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背景音樂♚天邊……</i></b></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軍營記憶 14 軍民握手/軍民團結</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副題:賽!賽!賽!</i></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老鄉”您輸咯--- ---</i></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引而不發·躍如也】</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2年8月26日</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h1>★8月26日,咱們的【閃閃的紅星】圈子開辦三週年呢!</h1><h1>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h1><h1>這句話,無論任何時候讀起,都,依然是那麼地——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但,那個,我們沒料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民兵是勝利之本”。</h1><h1>不斷地經常被老鄉們弄出來使用的這兩句話,卻被使用者給—【弄反了】。</h1><h1>在這喝兒咱們先給出正確、準確的【原文】,以正視聽。</h1><h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h1><h1>·【兵民是勝利之本】·</h1><h1>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h1><h1>那個年代‘工業學大X 農業學大X 全國學人民解放軍;解放軍學全國人民’。</h1><h1>不但要學,還必須“有所表示”呢,就是必須要送東東滴!譬如:大紅棗兒----</h1><h1>那是在1977年春節前夕,老兵退伍的時候,也許是,地方上‘只顧學習’而沒顧得上表示吧,所以,【節日里的主副食,煙酒,土特產等出現了較大的供應缺口】。</h1><h1>連隊的領導專門就此事進行了研究,決定:發動全連里的——家在本地的戰士通過各自的家人、親屬或朋友,從地方上爲當年的退伍老兵們設法弄到部隊駐地的土特產,【分售,分配】給當年的退伍老兵們。</h1><h1>以體現——‘那個什麼、什麼的’親切關懷;順便還可以‘緩解’老兵們的因‘將要退出現役’而窩在心中的憤懣之氣--- ---</h1><h1>我也得到了此消息,立即,找我們班的劉班長請纓道:“我,可以試試看”!</h1><h1>很快這消息就傳到了連首長們那里,他們專門,將我叫到連部,仔細探問。很快,連首長們就決定讓我,去‘試試看’!於是:連首長們,立即從駐地附近的老鄉那兒借來兩輛自行車,派我,和我們連里的“建新”司務長一起騎車前往58里(29公里)外的某某縣城拜訪我的叔叔。</h1><h1>‘想讓’和‘要請’我的叔叔,給“幫幫這個忙”--- ---</h1><h1>我們倆人,8點鐘從部隊駐地【八里橋】出發,10點鐘就已經坐在某某縣城我叔叔的工作單位辦公室里了。</h1><h1>叔叔當時不在辦公室,單位的副局長接待了我們。</h1><h1>這位副局長我認識呢,他在我當兵前下鄉、以及在磷肥廠工作時,我們就是“在一個鍋里吃飯”的哦。他,時任某某公社管工業的副書記,就住在磷肥廠。</h1><h1>一見面,我,就向老書記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王叔叔,您好!”“啊,你是——小李子呀?”我記得,王叔叔還,也舉起了右手回了一下呢。(躍如注:王叔叔也當過兵)</h1><h1>我的叔叔很快就來到了辦公室,於是,我們,就將來意說了一遍--- ---</h1><h1>我叔叔和王叔叔幾乎異口同聲:“沒問題!沒問題!立刻辦。”</h1><h1>“建新司務長”很麻利地,從他的上衣口袋拿出一張“煙酒副食、土特產”——【大前門煙、許昌煙、豬肉、熟牛肉、酒等】的‘需求’‘明細清單’,遞給了我的叔叔。我的叔叔看了一下,又把這張清單遞給王叔叔看。</h1><h1>“這樣吧,你們倆先回去,我們準備一下,弄齊了以後,派車給你們送去。”王叔叔說。</h1><h1>“好的,謝謝您了!再見!”</h1><h1>婉拒了倆叔叔’讓我們“吃過飯再走”的熱情邀約,我和我們的建新司務長向兩位叔叔道別,敬禮!—— 然後就,騎車返回部隊--- ---</h1><h1>第二天晚上22時左右,部隊門崗給我們連打來一通電話:“有一輛地方上的212吉普車,現在在咱們營房大門外,說是要找你們二連的李興,請你們過來確認一下。”於是,連長、指導員和司務長,還又叫上了我,一起,去營房大門口,迎接!</h1><h1>許昌八裡橋部隊營房大門口</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文處附有圖片</h1><h1>是叔叔單位的錢師傅開車來的,同車帶車來的是我的叔叔還有我的阿東弟弟。除了我們需求的“煙酒副食、土特產”清單上列舉的項目外,另外還給弄來了幾十斤‘冷凍羊肉卷’--- ---</h1><h1>於是:除了‘節日會餐將豬肉用完了’以外,我們連里當年的退伍兵們,還都,每人都有,一份兒“當地的特產煙、酒、熟牛、羊肉呢”!</h1><h1>把其他連隊的那些個哥們兒,那個,眼饞的!——嘿嘿……</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文兒的副題:</h1><h1>【賽!賽!賽!“老鄉”您輸咯】!</h1><h1>“是怎麼樣子一回事兒呀?哈!”</h1><h1>哦,是這樣的:那天,我和我們連里的建新司務長倆人兒,8點鐘從我們部隊駐地【八里橋】出發後不久,就發現:在我們後面,幾米遠的地方,有倆“老鄉”在騎車“追”我們。他們是,他們就是在 和我們這“倆兵”——‘較勁兒呢’。於是乎,“建新司務長”向我——擠了一下眼睛;於是,我,‘心領神會’,腳下——暗暗使勁兒--- ---</h1><h1>我們兩個,將我們的車子,騎到,就好像要“飛起來了的樣子”,和倆“老鄉”——【賽】!我感覺,倆“老鄉”也有意要和我們這‘倆兵’——【比】!和‘倆老鄉’賽車,賽了,足足有——10公里,還要多喔!最後,也許是,他們快‘該拐彎兒了’;或者是,他們“不想繼續與我們這‘倆兵’賽下去了”,他們的‘車速’——慢慢地,慢了下來--- ---</h1><h1>我們,還不時地回頭觀望------後來就,看不見他們倆咯。——‘倆老鄉’被我們這‘倆兵’壓了【10公里有餘吔】!最終,他們也——沒有“【拼得過】”我們喲。</h1><p><br></p><h1>當年,和我們賽過車的‘倆老鄉’,你們倆,現在,在哪兒喲?</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u>♚背景音樂《天邊》……</u></i></b></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u><i><font color="#39b54a">♚八里橋老營房北大門 今昔對比♚</font></i></u></b></h1> <h1><i>♚【附】後記:當年的這件事確實有;老同志們肯定有人會記得;在一七年聯繫到“建新司務長”的時候,為了加私微曾經打電話給他,談到此事的時候,他說完全不記得有這樣一件事?(存疑);後來,我一直在回憶:也許是我記錯了。(和我一道去的可能是給養員王思山?)嗯!完全有可能!我要想辦法聯繫到王思山,找他核對一下……</i></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