自费的夏宫,人民币500。从喀山教堂前往夏宫的途中,发现有作为城市公交的小火车从车窗前闪过,车上乘客稀少。圣彼得堡市中心城区大多是150年以上的老房子。在郊区,偶尔能看到一些新建的住宅小区,外表都一般般。好不容易发现一处类似高档小区的样子,导游说这是上海建工集团与俄罗斯合作的开发项目,均价13000元一平。圣彼得堡市政府深知中国炒房团的厉害,特别提出:中国人限购!俄罗斯土地广袤,一路上竟然看不见一块庄稼地。映入眼帘的,全是大片大片绿茵茵的草坪和参天大树。俄罗斯的国树是桦树,国花是葵花。印象中似乎没发现葵花,那树是不是桦树也认不真切,总之感觉蓝天上白云朵朵,大地上一片绿色,没有任何污染,真的很美很美!快到夏宫时,我们发现道路旁有一处格局气度与别处明显不同大门紧闭的庄园,导游说那是普京的行宫康斯坦丁宫。每逢普京来,跟中国一样,也是到处封路。</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5;">夏宫是中国人的叫法,俄国人叫"彼德宫"或"彼得大帝宫"。它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占地近千公顷。夏宫</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由瑞士人多梅尼克·特列吉尼设计,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也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遭到德国军队的破坏。希特勒曾打算在这里举行新年胜利庆祝会,计划泄露后,激怒了苏联当局。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斯大林下令炸毁这座宫殿,以阻止德国人的庆祝活动。二战后经修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span></h3> <h3>夏宫分上花园和下花园,上花园凭票,下花园免票。说心里话,到俄罗斯不到夏宫,真有点白来一趟的感觉。进入夏宫,要脱掉有可能带静电的外衣,穿鞋套。宫内装饰是巴洛克风格,每个厅每个房间都豪华奢靡得令人惊讶。</h3> <h3>游览夏宫,不能不提彼得大帝。彼得一世生于1672年5月30日。父亲死时彼得四岁,米洛斯夫家族生了彼得和伊万。本该继承皇位的伊万有精神病。在俄罗斯,假如有人叫你伊万,那就是嘲笑你是精神病。尽管如此,彼得的母亲非常聪慧,为了让儿子将来能继承皇位,特别提出要在乡下生活。少年时代的彼得是在乡村度过的。他喜欢学木工泥工铁匠,他会14种手艺,但最喜欢的是航海和造船。17岁结婚后,他只跟妻子呆了一个月便出门闯荡。他到荷兰,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在荷兰汤姆斯特丹学习造船和技术。又前往哥尼斯堡访问,邀请了大量建筑军工造船专家来俄罗斯工作。后来他带领童子军发动政变,废掉了本该继位的哥哥伊万。原来俄罗斯大臣是留胡须的,彼得开始提倡剪胡须,不肯剪胡须的一律敲掉牙齿,还要留胡须的就缴纳胡须税。他认为俄罗斯与欧洲比太落后了,同时简化俄文,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他购船购枪炮,发动了长达二十一年的战争,建立了波罗的海舰队。之后建立了俄罗斯的凡尔赛宫夏宫,也就是彼得大帝宫。</h3> <h3>彼得身高二米零四。非常有意思的是,他不仅不睡大床,而且他睡的床都比正常的床短一点。他喜欢卷曲着睡,说这样睡觉大脑会永远清醒。</h3> <h3><br /></h3><h3>夏宫游览结束已是下午一点多,在一家中餐馆吃过饭,便马不停蹄地前往维堡。到了景点我才发现,自己的水杯落在中午吃饭的地方了。到了维堡,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着导游陪我去商店买水杯。好不容易找到一只特大的,不锈钢,中国产,100元人民币,心才安定下来。维堡虽然只有八万人,却是俄罗斯西北部列宁格勒州的重要港口城市,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北岸的维普利港口,距离圣彼得堡市129公里。城市于1293年建立,由于此地为俄罗斯与芬兰交界处,距芬兰才30公里,历史上曾多次易主瑞典和芬兰,1940年冬季战争之后,芬兰将此地割让给苏联。维堡的建筑极具北欧风格,大街小巷保留了很多纪念芬兰、瑞典以及俄罗斯英雄的纪念碑和雕像。漫步小城之中,能够感觉到东斯拉夫与北欧文化相融合的别样氛围。城市中坐落着著名的维堡要塞,要塞建造于13世纪末,曾经是抵御外敌的防御工事,高48.6米的圣奥拉夫塔楼矗立在要塞中央。现在这座要塞已成为了维堡最重要的标志。从要塞出来,已经很晚,旅行社安排我们在所谓的维堡总理啤酒餐厅品尝俄式晚餐。除了面包、番茄酱、一小片火腿肠和一杯酸梅汁,几乎没什么吃的。记不清是不是还有红酒,反正我没吃,也难吃。</h3> <h3>此次出游,从6月4日早上6点家中起床,收拾行囊,下午一点半乘大巴到昌北机场,6月4日晚上在飞机上过,6月5日晚上在莫斯科开往圣彼得堡的火车上过,到莫斯科时间6月6日晚上11点,加上五个小时的时差,我们已经整整70个小时没在真正的床上躺过,大部分人都已经非常疲倦。南昌飞往莫斯科的江西游客大约320人,估计分成6个团队。我们这个团队50人,其中上饶30人,吉安、赣州和九江的加起来20人。行程表说住圣彼得堡高级酒店,其实6日晚安排住的是坐落在一片大森林中的小木屋。人多嘴杂,这下好了,一到目的地,上饶去的没做声,其他地区去的资深美女们在车上便嚷嚷着要讨说法。我倒觉得在森林深处住一夜特有情调,而且那些小木屋都是连体别墅,一间小别墅住六人,阁楼一间住两人,楼下两个小间住四人,卫生干净,各类设施包括洗衣机餐桌餐具等齐全,蛮好蛮好!只是床窄了点。那有什么关系?人家彼得大帝二米零四都住小床,我们还有什么话说,真是!</h3> <h3>我这个人有个怪毛病,越疲倦越无睡意。以下是我当晚在手机上敲出的一段文字,全文照录:<span style="line-height: 1.5;">此时是2018年莫斯科时间6月6日晚上十点三十九分,北京时间6月7日凌晨3点39分,沐浴后的我,独自一个人坐在圣彼得堡市郊外森林深处的的一栋小木屋旁。八点光景,感觉夜幕将要降临,但一直到现在天就是黑不下来,这才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极昼。同伴中有人感觉出来旅游不该住这样的地方,下车后吵吵嚷嚷的,说要抗议,我反而觉得就是这样清静的地方才好,没有任何城市的喧嚣与纷扰,寂静得除了几声鸟鸣,再无一点声响,一天的劳累,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导游通知明天七点五十分用早餐。圣彼得堡靠近北极圈,夏季是个没有黑夜的地方。眼看着这个时辰了还是天朦朦亮的样子,突然想起儿时夜半醒来,会没来由傻傻地担心天是不是永远不会亮了?假如永远不会亮了那我怎么办啊?而此时的我,又小孩般地傻傻地想,光明当然好,但真的没有黑夜,这日子也不好过呢。再吸根烟,还是回屋睡吧!对了,还有件事,听说俄罗斯虽然经济发展不如中国,但福利很好,看病不要钱,读书不要钱,开大巴的俄罗斯大叔,为什么71岁了还要出来工作?明天得问问。(未完待续)</span></h3> <h3>【作者简介:林孙珍,男,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小学毕业随家下放,做过农民、木匠,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所著散文随笔集《苦乐留痕》(人民文学出版社),光明日报、文艺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名作欣赏杂志等均有评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