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孕育了欧洲文明的土地--南欧纪行(一)

小雅

<h3>向往南欧时日已久,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那里有太多我听说过却从未亲眼目睹的东西。希腊神话和最早的欧洲文明诞生的地方,大航海的出发地,摩尔人统治了700年却终未彻底征服的伊比利亚半岛,亚里斯多德、柏拉图、达芬奇、但丁、高迪、毕加索.......一个个在历史长河中燿燿生辉,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名字,正是在这片土地上升起。当然,还有无比纯静,蓝白色的圣托里尼,罗马帝国的遥远印迹,希腊卫城的呼唤,还有血腥刺激的西班牙斗牛,浪漫凄美的天空之城。五彩缤纷而又深邃深情的南欧,2017年5月,托山东红叶旅行社之福,终于成行。一付简单的行囊,一双渴望遇见的眼睛,就这样出发了。</h3> <h3>雅典的卫城,希腊的眼睛,尘世间每一个旅行者精神与理想的栖息地。雅典城中心的卫城山上,保存着古希腊时期的一组神庙遗址。最著名的是这座祭祀雅典娜女神的帕特农神庙。据说它始建于公元前580年,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又传说它从公元前447年开始兴建,9年后大庙封顶,再过6年之后各项雕刻也告完成。但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段伪造的历史,真实情况是,19世纪下半叶,希腊人摆脱了土尔其人的控制后获得前所未有的独立而建国。后来在英国人主持下,对这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改造和重建。最新一次大规模重建,动工于1975年,至今仍在进行中,因为希腊政府没有足够的维护修复经费。即使开始收费了,也阻挡不住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人的脚步。</h3> <h3>埃雷赫修神庙(Erechtheum Temple)于公元前406年建成,位于帕特农神殿的对面,是建筑优美的爱奥尼式神殿,集雅典娜与海神波赛顿两座神室合一的复合造型。人们更喜欢叫它少女神庙,只因门外那六尊雕刻精美的少女雕像,其中一尊被英国人掠走,替之以复制品。但游客是绝对看不出来的。</h3> <h3>修复中的帕特农神庙。</h3> <h3>这座神庙的修复到底经历了多少坎坷,多少年代?石柱、墙体、房梁似乎不在一个年代里。但那残破的梁柱上,精美雕塑让人惊叹,请放大了看。</h3> <h3>大理石柱和大理石墙体显然不是同时代的,那墙太“年轻”了。这也间接证实这片遗址有造假的部分。</h3> <h3>2000年前的废墟里,绽放着火红的虞美人花,年复一年,见证沧桑。</h3> <h3>散落的建筑构件,还没有找到它的归宿,默默等待着发现它价值和位置的人。</h3> <h3>那么多等待修复的构件,等得草儿都要黄了。</h3> <h3>希腊的孩子也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卫城山遗址感受祖先的伟大。</h3> <h3>现在老师提问了,有谁知道少女神庙供奉着哪位神祇?举手的孩子还不少呢!</h3> <h3>一位梳着传统发式的希腊姑娘。</h3> <h3>这棵埃雷赫修神庙后面的橄榄树貌不惊人,却传说是苏格拉底讲学的地方。显然是为发展旅游而精心编造的历史。不过它很有实用价值,现在是卫城山出口处的鲜明标志,旅游团领队让我们在这里集合,一起去用午餐。</h3> <h3>从卫城山望下去,奥林匹斯神殿遗址尽收眼底,但只能远观,无法进去抚摸一下孓然䇄立2000年石柱,没时间了!每一次旅行都会留一些遗憾。</h3> <h3>阿提卡斯剧场(Atticus Odeon)建于公元161年,是阿提卡斯的富豪捐赠给雅典市的礼物,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现在看到的大理石座位全部是翻建过的,该音乐厅三层式的建筑结构,半圆型的剧场直径38米,在任何一点都能听清楚舞台上演员的台词及音乐席的表演。剧场可以容纳6000观众,每年的夏天,这里依然是雅典庆典音乐会的举办地。雅尼曾在这里演出。</h3> <h3>阿提卡斯剧场的残存墙壁。</h3> <h3>酒神剧场是希腊历史上最古老的剧场,以希腊的酒神和剧神狄厄尼索斯来命名。这座剧场占据了卫城山下靠东的整座斜坡,目前可以看到的作为大概有20排,而未损坏之前则有64排座位,可坐上万人。古希腊人非常喜爱戏剧,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贫民百姓,都可以来此欣赏。不过只有最有权势的人才可以坐在第一排大理石的座位上,其他平民只能坐在第二排之后。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名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都曾在这里上演以娱诸神和人民。站在这座破败的剧场边上,你仿佛还能听到排山倒海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从远古穿越而来。</h3> <h3>卫城山,不仅有遗址让你梦回古希腊,还有专事复古的发艺师,让人切身体验做一个古希腊美女有多么优雅。只要你有足够长的头发,她就可以给你编结出一个古希腊的典型发式。只要十欧元。围观者不少,真正以身试“发”者没有,也许我们等的时间不够长。</h3> <h3>雅典旧城区的房子都很矮小,因为不愿为了建现代化都市而破坏了越来越少的古代遗存。那里面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历代遗迹。</h3> <h3>老城区里一座拜占廷时期的东正教堂,据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依然是人们心灵的家园。附近的教徒从这扇小门走进去,出来时眼睛便更加清彻,内心更加宁静。</h3> <h3>教堂的小钟楼里,悬挂着一口小小的钟,每到整点或举办重要活动,它都会㪣响。陪伴它的鸽子早已习惯了这钟声,钟声响起它便随之起舞,钟声停下,它又安静地回来了。</h3> <h3>最让我感慨万千的是这座崁在一座大厦中的教堂。它同样是拜占廷时期的东正教堂,很小很小,不超过30平方米,历史也只有800多年,却是一座附近教徒经常做弥撒的地方。在新建那座商业大厦时,政府明确告诉开发商,用地可以,但教堂的一砖一石都不能损坏,也不能防碍教徒使用。几经协商,开发商同意了。于是便有了这座在商业大厦怀抱里的教堂。</h3> <h3>离开卫城山,我们进入雅典旧城区。老城区的老人生活的很悠闲。他们虽然没有多少钱(希腊是欧盟区最穷困的国家之一,如果不是欧盟拨给了救济款,恐怕政府已经破产了),但温饱有保障,大多数人家里都有在国外打工的人,也会寄钱回家,所以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不堪。</h3> <h3>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主会场,很小很小,还不如我们一个中学的体育场“场面“。但它开创了体育运动的新时代,有里程碑意义。1896年4月6日下午3点,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庄严宣布: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这是历届奥运会举行月份最早的一次。东道主之所以将开幕式选在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希腊反抗土耳其统治起义75周年。在乔治一世国王致辞后,伴随着优美庄严的古典管弦乐曲,全场唱起了《撒马拉斯颂歌》,这首如宗教赞美诗般的管弦乐曲,热情讴歌了奥林匹克运动,并在后来被选定为奥运会会歌。当时应邀参加首届奥运会的有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奥地利、英国、德国、丹麦、匈牙利、美国、法国、智利、瑞典、瑞士,加上东道主,共有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加。据记载,国际奥委会曾向清政府发了邀请,但当时的清王朝不知奥运会为何物,未予理睬。其他亚、非国家亦未能接受邀请前往参赛。对于现代奥运会来说,这个场地太小了,跑道也不符合要求,现在这里只是供世界各地向往奥运历史的游客参观,参观票价每人3欧元。平时则作为雅典人群众集会的场所。</h3> <h3>我们去的时候,体育场正在维护观礼台,为马上就要到来的一次活动做准备。</h3> <h3>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会场外,有一座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的雕像,我们去时,正好有几个外国人为他献花圈,纪念第一届奥运会举办多少周年。他 1896 -25年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奥林匹克会徽、奥林匹克会旗设计者。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不仅是国际体育活动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所以,他尽管不是希腊人,希腊还是把他作为重要的历史人物纪念着。</h3> <h3>雅典的仿古希腊建筑,国家图书馆。门前的大理石柱上,䇄立着雅典的守护神也是智慧女神雅典娜,以及主掌科学光明和艺术的太阳神赫利俄斯。</h3> <h3>国家图书馆门前,披坚执锐的大理石雅典娜女神。虽然是现代人的作品,但很有古希腊雕塑的神韵。</h3> <h3>雅典市政厅前的无名烈士墓,正在进行换岗仪式。</h3> <h3>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这套仪式,为了吸引游客演戏,不过挺庄严,尤其是在无名烈士墓前,让人莫名的感动。</h3> <h3>神情庄严精神抖擞的哨兵。</h3> <h3>如同蜻蜓点水一样我触摸了一下雅典,已被她的厚重和神秘震撼。来不及再多看她一眼,就乘上蓝色之星号渡轮直奔米诺克斯岛。</h3> <h3>我们乘坐的是与它一样的快船,从雅典港到米诺克斯大约要5小时,票价55欧,当然是团队价。如果是慢船约8小时到达,票价只需30欧。爱琴海虽然湛蓝纯净令人陶醉,但看上8个小时也有点累人。与其把时间耗在海上,不如早点投入圣托里尼的梦幻怀抱。所以还是乘快船更好些。</h3> <h3>出港不久,就看见了正在驶向公海的中海运集装箱远洋轮“新非洲号”。十个月前,它在通过巴拿马运河时撞上了刚竣工的运河新船闸,侧壁后船体受损。现在,它又威风凛凛地航行在大洋上了。</h3> <h3>我们早上7点10分就上了船,4月中旬的爱琴海上凉风习习,但阳光下还是温暖。前甲板上风比较凉,几乎没有游客,只有一个姑娘利用宽敞安静的甲板做起了形体训练。旁边的男人似乎是她父亲,不停地说着什么,大概是在鼓励她吧。</h3> <h3>后甲板上晒着太阳的拉布拉多非常享受。主人一定非常有爱心,要与家人一样的爱犬分享旅游乐趣。</h3> <h3>高中学生们利用春假去米诺克斯。脸上写满了纯洁和快乐,让我想起自己早已远去的青葱岁月。</h3> <h3>好事儿的中国大妈与这些中学生们打成一片了。说着刚从老年大学里学来的蹩脚英语,孩子们竟也听懂了,乐呵呵地与她合影!</h3> <h3>女孩子说这是她们的校服。</h3> <h3>快船要停靠一个小岛,没看到什么人,东正教堂却是一座连着一座。</h3> <h3>快到中午时天暖和些了,但也只有16-17度的样子。妈妈迫不及待地带孩子上甲板了。</h3> <h3>还是这母女俩。</h3> <h3>一对印度裔夫妇带着两个女孩儿去米诺克斯和圣托里尼度假。他们非常友善,当听说我们来自中国时,非常高兴地让我们拍照。我用半生不熟的英语和他聊了两句,知道他是医生,在雅典工作。</h3> <h3>医生的大女儿,很漂亮的小姑娘。</h3> <h3>5小时的航程对孩子来说是一段无比兴奋的历程,她们津津有味地玩起了打电话的游戏。爹妈的电话不让玩儿,只有一个手机怎么办,如就“剪子包袱锤”决定,赢了用真手机,输了嘛,就只好用水瓶代替了!</h3> <h3>第一轮我们的小公主赢了,笑的多优雅!</h3> <h3>输了,照样玩得很开心!</h3> <h3>侧甲板上的卡座随便坐,只要不怕冷。卡座后面的红色部分是救生艇舱,起重机打开舱盖,里面有一只3米多长的救生快艇。</h3> <h3>船即将停靠米诺克斯港口,码头附近出现了我从未见过的乳白色的海水,如同加入了蓝颜料的牛奶。导游说这是米诺克斯港口及周边小岛岸边特有的现象,希腊人称它牛奶海。传说美神阿弗狄洛特就诞生在这附近的牛奶海中。</h3> <h3>我们下榻的酒店,正应了那句潮语:面向大海,春暖花开。雪白的墙,湛蓝的海,一尘不染的空气、街道、树木花草,美的让人窒息。</h3> <h3>酒店门口盛开的多肉植物,被花朵完全遮盖了茎叶,如同一个巨大的花球。</h3> <h3>住宿的酒店,外观如同民居,蓝白相间的“希腊色”,门口装点着花盆,很民族,也很国际。</h3> <h3>海边到处散落着盛开的三角梅和大花茄。</h3> <h3>欧洲人似乎不怕冷,20度的室外温度,外婆、妈妈和女儿们已经兴致勃勃地下海了,说实话我不敢,怕感冒!</h3> <h3>妈妈,磨蹭什么,快走啊!</h3> <h3>这是南爱琴海上数千个美丽的小岛之 一,却被游客们誉为“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它自然洁净,碧水蓝天,让人分不清梦境和现实。</h3> <h3>岸边的水因为清彻而梦幻,象一幅抽象画。</h3> <h3>栏杆上的装饰。</h3> <h3>一对姑娘在做日光浴,这在别的地方并不多见。</h3> <h3>许多欧洲游客直接把游艇开到了岛上,除了望着蓝天碧海发楞,还可以出海去兜兜风,钓钓鱼。真是神仙过的日子。</h3> <h3>这位来自意大利的帅哥说已经在岛上玩一周了,他的同伴也是个帅小伙。在米岛这样的情况很平常,因为这里是闻名全球的同性恋天堂。</h3> <h3>第一次装模作样地驾驶游艇。帅哥说手最好放在10点和2点的位置上,我做的显然不对了。无所谓,反正也开不起来!</h3> <h3>眺望大海的老美人鱼。</h3> <h3>米诺克斯岛的天堂海滩是一处天体浴场。每年夏天,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天体爱好者到这里畅游。近几年因为名声在外,来猎奇的游客越来越多,这让裸泳者们略觉不爽,渐渐转移到了更偏远的海滩,但还是断不了有人在此裸泳。现在水温尚低,海中只有一位泳者,似乎也不是天体,我们没有猎到奇。</h3> <h3>如果说米岛像梦境,那圣托里尼就更像童话,那是能让成年人回到童年,让心灵暂时忘记万丈红尘,瞬间返朴归真的地方。很小很精致的房子,密密麻麻布满山坡,一直延伸到悬崖尽头。还记得几年前第一次见到圣托里尼的照片时那份惊讶的感觉,这应该是7个小矮人和豌豆公主住的地方呀!5月的圣托里尼,更是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只为一睹它惊艳的夕阳。</h3> <h3>小巧精致的圣托里尼港口,白色墙体,蓝色门窗,红色砂岩,看上去很希腊。</h3> <h3>我们居住的伊亚小镇,是圣托里尼看日落最好的地方。从下午5点开始,人们陆续涌到各处阳台,酒吧,到处是人,童话意境瞬间消失!</h3> <h3>夕阳下的教堂钟楼。</h3> <h3>夕阳下的深情南爱琴海。</h3> <h3>暮色中的圣托里尼,如梦如幻,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杰作。</h3> <h3>我们下榻伊亚小镇的酒店。早上清风习习,吹来海的气息。</h3> <h3>酒店的淡水泳池,让不习惯洗海澡的客人也可以游泳。</h3> <h3>酒店门前遗弃的舢板,它经历过怎样的风浪?</h3> <h3>清晨的满潮,日光浴躺椅。</h3> <h3>圣托里尼是350年前形成的火山岛,黑色火山岩风化后,形成了独特的黑沙滩。而岛上的卡马利镇,是欣赏黑沙滩最好的地方。</h3> <h3>黑沙滩上巻起的浪是黑色的。</h3> <h3>圣托里尼卡马利镇黑沙滩,两个德国游客,竟然会说汉语,虽然不太流利,但能听懂,好让人兴奋。当我告诉他们来自山东时,白人小伙立刻高兴地说,“是青岛吗?我去过青岛,非常漂亮的城市!”我告诉他,我来自济南。他马上一头雾水,遗憾地摇摇头,“不知道。”济南人好悲伤!</h3> <h3>马卡利镇的小教堂也很漂亮。</h3> <h3>红沙滩非常鲜艳。</h3> <h3>看红沙滩要翻过一座小山,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可用,只能自己爬过去,有点耗体力。身材好的妹妹毫不犹豫地脱了上衣,又凉快又自豪。难为那位胖妹妹,不好意思脱,只能站在山顶上,让风吹着汗水湿透的衣服。</h3> <h3>圣托里岛的标志性景观,自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封面上用了这个地方的照片,这座原本只是希腊人的后花园的小岛,一下子成了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圣地。</h3> <h3>东正教堂的蓝色穹顶, 装点着圣托里尼的梦幻风景。</h3> <h3>圣托里尼岛的三个小镇之一,被称为天空之城的费拉小镇。我们已经定好了巴塞罗那的行程,只能下次再去看它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