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八百里太行逶迤于河北、山西和河南三省境内(包括北京西山),地理上人们习惯于把太行山分为北太行、西太行和南太行。 大体上说,位于河北省境内叫做北太行,位于河南省境内叫做南太行,西太行则位于山西省境内。又有一说太行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h3><div> 双岭连穿是南太行最经典线路,2008年被评为新乡十大穿越路线之首。这条线路较长、爬升较大,且有多条长短不一的路线可以选择,最短路线也有近40公里长。清水庄到十字岭大概17公里,但是海拔提升1400米左右。双岭之间有一道宽度不大的小路(羊道)位于时有缺口的山岭,自南向北,绵延二十余公里。这条线路较长、爬升较大,且有多条长短不一的路线可以选择,最短路线也有近40公里长;双岭穿越线路复杂,基本涵盖了南太行的各类典型地貌:峡谷穿越、山地升降、天梯攀爬、崖壁行走、草地纵走、树林穿越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白云龛村上十字岭必经之路鸡冠梯,号称南太行第一险梯。双岭路线又属于中国地理第三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这些梯,有的是人工的石阶,有的是天然岩壁,有的是古道。</div><div> 我们这次计划的线路是双岭穿越:十字岭和王莽岭</div><div>清水庄-麒麟沟—龙水梯-白云龛-鸡冠梯-十字岭-蚂蚁梯—山西锡崖沟—挂壁公路—红崖大峡谷—王莽岭-滴水寨-韩口</div><div> 经过十三个小时的火车车程,一行九人到达河南新乡,然后坐上早就等候在火车站的河南帅哥的专车,一路颠簸,车窗外太行山脉高耸入云,在雾霾里若隐若现,俩个小时后到达住宿点,辉县黄水乡清水山庄。</div><div> 山庄的刘老板是个微胖的河南汉子,憨厚朴实,家里一上一下俩座北方院子。石头砌的院墙,院墙内外的果树上梨子缀满枝头。</div><div> 晚上九个人吃饭的时候娟姐和王老师一直在说还有一个人呢?丰盛的当地特色美食吃得我们一个个肚儿圆。</div><div>吃过晚饭,我们沿着河沟散步,回来的时候在门外碰到一帅哥在下车往院内走,上前一打听,没成想我们行程一致,领队热情的邀他和我们一起行动,帅哥赵健一口就答应了。</div><div> 沿着刘老板家的围墙一直沿山坡行进,麒麟沟里乱石遍布,褚红色的岩石层里分明,队友们打趣说是漫山的“五花肉”。沟里石缝里生长着野生山核桃,绿色的青果一串串缀满枝头,野梨树,苹果树上硕果累</div><div><br></div> <h3>刘老板的家是双岭穿越河南境内麒麟沟入山口的唯一通道,全国各地的登山爱好者的落脚点,他一处房子外墙贴满了各地驴友的队旗,刘老板人很好,虽说是经营着客栈,但都是象征性收费,我们住一晚,晚餐大餐,送早餐,才五十元。第三天我们回来经过他家,在他家中餐后,洗澡,短暂午休,连费都没收了,还送了我们一个大西瓜,现在这个金钱至上,商业味浓的社会,这么仗义的人很少了,希望刘老板永远幸福快乐!</h3> <h3>梨子缀满枝头</h3> <h3>在我们这群南方人眼里,山楂可是个稀罕宝贝,一群人第一次见到这山楂树,研究半天都不知道是啥果子</h3> <h3>最会摆POS的美女——小华</h3> <h3>太行山区居民建房子都是就地取材,用石头砌围墙和房子</h3> <h3>早上五点半,吃过刘老板为我们准备好的早餐,我们准备出发了</h3> <h3>在刘老板家一院子前合影留念,清水农庄欢迎你哟😄</h3> <h3>沿着麒麟沟乱石遍布的沟底一直往上爬升</h3> <h3>我们“捡”的赵健帅哥😊</h3><h3> 赵健是一个九零后帅哥,是郑州一个航校的飞行教官,一路上帮们拍照,和我们这一群大妈大叔一起驴行,攀谈中丝毫没有陌生感和代沟,热情周到,娟姐不竟感叹,这么优秀的孩子竟会是别人家的女婿。</h3><div><br></div> <h3>白云深处有人家,白云龛村坐落在群山之中,十几户民居整洁幽静,户户庭院里外鲜花盛开</h3> <h3>第一次见到真实的大石磨</h3> <h3>百年山楂树,一路上看到最多的树种</h3> <h3>攀爬开始了</h3> <h3>登十字岭的必经之路“鸡冠梯”,号称南太行第一险梯,那种危险程度没有走过的人是想象不出来的。天梯位于陡峭的山脊上,脊的下端是一个垭口,往上是上百米高的险峰,宽不过数尺,两边的悬崖一眼望不见底,足有几百米深。一条很窄的石阶路在脊尖上盘延而上,石阶宽二尺左右,最大爬升角度却有70度。大大小小的石块摞成一级级台阶,每级台阶高约一尺,最高的有俩三尺高。我因为个子不高,有一级台阶用力才攀上去,结果脚步声稍微有点重,吓坏了在我后面的娟姐,我轻唤一声娟姐才回过神来。在那个位置,真的是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身体失衡。鸡冠梯,名符其实的鸡冠梯,是谁赋于它这个如此形象的名称?走这样的路,每一步都是对一个人胆量和毅力的考验,恐高的人千万不能冒险。</h3> <h3>十字岭最高海拔1780米,号称南太行最高峰,有小峨眉之称。十字岭的四周为一落千丈的悬崖峭壁,十字岭山顶是大片的开阔地,中间有一建于明朝的老君庙,附近布满千姿百态的石林,景色格外优 </h3> <h3>十字岭客栈的老板人也很纯朴善良,中午那碗十块钱的鸡蛋西红柿韭菜面条,让我们补充得能量满满,在大山之巅,还可以免费加水,在我们冲顶的时候,免费寄存大包包,是驴友们们走过路过,唯一安心落脚的地方</h3> <h3>我们这次的领队云端漫步,艺高人胆大,真的在绝壁上悠闲漫步</h3> <h3>巾帼不让须眉,燕子真的是身轻如燕</h3> <h3>娟姐坐在悬崖峭壁上享太行美景</h3> <h3>蚂蚁梯是由赤焰峡顶部通往峡谷底部的一条险道,由于陡峭难行,故称蚂蚁梯,意思是这里只适合蚂蚁爬行。人行在蚂蚁梯上,脚下就是百丈深崖,每行一步都会心惊肉跳,须手脚并用,格外小心。下了蚂蚁梯,可以沿谷底的小道从下面欣赏峡谷的美景。沿道一直南行,可以到达河南地界。在公路未开能前,这条路是锡崖沟通往河南的惟一通道,听说当年还有结婚的新娘子摔下悬崖的悲剧,所以游蚂蚁梯还可以体味沟里人当年行路的境况。</h3><h3> 由于蚂蚁梯过于惊险,每行一步都小心翼翼,谁都不敢大意,竟没能拍下几张照片来</h3><div><br></div><div><br></div> <h3>佩服大山深处的子民,生命力之顽强,我们走一趟蚂蚁梯都是提心吊胆,这条天梯曾经是他们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啊</h3> <h3>清水庄到锡崖沟,本来计划是俩天的行程,队友们太给力了,硬是一天走完了,早上六点从清水庄出来,一路过乱石坡,走悬崖,攀绝壁,走林荫道,下蚂蚁梯,整整十二小时,终于到达锡崖沟,见到前来接我们的帅哥王老板,大家终于放下悬着的心了,终于到了,这一刻终于安全了</h3> <h3> 锡崖沟低于四周峭壁近千米,如同"井底"。沟内地势平坦,沿围壁多有山坡缓下,面积约15平方公里,气候温暖,溪流如网。发源于村北王莽岭南麓的一条清水河,从峭壁间飞流直下,借地势蓄成一个大潭,潭水漫流成河,由北向南穿村而过,村正中,平地之间有一南北走向的岩石裂缝,形成深涧,宽处约30米,窄处仅3米左右,涧深100多米,河流至此跌入其间,终年涛声如雷。临峡俯视,寒气上逼,涧底波浪相撞于岩壁,白雾腾腾。沟内四壁崖间多有泉瀑飞流,汇聚村中,溪水淙淙,低洼之处便见池泊。</h3><div><br></div><div> 沟内居民或依山傍水,或临崖跨涧,时聚时散,全村800多口人,分散在18个居住点,村内建筑皆用石材,石屋、石桥、石径、石桌,古古朴朴,"野"味浓郁。独特的地形环境使这里气候湿润,植被茂密,南北方植物均可在此生长。四周峭壁,村中深涧随处可见苍松翠柏横生倒挂,湖旁溪边,杨柳茂密。沟内地形缓起缓落,田连阡陌,梯田如带。一派南国田园风光。</div> <h3>锡崖沟挂壁公路——峡谷深邃壁立千仞 </h3><div> 山西陵川县最东边与河南交界的小村锡崖沟,传说仙人曾在此冶锡炼丹而得名。这里阡陌纵横,梯田高叠,溪流潺潺,古桥飞架。可是,大山一阻隔,不仅引不来媳妇,连村姑也纷纷远嫁出沟。从1962年起,全村八百余口人整整苦战30年!硬是在北边的王莽岭绝壁上凿出一条明明暗暗7.5公里长的公路。那挂壁公路在山壁上曲折三层,写成“之”字攀上山顶。</div> <h3>锡崖沟红岩大峡谷,中国的典范国内罕见,与美国的红岩大峡谷相似。绝壁深约130多米,总长40多公里,如刀劈斧剁,岩石色泽赤红直立90度而下,景色壮观,气势宏伟!</h3> <h3>体力超好的女侠——飞宝宝</h3> <h3>一天的时间,在锡崖沟走马观花似的逛了一圈,这个处于谷底的村庄植被茂盛,景色优美,鲜花盛开,瓜果飘香,颠覆了我脑海中北方的景象,特像我们江南。</h3><h3> 傍晚归来,河边有人在垂钓,不少本地居民休闲妆扮,悠闲自在的散步,见到我们这一群全副武装的外地人,不时报以微笑,偶遇小摊在出售当地特产,也是一脸平和。</h3><h3> 时代变迁,当年面壁难熬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发返了,这儿如今交通便利,得天独厚的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流连忘返,锡崖沟,室外桃源</h3> <h3>小王老板特别会做生意,把一个华北民居妆扮得特别漂亮,院长四周鲜花盛开,临走的时候亲自给我们拍下了这张照片,下次有去锡崖沟的朋友可以去他家住宿,设施齐全,干净卫生,价格公道,还免费接送。</h3><h3> 大家记好了,锡崖沟驴友接待站,江华农家乐15037385533,13453636791,八十一晚包括晚餐,住宿,早餐,晚餐是大餐噢</h3> <h3><br></h3><div> 王莽岭位于河南辉县与山西省陵川交界处,由50余个山峰组成,是太行山风光的代表之一,最高海拔1665米,驻足山顶,诸峰千姿百态,嵯峨峥嵘,尽收眼底。</div><div> 我们运气不错,路上遇上小雨,王莽岭云蒸雾绕,犹如仙境</div> <h3>温柔贤淑的湘辉,陪我上过珠峰大本营</h3> <h3>自称大叔,其实心态比我还年轻,文武双全的王老师</h3> <h3>本名小金,侠称“大金子”</h3> <h3>这个隘口,砌上石墙,门一关,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想当年,太行山上的勇士们就是据守着太行山这个天险,打退了日军一次次的进攻。如今,硝烟远去,现实安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当年先烈们用鲜血的护卫,站在山头,不竟油然而生敬意。</h3> <h3>终于下山了,三天的穿越,从河南到山西,又从山西穿越回河南韩口,累得精疲力尽,但是饱揽了太行山风光,收获了满满的友谊,一群人,相互信任,相互关照,一路携手,克服了困难,旅行的意义不就是这样吗?</h3> <h3>我们回到刘老板家的时候,刚好是端午节,他家好多客人,黄水乡当地的风俗,家里老人过世后第一二三年,和第九年的端午节,所有的亲戚都要带上礼品前来聚会,瞧,这么大的花馍就是刘老板亲戚送过来的呢</h3> <h3>因篇幅有限,太多的照片无法上传,留下部分美景留作美好回忆,南太行,我来过了</h3>