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中天山腹地的牧业村</font></h3> <h3>美丽琼库什台牧业村,走进一座古老的秘境村庄,接近远离城市喧嚣的古老木屋,体会乌孙历史古道遗风。</h3> <h5>琼库什台,在哈萨克语中是“大平台子”的意思。 琼库什台沟壑纵横,在草原中颇具阳刚之美。台地上纵切出无数的沟壑,将平静的草原勾画的象大海里掀起的波浪。</h5> <h5>在这里看到蓝的天、白的云、白云下面是银色的雪山、墨绿的杉林、淡青色的草原和五颜六色的花海,几种色彩层次分明,色调和谐,形成一幅天然图画。</h5> <h5>如果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成:蓝天白云下是雪山,雪山杉林下是琼库什台,琼库什台下就是喀拉峻。</h5> <h5>6月正是进山的绝佳时节,有上海的亲戚来伊犁游玩,我推荐她们去琼库什台,我们一们行八个人自驾两辆车前往山中。从伊宁市到目的地需要七个半小时的车程,途中赵丹,凃建辉,宣宣和我,我们四个人轮流开车,在傍晚10.30分左右到达琼库什台牧业村,当晚入住村中小木屋。</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库尔代河</h5> <h5>琼库什台草原上的琼库什台村是个哈萨克牧民村庄,它是天山半坡的一个小村,乌孙古道的北入口,以前没人知道它的存在,自从天山的鲜花显现于世,它的名字才被人了解。</h5> <h5>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车</h5> <h5>琼库什台村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在2010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琼库什台村距离县城90公里是一个有300多户、1700多人的牧业村,村内居民以哈萨克族为主。村庄四面环山,房屋依水而建,村里人畜饮水及生活用水均来自库尔代河,河谷较宽,常年水流不止。</h5> <h3><font color="#010101">该村的建筑多为木结构,是伊犁河谷保存完好的一个木构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font></h3> <h5>这里夏季多雨、潮湿,琼库什台村的先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用木材建房,形成了这个独具特色的村落。</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这家客棧今晚也入住了两位远道而来的骑士</h5> <h5>琼库什台村几乎所有的民房都是木建筑,有的房子是由整根原木搭的,有的房子是将原木从中间一分为二,通过掏、榫、拱等各种工艺搭起来的。村庄四面环山,房屋依水而建,村里人畜饮水及生活用水均来自库尔代河,河谷较宽,常年水流不止。</h5> <h5>因松、杉树木质坚硬,经久耐用,从而使当地的木构建筑没有变形,使用寿命长。加之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各家各户对自己的房屋用心保护,故村落中大量的民居保存完好,部分民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富和完整的历史文化内涵。</h5> <h5>从琼库什台村以木构建筑作为哈萨克族牧民的居住建筑看,这无疑是牧民们从流动性居住方式向永久性居住方式的演变。目前还保留着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具有哈萨克族游牧民族特色的木屋。</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包扎墩乌孙古道</b></font></h3> <h5>乌孙古道北衔准噶尔盆地,南控塔里木绿洲,是贯通天山南北的咽喉,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都要争夺这块宝地。</h5> <h5>公元前的汉武帝为了与乌孙结好而对抗匈奴;隋唐时期西突厥控制天山统治塔里木盆地;唐代西征突厥及与突骑施的交好等,都是通过乌孙古道来实现的。</h5> <h5>乌孙古道、狼塔C线、夏特古道是新疆最为知名的三条顶级的徒步线路,对爱好徒步的人群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每条古道都有数百年沧桑的历史,在这些需要跋山涉水才能通过的古道上曾经走过屯垦戍边的军人、负笈西游的僧侣、远托异国的和亲公主、还有那些逐水草而居的牧人…</h5> <h3>牧云客棧</h3> <h3>攻略</h3><h5>1.徒步线路:琼库什台村—包扎墩达坂—科克苏河—天堂湖—阿克布拉克达坂—黑英山山口</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