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巴郎山

翠鸟人

<h3>  巴朗山又称“斑斓山”,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至四姑娘山风景区之间,‘在小金县东,地处小金、汶川、宝兴3县交界处,距成都200多公里。巴朗山在藏语里叫作“阿巴朗依”,在当地的神话传说中,“阿巴朗依”是四位姑娘的父亲,巴朗山主峰海拔5040米。巴郎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是寒冻风化高山,山体峭嶙峋,岩石裸露,险象环生,随处可见山石岩屑坠落崖下而形成的碎屑坡和石堆,蜿蜒其间的公路是阿坝州东行最险的一条公路。</h3><h3> 巴郎山的上下山路和垭口地区,海拔超过4000米,山高坡陡,但其景色极为美丽,白云如海,雪山连绵,草甸起伏,“无限风光在险峰”,在山顶眺望,白云铺满长长的峡谷,风起云涌,波澜壮阔,蔚为壮观。山谷中还有密布的原始森林,绝妙的松萝悬挂林间。翻越巴郎山哑口后,峰回路转,朝晖夕阴,烟霞漫漫,远处冰雪覆盖的四姑娘山,山体徒峭,雄峻挺拔,直指蓝天。</h3> <h3>  怀着对巴朗山上绿尾虹雉的思念,六月上旬,再次来到卧龙镇,住宿在杨姐开的卧龙酒店里。第二天,天未亮,同客居在酒店里的其他鸟人们一起,摸黑驾车沿山而上,驶向几十公里外海拔4000米之上的巴郎山龙岩子隧道口,在晨曦中去等候<b>可能出现的“绿孔雀”。</b>在等候的时候,远处的天边,朝霞渐起,映入眼中的是晨曦中美不胜收的巴郎山。</h3> <h3><font color="#010101">  巴郎山上,气候变幻莫测,前一刻可以是红霞满天,之后是蓝天白云,尽展它魅力无限;下一刻就可能是风起云涌,瓢泼大雨或漫天飞雪。不过,这一切都挡不住鸟人们上山的热情,因为,巴郎山是鸟人心中的神山,山中蕴藏着众多神奇的物种,不但有雉科中的“绿孔雀”~绿尾虹雉、血雉、红喉雉鹑等,还有雀雀中的蓝精灵~蓝大翅鸲、红胸朱雀、暗胸朱雀等,更有高海拔地区一些特有的鸟。每一年又或是每一次的上山,巴郎山给鸟人们的印象都是不一样的。它可以让鸟人们连续几次无功而返,也可以让鸟人们每次只收获一点点,更可以让鸟人们惊喜连连。至于能拍到什么?能拍到多少?全凭鸟人们的个人鸟运。这也是巴郎山能吸引各地众多鸟人,千里而来、不辞辛苦、忍饥受冻的魅力。</font></h3> 近一周的时间,白天天未亮,带着杨姐准备好的大饼,驾车上山,山上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直耗到傍晚才舍得下山;夜晚,客居在山下杨姐干净温暖的酒店里。天天如此,周而复始,辛苦耗神,却乐此不彼。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用时间和辛苦,终于换来了心心念念三年之久的巴郎山“绿孔雀”~绿尾虹稚的出现,一解三年之多的相思之苦。这次的巴郎山之行,不但收获了巴郎山之宝~绿尾虹雉,还顺带收获了其它一些鸟,其中有些还是第一次在巴郎山见到。 <div>  </div> <h3>  1. 绿尾虹雉</h3><h3> 鸟人心中的“绿孔雀”,巴郎山之宝。绿尾虹雉是极为稀少的雉科种类,为中国特有物种,仅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附近。栖息于林线以上海拔3000-5000米左右的高山草甸、灌丛和裸岩地带,尤其喜欢多陡崖和岩石的高山灌丛和灌丛草甸,冬季常下到3000米左右的林缘灌丛地带活动。</h3> <h3>  绿尾虹雉雌鸟</h3> <h3>  </h3><h3> 2.蓝大翅鸲</h3><h3> 俗名喜玛拉山蓝鸟、蓝丝绒。它叫做鸲,却过着椋鸟式的群居生活;它还有着燕子般轻盈的翼形;它在喜玛拉雅的高寒之境游冶;它有着丝绒般令人眩目的蓝色丝羽。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h3> <h3>  蓝大翅鸲雌鸟</h3> <h3>  3. 领岩鹨</h3><h3> 典型的高山鸟,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太平洋诸岛,栖息于2200米到3100米左右的高山针叶林带及多岩地带或灌木丛中,冬天下降至溪谷中栖息。该种鸟类常在岩石附近及灌木丛中寻食。</h3> <h3>  3. 红胸朱雀,</h3><h3> 巴郎山蓝精灵~蓝大翅鸲的好邻居,也是一种高山和高原鸟类。多栖息于雪线以下、树线以上的高山草甸、灌丛和生长有稀疏植物的岩石荒坡,有时也到溪边、沟谷和邻近裸岩的林缘疏林地带活动,海拔高度在3000-5000米,即使冬季也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开阔地带。活动在林线以上的裸岩灌丛和稀疏的小树林中,也到山谷荆棘丛中去。</h3> <h3>  4. 粉红胸鹨</h3><h3> 常见于海拔2700-4400米的高山草甸及多草的高原。越冬下至稻田。通常藏隐于近溪流处。主要栖息于山地、林缘、灌丛、草原、河谷地带。多成对或10几只小群活,性活跃,不停地在地上或灌丛中觅食。分布于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喜马拉雅山南坡,冬季也出现于印度阿萨姆、缅甸及越南等地。</h3> <h3>  5. 黑胸歌鸲</h3><h3> 俗名西藏红点颏。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喜马拉雅山脉各国以至缅甸北部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地,多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林灌丛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h3> <h3>  6. 藏雪鸡</h3><h3> 鸡形目雉科雪鸡属。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从帕米尔高原至密许米山及整个西藏高原。栖于多岩的高山草甸及流石滩,夏季高至海拔4500米,冬季下至海拔2500米。生性情胆怯而机警,很远发现危险就立即逃离。巴郎山上的藏雪鸡应为四川亚种。</h3> <h3>  7. 白顶溪鸲</h3><h3> 一种较为常见的鸟,特征为常立于水中或于近水的突出岩石上,降落时不停地点头且具黑色羽梢的尾不停抽动。求偶时作奇特的摆晃头部的炫耀。分布于中亚、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越冬至印度及印度支那。常见于中国多数地区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间溪流及河流。</h3> <h3>  8. 白喉红尾鸲</h3><h3> 一种高山森林和高原灌丛鸟类。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4000m的高山针叶林以及林线以上的疏林灌丛和沟谷灌丛中,冬季常下到中低山和山脚地带活动。国内分布范围广泛,是中国特产鸟类,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少数冬季也出现于喜马拉雅山麓的尼泊尔、锡金、印度阿萨姆和孟加拉国及缅甸北部一带。</h3> <h3>白喉红尾鸲雌鸟</h3> <h3>  9. 红梅松雀</h3><h3> 国内比较罕少见的一种松雀鸟,在巴郎山龙岩子隧道外出现,虽然远了点,但遮不住牠的美。</h3> <h3>  红梅松雀雌鸟</h3> <h3> 10. 暗胸朱雀</h3><h3> 属于雀科朱雀属的鸟类。分布于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一般生活于高山以及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松柏林、矮灌丛和高山草地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h3> <h3>  11. 棕胸岩鹨</h3><h3> 生性活泼而机警,常在高山矮林、溪谷、溪边柳树灌丛、杜鹃灌丛、高山草甸、岩石荒坡、草地和农耕地上活动和觅食,当人接近时,则立刻起飞,飞不多远又落入灌丛或杂草丛中。在中国仅见于西南地区,种群数量较丰富。</h3> <h3>  12. 林岭雀</h3><h3> 为雀科岭雀属的鸟类。分布于中亚山区、喜马拉雅山脉南部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主要生活于海拔较高的山坡、草地、高山草原和树木稀疏的石砾堆处。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h3> <h3>  13. 灰头鸫</h3><h3> 生性胆怯而机警,遇人或有干扰立刻发出警叫声。常在林下灌木或乔木树上活动和觅食,但更多是下到地面觅食。</h3> <h3>  14. 棕背黑头鸫</h3><h3> 为鹟科鸫属的鸟类,俗名克氏鸫。分布于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主要生活于在西藏栖息于 3600-4500米林线以上的杜鹃和柳树灌丛中以及冬季下迁至海拔2100米处。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甘肃。</h3> <h3>  15. 橙翅噪眉</h3><h3> 属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3400m的山地和高原森林与灌丛中,在西藏地区甚至分布到海拔4200m的山地灌丛间,也栖息于林缘疏林灌丛、竹灌丛、农田和溪边等开阔地区的柳灌丛、忍冬灌丛、杜鹃灌丛和方枝柏灌丛中。</h3> <h3>  16. 雪鸽</h3><h3> 高原上的和平鸽,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为鸠鸽科鸽属的鸟类。一般栖息于海拔高处以及出没于岩石和土坎徒壁上及河谷岩坡间。</h3> <h3>  17. 华西柳莺</h3><h3> 华西柳莺原是黄腹柳莺的一个亚种,近年确认为两个独立的种。华西柳莺自然分布于青海、甘肃、陕西南部的多岩山谷。</h3> <h3>  18. 暗绿柳莺</h3><h3> 为鹟科柳莺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栖息于海拔500-4400m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也见于林缘疏林、灌丛,尤其是在河谷和溪流沿岸的森林较为常见。</h3> <h3>  19. 黄腹柳莺</h3><h3> 属于较为常见的柳莺,分布于西部的新疆、陕西、内蒙古、甘肃、西藏、贵州、青海、四川、云南境内。</h3> <h3>  20. 乌鸫</h3><h3> 栖息于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海拔高度从数百米到4500米左右均可遇见,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乌鸫是瑞典国鸟。</h3> <h3> 21. 红喉雉鹑</h3><h3> 属鸡形目松鸡科,为中国特有鸟。不过,运气不好,错过机会,只草草地记录了到一张。</h3> <h3>  22. 中华斑羚</h3><h3> 又名华北山羚或西伯利亚斑羚,是分布在亚洲东部及北部山区的髭羚属,包括俄罗斯、中国及韩国。</h3> <h3>  23. 报春花</h3> <h3>  24. 全缘叶绿绒蒿</h3> <h3>  翻过巴郎山垭口,如果你的运气足够好的话,传说中的“四姑娘山”,会豁然出现在你的眼前。</h3> <h3>  巴郎山上留个影,用以纪念此次的巴郎山之行。</h3> <h3>  照片版权所有翠鸟人,勿做商用,转载请注明出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